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府掖縣張氏

掖縣遷萊西抬頭村張氏譜序

沿革

相傳明朝洪武帝二年,渤海與黃海海嘯。我膠東大地一片汪洋,生命財產被水淹沒一空,災後向內地關中一帶起民,以實此土。我先祖諱士能,由蜀來此,當時先來者度地建居曰佔產戶,後來者買產居住曰買產戶。我先祖來此建居時,見此處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是做竹枝詞一首雲:抬頭南望佳果園,村後松柏旺參天,東有平原西有河,子孫安樂萬萬年。如是在此建居立戶,定村名用竹枝詞的為首二字,定村名為為抬頭村。舊時稱山東省登州府萊陽縣義譚店鄉抬頭社八甲。吾祖規定字輩:耀、坤、鎮、海、桂、炳、城、鋒、洪、樹、煥、坊

前言

愚問:天之所生,地之所養,以人為大,父母生之,養之教之至於成立傳統至今皆然,由此見之,先人之功德,偉矣,大矣!為報先人之功德,修有家廟祠堂,供奉老譜畫像於其中,回憶當年吾先祖來此抬頭村已二十餘世,二百餘年矣,一九六四年秋世事突變,發起文化大革命,其中橫掃牛鬼蛇神,我張氏譜書焚燒一空,各家支譜書皆無存焉。現世事安定,一九九零年族人張克信倡議重修譜書,以留後世,其四處查詢得張仁讓先生寫的譜書,又蒐集各譜殘餘,訪老人口述寫成此譜書,望後之學者,繼予以譜寫。

二十世孫張劍鋒謄書 十九世孫張克信主持採訪 二十世孫張化坤沐手敬書

馬山埠九世章穎祖號眉山墓誌雲:

吾張氏來至四川成都府金獅子街,徙居也先之淮河套村,由淮河套村而遷至萊陽之抬頭村也。

吾為志之,謄張化坤寫譜書,但予年僅十八歲,書寫功底淺薄,望後者勿吝予以修正之,祖德宗功千載澤,子承孫繼萬年春。

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 張劍鋒敬書

萊州府掖縣西由王賈張氏

考證始祖文德應生在1570年左右,是明朝中後期的隆慶年間。明朝滅亡時(1628年),他應該已不再人世。到清朝簡歷(1644年)又打了十六年的仗,當時全國正處在一個改朝換代的戰亂年代,老百姓流離失所,社會混亂。所以我們的家譜無處查找,荒渺無憑斷代了。文德以上的祖先和以後的幾代都沒留下半點生平的記載。清朝在中原建立後,沒有了戰爭天下太平了,老百姓過上平安的日子,我們的第六代和第七代祖們才想到了家譜,可能根據老人的傳說在乾隆年間才有了家譜,到現在已十七代了,每代人平均合廿七年左右(根據資料記載有汝輝祖的生卒年代所推算),據老人講我們原先沒有家廟每張更堯家屋沒人住了,才變成了我們中村的張氏家廟沒多少年。

我們與西村的張氏後家廟有淵源,前人記載了文德文舉文敬是親兄弟,而文舉和文敬是西家廟的二世祖,從前稱我們是東分支(西村張氏家廟有記載),所以說我們是西家廟分出來的確定無疑了。

萊州府掖縣張氏

有資料記載元朝時,王賈村出了個舉人張泰,出任過石州州判之職(從七品等於現在的付縣級)而且是王賈村南興仙觀的監造者,死後葬在西南河堐。年代久遠墳墓毀敗,乾隆廿一年西家廟八世張洪財帶領族人去修過墳。乾隆廿六年我們家廟的六世張永祥帶領東支人又去修過墳,如果不是他的後人,為什麼會去為他修墳呢?但是家譜斷代,我們現知的始祖隔張泰有三百多年,少了十三代多的祖宗,缺少確切的證據,所以說我們兩個家廟的張氏後人是不是張泰的後人不敢定論。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兩個家廟的張姓後人不是四川移民,而是王賈的原著人。

縱觀歷史滄桑變遷,我們這兩個家廟的張姓人從有記錄以來,也不超出五百年的歷史,有的支繁葉茂人丁興旺,有的支無嗣絕後,永遠的消失了,有的支遷往別地繁衍生息。招賢和張家埠兩村就是我們的先人遷去建的村,不過在那一支也沒留下記載。以上所作是本人多年來查找資料,多方考證才得出的結論,讓他們流傳後世吧。

第十三代慶緒 研究考證 於二OOO年春

萊州府掖縣朱由張氏譜序(同治十年)(民國十八年續)

掖人多自蜀遷萊,相傳在明弘治成化年間萊之何以遷民,傳聞不一。萊志亦無明文,或曰萊民歿於海職是之故。考萊志明洪武初年萊城為海水湮沒殆盡,當其是也。想餘始祖自四川成都府遷來者兄弟二人,同來始祖其伯也。初至時在萊州府城住,不悉後世何故遷朱由村遂家焉。亦無可考張氏自蜀遷萊未修祠堂,亦未有家譜,相傳有一字樣名曰記策,此字不知所歸那家。餘見本家多不知親疏,親者疏而疏者親,上下不能分其支派,墓所不能知其遠近親疏。餘意欲纂修註明,尤無可考之實。且族人甚夥,更難載註。念本支易記,照本支名諱留此以傳後世子孫,如有讀書者不可不記先人生死之日,墓所在何處,山向之清白,不可使後世無傳焉。

