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孩子需要“脫敏”才能成長,提升孩子“挫折免疫力”

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在綜藝《圓桌派》中聊到她家的育兒教育,說了這麼一個家庭裡發生的事,她說:“我父親對孩子說話也是特別重,有一次我在家,他突然對著我孩子大吼,我連忙說他那麼小,別把他嚇著了。結果我父親當時就說,孩子只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以後才沒有人能嚇著他了。”

李玫瑾教授:孩子需要“脫敏”才能成長,提升孩子“挫折免疫力”

李玫瑾由此提出一個概念叫“脫敏”,即對某一類不好的事情慢慢去適應,有個過程,而不是一下就接觸,現在很多孩子出現問題都是因為缺少了“脫敏”這一過程。

李教授提到的這個概念,其實我們在社會中經常看到,人們總是很驚奇聽到某個學校孩子因為沒做作業被罵了,或者跟父母吵架時聽了句重話,就一時想不開走上了輕生……人們每次聽說了原因經過,就覺得這多大點事啊,現在的小孩到底有多脆弱,一言不和就付出寶貴的代價,太不值得了,而根本原因是這些“脆弱”的孩子沒有脫敏,經受不住一次的刺激。

李玫瑾教授:孩子需要“脫敏”才能成長,提升孩子“挫折免疫力”


☆☆☆為什麼孩子需要“脫敏“?

■對小事“過敏”,禁不住別人說。

沒有脫敏的孩子等於是溫室裡的花朵,一直在和風細雨裡生長,陡然間風大點雨重點,就覺得天變了,人生走上了岔路口,身在其中仿如看到陡峭山峰重壓過來,其實不過是沒有啥厲害的小土坡,輕輕一跳就能過。對於連批評都很少聽過的孩子來說,老師家長無心的一句重話猶如重擊,能把腦子打蒙,就會做下難以挽回的決定。

李玫瑾教授:孩子需要“脫敏”才能成長,提升孩子“挫折免疫力”

■面對挫折,沒有抵抗能力。

因為受到的挫折少,沒有養成相應的應對能力,一旦不幸遇到苦難和問題,下意識的就不想獨自解決,會想方設法逃避,或推給別人,而有些挫折往往不會給你充足的時間等你解決,到最後只能失敗告終,自信心由此受到打擊,惡性循環,孩子最後會越來越自卑自棄,成為一個社會的逃兵。

孩子的成長之路,註定不是坦途,挫折危險在所難免,所以孩子一定要在家長的幫助下做好迎接困難解決困難的準備,而不是一路順風順水,突然一個激浪打來,整個人翻車,只有“脫敏”的孩子,才能好好成長。

李玫瑾教授:孩子需要“脫敏”才能成長,提升孩子“挫折免疫力”


☆☆☆經過“脫敏”的孩子,提升了“挫折免疫力”

▶提升了“挫折免疫力”。

其實挫折不可怕,尤其是孩提時代遇到的問題,大部分都是成人看來邁一步就能過的事,但是看起來容易,也不能低估對小孩心理的影響,經過脫敏,讓孩子滿滿意識到很多問題並不是大問題,解決也不是什麼艱難險阻。

比如被老師說重話,就可以做自我安慰,或直接跟老師溝通辯解……形成對重話的“免疫力”,這個社會形形色色的人,你不可能受到所有人喜歡,被人指責在所難免,孩子一旦有這個意識,就不會陷入自我譴責的迷障中走不出。

李玫瑾教授:孩子需要“脫敏”才能成長,提升孩子“挫折免疫力”

▶ “脫敏”的孩子,更自信更勇敢。

“脫敏”的孩子,對待挫折其實已經有了足夠的承受力,並有相應的應對措施,不會在挫折襲來時措手不及,慌不擇路,也不會因為一時的想不開就走上絕路,他們在面對問題時,會冷靜的思考問題了解問題,最後能成功的找到解決方法,更重要的,是時刻保有一顆堅韌的內心,無所畏懼一往無前。


☆☆☆父母幫助孩子“脫敏”要注意什麼?

1)要給孩子創造挫折。

在孩子遇到真正的挫折之前,家長可以試著人為製造一些打擊,讓孩子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因為孩子可能無法接受未來出現的打擊,那麼就先創造挫折打擊刺激孩子。比如開頭提到的李玫瑾教授父親用重話訓練外孫,這樣可以讓外孫以後遇到外人的訓責而不至於被刺激到。

當然,生活中的挫折問題各色各用,並可能完全預測到,只要讓孩子理解挫折的存在和不可避免就很不錯了。

李玫瑾教授:孩子需要“脫敏”才能成長,提升孩子“挫折免疫力”

2)要與孩子溝通。

家長要跟孩子儘量多多溝通,瞭解孩子的內心真正所思所想,知道孩子的承受能力,在對孩子進行脫敏訓練時,才能把握好界限,而不是通過打罵孩子來暴力式脫敏,著只會讓孩子對問題更逃避,更“過敏”。

3)尊重孩子認同孩子。

對父母來說的小事一樁,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天大的事,因為大人和孩子對世界的定義和認知完全是不同的,所以有很多令孩子恐懼害怕的事,大人卻當作笑話,這顯然是不對的,作為父母應該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場和角度看問題,一定要尊重孩子認同孩子,這樣才能正確的找到為孩子脫敏的方式。

李玫瑾教授:孩子需要“脫敏”才能成長,提升孩子“挫折免疫力”

4)要給孩子安全感。

因為孩子出了家庭,這社會上會得到嚴苛的對待,那麼作為孩子的養育者家長才應該讓孩子擁有安全感,讓孩子知道不論外界多麼危險困難,家都在你身後默默守護著,只有家庭給予孩子鼓勵,孩子才能無所畏懼的迎接各種挑戰,對抗各種外界惡意。

5)要讓孩子接受真相。

挫折教育,其實也是真相教育,不要讓孩子生活在謊言中,被欺騙的美好總有一天會被破壞,直郵戳穿了才是真正的脫敏,但是讓孩子接受真相,並不是尖酸刻薄嘴硬毒舌,而是要溫和的給孩子做解釋,告訴孩子問題的存在,並幫助他面對和解決。

教育孩子是一項重大的工程,家長應該有基本的思維能力,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不讓孩子活在美好中,也不能任孩子在荊棘中前行,只有把握好度,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

李玫瑾教授:孩子需要“脫敏”才能成長,提升孩子“挫折免疫力”

​今日話題討論:你的孩子“脫敏”了嗎?面對挫折你的孩子承受能力如何?在這方面你有什麼好的教育方式可以提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

我是香妮媽媽,有一個3歲的女兒。

育兒就像一場沒有止境的修行,一邊教子一邊學習。

歡迎點關注,瞭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經驗,一起輕鬆帶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