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

小小嬴政


臣子和君王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琢磨不透的,因为他们的关系有好有坏,有的君臣可以在某个时间段好的一塌糊涂,可是却会因为一些事情,例如较为敏感,和权力相关的事情,便导致了关系的破裂。例如蓝玉和朱元璋,当时的蓝玉其实并没有二心,他故意让皇帝使唤不动自己的手下,是为了试探皇帝的态度,同时也有意的来炫耀他志军有方的味道。因为蓝玉和皇帝待的时间比较长,他明白皇帝最为喜欢的便是有军纪的部队,他觉得自己将军队约束和建立成这样,一定会得到皇帝的奖赏,可他错了,他这样的做法只会让皇帝怀疑,只会让皇帝对他怀有戒心。但是在这个武将看来,他并没有错,他只是治军有方,而在皇帝看来,他看到的则是对于军队的调配权力。所以在很多时候,皇帝和臣子的矛盾在不经意间就会迸发出来,从而带给臣子以厄运。

周培公

他是明末清初人,他在只有十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而他的母亲,也因为丈夫的去世,国家的灭亡一同随着大明的朱由检去了。父母双亲的离开,使得周培公成为了孤儿,成为了无父无母的人。他为了能够混口饭吃,于是便成为了一个小吏,虽然收入一般,但总算是吃了皇粮,就养活自己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后来,随着他的不甘平凡,随着他遇到了自己生命当中的贵人,使得他有幸进入到了京城做事,并在后来接触到了康熙帝。

他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康熙一朝建功立业的时候,是在康熙十三年的时候,那时的吴三桂开始了反叛的道路,他想要通过的自己的努力,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要知道,当时反叛清朝的不仅仅只有吴三桂,还有耿精忠和王辅臣,吴三桂为了能够和这些“战友”的势力联合在一起,开始了战略上的扩张,企图能够实现破坏清军的包围圈,从而达到压缩和减小清军对于他们反叛集团的阻碍。

当时的康熙皇帝也看出了他们这一目的,如果要是这多股力量混合在一起,对于清廷的剿灭和征讨是大大不利的;所以,为了不让他们这些星火联合在一起,不让他们成为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康熙帝也开始了他战略上的部署。

他首先派遣黄锡衮和周培公这两位得力的干将,对吴三桂的计谋和想法的实现进行阻挠,防止他们这些庞大力量的汇合,而另一方面,在朝廷中康熙帝召集了他所信任的大臣,一起商量和研究对付这些乱臣贼子的办法。

后来周培公提出和分析了王辅臣举棋不定的内心,并觉得只要清廷给他一定的承诺,一定会使得他归降清朝,在听到了这样“兵不血刃”的办法后,康熙皇帝很是高兴。

为了能够帮助康熙皇帝解决掉心头的大患,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在后来加官进爵,他提出了由自己主动去安抚,主动去让其劝降的办法,正是他这一点,使得当时的皇帝对他很是佩服和喜爱。后来,因为他的努力,王辅臣被说动,并主动投降配合朝廷对付吴三桂,这就是使得吴三桂的战略构想破产了,他的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剿灭吴三桂的基础。

周培公之死

他的去世,并不是因为康熙帝的原因,而是因为他自己身体的原因。当时的他年龄已高,但是还时时刻刻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他每天都留意时政,在他听说蒙古准格尔部反叛了后,立马上书想要为国家尽忠,在后来他如愿以偿的成为了盛京的提督,但因为年事已高,再加上身体不好,导致了他死在任上。


木剑温不胜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周培公被处死?你快拉倒吧!您这是那个耳朵眼听来这么一股子妖风,别拿小说那情节当历史看。

那小说按照人家艺术家的说法,艺术来源与生活,而高于生活。人家把历史上的一些个人和事杜撰一下,您这就当真了,那咱今个有关历史的话题他就没法聊下去了,这就不在一条线上啊!

俺就和你这么说吧,那小说里,有关周培公的事就两件是真真的,一件是单枪匹马的劝说王辅臣归降,另一件是那高帽子累积到了盛京提督的位子上,其他的您就瞅着一乐呵就成了,千万别当真。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不甘心的问道:“那,那献图那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那段被催泪了吧,人家把您这眼泪赚了个十足。俺就实话告诉您,那是假的,都假的冒泡了,他周培公一辈子都没有进入过满清的中枢,还地图呢?您要是信了,您还是洗洗睡了吧!

