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过问题来表达自己

如果我们要倾听别人,我们就需要先放下自己,放下我们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的去体会对方。

心理学家卢森堡博士曾说过一个自己的经历。

有一天,他的女儿在照镜子的时候说了句:我丑得像一只猪。

作为父亲,他忍不住的对女儿大声宣布: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

本以为这可以让女儿开心一点,谁知这个时候,女儿非常不高兴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喊了一声"爸呀!",就摔门而去。

后来,卢森堡博士自己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情景。他发现自己的安慰来得不合时宜,也许女儿只是希望父亲可以留意到自己的感受。但是,他的安慰反而好像否定了孩子的感受一样。

他回忆说,如果当时能够去问女儿,是不是对今天自己的形象感到很失望?也许这样的对话,可能会让女儿会更舒服一些。因为这样的话容易让孩子觉得被理解了,然后女儿也可能会把内心更多的事情表达出来。

倾听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过问题来表达自己

所以,卢森堡博士说,在安慰别人或者提建议前,我们需要先看看,那些安慰和建议是不是别人想要的。

但是,我们经常会做这样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可能会急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去体会孩子此时的感受。也许问题解决了,但是感受却还影响着孩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总有无名火的原因。

因为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但是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的内心可能是不大舒服的。

以下,是我们经常会在沟通中出现的行为:

比如说,我们会给对方提建议,我觉得你应该怎么怎么样。或者是给对方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很努力了…。

有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会用比较的说法。比如说,你这些经历算不了什么,我以前还怎么怎么样。

然后也可能会对孩子说教。比如说,如果你这么做你会怎么样?如果你那么做又会怎么样?

甚至我们会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说,不要那么难过啦,高兴一点啦。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询问对方。比如说,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一件事情,然后你去问他,这种情况有多长时间了?你们这个样子有多久啦?这也并不是在倾听孩子,这只是在了解情况。

还有的可能会去纠正对方。比如说,告诉对方事情的经过不是那个样子的,是这个样子的。

这些沟通的方式,都会阻碍亲子之间情感的交流。

如果是真的去倾听你的孩子的话,就意味着你需要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身心的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有时候,只是被理解,孩子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

倾听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过问题来表达自己

在心理学里面,有一个词叫做共情,其实反映对方的情绪情感,你能够理解和体会到对方的感受,甚至帮助孩子说出他此时此刻的感受。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觉得,他的内心被父母理解到了。

我们在倾听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主动去表达我们的理解,就是给予对方一些反馈。

比如说,你在对于自己理解对方的内容没有太大把握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跟对方去确认。这样子的沟通才会更有效果,才会更确定。

我们可以多使用疑问句来给予对方反馈,这会有助于别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一些必要的补充。

比如说,我们可以询问孩子,你觉得很失落,你希望得到更多的肯定是吗?这比我们简单的说"你现在心情怎么样?你希望怎么样?" 会更能够获得对方更准确的信息。

一个夏令营活动,有位妈妈问,为什么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孩子死活不肯去拍照。尤其是夏令营老师叫所有小朋友来拍集体照的时候,她的孩子就是不愿意。

然后大家都在等这个孩子,所以这位妈妈会觉得,孩子是不是太不懂事了,孩子到底什么情况

当这位妈妈提出了这个问题,旁边的一位妈妈也说到了她的孩子,同样的也不愿意参加拍照理由就是身体有些不舒服。这位妈妈也纳闷,这几天都好好的,怎么这会就不舒服了呢?

还有几位妈妈,也说到了各自孩子们的表现,比如拍照的时候总是望向别处,或者是走来走去。

倾听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过问题来表达自己

其实,这就是孩子在通过他们的行为或"症状"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几天,孩子在夏令营的生活过得很开心,但是因为夏令营马上要结束了,孩子们都舍不得离开。拍集体照,更像是个分别的仪式,这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分离焦虑。但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分离,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

所以,他们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这也是我们心理学所说的心理防御机制的体现。

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去呵斥孩子,也不要认为是孩子的不懂事不听话,而是需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和评判,透过孩子的行为去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需要,并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表达出来,这才是有效的亲子沟通。

而全身心的倾听,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门,帮助到你跟孩子沟通,帮助到亲子关系的恢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