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英語,孩子學習時需要翻譯成中文嗎?

鄭偉悅


少兒英語到掌握一門外語語言,需要經歷一個過程。翻譯成中文是很有必要的!

剛開始都是以結合具體畫面,對單一的單詞來進行初步學習,產生聯想去對單詞有一個加深的印象。這也是對英語,產生好感的過程。中間就會有中英文對照,對單獨的單詞做分解,字義、單詞屬性……

註釋就是其中的一種,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含義,發音上更符合單詞的發音規則。能夠更好的理解單詞背後,有利於快速增加單詞的詞彙量。由對單一單詞的理解去回到語句上,為以後的更貼合語句而做的準備。

在打好基礎前提下,去融入語言所需的環境,轉換到具體生活中的場景中來,增強對語言的語感是有很大幫助的。


諺子塢


首先,English-only policy只是一種理想存在。事實是,不管教師如何禁止母語,學生還是照用不誤。與其堵不住,還不如疏導,實行彈性管理:Use L1 only when necessary,讓學生根據實際需要使用母語(但還是鼓勵學生儘量嘗試運用英語交流)。

An English-only policy, either in individual classrooms or in entire institutions, is well-intentioned but sometimes misguided attempt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well-intentioned:(雖常事與願違但)出於好心的,本意良好的

misguided:(因理解或判斷失誤)搞錯的

其次,初學者一遇到英語,會在頭腦中把它翻譯成中文,這是一個常見的自然反應。只有經過長時間的刻意學習,我們中國人才能做到“進行英語思維”。

It takes a high level of ability and familiarity before anyone reaches the ‘thinking and dream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stage.

familiarity:熟悉;通曉;認識

stage:(發展或進展的)階段,狀態

還有,運用舊知識去理解新知識,這是我們常用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圖式理論的基本觀點之一。在接觸英語的過程中,學生肯定會把它拿來與中文進行比對。加以合理引導,兩種語言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都有利於學習的英語學習。

It makes a lot more sense to guide students in their transfer of existing language knowledge, than to leave them to their own devices or to pretend that such transfer is not taking place.

language transfer:語言轉移,語言介入(學習者在使用目標語時用第一語言或其他語言的知識)

leave sb to their own devices:聽任某人自行其是;對某人不加干涉

凡事皆有利弊。

在英語課堂上恰當使用母語,有助於英語學習,但也有一定的風險。畢竟運用英語交際有點費時費力,有時候,還是需要老師鼓勵和督促的。

The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does seem to be a humanistic and learner-centered strategy, with the potential to support students learning, but at the same time involving a risk of failing to encourage target language practice and communication.

humanistic:人本主義的;人文主義的

strategy:策略;計策

potential:可能性;潛在性


特級教師Sam大叔


我兒子跟著加拿大老師學習英語,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會感興趣。因為英語的功能只有經歷過研究生學歷教育或者與外國人打過交道後才知道它的作用。

英語首先是一門語言。語言的形成是從“聽”開始的,重複聽的次數多了,就形成了說。當會說的時候,其交際功能開始發揮,語言隨之形成。這也是困惑很多學生為什麼英語總是學不好的原因,就是因為聽得太少,說得太少造成的。

英語其次是一種文化。文化講究習慣,英語的表達必須符合其文化習慣,這就是“語法”。因此,當語言由自由表達開始逐漸要上升到規則表達,英語的文化也就慢慢形成,寫作自然也不是什麼難事了。

依據以上原理,學習英語和漢語道理一致,多聽聽,再聽聽,多說說,再說說,多寫寫,再寫寫,就這麼簡單。

兒子的外教老師堅決不允許學習英語時進行翻譯,就是依據實物、環境、表情、動作來進行教學。如果發現有家長幫助孩子標註漢字,他會不住地搖頭表示反對。

通過我的觀察,外教老師很注重孩子發音的規範性。比如口腔打開程度,舌頭的位置等,即便小小的問題,他都會特別認真的幫助糾正。

看來,學習英語還是要依託英語的情景呀!

一家之言,但願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