咋说呢?周培公那智力是加满点的人,咱就从人家不费一兵一卒单人独马去劝降王辅臣,这事瞅出来。

但有点子可惜,可惜在哪里呢?这么说吧,大家伙也知道,满清这头向来是不重视汉臣的,所以这有关周培公的记载,您搁那《清史稿》里边瞅,就一小段话,这标题就是《培公小传》,透过这个小字,您就不难看出这字他就多不了,所以干脆就列在了那《图海传》后边的附录里了。

不管咋说,也聊胜于无呗!总算是在满清写的那历史中留了那么一小脚丫。

那么周培公这事是咋回事呢?今个借题主这一亩三分地,咱就唠唠。

周培公其人

这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您如果想要对这人了解的多一点,您可以瞅瞅《介庵草》这本书,他的写的字都收在这本书中了。

周培公打小就没有了爹,和母亲相依为命。他这命不好,到了十岁头上的时候,李自成扛着他那小旗就进了他们母子俩生活的地,他的妈妈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殉难而死。

这周培公打这起,就更加的落魄了,连个相依为命的人都没有了。但周培公这人也好强,这慢慢的在衙门口混了个入不了品的小官当当。

咱前文他也说了,人家周培公人就聪明,这不没多久依靠衙门口这块跳板就依附在了显贵,就这么一脚就进了京城,做了内阁供奉。

这到了1674年这都快结束了,就这时间点上,那吴三桂扛着旗他就造反了,这就是满清地头上有名的三藩之乱。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这三大脑壳可就聚在一起,满清一大半的土地可就乱了。

这周培公一显身手的时候就到了,但要说明周培公为嘛这利索的能把王辅臣给说服了,咱得说点王辅臣的事。

王辅臣

这时候,吴三桂还是感觉人单势孤的,这就联系各地的权贵一起弄这事。而王辅臣作为明朝降了满清的官,这也就划拉到了吴三桂联系的名单上。

开头的时候吴三桂联系过这王辅臣,可王辅臣没打算这么干,这事也就这么撂下去了。

可王辅臣这人那段时间他犯小人,康熙给他配的那搭档叫张勇。这张勇就因为两人一起投降满清的时候,感觉满清厚此薄彼,给他的东西比王辅臣的少,这就嫉恨死了王辅臣。

您就说把,这样俩人能鸟一个茶壶里那才叫见鬼了。更要命的是,康熙给这俩人派了一个顶头上司——莫洛。这莫洛和王辅臣他也不对付,加上莫洛还和这张勇好的都能穿一条裤子。

王辅臣当时的环境就这样,那感情好这莫洛对这王辅臣那叫个不友好,没事还给你找点事。那要命的粮饷他都不好好的拨给你,就等着瞅你的笑话。大家伙也知道这军队打仗最要命的就是粮饷,这粮饷不到位,手底下当兵的能把你这当官的给划拉了。

这莫洛和张勇就等着这一天。你说这事,不是忍一忍就能过去的事。得,这有一天又因为这军饷的事,莫洛和王辅臣的副将邵苓芝闹翻了。

这莫洛瞅着出去的人,开心的不要不要的,整一壶小酒喝上了。他莫洛没有想到的是这邵苓芝是个暴脾气,这一家伙把这人给点爆了。人家回去就点了一堆大头兵,怼着那八旗大兵的军营开干了。

得,满人不过百,过百不可敌的笑话被戳破了,那莫洛也被一箭头怼到了咽喉上,死不瞑目的躺地上了。

这事可就闹大发了,王辅臣不反也得反,这就和吴三桂联络,加入了造反的行列。

过程就是这么个过程,所以只要能打消王辅臣的疑虑——康熙不报复,那么王辅臣的招降是很容易的。

后来的事

话说这帮人里头,还就属王辅臣的头硬,满清不仅打不过人家,反过来还让人家吞了不少的土地。

最后图海领兵前来,而周培公感觉自己能说降王辅臣,这就有了周培公单枪匹马的去王辅臣的军营里说降的事,你还别说这事就这么的成了。

就因为这事,陕甘的叛乱就结束了,满清最大的威胁就这么消除了。康熙当然高兴了,这就要论功行赏,而这周培公呢,啥赏都不要,就是想康熙给自己的母亲嘉封。

康熙也不吝啬,这就给了周培公母亲一个贞烈恭人的号,还给了一夫人衔,顺带还给了周培公爸爸一个中奉大夫的衔,这还不算康熙还亲自给周培公的母亲写了祭文,给定了祭祀规格。

