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味道:牛街輸入衚衕的寶記豆汁店,西四北大街的滷煮呂

牛街輸入衚衕的寶記豆汁店

這家豆汁店是我在景昌口腔診所看牙時的意外發現(其實之前在聚寶源吃飯時就注意到了),藍底白字的招牌很是醒目:“北京老字號牛街寶記豆汁店”,上面還有一排迴文和漢文小字“清真”。

老北京的味道:牛街輸入衚衕的寶記豆汁店,西四北大街的滷煮呂

店裡都是老北京小吃,但不能在店裡吃,也不能散著買,你要是想吃盆糕、豌豆黃什麼的,無論多少店員都給你現切,因為都是很大一坨;要是想吃麻豆腐,只能買完回家自己炒——都是生的原材料。

這裡的豆汁很奇特,擺了一大桌,按袋兒賣——不封著賣估計也不行,味道讓人受不了,5元一大袋封裝好的,三斤半的量,估計回家能煮十碗,太超值。本來我是不想買的,我不是太會加工豆汁,做得不好對它的印象就更差了。可是店員說這玩意兒可以涼著喝,好多老北京都這麼喝。我就動心了。

老北京的味道:牛街輸入衚衕的寶記豆汁店,西四北大街的滷煮呂

這是第一次聽說豆汁可以涼著喝(之前的飯店都是加熱過的),於是又打包了些焦圈、鹹菜趕緊顛兒回家。把豆汁往冰箱裡一扔,晚上就給自己倒了一大碗,冷的豆汁,這大夏天完全可以當飲料喝啊,不過還是要夾倆焦圈,配些鹹菜絲才夠“老北京”。

這不,咕咚咕咚喝下去,啥事兒都沒有,還特別爽口——我發現這獨特的氣味我竟然適應了。結果一大袋豆汁不到一個禮拜就被我消滅了(期間還特意加買了焦圈、鹹菜)。當然,可能另一個原因是發現了豆汁的好處(原料綠豆的功效):清火、解暑、解毒、開胃、助消化,由於經過了發酵,有效成分更容易被身體吸收,這點和酸奶類似。

老北京的味道:牛街輸入衚衕的寶記豆汁店,西四北大街的滷煮呂

也許你會問,是不是適應了豆汁,它的味道就會變好呢?豆汁是綠豆發酵製成的,有股子酸味。還記得第一次喝的口感像泔水,酸臭;現在適應了,覺得又有點兒像酸菜,酸香,至少別的東西不能有這個味兒。這就和臭豆腐、奶酪一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有些味道獨特的吃食,習慣後就好接受了。喝豆汁不僅是老北京的習俗,更顯著京城範兒:上不了檯面的一碗便宜吃食,讓北京大爺端著、品著、吸溜著、眯縫眼享受著……那派頭兒,就好比是碗山珍海味。如今,我大概也能體會一二了。

另外,推薦寶記夏季主打的特色小吃:炒草莓。冰冰甜甜,亦有著很高的人氣。

這裡的顧客挺多的,還有一袋子一袋子打包生牛羊肉的,他們說這裡明碼標價、肉質鮮美,可以圖個心裡踏實,多是牛街一帶常來光顧的主兒。

西四北大街的滷煮呂

從平安里地鐵站上來,步行不到十分鐘就是這家。美食家蔡瀾先生推薦的小飯館,咱走過路過可別錯過了。

小店不大,就在路邊,招牌上黃底黑字“滷煮”鑲嵌在四角形花瓣裡,位於最上方。下面的窗戶上則貼著自家店名,很簡易的紅色黑體字“滷煮呂”。

老北京的味道:牛街輸入衚衕的寶記豆汁店,西四北大街的滷煮呂

雖然才晚上七點多,但天空夜幕低垂,滷煮呂里人聲鼎沸,很熱鬧。本地食客著實不少,操著地道的京片子和老闆娘侃侃而談。室內空間呈窄長條形,六張淺綠色的簡易桌子,淺綠色的半截牆圍,有點兒上世紀國營小吃店的感覺——其實店齡也不過三十年。牆上貼著幾張照片,有兩張是電影劇照,是2005年雪村在本店拍攝《新街口》的片段,說明上還標註著老闆娘也有出鏡,還有一張簡易的A4打印紙上貼著蔡瀾品嚐滷煮的照片,不算清晰,估計是從哪本書裡複印的。

老北京的味道:牛街輸入衚衕的寶記豆汁店,西四北大街的滷煮呂

我就一個人,點了一個特色的蘇造肉滷煮火燒,一份炸灌腸,一瓶梅子味北冰洋,一碟小涼菜。有別於其他的滷煮老店,滷煮呂的滷煮火燒,湯汁是偏醬油黑色的,濃而不渾,油花很少,也沒有一般的滷煮那麼鹹(不過後來有朋友去還是覺得很鹹,可能我口味比較重),腸子處理得極乾淨(用料應該是小腸),絲毫沒有油膩的感覺,厚厚的卻很入味,肺頭較多,炸豆腐外硬裡軟,質地細密,口感十足。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終於吃到了傳說中的“蘇造肉”——滷好的大片五花三層肉薄切,肥瘦比例1:1,還帶著些許肉皮,吃著真是比較過癮。這道簡單的小吃曾經被《TimeOut北京》評為“北京最好吃的50道菜”之一。

老北京的味道:牛街輸入衚衕的寶記豆汁店,西四北大街的滷煮呂

唯一的遺憾就是感覺他家菜量有些小,我這種飯量不大的人,一份滷煮菜底加一份炸灌腸也只是吃了個六七分飽,估計更適合女生的胃口。總的來講,對這次探店還挺滿意的。很認可蔡瀾先生品嚐滷煮呂后的評價:“這裡的滷煮乾淨不渾濁,從老北京小吃的老字號裡跳出來,料足,有活力,讓人吃進去馬上有了北京的味道。”

後來,我有個北京同事因為好這口,自己還開了家滷煮店,不過這麼簡單的一道菜似乎並不容易開起來,沒過幾個月就歇菜了。要說味道吧,差了點兒意思,感覺這菜湯還是需要點兒秘方,不是生拉硬拽出來的;要說店的風格,又太過文藝,生生把老一輩人嚇跑了,最後搞得多是朋友來嚐嚐,年輕一代又不太好這口。不過我還是要為這位同事點贊,畢竟人家有這勇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