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奔馳合資股比爭奪戰 徐和誼要花錢甩“罵名”?

隨著合資股比大限的臨近,一場圍繞合資股比的博弈正在暗流湧動。

這一回,是北汽集團準備出手。路透社日前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北汽集團欲收購戴姆勒4%-5%的股份,以鞏固自身在北京奔馳的地位。

這不是北汽第一次“垂涎”戴姆勒。早在2015年8月北京奔馳十週年慶典活動上,北汽集團徐和誼便透露了收購戴姆勒股份的意向。只是北汽尚未來得及出手,吉利捷足先登了——2018年年初將戴姆勒9.69%的股權納入麾下,成為後者第一大股東。

在一個多月前,北京奔馳的三大股東共同向北京奔馳增資約8.93億美元,北汽與戴姆勒51:49的持股比例未變。儘管如此,雙方均未停止過對北京奔馳的“算計”。北汽擬收購戴姆勒股份,只是雙方圍繞北京奔馳利益博弈的開始。

北汽奔馳合資股比爭奪戰  徐和誼要花錢甩“罵名”?

不可避免的艱難博弈

無論是北汽還是戴姆勒,北京奔馳這頭“利潤奶牛”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北汽集團的營收目前主要來自北京奔馳。北汽2018年1519.2億元的營業收入,有1354.2億元出自北京奔馳,佔比接近九成。此外,北京奔馳12.7%的利潤增長速度也高於北汽的7.3%,前景看好。

再看北汽的其他業務板塊,北汽新能源(北汽藍谷)近兩年勢頭不俗,2017年開始扭虧為盈,但2018年淨利潤只有1.55億,若減去44.5億的政府補貼,虧損約達43億。2019年新能源補貼腰斬,2020年補貼全部取消,將讓北汽新能源的財務狀況面臨極大的考驗。

北京現代更靠不住。2017年薩德事件爆發後,北京現代銷量銳減三分之一,2018年繼續下滑,今年一季度更同比下降18.4%至13,2678輛,為2009年以來最低。

過分依賴北京奔馳的北汽集團,必須守住自己在北京奔馳的那51%的股份,否則,前途堪憂。

另一邊,對經營每況愈下的戴姆勒而言,北京奔馳是一根救命稻草。

數據顯示,戴姆勒2018年利潤相比2017年的106億歐元驟降28%,只有76億歐元,2019年一季度息稅前利潤也同比下滑16%至28億歐元。

利潤銳減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奔馳品牌全球銷量下跌。今年第一季度,梅賽德斯-奔馳全球銷量下降7%至55.53萬輛。4月份,這種跌勢在仍在持續,戴姆勒在歐洲、德國、美國、亞太等地區的銷量都出現下滑,唯獨在中國市場,雖然有奔馳女司機維權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但銷量仍有0.8%的微增長。

北汽奔馳合資股比爭奪戰  徐和誼要花錢甩“罵名”?

​從市場層面來看,消費升級帶來的豪華車增量成為車市寒冬一道最靚的風景線,即使在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同比下滑16.9%的4月,豪華車市場依舊逆勢上漲2.1%,並且未來仍有巨大的潛力。戴姆勒若能提高在北京奔馳所佔的股比,無疑能大大提高自身收益能力,緩解財政壓力。

這場博弈無可避免。

2018年12月,戴姆勒計劃將北京奔馳的持股從49%提升至65%,但遭到了北汽的否認。此次傳出北汽欲收購戴姆勒股份的消息,並不令人意外。

退無可退的尷尬局面

圍繞合資股比調整的博弈,華晨寶馬是一個重要的案例。

華晨寶馬在時任華晨董事長祁玉民手中失去了25%的股份,成為第一家吃合資股比放開“螃蟹”的企業,為此華晨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此事也為其他“華晨們”敲響了警鐘。

過分依賴北京奔馳一家合資企業的北汽,與華晨有著頗為相似的處境。

北汽自身業務疲軟,自主板塊除了新能源相對較強以外,傳統燃油車銷量不振,紳寶系列、北京系列、威旺業務2018年銷量分別同比下降24.1%、22.4%和82.9%。銷量下降導致虧損進一步擴大,以北京品牌為例,2018年毛利由2017年的-26.79億減至-35.16億。與此同時,另一家合資企業北京現代又扶不起來。

根據2018《財富》500強排行榜,北汽集團的利潤為15.55億美元,折人民幣106.6億元。北汽發佈的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北京奔馳盈利超過110億元,也就是說,持有北京奔馳51%股份的北汽集團,2108年的利潤基本都靠北京奔馳輸送。北汽自身並無多少籌碼。而昔日華晨就是因為手裡沒有多少籌碼,毫無議價空間,因此面對寶馬收購股權的提議根本沒有底氣拒絕。

北汽奔馳合資股比爭奪戰  徐和誼要花錢甩“罵名”?

​華晨與戴姆勒之間的較勁,本質上是合資股比爭奪戰,自身籌碼補不足的北汽,想通過簡單花錢來擺脫罵名——祁玉民因出讓華晨寶馬的股權遭遇質疑和謾罵並提前半年時間結束職業生涯,徐和誼顯然不想像祁玉民一樣揹負壓力和罵名。

並不樂觀的入股前景

收購戴姆勒4%-5%的股份,對北汽集團而言並不輕鬆。

根據戴姆勒上週五收盤價650億美元計算,要買下4%-5%的股份需花費26億-32.5億美元,折人民幣約178.3億-222.8億元,這相當於北汽兩年的利潤。戴姆勒值得北汽如此下血本嗎?

北汽奔馳合資股比爭奪戰  徐和誼要花錢甩“罵名”?

​呈上所述,2018年至今,戴姆勒利潤一直在下滑,smart更是每年鉅虧5億-7億歐元,吉利與戴姆勒組建合資公司聯合運營smart,就被外界解讀為作為戴姆勒大股東的吉利在幫助戴姆勒擺脫盈利困境。

事實上,奔馳品牌今年前四個月全球累計銷量下滑5.6%,標誌著其階段性高增長的結束。4月奔馳女車主的維權事件,令奔馳形象嚴重受損,未來市場表現走弱的可能性很大。從投資角度講,在正值高位的此時買入戴姆勒股份,可能面臨衝高回落的下行壓力。耐人尋味的是,今年1月,彭博社曾爆料稱吉利慾減持戴姆勒5.4%股份,但遭到吉利否認。

花200億購買戴姆勒4%-5%的股份,這是否一筆好買賣,北汽集團又能否籌到足夠的資金?這些都要等待時間交出答案。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乘用車合資股比大限臨近,未來一段時間內,北京奔馳引發的股比之戰將愈演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