周培公挺高兴,这就回家守孝三年,三年一结束这就跑山东当官,结果这周培公的性子直和那总兵官闹别扭。

他这就感觉和这人没法共事,这就当了三年的官,把这帽子给辞了,回荆门老家。

您要说这周培公打这就和官场结束了,您可真想多了,周培公依然拔着个脖瞅着朝堂和大华夏的局势。

大家伙也知道康熙那会天下也不太平,到了1690年的时候,那噶尔丹也造反了。一瞅这动静,周培公给康熙上了条呈,这就给他出主意。

您还别说,这就是智力加满点的人,康熙直接就采纳了,还让周培公做了盛京的提督,来戎边。咋说呢?这提督他是个武官,相当于咱现在的军区司令,整个大清一共才十二个陆地提督,三水师提督,他就是其中的一个,这就可以看出康熙对他的信任。

到了1701年的时候,这周培公就死在了任上了,所以没您题主说的被康熙给弄死了,没有的事。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说了:“康熙对这周培公够意思!”

俺就呵呵了,咋说呢?满清打头到尾对汉人都是严防死守,康熙也不例外,他对周培公那叫即防又提。

这提,当然是让他当了提督,满大华夏能当提督的就那么几个人,而且都是满人,就挤出了周培公一个汉人,不可谓不看重。那么防呢?盛京是啥地?满清的龙兴之地,这远离大华夏的中心,而且这地那都是满清流放犯人的地,你就算是反,这下面的人可不是汉人,你咋反?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周培公在《康熙大帝》里面的功绩被严重夸大了,当然周培公也不是徒有虚名的人,确实是康熙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

周培公在“三藩之乱”中,立下了多大的功劳?

总体来说,周培公在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重要的功绩当然是不计生死的劝降了王辅臣。

实际上当时的周培公只是图海账下的一名小小的“幕僚”,属于图海自己聘请的,没有品级的“幕僚”。所以才会出现周培公冒着生命危险,劝降王辅臣博一个富贵的事件。

平定“三藩之乱”后,周培公获得了康熙什么奖赏?

其实当时周培公只有一个要求,“为母请旌”。

周培公的母亲孙氏,在李自成起兵的时候为周培公的父亲“殉节”,绝对可以称为“贞节烈女”,周培公为母亲争取诰命合情合理,用时也是周培公最大的愿望。

最后康熙非常慷慨的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甚至于康熙亲自为孙氏“撰写祭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恩典。

我估计周培公绝对会感激涕零的,更何况还有一个正四品的山东登莱道。

后来周培公为什么会赋闲在家?

周培公为母亲守孝三年以后,才到山东任职,只干了三年时间因为与山东最高武官“总兵官”不和,甚至是遭到了满清大臣的排挤,辞官赋闲在家。

在这件事情上,康熙是没有办法给周培公说话的,“屁股决定脑袋”,康熙只能站在满清这边。

8年后,赋闲在家的周培公成为封疆大吏。

周培公在家里赋闲了整整8年,但是一直非常的关心国家大事,于是在“噶尔丹反清”时,赶紧发挥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写了一条平叛的“条呈”给康熙。

实际上康熙采纳了周培公的计策,还没有等到平定“噶尔丹反叛”,就给周培公加官进爵,成为了一方封疆大吏“盛京提督”。

“盛京”就是沈阳,也是清朝的“龙兴之地”,“盛京提督”就是一省的最高军事长官,秩从一品,其实是非常的不错了。

再加上此时的周培公已经58岁了,在盛京养老有错吗?在盛京周培公一直干了11年,享年69岁,也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结局了。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周培公不是被处死的,根据历史资料是在上任期间病死在赴任的路上的,清朝初期各地藩国四起动乱不安,周培公身为汉人将领为清朝鞠躬尽瘁,康熙在他死后也是悲痛不已为他守夜何来的加害之说,清朝初期的汉人能得到康熙的重用的已经是实属不易是莫大信任了,仅仅让周培公掌握一定的兵权康熙也要承受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好在周培公带兵有方对清朝又是忠心耿耿最终不负众望平定四海,周培公在为人处事方面要比雍正年间的年羹尧低调许多并且懂得进退,不干涉王权不拉党结派。

在为康熙打稳天下之后,1不求权力,只求为自己的父母正名尽之孝道.2在立功建业之后在官场之中处处受人排挤,无奈任期三年之后选择辞官而去。受排挤原因只有一个为正直不服小人不拉党结派所致,能够放下全身而退也实属不易,康熙是什么人清朝一代明君也,能看不出其中端倪吗?