同治十年歲次辛未二月朔 十一世孫 金聲字玉卿纂修

為人一生壽夭不同,根本履歷後輩不可不知。國有史記註載,家有譜書考察人倫之道盡焉。餘家始祖自蜀遷未留譜書直至六世難明支派承。餘 伯父玉卿公費盡心記備載,略有大概。餘即照舊本錄載,查舊本修於同志十年歲次辛未至今五十餘年,於此期間死亡生殖未嘗添增,修載於譜之上,再不修補怕後世更難查考。何則遷往異鄉者有之,死絕門戶者有之。餘不揣禿鴉纂成數本使餘叔兄弟各收一本,以備後世查考之用。務望後世將歷年死亡生殖之人添載是書之上以明親疏支派,勿要漠視。以餘言為河漠也,則餘有所望焉。

中華民國十八年歲次己巳二月望 十二世恩泳字溢泉序

始祖諱進,妣楊氏。此公兄弟二人,公數行一。弟名清,住黃縣城南門裡。於康熙年間有伊後輩子孫同立,合同存註。

自蜀遷萊,傳聞記策雲大丁住萊州府城裡,二丁住黃縣城南門裡。以知進祖為大丁,清祖為二丁。餘家祖影添進祖傳世,始祖者乃百世不遷之祖。至五世親近若有祠堂則五世以上家有神主,該遷之祠堂不可七八輩供奉以上皆不可考,祖影自祖傳世。自始祖直至五世祖止某生某皆不能考,不過含糊留名實難註明,一無譜書可查,尤無神主作證。餘即照玉卿伯父所纂之本而註焉。

十二世孫 恩泳字溢泉序

萊州府掖縣單山張氏譜序(光緒廿四年)(二OO六年續修)

蓋聞祖居四川成都府成都縣,自春公於明時始遷於萊州府掖縣城北單山之陽居焉。相傳遷在洪武二年,今按祖墨跡四世祖乃萬曆時人(萬曆三十三年應舉,給子學孔 學曾 學孟分居,同應武 應麟 應麒)五世祖系在明末清初之際。(崇禎五年學曾買九令地 同夢先 宦 從教 九良 我朝順治十一年 學曾給子 雲騰 雲厚 孫成法分居 同學孔 應麟 從義 雲鸞 )以上下世系考之,非遷在洪武之時,當遷在弘治之年。溯自春公始居於單山村,歷傳四百餘年,宗支蕃衍,代有他徙,雖徙居平裡店、土臺口、小巒埠、東尹家、鄧家、西灶、保旺、過西、關東、莊子、東南、連郭、口外登族。舊譜未及備載,姑置弗續,而居本籍之舊譜,豈可聽其湮沒,故與一二同志者,欲續修宗譜而敦倫紀。但舊譜年久失修,章殘篇斷,缺略弗詳詢,間有考詢未確者,則議以其嗣,亦系未知其詳字樣註之,不憚獲戾,欲留後鑑,又恐族繁人眾,難於一目瞭然,並繪族圖五章,各族一章,使後之覽者亦將及時續修,以垂不紊,是省厚望也夫,是為記。

時 大清光緒廿四年歲次戊戌三月上浣吉日 十四世修省日三輯書 十四世太學生晉桂樹勳參考 十四世書雲慶五同校

萊州府掖縣張氏

本譜是據十四世祖修省續修之譜接續的。吾知張氏有此譜系已將七旬,修省續譜到現在將一百一十年之久,老者多故少者未知,想續完整談何容易,為續此譜挨家挨戶查詢,有一線索聞名而去,去過多地收穫很大。尤其去平裡店收穫更大,找到了二世祖諱聚十六代孫張福全,他去過三世祖那(古臺口),三世祖譜系很全,續譜從未間斷。又聞始祖原居四川成都府成都縣碓臼村,父德英生三子,長諱春次諱聚三諱洪,概年四川鬧災荒,官府強逼年輕人往人煙稀少地區遷移,因而如此兄弟三人遷居掖北單山村,兄弟三人同居數年後,二世祖諱聚遷居平裡店,三世祖諱洪遷居古臺口。至今各有譜系記載。據說百年前後還有往來,現早就斷絕關係。

修省前輩在續譜中曾曰:悔惜自己出生太晚,足以說明他修譜時舊譜相隔年久,在這期間沒有人續譜,所以修譜時難度大。省雖熬弗心血,也難免非全,因而省誠懇勸後人及時續譜,避免出現以上類似錯誤和不必要的麻煩及殘缺,吸取教訓。最後省特別提到見閱過他續之祖譜,跟他一樣及時的續修下去,不要辜負了他的厚望。可無一彥者達到他之所要求和希望。

修省續修這本祖譜,很少人知之。他並沒有傳給自己後代,而在十四世祖汝斌之手。汝斌善寫,可其後人沒續,聽說他對此譜挺珍惜,平日很 少給外人看。只有他極要好的幾個朋友會拿出讓他們看看。此人感到他有這本祖譜很自豪。也有幾人照抄幾本帶走出外,這些人自想有本祖譜,但不去想法續譜,那本舊譜又有多大意義呢!

汝斌在世沒續譜是極大的遺憾,因為那時眾多老者都還在人世,知多也,續譜全也,更不會造成這麼大的麻煩和譜系殘缺連篇。

吾用三年之久才基本續完。殘缺之處,後望知者修之改之。隨後多複印幾份,以後凡有此譜者聯合起來大家共續,這樣就會減一個人或是倆人的負擔,字寫得好與不好沒關係,自要寫明白,就是你們的成績。望後彥者未要把張氏譜系的歷史記載失落,及時續譜,這是我前人對你們的要求和希望。

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二OO六年 歲次丙戌三月中浣吉日 十七世文玉書 十六世世新書協助並參考 十七世文臣同校

文章收錄於《萊州府張氏》,經文章作者張志民先生授權轉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