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是一部励志片?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片

与《死亡诗社》电影中,对于教育方式循序渐进不同,

《爆裂鼓手》这部电影,所呈现的有关教育的部分,算是一个另类的极端,而这种极端,往往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寻得到更好的例子作为参考,因为,当个体抹去与这个世界所有的联系,开始陷入自我疯狂之后,这种所谓的最高境界,大概,与精神病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姑且把这种极端叫做“天才的进化史”。

《爆裂鼓手》是一部励志片?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片

人类的极限到底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因此,有的人,开始尝试着在各个领域选择突破极限,而有的人,则选择站在一旁看着别人突破极限。无论是参与者或是旁观者,我们都无法给出准确的判断,正如《爆裂鼓手》这部电影一样,导演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并没有掺杂主观态度进去,他只是和观众一样,成为了站在一旁的旁观者。

我想,当安德鲁和弗莱彻在电影最后,奉献了那场最为精彩的对决时,慢慢回味之前他们所经历的种种,也许,每个人对于如何成长,大概都有了自己的选择。

《爆裂鼓手》是一部励志片?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片

《爆裂鼓手》很容易让我想到了《黑天鹅》这部电影,当主角融入自我幻想之后,任何的外界干扰,都成为了一种可耻的罪恶,而一次次对于自我苛刻,甚至是变态的要求,慢慢的丢掉自我的同时,也进入了虚构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头,只有自己,我很想把这种行为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我不忍心打搅他们的疯狂。尤其是,当安德鲁和弗莱彻最后相视一笑的画面出现时,我已经知道,出卖灵魂给撒旦换取自我的超越,就已经扭曲了初心的纯真。

《爆裂鼓手》是一部励志片?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片

肉体虽然完整,灵魂已然残缺

看《爆裂鼓手》这部电影,我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整体上传递出来的那种凝重甚至是压抑的氛围,与电影选择爵士音乐作为主调,几乎没有任何重合的可能,也许,导演正是利用这种反差,给观众造成了情绪上的一种紧张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故事推进的时候,我时刻都在担心着安德鲁的自我抉择,生怕一不留神,安德鲁就会选择结束生命。这种对主角命运的关切,取决于导演对电影节奏的把控,而通过后期快速的剪辑切换,在炸裂的音乐中,完成了故事的所有讲述。

《爆裂鼓手》是一部励志片?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片

安德鲁的家里都是有关架子鼓的资料,而每次独自在教室的练习,我想,除了是为了能够证明自己,更多的还是出于最初的兴趣。因为,通过兴趣来推动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一件名正言顺的事情,虽然,在旁人看来,搞音乐是一件不务正业的事情,但是,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并没有让安德鲁就此妥协,这是一种对于初心的维护。

尽力做好和一定要做好,在它们的中间,如果缺少了初心的支撑,而只是沦为盲目的超越,那么,最终,只会变成一具缺少灵魂的肉体,或者一个冰冷的机器,这是安德鲁遇到弗莱彻之后的转变。很多人试图从弗莱彻近乎变态的严厉中,琢磨出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从人到工具的扭曲进化,和始终站在个人利益角度的意淫。

《爆裂鼓手》是一部励志片?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片

安德鲁接触弗莱彻之后,对架子鼓的单纯喜爱,开始增强甚至是演化成名利的角逐,这种私欲的膨胀,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而弗莱彻就是打开盒子的那个人。弗莱彻试图再造一个顶级的乐队,以此完成自我荣誉的超越,而安德鲁试图利用弗莱彻作为跳板,完成进入林肯中心或是任何一个顶级乐队,成为一个核心鼓手,两人的出发点,全部都背离着音乐这门艺术创立的初衷。

我想,导演觉得两人的对决还远远不够,于是,把原本拥有着自由灵魂的爵士乐,变得狂野且躁动起来。当名利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而热爱成为了抛之脑后的初心,我开始理解了安德鲁父亲看到儿子最后炸裂表演时的惊恐。儿子还是那个儿子,可是灵魂却已经不是那个灵魂,安德鲁成为了弗莱彻,而弗莱彻,就是那个一步一步引导安德鲁,把灵魂交给撒旦的“恩师”。

《爆裂鼓手》是一部励志片?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片

电影结尾在两人相视一笑中,慢慢随着鼓点进入黑暗,这把观众的情绪,推到了一个无法抑制的高潮。

这次完美的演出,只是悲剧的开始,不仅仅是安德鲁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因为,安德鲁会继承弗莱彻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传递,最终形成一个可怕的社会怪圈。

《爆裂鼓手》是一部励志片?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片

反励志才是电影的核心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名言,恐怕就是那句“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因为教育鼓励的需要,我们总是刻意忽略掉这句话的后半部分,也就是“但有时,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这就是规避心理在作祟,总是喜欢选择有利的部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刻意逃避不利的部分。

看《爆裂鼓手》这部电影,同样也存在着这种规避心理作祟的选择。对安德鲁拼命的努力而振奋,对弗莱彻这样严厉到极致老师而庆幸,沉浸在这对敌人般的师徒关系中无法自拔,甚至,为最后结尾那堪称完美的演出而拍手叫好,这是对于天才所共有的崇拜,可是,这样的天才,难道真的最完美的崇拜对象?

《爆裂鼓手》是一部励志片?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片

如果仔细看这部电影,其实,就会看出导演最为严谨的讽刺,比如,为了能够安心超越极限,选择与女友分手,选择与外界隔绝;比如安德鲁即使出了车祸,依旧带着流血的身躯,冲向演出现场,那双被快压断的手,还留着鲜红的血;还有就是弗莱彻对于安德鲁的陷害,则彻底暴露出弗莱彻最阴暗的心态。

虽然,导演并没有表达明确的态度,可是,当利用这些几乎脱离生活情节所创造的奋斗过程,满足普通人对于天才的幻想时,我想,某种不适的情绪,已经埋在了观众的心里。尤其是,当看完电影头脑清醒之后,这种不寒而栗的不适感,很快就会让人从狂欢中脱离出来,然后,陷入自我的沉思。

《爆裂鼓手》是一部励志片?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片

虽然,《爆裂鼓手》只是利用一种极端的个例,对于人生的抉择,提供了一种可能,但,导演并非是对于人生需要努力的全部否定,他只是在挑战深藏在人们心中的传统价值观,将那些所谓的成功学,扒了个底朝天,让人们知道,与其迷信天才的神话,不如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

平凡不等于平庸,天才也不等于优越,只要时刻在努力生活就最好了。

《爆裂鼓手》的故事内容,的确很符合它的电影名字。爆裂,不仅仅指的音乐上的爆裂,同时,也是指的思想上的冲击,利用极端戳破极端,将故事整体都放在了一个饱满的水平线,让观众自始至终都在情绪上实现紧绷的状态,最终,达到各自对于生活选择的独立思考。

《爆裂鼓手》是一部励志片?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片

电影的开头和结尾相互呼应,那带着节奏的层层鼓点,正好和人物从开始到最后的变化形成吻合,这鼓点,同样不断敲击着观众的灵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