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引言:世界上有一条最孤独的鲸鱼叫Alice,它发出的频率比正常鲸鱼高一倍,无人能听到它的歌唱,也没有人知道它的悲伤。

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大理寺。一位宦官手捧着一道圣旨带领着一队护卫,快步穿过大理寺中的风波亭,来到关押罪犯的大理寺狱。他来到一间牢房边,看着里面被关押的犯人,面色中带着一丝紧张。稳定了一下情绪,宦官打开圣旨:“上意,今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见证千古奇冤之事的风波亭

牢房中,一个身影慢慢走进宦官的视野。宦官眼神慌乱,他望着眼前的犯人,有点不知所措。这个犯人他是知道的,或者说整个天下都知道。前大宋检校少保、武昌郡开国公、枢密副使,岳飞。

岳飞看着眼前略显紧张的宦官,心中的愤恨和怒火在燃烧,被严刑逼供和绝食所摧残的身体,颤抖不已。他没有说话,只是将一张写着字的白纸,递给宦官。宦官接过白纸,向左右示意。

岳飞看着打开牢门,向自己走来的士兵,心中无尽悲凉:“如果时间回转,让自己再次选择,自己还会接受皇帝十二道金牌的催促,班师回朝吗?”岳飞几乎在一瞬间给出了答案,即使时间回转,自己还会选择班师回朝,因为,自己是岳飞!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大宋检校少保、武昌郡开国公、枢密副使,岳飞

几个时辰之后,南宋皇城大内,宋高宗赵构在自己的寝殿,勤政殿内,手中拿着宦官呈上来的岳飞的绝笔,看得出神。刚开始,赵构以为岳飞呈上的是求情书,直到打开他才明白,自己错了,白纸上,只有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赵构感到很愤怒,他觉得如果再让自己选择一次,自己还会选择赐死这个人,因为,这个人是岳飞!

与此同时,整个临安城,却是哭声震天,几乎所有听到岳飞离世消息的百姓,无不痛哭流涕。这让正在家中与手下党羽万俟卨、罗汝楫弹冠相庆的秦桧,惊恐不已,他觉得如果让自己再选择一次,自己还会奏请皇帝杀掉这个人,因为,这个人是岳飞!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岳飞墓前秦桧等人跪像

而那些曾经依附秦桧陷害岳飞于死地的张俊、董先、王贵、傅选、王俊等人此刻也如同秦桧一样的想法。因为这个人的光芒太强烈,强烈到让所有人黯然失色。

一个普通人岳飞

北宋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有一个农户,叫岳和,岳和为人谦和善良,他遇到饥荒时,曾经以粟米数升与菜一起煮粥,全家人只取半饱,剩余的都用来接济饥民。农耕时,有侵占他土地的事情发生,他也不与人争辩,有欠他钱财的人,他也从不讨要,乡里之人,皆敬重之。

这样一个积善之人,在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二月十五日这一天,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孩子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岳和与妻子姚氏给这个小生命取名岳飞,字鹏举。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鹏举,寄托了父母对岳飞的期望

少年时的岳飞,沉默寡言,但是在家庭的熏陶下,他知礼守节,性格刚直,仗义敢言,从不担心惹来灾祸。他爱好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同时极有力气。他拜武术大师周同、枪术大师陈广为师,学习骑射和枪术。岳飞技艺有成后,在整个县城里,鲜有敌手。热爱兵法,又精通骑射和枪术,历史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给岳飞找到一条人生道路,只是时机还未来到。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与辽国作战失利,为了防御辽军的报复,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刘韐在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死队”。二十岁的岳飞应招,经过层层选拔,岳飞被征召入军,担任“敢死队”中的一名分队长。历史给岳飞安排的道路,在这一刻清晰,年仅二十岁的岳飞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岳飞手书