论忠义两全清朝也只得周培公一人,奈何为人处事低调奉献度高过年羹尧功勋也比年羹尧大,但历史的知名度总是比年羹尧小,康熙重用周培在战争结束之后康熙顶不住舆论的压力自然而然的要冷落一下周培公康熙是在救他而并非害他,把他安排到北方去就是要让周培公远离朝廷明争暗斗,周培公内心也深知康熙的良苦用心,到死也一直为康熙王朝尽忠职守为康熙征讨蒙古搜集了大量粮草虽不得往但心意已到,因此在周培公病死之后,康熙不顾众人反对仍旧为周培公守夜。康熙亲自为故臣守夜在历史上可有几个,从中不难看出康熙对一代忠臣是何等牵挂与心。


历史的天空历史的足迹


周培公之死应验了一句铁的定律,这句话不论古代还是当代屡试不鲜,而且周培公在炮轰王辅臣管辖的十万大军和30万平凉成百姓时,他已然预测到自己的下场,但是自己已经是骑虎难下。

首先这个问题我要给大家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角度一:从《康熙王朝》电视剧角度来分析,周培公病死于雪国盛京,临时前送给了康熙一幅《皇舆全图》,此图前无古人,堪称大清最全最精准之图。

周培公为什么会死在雪国盛京呢?

注:《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是病死在满人的老家盛京的,而非被处死,周培公的病源于对康熙的不满,也是给汉人争了一口气,以命证忠心。

周培公病死盛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周培公生不得时→其为汉人,不是满人,如果其为满人则可如日登天,称王封侯,指日可待,

  2. 小人陷害→背后受索额图和纳兰明珠等人的弹劾,两人多次在康熙面前提及,周培公如脱缰野马,与图海武将,强强联手,气吞山河,恐其有成为第二个吴三桂的趋势,多次给康熙煽风点火,康熙基于其为汉人的基础,只能退而求其次,以防万一,把周培公“关押候审”,把其发配至满人的老家盛京雪藏,秘密监视其一举一动,

  1. 周培公被康熙从“九层妖塔”根部推崇到塔尖,在其春风得意之时,临门一脚,将其再次踢到塔底,换个说法就是把一支在油锅中活蹦乱跳的鱼虾,瞬间捞起,放入低温零下100度的冰箱里雪藏,鱼虾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和心情?

相信此时的周培公和这个状态的鱼虾一语同态。

角度二:正史上周培公的到底死于何时?

正史上的周培公有两大作为:

1,劝降陕西提督王辅臣

三藩叛乱期间,以吴三桂为首的三反叛军想与王辅臣等人联合抗清,康熙派遣周培公和黄锡衮一并阻止王辅臣等叛军,不料王辅臣被周培公劝降,康熙甚是欣喜,于是封其为议政道台,赏黄马褂,但其上任后因与“领导”不合,主动辞官返乡。

2,周培公可以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在葛尔丹叛变之时,周培公再次献良策,被康熙二次启用,但是不幸的是周培公在剿灭葛尔丹的行程中死于任中。

以上,两个角度都证实一句定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皇家惯用的伎俩,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均是如此。

新官上任三把火!

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周培公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他深谙治世之策,深知为人之道,是康熙身边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生于公元1632年,他自幼丧父,随母亲一起生活,虽家境贫寒,但也能勉强度日,但好景不长,在周培公十岁时,母亲在李自成作乱时丧命,自此周培公无依无靠,在衙门中做一名小吏。

后来周培公依附进入京城,结识了康熙的老师伍次友,伍次友很赏识周培公的才华,就把周培公引荐给了康熙。


康熙实行削藩引发了吴三桂起兵反清,吴三桂策动陕西总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康熙认为陕甘地区为西北边防重地又近京师,对朝廷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康熙把主要精力放在西部战场。

康熙十五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出兵,王辅臣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没当一回事。


图海一到平凉,诸将勇气顿增,纷纷请命攻城,周培公是图海的副手,还是重要的幕僚,他挺身而出向图海提出“说降”之策,由图海上奏康熙,并因此得到了康熙的召见。

周培公看准了王辅臣反叛乃形式所逼和被利所诱,他凭自己三寸不乱之舌单枪匹马孤身入敌境,最终劝降首鼠两端陕西总督王辅臣,王辅臣一投降,清廷西北大患消除,局势转危为安。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还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朝廷对有功将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希望皇上能为母亲请旌,其父母亲都得到了朝廷的追封。

周培公就回家为亡父亡墓守孝三年,期满后到山东任职,在山东任职期间与山东总兵意见不合,只干了三年,就辞职归隐。


公元1690年闲赋在家的周培公仍不忘朝中大事,他得知西北蒙古噶尔丹反叛,便主动向康熙提出镇守边疆的任务,其实他还是最想到前线战场上效力,康熙同意了太多请求,只是封他为盛京提督,调到东北去任个闲职,盛京也就是满清的老巢,连他满清的将领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肯定是条件相当差的地方,周培公心灰意冷,硬着头皮就去了。

