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时代兴起和灭亡的样子,像极了史书中的夏王朝

二里头时代兴起和灭亡的样子,像极了史书中的夏王朝

夏or二里头?

翻阅古籍,多数史书都会将夏朝当做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古人也常常将“夏商周”连用,用以表达中国最早的三个朝代,亦称“三代”。也有史书将更加久远的“虞朝”也算进去,“虞夏商周”四朝连用,比如今本《尚书》中就有《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此外,《尚书》中商汤伐夏桀的誓师之辞《汤誓》;《周书》各篇中,周人曾不止一次地谈到要以夏朝的灭亡引以为戒。后世朝代的这些记载都表明,在进入信史年代之后,古人把夏朝作为比商朝更早的一个朝代,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了。尤其是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已经充分证明,在殷商之前,是确有一个这样的朝代存在。

《墨子·明鬼下篇》云:“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

尽管如此,由于年代久远,当我们谈论夏朝的时候,还是难免被“夏朝究竟存在不存在?”,“夏朝的核心区域在哪里?”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所困扰。其实不单单我们,2000多年前的孔子其实也曾被此类问题所困扰。孔夫子距夏朝灭亡也就是1000年左右的时间,但孔子时不仅不能说清楚夏朝人使用什么样的礼仪,作为殷人后裔的他,甚至连距离他仅仅百年之久的殷礼都说不清楚了。孔子尚且如此,可见,对上古时期语焉不详的记载带来的历史困惑,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有了。

《论语-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证)之矣。”

在远古,人们没有将历史记录下来的意识,即便是商朝的甲骨文也不是记史或者叙事用的,而是用来占卜的。由于越早的文献叙事越简练,这类文献也最稀缺(文献不足故也)。而恰恰是越早的文献,参考价值也越大,所以要想用文献学来证明夏朝存不存在,恐怕是一个无解的命题了。

二里头时代兴起和灭亡的样子,像极了史书中的夏王朝

孔子尚不能言夏,夏之困惑,古已有之

文献史学行不通,还好有考古学,它提供了另一种途径,让人们来了解文献中看不到的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遗迹或遗物,通过分析这些遗迹,考古学揭示和还原出来的古代历史图景,甚至比文献史学还要真实。中国的考古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考古学体系,他们用双手一层一层的拨开地底下堆积的“无字天书”,构建了出完整的考古学序列。

历史学中的夏朝在考古学中的位置

在探讨“夏朝”之前,我们首先约定:历史记载中的夏朝是存在的。因为这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无论当时她叫不叫“夏”,我们均按照传统史学的主流观点,将商朝之前的那个朝代,称之为夏。

二里头时代兴起和灭亡的样子,像极了史书中的夏王朝

多数考古学者,并没有否认夏的存在

“夏朝”是一个历史学术语,它代表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如,历史学中的朝代顺序是:

夏→商→周→秦→汉→魏→晋...

而在考古学中则是用一种考古学文化来表述一个时期,由于一个时期内的建筑、墓葬、工具、陶器和装饰品有着比较特定的类型,如,仰韶时代是彩陶大流行的时期,而稍后的龙山时代是黑陶盛行时期。考古学者就是通过地层或者文物的特征来划分考古学类型和进行分期的。目前,中国各地的考古学序列已经建立的比较完善了。由于史书中的夏朝是一个中原王朝,本文就以中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来分析,谁最可能是夏王朝留下来的遗存。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祥地,夏商周三代文明都滥觞于此,通过考古发掘,中原地区距今5000年-2000年的考古学序列已经清晰完整的呈现出来了,中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完整、且不间断,这在其他地区也是很少见的: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原龙山文化→新砦期→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晚商文化)→周文化→秦汉文化...

二里头时代兴起和灭亡的样子,像极了史书中的夏王朝

考古学序列年表,源自许宏《先秦城邑考古》

通过上面考古学文化的名字就能看出,考古学者已经能清楚的分辨出商朝中晚期以后的考古学文化了。早于这个阶段的考古学文化,考古人还无法确定他们对应的朝代归属,而夏朝,正是处在这个无法界定的范围内。之所无法界定某些考古学文化的朝代归属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文字材料的出土,也即当有可以证明自己族属和王朝归属的文字材料出现,这才可以将历史朝代与考古学文化“对号入座”,商朝晚期、西周、东周、秦汉魏晋的考古学遗址,都出土有文字材料可以自证归属,但在前殷墟时代,如果我们把考古学遗存跟它的族属、王朝归属相对应的话,都只能是推论和假说。

二里头时代兴起和灭亡的样子,像极了史书中的夏王朝

商朝之前的历史与考古尚不能合流

由于没有文字自证材料的出土,想要100%的确定夏朝,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我们虽然无法界定那个是真正的夏朝,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迫近事实,找到最可能是夏文化的考古学文化。

我们知道,夏朝是早于商朝的一个中原王朝,而商朝对应的考古学文化分别是:二里岗文化(早商)和殷墟文化(晚商)。这样看来,比商朝时间更早的二里头文化甚至中原龙山文化,都可能对应的是史书中所说的“夏朝”的考古学文化。就目前的学术界主流观点而言,多数考古人认为,二里头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依据主要有两点:

