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失蹤了?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自以為功高五帝,德侔三皇,再不能以秦王相稱了,據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的合稱,更名為“皇帝”,自稱為“朕”。

秦朝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失蹤了?

為了表示皇帝的獨尊地位,秦始皇還創立了與皇帝稱號相一致的一些名物制度。如皇帝的命令涉及制度的叫“制”,詔告臣民的令文叫“令”。另外還規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稱“璽”,為此,秦始皇還命令天下的良工用藍田山美玉製成玉璽,璽鈕雕成龍魚鳳鳥的形狀。丞相李斯用大篆體書寫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刻於玉璽上,稱為“傳國璽”。

從此“傳國璽”開始了它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五次全國性大規模巡遊,每次巡遊都有驚險的經歷。相傳秦始皇有一次巡遊到洞庭湖,風浪大作,眼看秦始皇乘的船就要傾覆,急忙之中,秦始皇把隨身帶的玉璽投入湖中,頓時湖面風平浪靜,但玉璽卻沉入湖底,不見蹤影。8年後,秦始皇出行的隊伍正行走在陝西的華陰一帶,突然有人攔在護駕的車馬前,對秦始皇的隨從說:“請將此玉璽交給祖龍(秦始皇的代稱)。”話一說完,此人就消失了,“傳國璽”重新回到了秦始皇的手中。

秦末天下大亂,漢高祖劉邦領兵率先攻入關中,只當了46天皇帝的秦王子嬰把“傳國璽”獻給了劉邦。劉邦經過大小百餘次的奮戰,用了四年的時間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建立起漢王朝。劉邦即皇位時,就佩帶著“傳國璽”。

西漢時,“傳國璽”一直存放在長樂宮內,成為皇權的象徵。西漢末年,大司馬王莽獨攬朝政,他急於篡奪皇位,就命安陽侯王舜逼迫王太后交出“傳國璽”。玉太后眼見劉氏江山將落入王莽手中,卻又無奈,一氣之下,將玉璽摔在地上,玉璽上雕刻的螭虎被崩落一角。王莽拿著缺角的“傳國璽”,裝出一副天命不可違的可憐樣,哭哭泣泣地把小皇帝拉下寶座,自己登上了垂涎已久的帝位。之後,他讓工匠用金把玉璽的缺角鑲補上。

王莽的皇帝寶座還沒坐穩,就爆發了農民起義。農民軍立劉玄為更始帝,更始軍率先攻入都城長安。王莽見大勢已去,攜帶著“傳國璽”倉皇而逃,逃跑途中被商人杜吳刺死,更始軍校尉公賓割下王莽的頭,從王莽身上拿下“傳國璽”交給了他的上司李松,李松將玉璽呈送給更始帝。

此時,另一支農民軍赤眉軍也進入長安,立牧牛童劉盆子為皇帝,更始帝自知不是赤眉軍的對手,只得奉璽投降。後來劉盆子又將玉璽獻給了劉秀,劉秀攜帶“傳國璽”登上皇位,從此玉璽在東漢皇帝的手中一代一代地傳了下去。

秦朝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失蹤了?

東漢末年,董卓叛亂,天下豪強在袁紹、袁術的率領下討伐董卓,洛陽城內一片混亂,董卓棄城逃往長安。孫堅率兵駐所在洛陽城南宮殿中,一天突然發現宮殿中一口井內閃著五彩的光,孫堅感覺奇怪,便命令手下人下井打撈,不想卻撈著一位婦女的屍體,婦女的脖子上戴著一個錦囊,打開一看,內有一個用金鎖鎖著的硃紅小匣,啟開小匣,裡面有一玉璽,上面有篆文八字“受命於天,即壽永昌”,玉璽缺一小角。

孫堅知道這是秦始皇的“傳國璽”,竊喜這莫非是天意讓他當皇帝。沒想到他手下的一個士兵與袁紹是同鄉,將此事告訴了袁紹。袁紹正有僭越帝位之心,當然想佔有“傳國璽”,他令人扣押孫堅的妻子,孫堅被逼無奈,只能交出玉璽。後來袁氏兄弟敗在了曹操的手下,“傳國璽”又回到了漢獻帝的手裡。

東漢亡後,“傳國璽”歸於曹魏和西晉。

此後,北方陷於五胡十六國分裂動盪的局面,“傳國璽”幾經輾轉,又落入東晉徵西將軍謝尚之手,謝尚把它獻給了東晉朝廷。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攻破宮城,劫得“傳國璽”,不久侯景敗死,他的部將候子鑑將玉璽投入棲霞寺的井中,有一個寺僧將玉璽撈出收存,後其弟子將玉璽獻給了陳武帝。

隋滅陳後,“傳國璽”歸隋代皇帝所有。隋唐兩代,“傳國璽”仍被統治者奉為至寶。朱溫篡唐後“傳國璽”又遭厄運。直至北宋哲宗時,有一位名叫段義的咸陽人把玉璽獻給了朝廷。金兵南侵時,又將玉璽掠走,後歸元朝皇帝所有。

秦朝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失蹤了?

明朝滅元時,蒙古部落將玉璽帶到了漠北。從此“傳國璽”不知所終。“得寶即得國,失寶即失國。”“傳國璽”既然被歷代統治者視為守國之寶,也就註定了它被爭奪的命運,在這顆小小的玉璽上折射了一幅幅朝代更迭、禍福交織的歷史畫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