岳飞从军后不久,父亲岳和病逝,身为孝子的岳飞,辞别了挽留他的刘韐,回到家乡汤阴为父守孝。宣和六年,河北爆发水灾,百姓苦不堪言,而岳飞的家里也是生计困难,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岳飞只身前往河东路平定军(山西平定县)再次投戎,被擢为偏校。这时候的岳飞还谈不上什么远大抱负和理想,此刻从军,对于岳飞来说,无非就是为了生活。

岳母刺字

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即使是岳飞也一样,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其实不是时势造英雄,而是时势会逼迫有些人不得不成为英雄。对于岳飞而言,”靖康之变“是逼迫他迈出成为英雄的第一步。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刚刚与北宋联军灭亡辽朝的金国,撕毁与北宋的盟约,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见局势危急,不思考如何抵御金军,而是禅位于太子赵桓,逃避现实,继位之后的赵桓就是宋钦宗。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长于书画却治国无能的宋徽宗赵佶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宋钦宗答应。

同年八月,金军再次撕毁合约,分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俘虏宋徽宗、宋钦宗。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同被金军掳至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史称”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中,宋钦宗下诏全国募兵勤王,此时刚刚从金宋战争乱局中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看到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再次投军。然而,身为孝子的岳飞,也不忍离开年迈的母亲身边,心中犹豫。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并且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岳飞受母亲鼓舞,第三次踏上从军之路。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岳母刺字图

宗泽的坚持和努力

岳飞第三次投军的部队是大元帅府前军统制刘浩所部。大元帅府的全称是河北兵马大元帅府,担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是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

宋徽宗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赵构生于宫中,天性聪明,博闻强记。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府时,金军下令宋朝的亲王、宰相前去金军阵中议和。

九皇子赵构不畏生死,主动请命前去。于是宋钦宗命少宰张邦昌为计议使,与赵构同去金营。赵构到达金军大营后,被金军元帅完颜宗望扣留十余日,赵构表现的不卑不亢,对金军统帅完颜宗望毫不畏惧。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曾经装作是热血青年的宋高宗赵构

二月,京畿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在夜里袭击金军兵营,金人责备宋朝使臣,张邦昌十分恐惧,伏地痛哭,赵构不为所动。完颜宗望对赵构的表现感到诧异,认为赵构不是真正的皇子,于是请宋朝廷更换皇子议和。五皇子肃王赵枢替换赵构,来到金军大营,许诺割让三镇的土地。

宋钦宗加封张邦昌为太宰,和肃王赵枢一起在金军大营为人质,赵构得以回朝。赵构因为这次在金军中的表现,被许多主战派大臣所赞誉,在民间也收获了巨大的声望。当年冬,金兵再次南侵,赵构再次奉命出使金营求和,在河北磁州(今属河北)被主战派领袖之一的宗泽劝阻留下,得以免遭金兵俘虏。

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被围时,宗泽向率军驻扎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的赵构建议,立刻发兵救援汴京,宗泽满心以为这位被他看好的九皇子,会像在金军时那样,率军与金军一战到底。但是,他错了,赵构拒绝了,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与自己信任的手下汪伯彦等又继续向东平府(山东东平县西南)转移。只给了宗泽一万人马前往开封。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南宋初期主战派领袖之一的宗泽

岳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这是他第一次成为宗泽的部将。宗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河南濮阳),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岳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岳飞随军转战曹州(山东定陶县西),他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岳飞因功迁武翼郎。

此时的宗泽一边进攻金军,一边招募士兵,部队也迅速壮大到接近三万人。但是在刘浩的两千兵马进驻广济军定陶县(山东定陶)柏林镇后,赵构又从元帅府发来命令,命他改隶副元帅黄潜善麾下,不再让宗泽指挥此军。

这时的黄潜善掌握着三万六千人马,却只知保存实力,按兵不动,使只有二万五千人的宗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宗泽虽取得了一些胜利,队伍却也有不少损耗,难以伤及金军元气。

欺骗了天下人的宋高宗赵构

黄潜善、汪伯彦是何人?我们不需要深究,只要知道他们是赵构的心腹,也是主张与金军议和的代表人物。

赵构为何会宠信主和派?他在金军大营中的表现,不应该是主战派吗?他又为何拒绝宗泽救援开封的计划?

