總擔心寶寶不長肉?來看看這篇文章

孩子體重長得慢,身材偏瘦是讓很多父母最為關心的話題,尤其是如果隔壁家還有個胖小子的話,那簡直會讓父母懷疑人生,今天擔心寶寶營養不良,明天就擔心寶寶從小就比不過隔壁家的孩子,甚至還看到寶寶長大後還被隔壁家孩子欺負的畫面。

母乳餵養階段,媽媽會懷疑:

“是不是自己的奶不好,營養不夠?是不是需要加奶粉?”

奶粉餵養階段,媽媽們會困惑:

“這款奶粉肯定有問題,不適合我家娃,不行我明天就得換一個”

輔食添加階段,媽媽會焦慮:

“已經盡心盡力為寶寶準備食材、營養搭配,為啥寶寶就是長得慢?是不是吸收有問題?”

比同齡孩子要瘦小一點的寶寶真的是營養不良導致的嗎?寶寶長得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接下來就請跟著羊羊來詳細瞭解下相關知識吧!

正確認識營養不良

總擔心寶寶不長肉?來看看這篇文章

臨床上評估營養不良的程度主要是依靠體重。當然,這並不是說身高和體重是衡量寶寶生長情況的唯一標準。

一般來說,寶寶體重增長的基本規律如下: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體重為2500-4000克左右。最初3個月,寶寶每週體重增長大約180-200克;4-6個月時每週增長150-180克;6-9個月時每週增長900-120克;9-12個月時每週增長60-90克。

如果低於正常值15%以上,那寶寶的營養攝入就偏低,很有可能患有營養不良了。

孩子營養不良早期表現為活動量減少、精神差、體重增長速度減慢或基本不增加。接下來由於脂肪消耗增加,出現皮下脂肪減少,最先出現的部位是腹部,最後才是面部。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面部明顯消瘦說明孩子營養不良已經比較嚴重了。

總擔心寶寶不長肉?來看看這篇文章

寶寶長得緩慢的原因

總擔心寶寶不長肉?來看看這篇文章

■奶量不足

遺傳和疾病是寶寶長得緩慢甚至不怎麼長肉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奶量攝入不足也算的上比較常見的原因。寶寶每次需要的奶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月齡及實際情況而變化的。

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粉,都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基本能夠滿足寶寶生長所需。奶量不達標,寶寶攝入營養不足,自然也就長得緩慢一些了。

那奶量多少才合適呢?家長們可參考下圖的方法來進行餵養。當然,這種方法並不是適合所有的寶寶,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身高體重以及排便情況去靈活安排。

總擔心寶寶不長肉?來看看這篇文章

美國兒科學會推薦人工餵養方法

■過早添加輔食過早添加輔食和過多添加果汁及其他飲料,會影響寶寶對乳汁量的需求,在寶寶消化系統和食量都達不到要求時,獲取不到足夠的營養會導致寶寶消瘦。

總擔心寶寶不長肉?來看看這篇文章

還有一種情況在以輔食為主的寶寶中出現的比較多,很多家長喜歡給寶寶們吃稀飯、米湯、肉湯等流質食物,認為這種食物更好消化。然而

此類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的營養密度極低,當時好像吃飽了,但其實根本沒有多少營養,長此以往,自然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媽媽們給寶寶準備食物時,一定要記住下面的公式:完整食物的營養密度>分解食物的營養密度固體食物的營養密度>液體食物的營養密度

以米為例,米飯>稀飯>粥>米湯,這樣才能確保讓寶寶攝入足量的營養,當然,很多寶寶在1歲半以後,因為挑食很難保證營養的均衡,因此仍然建議可以每天喝上兩杯配方奶。

總擔心寶寶不長肉?來看看這篇文章

我是羊羊100的吉祥物羊羊,一隻會賣萌,懂育兒的可愛小羊,快來羊羊100羊奶粉微信公眾號和我一起交流科學育兒的方法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