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土星的旋轉週期難以測量,它的一天到底有多長時間?

當我們抬頭望向遠處的星空,土星就是那顆肉眼可見、且與地球距離最遙遠的行星。我們只需要等待時間的推進、並觀察這個世界的變化,便能清晰的知道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時間,並將其運用於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當中。但對於許多其他星球的旋轉週期而言,迄今為止都還是有一個存有爭議的複雜問題。比如,像土星這種類型的行星,由於沒有可跟蹤的表面特徵,無法實現通過雲層觀察到氣體巨行星上的穩定地標,因而讓測量難度提升,科學家們更為此而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旋轉週期不僅可以描述行星的基本屬性、解釋某些行為,還能提供許多關於其形成的重要線索,那麼,為何測量它的旋轉週期會如此困難,土星上的一天到底有多長時間?

為何土星的旋轉週期難以測量,它的一天到底有多長時間?

為何難以對土星的旋轉週期進行測量

對於不同類型的星球而言,測量其旋轉週期的難易程度完全不同,比如,當我們要對岩石行星進行一天的時間長度測量時,只需要確定一個作為參考的點,然後觀察其旋轉出視圖所花費的時間,以及再次返回視圖即可;又或者,我們可以通過該行星磁場的傾斜,來測量其一天的時間長度。由於土星的旋轉軸幾乎和自己的磁場完全對齊,因此,這兩種方式都不適用於土星旋轉週期的測量。

我們很清楚應該如何測量像地球這樣的行星的旋轉週期,但土星是一顆具有多層次、甚至可能擁有岩石核心的巨型氣體星球。核心的周圍被冰、金屬氫,以及氦環繞,液態氫氣所在的區域又包圍著“氦雨”,而科學家們正在測量的土星旋轉週期,其測量的目標對象實際上是高層大氣。或許你有所不知,土星的高層大氣由三部分構成,它們分別是最下方的水蒸氣雲、中間位置的硫氫化銨,以及最頂部的氨氣雲,並且,它也是這個星球上唯一能夠進行實際測量的部分。

為何土星的旋轉週期難以測量,它的一天到底有多長時間?

土星的旋轉週期值為何會發生變化

當旅行者對土星的無線電波和磁場的變化規律進行測量時,其週期被認定為10小時40分鐘;而當卡西尼號對土星進行相關觀測後,所得出的旋轉週期被延長了10分鐘,並在之後的13年時間中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而一些其他數據則顯示了,土星的南半球和北半球緩慢的變化週期其實並不同步。科學家們將土星擁有的多個可變週期性質稱為:熱空氣-電離層-磁層耦合的雙飛輪模型(Jovian飛輪模型)。雖然,我們很難從地球上測量出土星旋轉一次所需要耗費的時間長度,但在那些現存的諸多問題之中,固定於行星核心的磁場的旋轉週期是關鍵。Jovian模型的開發,實際上就是為了解釋在木星磁層中所觀察到的旋轉滯後現象、為什麼會呈現出如此明顯的穩定性。

通過該研究,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關鍵結論:滯後的發生是因為在中性大氣層內存在滑動現象,而其中的一部分則是由於磁層和熱層之間的滑動所導致。與此同時,存在於大氣中的“中性風廓線”響應速度比較緩慢,因而在這些變化中扮演著“機械飛輪”般的作用,可以通過數月的時間就抑制住這些變化。為了讓實驗更加嚴謹,科學家們便利用了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不同,以充分適應土星的該模型。當這樣的狀態比較穩定的時候,兩個中性熱氣球表現出了不一樣的旋轉速率,並隨著太陽照射的極點而發生季節的緩慢變化。

為何土星的旋轉週期難以測量,它的一天到底有多長時間?

土星的季節變化和旋轉週期的確定

為何土星的旋轉週期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出現了往往需要數億年才會發生的改變?眾所周知,土星具有27度左右的軸向傾斜度,這與我們地球的傾斜度23度比較接近,也就是說,當土星的南半球和北半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運動的時候,它們所獲取到的能量會存在較大差異。而土星大氣層的外緣,剛好就是一個等離子區域,當紫外線能量處於變化的狀態,那麼也會對與之發生相互作用的等離子帶來影響,並在外層大氣和等離子體的交叉位置產生大小不等的阻力。

為何土星的旋轉週期難以測量,它的一天到底有多長時間?

對於大氣旋轉而言,阻力是其中很大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所以我們收集到的無線電波發射,呈現出了隨著觀察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的情況。科學家們認為,當帶電粒子在土星的磁層穿過時,它的旋轉速度被改變,因而導致了大氣層中電磁應力的產生,以至於那些海拔較高的地區,出現了更加緩慢的旋轉速度。而夏季的半球則能更好的導電,因為有更多的紫外線會在此聚集。

隨著季節的變化,旋轉週期也在南北半球之間交換,就像我們目前所觀察到的這樣。簡而言之,土星的旋轉速度,因為受到等離子體的阻力而減緩,於是我們觀察到了無線電發出的旋轉週期信號。但隨著土星的季節發生變化,這些等離子體產生的阻力發生變化,並導致了無線電發射與之前不同。由於土星沒有固定的表面特徵,科學家們需要通過無線電發射來測量土星的旋轉週期,因此才會出現數據不一致的情況,當然,這樣的測量方式僅適用於土星的表層。

為何土星的旋轉週期難以測量,它的一天到底有多長時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