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要抱抱",孩子特別粘人不能慣?家長先學會認清問題根本

本文由媽咪是大王原創,歡迎讀者朋友們轉發分享

小編身邊有個例子,小編的鄰居家一個叫做琳琳的小女孩,在她剛出生不久,她的父母就給她找了個保姆,因為工作琳琳根本見不到他們,後來因為保姆有事,媽媽選擇自己照顧琳琳,開始幾天,女兒對她形影不離,只要她離開女兒的視線,她就會開始哭鬧。

後來媽媽聽到朋友說不能給孩子太多依賴,於是,媽媽和爸爸商量要把琳琳送到幼兒園,鍛鍊她的獨立性,但琳琳根本不想去,於是在去幼兒園的路上,她便開始哭鬧,但媽媽還是將她狠心的送到了幼兒園,媽媽認為自己這麼做是讓琳琳有獨立性是正確的。

可是琳琳在幼兒園裡卻不知所措,即使老師在旁邊陪著自己玩,她也一直開心不起來。最開始幾天,她總是盼望媽媽能早點來接她,可是媽媽每次接她的時候都會很晚。

久而久之,她認為媽媽不愛自己了。慢慢地,她長大了,她變得很獨立,開始上小學了,她堅持要住校,可是媽媽卻認為住校的條件很苦沒有必要住校,最後媽媽沒有忸過她同意了。

媽媽每週都會去看她,可她總推脫媽媽,媽媽慢慢的察覺到了她和自己疏遠了,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她現在雖然讓琳琳有了很強的獨立性,但她卻失去了女兒的愛。

其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拼命的想要鍛鍊孩子的獨立性,但是他們卻忽視了一點,孩子的天性就是黏父母的。獨立固然重要,可是大家是不是採用了正確的方式呢?

為什麼孩子那麼粘人,年齡不同需求也不同!

新生兒到3個月

剛出生的寶寶白白淨淨,身體散發出奶香,像小蛋糕一樣,那時候的寶寶只認得自己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在出生的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爸爸就是媽媽,所以會很粘自己的爸爸媽媽。

受委屈了會找爸爸媽媽,肚子餓了會找爸爸媽媽,困了會找爸爸媽媽,被蚊子叮了會找爸爸媽媽,反正什麼都要找爸爸媽媽,一見到爸爸媽媽就會笑,呵呵呵的 ,可愛極了。

三個月大的孩子,粘人是非常正常的,因為他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只熟悉媽媽身上的奶香味

,他不熟悉其他的味道,非常缺乏安全感,不知道這個世界面臨著那些危險,所以他們是需要粘人的!

3個月到6個月

三個月到六個月大的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他只認得他的家人以及對他們好的人,因為這些人給了他們安全感,告訴他們這個世界有很多人喜歡他,世界是充滿愛的。

他們最經常做的事情就是睡覺,和吃飯,在睡覺之前他們會哇哇大哭,示意爸爸媽媽們我困了,我想睡覺了,有的孩子很讓人省心,不哭不鬧安安穩穩的睡一宿。

而有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在夜晚的時候會睡不熟,起夜的時候也會哭,示意爸爸媽媽們,我現在很害怕,或者我現在很餓,很需要爸爸媽媽。

這也是新手爸爸媽媽們的疲憊期,因為他們正當年輕的時候,一到晚上會特別困

,孩子一哭他們就必須要去哄,把孩子再次哄睡著的時候他們才可以睡。

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愛餓,因為現在是長身體最快的時候,他們非常需要吃飯,當他們餓的時候也是他們特別需要安全感的時候,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也特別粘人,這也是很正常的。

6個月到歲週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長個是最快的,因為他們的營養很充足,如果你半個月沒有見他,那麼他一定變化很大,現在的孩子開始慢慢學著說話,會簡單的交流,會叫爸爸媽媽,會表達自己對一個東西的喜歡還是不喜歡,會表達自己的喜好。

這個時候他們會開始交朋友,比如在小區裡,有同齡的孩子,他們會喜歡在一起玩,如果有雖然有很多小朋友,但孩子還沒有習慣這種環境,或者孩子不能融合到小朋友當中去,那麼他會不想去融入,會不願意和別人玩,會排斥社會上的一切,會只想在家裡待著。

這樣對以後上學的發展不利,對以後的成長也不利,進而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陰影,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從週歲開始就獨立一點,融入到大家,不要過於粘父母。