一、与传世文献中夏王朝的位置与时间吻合

《尚书》、《竹书纪年》、《国语》、《史记》等文献从不同侧面相互佐证了夏朝的核心区域就是在如今的伊洛河之间,也就是二里头文化的核心区域,更为关键的是,二里头遗址的C14测年结果约为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500年,其时间与夏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时间也有重合。

具体文献记载,可参阅以下文章:

二、二里头与二里岗文化(早商文化)的传承关系,像极了夏商传承

仅仅从考古学文化上看,二里岗文化是商王朝早期阶段,那么二里头文化就应当是最大、最主要的“先商文化”了,换言之,二里头文化是二里岗文化的直接前身,两者在礼制文化的内涵与王朝社会政治结构乃至控制区域上都一脉相承(许宏《最早的中国》,P233)。二里岗和殷墟时期的商王朝,对二里头时代的诸多文化内涵都进行了吸收,他们之间传承的方式,像极了夏商传承。

二里头时代兴起和灭亡的样子,像极了史书中的夏王朝

各家“夏文化”归属的观点汇总

她开始和消失的样子,像极了一个王朝

虽然在诸多考古学文化当中,二里头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但是,二里头文化真有王朝的气象吗?在二里头文化之前的中国,正值是一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龙山时代,虽然华夏大地到处城邦兴起如满天星斗,但考古学上还看不到与传世文献对应的“王朝气象”,因为一个朝代内部,绝不可能存在这么多风格迥异甚至对立的文化类型,嵩山南北的王城岗和古城寨;大河之北的陶寺;陕晋高原的石峁;东方的海岱龙山等等,都处于“敌对”的姿态,显然,龙山时代如一副春秋战国的样子。

二里头时代兴起和灭亡的样子,像极了史书中的夏王朝

“满天星斗”的龙山时代,像极了春秋战国

这一情况,在进入了二里头时代之后戛然而止,大约在距今3800年左右,一群掌握了青铜文化的人,在洛阳盆地建立起了一个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聚落;几十年后,一座座宫殿在此拔地而起,最大的宫殿面积大10000平方米(二里头1号宫殿),同时聚落的面积也扩大为300万平方米(许宏,《何以中国》P112-120

)。成组的青铜礼器,贵族专享的绿松石以及昭示着等级的玉器的出现,表明这是一个等级分化明显的实体。随着二里头都邑的崛起,华夏各地的大型聚落都已经衰落,二里头已经是华夏大地甚至东亚大陆等级和规模最大的都邑了,“月明星稀”的二里头时代到来了,她到来的方式,像极了后世一个个朝代建立的过程。

在二里头都邑壮大的同时,以其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也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向四方辐射开来,北抵沁河、西到关中中部,南到汉水流域,东到豫东地区,二里头文化扩展到了整个黄河中游地区,在这些区域内分布着大小约250个与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面貌遗址的遗址(可视为二里头都邑在外的二级据点),在这些遗址中有超过20个遗址中出土有与二里头遗址类型一样的陶礼器(重要的一级据点)。由此可见,在二里头文化的辐射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政治和文化秩序统一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二里头是都城;东方的大师姑、望京楼等遗址是中原面向东方的军事中心;黄河北岸的东下冯和汉水流域的盘龙城是王朝在南北方的军事据点和资源(盐和青铜原料)转贡中心。这就是以二里头为顶点的中原王朝秩序架构和疆域范围。

二里头时代兴起和灭亡的样子,像极了史书中的夏王朝

考古学上的广义王权气象,形成于二里头时代

持续辉煌了近200年的二里头遗址,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大约在商朝建立的前夜,也就是二里头遗址晚期,除了王室专用的绿松石器制作作坊和铸铜作坊仍在使用外,二里头遗址城市道路系统、宫城城墙、主要宫室建筑等,被外来势力摧毁,废弃后也并未再修建新的宫室,并且上面挖了很多垃圾坑

(赵海涛,《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遗存探析》),如此“不敬”的行为,大概率是外族入侵所为。

在二里头都邑被摧毁时,大约在同一时期,王朝东方的两处较为发达的城址大师姑、望京楼遗址也相继废弃,这说明二里头王朝的都城及其据点,都被外来势力灭亡了。二里头都邑、大师姑和望京楼城邑同时彻底废弃、衰败,以它们为代表的二里头时代终结。同时,在离二里头不远的地方,偃师商城建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商纪年,考古学来到了二里岗时代。考古学中观察到的这些动向,像极了史书中的商汤代夏。二里头时代兴起和衰落的方式,都像极了一个王朝,像极了史书中提到的夏王朝。

二里头时代兴起和灭亡的样子,像极了史书中的夏王朝

二里头开启了青铜时代,与史书中记载的夏朝也颇为吻合

参考文献:

  1. 《最早的中国》,许宏,2009年,科学出版社;
  2. 《何以中国》,许宏,公元前2000的中原图景,2014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 《先秦城邑考古》,许宏,2017年,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4.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遗存探析》,赵海涛,《南方文物》2016年第4期;
  5. 《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严文明,《文物》1981年第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