由于水土不服,又身患重病,周培公在那里苦苦支撑了十一年,于1701年病逝,享年69岁。


周培公之所以不被康熙重用,这样的原因就是周培公是个汉人,周培公很有才华,有勇有谋,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谋臣,但康熙还是对汉人有不相信的原因,因此周培公在立了大功之后就弃用了他。

其实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夸大了周培公的功劳,在征讨王辅臣的过程中,图海本来就是抚远大将军,而周培公是图海的副手,在七进七出招降王辅臣的过程中,周培公确实有功,全国的地图也不是周培公所绘,康熙就是一个满人,对汉人就是不信任。


周培公一生劳苦功高,在大清风雨飘摇的时候,挽救大清于危难之际,在清朝的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页,只可惜锋芒过盛,兔死狗烹,最后被打发到寒冷的盛京,而周培公一心为了满清就这样死在了寒冷的边疆,一个贤臣间接地死在了一个贤君之手,确实叫人哀叹不已。



遗产君


历史上有很多大家公认的铁律,比如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最早是由一代商圣范蠡在写信劝说文种时说的,自此之后,一个又一个王朝,一代又一代良将贤臣,都应了这个道理,比如,李斯、韩信、彭越、英布、李善长、刘伯温、蓝玉等……

但周培公显然不属于这个范围。《康熙王朝》中,他确实为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汗马功劳,凭借战功从一介布衣成为奉天提督,却郁郁而终。但他是得病自然死亡的,并不是作为走狗被康熙“烹”的,这点必须说明。此外,虽然没有被杀,但长期被康熙冷落、猜疑,不被重用,也是事实。

周培公:了解底层生活的寒门子弟

周培公,名昌,字沛公,湖北荆门人。他的一生,经历比较坎坷,自由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李自成进攻湖北地区,她的母亲周孙氏又因为战祸而罹难。从此,十岁的周培公彻底成了孤儿。

幸好他自幼读书识字,可以帮人写写家信、对联、悼词等,赚点润笔费。此外,别人看他可怜,也往往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帮他。关于这点,《康熙王朝》中他流落京城,靠卖字为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常言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确实有道理。自幼父母双亡,使得10岁的周培公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吃尽了人间的苦,却也让他对社会现状和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比常人了解的更多更深更透。他迫切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加官进爵,光宗耀祖,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安慰父母的在天之灵。同时,也可以真正身居高位后,力所能及范围内劝说皇上,从政策制定上尽可能倾向于社会中下阶层,使他们日子过得更好些。

带着这种想法,他进入了康熙的视野。《康熙王朝》中,说他怀揣伍次友给明珠的推荐书而不愿去巴结讨好,想靠自己的努力,最终无意间被康熙发现而重用,但其实不是。他确实是靠贵人扶持推荐进入朝中,担任内阁供奉的。在古代社会,这不足为奇,没有贵人的相助,哪怕你再有才能,也很有可能明珠蒙尘被埋没。韩信如果不主动巴结萧何,那么就不可能成为后来的大英雄。在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要想实现心中抱负,不用过于在乎过程,重在结果。

周培公:以三寸不烂之舌,攻破王辅臣的心理,打开平定三藩的大门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发动三藩叛乱,周培公奉命协助东阁大学士黄锡衮,调动部队与吴三桂军在湖南岳阳一线形成对峙局面,双方你来我往,谁都无法短期内打败对方。这时,真正影响战局走向的,正是绰号马鹞子的陕西提督王辅臣。他率大军驻扎在甘肃平凉城,依靠城池的坚固和雄厚的兵力,坐山观虎斗,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可以说,这时的他,就像刘邦、项羽争霸时的韩信一样,倒向康熙则朝廷胜,倒向吴三桂则吴三桂胜。

为了啃掉王辅臣这块硬骨头,康熙绞尽脑汁想办法抽调一切能用的兵力,交给抚远大将军图海指挥。就像《康熙王朝》中演绎的那样,这只部队的主要来源,就是在京的各位王公贵族的家奴。电视剧中说是周培公的建议,根据事实推断,确实很有可能。图海带着参谋周培公,统率这只部队,击溃了察哈尔叛军,然后大军压境,包围了王辅臣。