3週歲以後

三週歲以後,孩子粘人的趨勢會隨著父母的教育方式逐漸下降,如果父母教育的好孩子會更快的變得獨立

,如果欠缺一點方法,就會獨立的更慢一點,但是能夠獨立就是很好的表現。

這個時期也是孩子更想融入到社會中,家長要抓住機會,抓緊這個機會去改善孩子讓他去慢慢的獨立,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讓他們有自我的意識。

一旦這個意識出現了,就是很好的兆頭,孩子會特別想要自我的空間,他會有自己的思維,會有自己的想法了,也會有自己的見解,他會知道什麼事情我不可以去做,這件事情如果我做了爸爸媽媽會生氣,所以這是很好的培養他獨立的階段。

當他開始獨立了爸爸媽媽會很省心,他們會不需要管那麼多事情,在獲得家長的愛之外,也會獲得來自朋友們的愛,來自社會上的愛,同時孩子們也會去愛別人。

因為他知道,我只要付出了就會獲得回報,所以慢慢的他就會變成品質優良的人。這會對他以後的發展非常好!

家長萬不能強行迴避寶寶,造成的傷害你想象不到!

1.孩子覺得自己不被愛著

但是家長在幫助孩子的獨立之外也不能把孩子晾在一邊,一味的讓他們獨立也是不可以的,獨立歸獨立,但不可以不給予他們愛,那樣的話他就會成為一個缺少關愛的孩子,他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孩子覺得自己不被愛著是很可怕的,他認為世界上最愛我的爸爸媽媽都不給我關愛,連他們都不愛我,那麼世界上所有人好像都不會愛我了,這樣的想法越來越堆積在孩子的心裡,會對他的心裡造成很大的傷害。

他的情緒也會變得不好,平時生活的狀態也會不陽光,不夠積極向上,那麼家長的獨立培養活動也會起到反作用,不會對孩子有任何的幫助!

2.變得喜怒無常

當孩子缺少關愛的時候,正是他的情緒不穩定的時候,他會變得喜怒無常,變得暴躁,易怒,對人不友善,對待同學不友善,對待家長不友善,對待老師不友善。

他變得情緒不穩定,那麼這個後果將是很難彌補的,從小的時候開始缺乏的關愛將是之後怎麼補都補不回來的,他的性格也會由此開始定型,長大如果變得自私,那將會是多麼可悲的事情......

3.產生自卑和恐懼

孩子沒有父母的愛,當他上了小學的時候,乃至於之後的初中,高中等等,當他看到別的小夥伴的爸爸媽媽給他們帶的水果,帶的午飯,而自己的媽媽沒有給我帶,為了讓我獨立,不給我帶吃的,那麼他的自卑心理會由此產生。

他會很傷心,他會不願意提及自己的爸爸媽媽,他開始不願意和同學們做集體活動,他會很排斥,他會很害怕上體育課,因為那需要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他會變得自卑,甚至自卑過頭就會變得自負。

為了掩飾自己的自卑,他會開始和別的同學們吹噓,從而不讓大家發現自己是一個沒有愛的孩子,自己不被任何人愛,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愛,產生自卑的心理!

家長要怎樣應對特別粘人的寶寶?

1.轉移注意力

如果寶寶很粘人,讓家長們什麼都做不進去的話,那麼可以試試轉移他的注意力,給他買一些他喜歡的玩具,或者以此來鼓勵孩子要好好學習,才會得到這個玩具。

投其所好,挑孩子喜歡的去買,作為他的獎勵,也會讓孩子不會花大量的時候去粘自己的爸爸媽媽,讓爸爸媽媽有自己的事情做。

2.和孩子玩藏貓貓

很多孩子會面臨這樣的狀況,自己一個人不敢睡,害怕孤獨害怕黑,沒有安全感,這樣的情況家長也要想想辦法,讓孩子慢慢的適應自己一個人,讓他們不會感到害怕。

這樣他們就會慢慢的適應一個人睡,或者可以經常和孩子們玩躲貓貓,多到黑暗的地方去,讓孩子適應黑,也會慢慢變得獨立,不那麼粘人。

要讓孩子不會過於粘人,要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不要讓他過度依賴爸爸媽媽,讓他開始獨立起來,但也要注意方法,不要讓他們缺乏安全感。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我是作者媽咪是大王,也是一位3歲寶寶的媽媽,我將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優質的育兒母嬰知識和經驗,如果各位讀者朋友們喜歡我發佈的內容,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分享,希望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能夠共同成長,攜手前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