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新能源車時代目前正加速向我們走來,在廣州的街頭上,已經到處都能看到掛著綠色新能源車牌照的新能源車身影。

在新能源車中,目前純電式新能源車為主流,但這兩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也越來越常見,我個人認為,在當前這個階段中國一、二線城市的實際使用場景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其實是最好的選擇,原因很簡單,在日常的使用環境下,插電式混動車型可以當純電動車使用,享受到純電動車相對低的使用成本;而在必要的時候,譬如跑長途時,又有燃油車不受充電設施限制,以及節省充電時間的優點——真正做到了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而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中,其實又有兩大類型,一類是電池 + 燃油車的組合,其優點是技術簡單,成本相對較低,但缺點也很明顯,其能量回收效率較低,一旦電池電能耗盡,則電池就成為負擔,只是一輛裝載了沉重電池的燃油車,此時的油耗甚至比普通的燃油車還要高。

另一類則是在普通深度混合動力車型的基礎上,通過增大改進電池組,改進 IPU(智能動力單元)發展而來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個人以為這種車型才能真正代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優勢:電池有電時是一臺純電動車,而當電池沒有電時,則是一臺深度混合動力車型,依然有很低的油耗,因而在跑長途時,整體油耗水平要比第一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低很多,我們這次在肇慶賽車場試駕體驗的本田 Clarity PHEV,就屬於這類車型。

由於 Clarity PHEV 並不會導入國內,我們這次試駕的也是右舵車型,所以在外觀和內飾方面就不多描述了,放幾張照片看看就好。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攻擊性的前臉是現今一代本田車的風格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充電口在左前翼子板上,藍白色的 PHEV logo 很顯眼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加油口左、右側都有,無論停到加油機那一邊都沒有問題,很人性化的設計。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內飾設計走的是極間科技風,我個人是挺喜歡這種風格,但說真的恐怕不對多數國內消費者的胃口。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因為不準備導入國內,所以我們試駕的依然是日本版的右舵車

下面說說我們這次重點體驗的本田 "SPORT HYBRID e+" 系統。

本田 "SPORT HYBRID e+" 是以 Honda i-MMD 為基礎,日常行駛基本實現純電動化,帶來電動車特有的強大扭矩和順暢的駕駛感受,可以稱之為無限接近 EV 的插電式混動系統。

本田 SPORT HYBRID 和 SPORT HYBRID e+ 具有非常高的共通性:發動機艙佈局相同,在傳統燃油車變速器的位置搭載電動 CVT,電動 CVT 配置了兩臺電機以及控制這兩個電機的 PCU(動力控制單元)。而 SPORT HYBRID e+ 在此基礎上為 PCU(動力控制單元)配置上了優化系統電壓的 VCU(電壓控制單元),同時加上高功率大容量電池和充電器。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SPORT HYBRID e+ 系統構成

SPORT HYBRID e+ 對雙電機系統進行了優化,電機的製作工藝由以往的圓形繞組方式變為方形線圈,這使得電機總體積中線圈的佔比從原來的 48% 上升到 60%,而電機總體實現了 23% 的小型化,功率密度比以往提高到 1.4 倍,扭矩密度提高到 1.3 倍。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在 PCU(動力控制單元)方面,通過提升電壓控制單元 VCU(電壓控制單元)的功率,各個電動化組件之間的運轉更加高效,使得 EV 驅動行駛的最高時速可達到 160km,擴大了 EV 驅動模式的使用範圍。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在和純電行駛里程密切相關的電池組方面,SPORT HYBRID e+ 的 IPU(智能動力單元)採用了 17kWh 的高功率、大容量鋰離子電池,讓長途 EV 行駛成為可能。這個高功率大容量電池組被安放在了底盤位置,降低了車輛重心。這種低重心的佈局設計,也提高了車輛的行駛性能,車輛更具操控感。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上述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的全面升級使 SPORT HYBRID e+ 實現了超長的續航里程,搭載這套系統的 Clarity PHEV 車型在日本 JC08 工況下的純電動續航里程達到 110km 以上,里程通勤純電行駛毫無問題,而電動 + 發動機的綜合續航里程達到 800km 以上,跑長途時也能減少途中加油時間。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在運行模式上,i-MMD Plugin 和 i-MMD 是有所區別的,主要是在正常駕駛時,基本都處於 EV 模式,也不存在純發動機工作的發動機模式。

當然,即使按了 EV 鍵,SPORT HYBRID e+ 在急加速時,依然可以進入混動模式,從而獲得最好的動力輸出。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賽道試駕 Clarity PHEV

我們這次在肇慶賽車場賽道試駕 Clarity PHEV,不是為了測試 Clarity PHEV 的極限性能,而重點在於體驗 SPORT HYBRID e+ 系統。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在 EV 模式下,Clarity PHEV 車內只聽到電機特有的翁鳴聲,油門踏板行程分成兩段,第一段用於一般駕駛,踩下加速線性,Clarity PHEV 並不是跑車,其用途也是一般加速轎車,因此第一段並不會帶來強烈的推背感,而是很舒服的提速,制動時,Clarity PHEV 會回收能量,其能量回收分四檔,可以自行設定,而有經驗的司機,也可以利用 Clarity PHEV 回收能量的特性,在正常駕駛中只需要油門控制,就完成大部分路段的行駛。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在過彎道時,得益於 Clarity PHEV 低重心的設計,車內特別的平穩,側傾也控制得很好。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在進入大直道賽段,全力踩下油門,進入第二行程,此時可以聽到發動機的轟鳴聲,車輛也進入了混動狀態,發動機和電機共同輸出推動車輛急加速,推背感明顯,讓人有血脈賁張的感覺。

試駕SPORT HYBRID e+,有一種油電混合叫本田

其實 Clarity PHEV 在 EV 模式下,如果油門踏板不超過第一行程,最高行駛速度可以達到 160km/h ,也就是在日常駕駛中,只要電池有電,那純電模式下高速行駛完全也不是問題,這也是和 i-MMD 車型很大不同之處。

在整個試駕過程中,EV 和混動模式的切換是完全無感的,只有急加速時發動機的轟鳴能提醒你,當然,儀表盤上也會清晰地顯示出當前的狀態。

結論:雖然我們這次試駕體驗的 Clarity PHEV 並不會導入過國內銷售,但從其表現看,其搭載的 SPORT HYBRID e+ 混動系統有相當出色的演出,這也讓我們對 2020 年導入國內的 SPORT HYBRID e+ 車型充滿期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