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未來比深圳更光明?看看數據來說話

廣州的未來比深圳更光明?看看數據來說話


廣州的未來比深圳更光明?看看數據來說話


近日,廣州市11個區2019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陸續公佈。廣州市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07.71億元,同比增長7.5%,實現了“開門紅”。

在總量方面,天河、越秀、黃埔佔據前三。在增速方面,南沙成為“黑馬”殺出重圍,以11.9%的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南沙是廣州城市總體規劃中確認的唯一城市副中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南沙至少昭示了廣州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南沙的經濟總量現在還並不特別突出。

因此,我們既可以從經濟數據看未來廣州,也可以從南沙發展看未來廣州。

廣州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關鍵詞有兩個——“千年商都”和“美食之城”。不過,深入廣州的經濟數據來看,其實廣州正在經歷數十年未有之產業大變革,以南沙為例:


廣州的未來比深圳更光明?看看數據來說話


一季度第二產業仍是南沙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第二產業增加值211.51億元,佔GDP總量的63.2%,拉動全區GDP增長8.7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達73.14%。

從具體行業看,其中,一季度工業拉動GDP增長5.8個百分點;建築業拉動GDP增長2.9個百分點;其他營利性服務業拉動GDP增長1個百分點。

南沙在靠實業拉動經濟上行,同時解決就業、稅收、產業聚集的問題,這也是廣州非常清晰的一條發展主線。

從數據上來看:去年,南沙區汽車製造業實現工業產值1031億元,成為南沙首個產值超千億元的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

在汽車方面,廣州正在擴大自己的優勢,而且越來越重視科技因素:南沙正規劃10平方公里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新能源車方面,南沙已經聚集了以晶科電子為代表的一批大功率LED芯片模組、半導體先進封裝及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的中上游產業鏈製造龍頭企業,形成了以廣汽豐田為龍頭的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南沙在做什麼?從數據來看,至少正在夯實廣州“六大產業”支柱中的兩大產業——汽車、新材料及新能源(即NEM),當然,還不止於此。


廣州的未來比深圳更光明?看看數據來說話


廣州確認的“六大產業”支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及新能源、生產性服務業,不是傳統貿易,更不是房地產和大家慣常認為的餐飲美食。

廣州的巨大產業轉變並未完全在老城區展現,更多是在土地資源更為充裕,成本相對較低的南沙、黃埔、增城、從化等區域得以生髮。

而這些支柱產業的變化因為遠離普通市民、遊客的生活,廣州在這些方面的展示又過於“低調”,所以並未改變老廣州在普通人心中的印象。

不過,廣州已經用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告訴更多關注者:廣州不僅僅有廣交會和美食,還有現代化產業體系,南沙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既然說到廣州經濟,其實很難不涉及消費數據。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看,南沙區一季度增速排名第一,其中2018年跨境電商實現網購保稅進口98.7億元,增長37.6%。

南沙處於珠三角的幾何中心,與深圳、香港距離較近,又有多項優惠政策加持,其開放性、國際性、便利性毋庸置疑。從地圖上看南沙,它恰如挖掘機的銳利剷鬥,深深嵌入伶仃洋。

歷史上,廣州曾擁有“一口通商”的紅利,如今這種紅利自然不復存在,南沙需要以更強大的服務,更快的速度在高手如雲的大灣區爭得消費領域的領先位置,其所依靠的無非是苦練內功、比拼技術等諸多方面,這也是廣州經濟這些年的轉型升級的縮影。

實際上,即使是廣州人也不太清楚廣州的經濟發展速度到底如何,他們更關心自己眼前的工作和溫暖生活。


廣州的未來比深圳更光明?看看數據來說話


繼續以南沙為例說說廣州:在市場主體方面,一季度南沙區新設企業11213家,同比增長76%,其中外資企業341家,同比增長2.4倍,3月新設企業數達6641家,創南沙單月新設企業歷史新高。

活力南沙之於活力廣州,絕非虛名:

世邦魏理仕4月發佈《2019年第一季度廣州房地產市場回顧與展望》,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廣州寫字樓市場成交活躍,廣州空置率環比下降0.3個百分點到5.5%。廣州租金環比上升0.4%至每月每平方米169.8元。

廣州人幾乎毫無聲息地擴展了他們的生意和工作空間,背後是經濟效益向好的支撐。

回望歷史趨勢,戴德梁行去年10月就曾發佈2018第三季度廣州寫字樓市場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第三季度,廣州甲級寫字樓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空置率跌破至近10年來最低值4.3%,租金走向歷史最高位。

廣州人就是這樣慣於“悶聲發財”,把錢掙了,又不願在各種高大上論壇、排行榜上顯擺,這是城市氣質決定的,短期內無法改變。

觀南沙,知廣州未來,廣州人習慣用數據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