答案其实很简单,赵构从来都不是主战派,赵构也从来没有想过真正救援开封。赵构被宋史赞为天性聪明,博闻强记,这只是赵构性格的一方面。透过赵构在靖康年间的表现,以”阴谋论“而言,赵构还是一个极度虚伪而且心机很深的政客,他的所作所为带着极强的政治目的。

赵构当年受命出使金军议和,之所以表现的那么强硬,不过是为了返回北宋。首先金军对北宋皇室成员的印象很不好,认为北宋皇室都是胆小懦弱,摇尾乞怜之徒,赵构必须表现的不同于金军印象中的样子,才能获得一线生机。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攻灭辽国和北宋的金国士兵

赵构的表演很成功。看到被扣留之后,仍然不卑不亢,毫无惧色的赵构。金军统帅完颜宗望真的起疑了,固执的认为赵构不是真正的大宋皇子,让宋朝重新派遣皇子。五皇子肃王赵枢替换赵构来到金军大营,而赵构则有惊无险的回到北宋,至此被主战派大臣所看重,收获了巨大的政治声望。

在第二次出使金军时,鉴于肃王的被扣留的现实,赵构早已看出,这次出使,百分百会被金军扣留。所以当宗泽劝阻他不要去的时候,他没有如第一次那样坚持,而是顺势而为,接受了宗泽的建议。赵构不仅没有去金军大营,反而被宋钦宗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成为宋朝抵抗金军的一面政治旗帜。

所有的事情走向,都按着赵构的计划在一点点的前进。宋史赞他聪明,他确实聪明。当汴京被围,赵构拒绝宗泽率军救援,并且还分割宗泽的指挥权,也明显带有阴谋的色彩。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开封)的繁华

金兵围困汴京,宋钦宗下诏勤王,天下百姓纷纷响应,加之此时地方上仍有大批宋军。汴京并非不可救援。赵构作为此时在都城之外,最大的军事代表,之所以拒绝救援汴京,其目的就是要等着汴京被攻破,等着自己的父亲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被俘虏。一个河北兵马大元帅怎么能满足他的权力欲望,他要成为皇帝,这才是他不救援开封的根本原因。

这一次赵构也成功了,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一月九日,金军攻克汴京,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四月二十日金军带着宋徽宗、宋钦宗及北宋宗室、贵族、嫔妃三千余人连同大量的财物北返。仅仅过了十一天,同年五月一日,赵构就在大名府继位称帝,年号建炎,史称宋高宗。不得不为赵构缜密的心思鼓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虚伪、冷酷而又善于权谋。

继续表演的宋高宗赵构

登上帝位,就要担负起责任。此时的宋朝境内,因为徽、钦二帝的被俘,导致朝堂和民间主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赵构知道,这时候,正是利用民心和大势来巩固自己的帝位的时机。

赵构启用主战派领袖李纲为左相,大张旗鼓的摆出一副与金军决一死战的态势。实际上却继续重用主和派心腹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以“巡幸”南方为名,下旨退避扬州。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作为和宗泽齐名的主战派领袖,李纲被宋高宗当做了政治作秀的棋子

旨意一出,赵构遭到主战派的反对,25岁的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也跟着上书,“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虏人之谋;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兵势渐盛。彼方谓吾素弱,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恢复故疆,迎还二圣......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虏穴未固之际,亲帅六军,迤逦北渡。则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从奏疏中可以看出,岳飞不懂政治,尤其是其中迎还二圣(二圣指宋徽宗、宋钦宗)的话,让赵构格外恼怒,把父亲和哥哥接回来,这皇帝的位子还轮得到他赵构吗?赵构在奏疏上批了八个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将岳飞革除军职,削落军籍,开除出军队。

靖康之变,开封被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率军救援?其中有阴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