按照常理,朝廷大军有10万之多,而且刚刚战胜察哈尔,士气正盛;并且有最新武器红衣大炮的炮火支援,拿下平凉城,不成问题,问题只是时间多久,死亡多少人的问题。

图海认为,兵贵神速,主张迅速发起正面攻击,击溃王辅臣,然后驰援岳阳。周培公则认为,朝廷现在兵力有限,格外珍贵,能保留一分是一分,最好不要强攻。此外,他的奶哥哥(奶妈的儿子)龚荣遇刚好在王辅臣的属下,从他的口中,周培公得知王辅臣也举棋不定,既对朝廷不看好,因而不敢得罪吴三桂,又担心朝廷万一胜了,事后清算。他认为,攻心为上。只要能说服王辅臣,让他打消顾虑,投靠朝廷,则形势将一片大好,吴三桂将日落西山。

为此,在征得图海同意,朝廷授权后,他孤身入城。《康熙王朝》中,关于这一段写得非常精彩。他先是遇到吴三桂的特使汪仕荣,凭借之前对他情况的充分准备,见招拆招。

吴仕荣:请王辅臣再坚持下,吴三桂大军10万大军杀后就到……

周培公:胡扯。他认真分析了三藩的总兵力,得出吴三桂根本无兵可派!

吴仕荣:自己名声在外,从无虚言,以个人品德担保。

周培公:不信。他先后举出吴的多次反复之举,并指出他趁老父亲病重,先后与嫂子、后妈淫乱不堪,道德败坏……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有何脸面说这些!

吴仕荣:吐血而亡!

其他人面面相觑,古有诸葛亮骂死王朗,今天见鬼了,竟然亲眼看见周培公骂死了汪仕荣!

然后周培公乘热打铁,说明三藩是如何的没有前途,朝廷是如何的信任王辅臣,对他是多么多么的信任,康熙还曾经多次说过,只要王辅臣投靠朝廷,既往不咎,朝廷依然重用……

软硬兼施,又讲道理又用感情,使得王辅臣立即投降,痛哭流涕,恳请朝廷宽恕。

于是,朝廷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平凉城,从而为平定三藩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直接扭转了战局的走向!这其中,周培公居功至伟!

周培公:英雄的落寞

日本著名音乐家横山菁儿曾经为日本版的《三国》配乐,名字叫《英雄的黎明》,激昂向上,苍凉悲壮,把刘备、诸葛亮的那种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觉得,周培公的晚年,就完全符合这种心境。

一是被横刀夺爱。曾经落魄时,卖豆腐的小姑娘锁儿的质朴、善良,给周培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发誓功成名就后,就八抬大轿把她娶进门。然而,明知道他喜欢锁儿,阴险的明珠因为不满他建议立胤礽为太子,从中作梗,把锁儿嫁给了索额图的管家,并还邀请他前来参加婚礼……

二是党争越来越烈,不想卷入又难以独善其身。明珠把他当敌人,百般刁难;索额图因为他建议立太子,把他当做自己一党,不停的给他增加兵力,暗示他为小主子胤礽保重身体。对于周培公来讲,两边都不想靠,则处境非常尴尬,可谓举步维艰。

三是被康熙猜疑。平定三藩,功劳如此之大,足以出将入相,却只是封了一个奉天提督。奉天是满人的大本营,一个汉人,在这里能做什么?又如何施展拳脚?摆明了是要监视他。

四是想念家乡。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荣华富贵后,要衣锦还乡;上年纪后,更希望叶落归根。周培公是湖北人,算是南方人。身处冰天雪地的东北,无数次梦回故乡,却被百般阻挠,迟迟不能回去。这也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总结语:

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身为臣子,命运其实是挺可悲的,真可谓“身如柳絮随风飘,生死予夺不由己”。不出人头地,泯然众人,内心会不甘心。才华出众,功高盖主,又会被猜忌,要么为了皇帝个人的爱憎,要么为了维护皇权,要么维护整个官员集团的利益,最终成为牺牲品。真可谓,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只有结束这种一人即天下的管理体制,才能真正改变群臣的命运。否则,这种悲剧会一次又一次重演,不可改变,牺牲的,又何止一个周培公!


执着的放牛娃


历史上的周培公并没有被康熙皇帝处死。历史上的周培公和电视剧里差异极大,基本可以视为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历史上的周培公只是个地位不高的中层官员,远没有电视剧中那样位高权重,做官只做到过道台但很快就被罢官了。

(周培公)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康熙的核心亲信之一,曾经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统领清军平定三藩之乱,位高权重。但这只是电视剧的完全虚构,历史上的周培公虽然有成为名将的潜力,但没有机会独立领军。

周培公原名周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周培公作为一位读书人科举不甚成功,只有秀才功名,没有考上举人,更别说进士,没有资格从科举途径做官入仕,可以说是一个不得志的秀才。

周培公后来做了振武将军吴丹的幕僚,立下了一些功劳,被录用为七品官,以军功途径正式成为满清官员。秀才出身能从别的途径得到官身已经很难得了。

三藩之变中吴三桂反清之后,周培公跟随上司振武将军吴丹在抚远大将军图海麾下,同起兵反清的陕西提督王辅臣作战。周培公精于军事谋略,多次向图海献策得到图海的赏识。

和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吴三桂等人反清主要是被满清逼反而不是自己多有野心。三藩之变实际是康熙皇帝卸磨杀驴清洗功臣做的太粗糙了,把满清功臣们逼的造反。满清政权是一个以满人为核心的政权,虽然吴三桂等汉奸为满清建国出了大力,但依旧骨子里被视为外人。康熙的粗暴仓促撤藩让之前为满清立下大功依旧掌握一定兵权的汉奸将领们心寒,纷纷响应吴三桂。这帮人只是反清,与吴三桂本人没有从属关系,最终被满清各个击破。

陕西提督王辅臣就是满清政权清洗疑忌汉奸将领后,心寒之下响应吴三桂的人之一。王辅臣以勇猛无敌著称,陕西地区更是历来出精兵的地方。王辅臣起兵相应吴三桂,对满清是心腹大患。不能快速平定王辅臣的话,陕甘一带的精锐绿营汉军以及后备精兵都可能跟随相应吴三桂。吴三桂当时已经占据四川,再占据陕西并得到精锐的陕西汉军的话,满清基本上可以退出关外了。

图海同王辅臣作战中取得了一定优势,将王辅臣围困在平凉城。王辅臣是勇猛著称的名将,如果坚决同清军作战到底的话围城战会持续很久,将会牵制清军大量兵力影响其它方向作战,长期围城对峙的话陕西绿营汉军也可能会不稳。清军如果能让王辅臣投降的话,对满清存亡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周培公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就在此时,周培公以过人的胆略,不顾生死主动请命入城成功说降了王辅臣。王辅臣在周培公游说忽悠之下,投降了清军。周培公因为这桩大功,获得了布政使参政的官衔。

王辅臣降清之初,因为客观形势还受到了满清朝廷的善待,被康熙任命为平凉提督,加太子太保头衔,基本保持了起兵反清前的地位。不过王辅臣也深知满清政权一向秋后算账的作风,明白康熙皇帝和满清朝廷肯定会在局势稳定后找机会清算自己,不久后就主动自杀,来换取康熙皇帝不好意思再株连自己妻儿。王辅臣后来应该也很后悔被周培公忽悠投降,不投降轰轰烈烈的满清死战到底,不至于被迫自杀死的那么窝囊,也可能引起天下局势大变成功推翻满清。

周培公后来曾经统领绿营的蔡毓荣手下参议军事,同三藩势力作战,和之前一样是个幕僚官,没有机会领兵。周培公虽然立下大功,但毕竟还是汉人,不会太受信任,更不会优先给予机会。

三藩之变结束后,周培公做了山东登莱道的道台。但这个官没做好久,周培公就因为和当地总兵矛盾太多互相攻击被罢官,回老家闲居,终结了仕途。

噶尔丹与满清的战争开始后,不甘寂寞的周培公几次向康熙皇帝上书谈论军事,企图被康熙皇帝注意到重新启用。但康熙皇帝可能早忘了这位三藩之变中的功臣,没有理会他,周培公只能继续到死都没有官做。

周培公历史上即使见过康熙皇帝次数也很少,离康熙皇帝的核心亲信圈子远得很,最大的官也只做到过道台这样的中层官职。

从周培公的历史表现看,如果有机会独立领兵,以其熟悉均略和胆魄过人的素质,说不定能成为名将,但可惜的是从来没有得到机会。


仁勇校尉


《康熙王朝》里的周培公通古博今,智慧超群,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落得个凄凉的下场。不过,历史上的康熙并没有处死周培公,顶多只是苛待了他,因此用“兔死狗烹”来说就不太合适了。

史书记载,在清朝爆发三藩之乱时,吴三桂、耿精忠等人在南方造反,而西北军阀王辅臣则在北方响应,试图对清朝形成南北夹击。值此危急时刻,大臣周培公主动请缨前往平凉城劝降了王辅臣,因此为清朝立下大功。消灭了王辅臣后,清廷便能集中力量对付南方的吴三桂等人了。


不过,历史上功高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是很常见的。康熙皇帝的气魄未能超过汉高祖、明太祖,而周培公的结局与韩信、傅友德相比,也仅仅是保住了性命而已。

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远调周培公到山东任职,其实就是不太信任他的表现。后来,周培公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主动辞官回了乡。直到康熙29年,周培公才被重新启用为盛京提督,远离朝廷中心,只是负责守卫边疆而已。此后他便一直留在边疆,直到去世。



其实归根结底,康熙薄待周培公的主要原因无外乎有两点。第一是认为周培公功高震主,所以需要加以钳制。第二则是因为他是汉人,因此清廷对他有所保留。


历史的荒野


周培公可没有被康熙处死,他是死于盛京提督的任上的,而且是病死的。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平定三藩中劝说陕西王辅臣投降,对于整个平定三藩大局是有巨大贡献的。而后却与当时官场不和,再加上自己是个汉人,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自己空有一身抱负却无用武之地,后来被康熙派到盛京当了提督,由于北方天气寒冷,水土不服,周培公终于死在任上,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凭三寸之舌,说服王辅臣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发动叛乱,耿精忠、尚可喜也遥相呼应,三藩之乱开始。当时陕西提督王辅臣也在吴三桂的利诱下蠢蠢欲动,意欲反叛朝廷。而当时的吴三桂也出兵四川、河北企图和王辅臣连成一起,汇合力量共同对付清朝。康熙明白吴三桂的用意,一旦陕西王辅臣真的和吴三桂一起反叛兵锋就可以由陕西入山西直至北京城。因此,他一方面命令南方的清军牵制住吴三桂,一方面命令图海为大将军,统领甘陕军事,对付王辅臣。而当时的周培公作为图海的幕僚,就向图海分析当时的形势:吴三桂由于没有及时北上和王辅臣连城一片,战略布局不行肯定要失败的,现在王辅臣要是反也是被吴三桂逼迫的,因此他现在肯定犹豫不决之中,只要派个能说会道的人去王辅臣那,他肯定就不会反叛了。图海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向康熙写信说明此事,康熙看完周培公的设想,就大胆启用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于是周培公以康熙的命令进城宣慰,向王辅臣陈诉天下政局形势,同时也向王辅臣传达康熙的意愿,王辅臣也权衡利弊之后,终于投向朝廷这边,主动向图海献出图册,上缴吴三桂招降他的函件和"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颗,接受清廷招抚。王辅臣的招抚对于当时平定三藩起了巨大作用,朝廷可以专心对付吴三桂。

因官场不和辞官回家,后被启用为盛京提督,病死盛京

作为三藩之乱中立下功劳的周培公,在平定三藩后向朝廷请求,由于母亲殉节而死,希望朝廷能为母请旌。朝廷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在家守孝三年的周培公后被朝廷调到山东任职,却因为和当时山东总兵意义不和,便辞官回湖北荆门。

后来噶尔丹起兵叛乱,当时在家赋闲的周培公就向朝廷献策希望能得到再次重用,康熙就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周培公在十年后盛京提督任上病死。

对周培公一生之感慨

纵观周培公一生,既有运筹帷幄之能,又有治国安邦之才,却是仅仅当了山东、盛京地方官,感觉大材小用,并没有得到当时康熙的重用,不禁让人感到唏嘘。

一是以一己之才,安西北之危,保大清之基业。周培公的那个年代正是大清风雨飘摇的时期,三藩之乱控制不好,满清就有可能退回东北,失去中原。而正是周培公,在西北扭转局势,说服王辅臣,安定西北局面,然后进兵吴三桂后方,使得三藩最终能够被平定。这功劳可谓是不小,这康熙也看在眼里,在三藩平定后,也满足了周培公要为母亲表彰的要求,给了他应该有的地位和荣誉。

二是因汉人身份遭朝中权臣猜忌,更被康熙有目的派到盛京当提督。由于周培公在三藩之乱中的表现引起了当时权臣索额图和明珠的猜忌,他们拉拢周培公不成,便向皇帝进谗言,打压周培公;另外是由于其汉人身份,地位都要比满人低一等。这就使得周培公在一开始仅仅当了山东一个地方官,并没有得到朝廷重用。在第二次当官被康熙任命为盛京提督,这是康熙私心所致,既可以监控周培公,又可以利用周培公对付北方的罗刹(俄罗斯)势力。只是可惜以周培公的能力一个提督并不能体现他的能力,是大材小用了,再加上东北苦寒之地,生于湖北的周培公自然就不适应北方气候,最终死在任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