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樓市最火的城市”出手了!“新模式”耐人尋味

蘇州,這個當前樓市最火爆的城市,終於出手了!

5月11日傍晚,蘇州市政府通過官網、官方公眾號等渠道,發佈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補充意見”,而且宣佈這些舉措從公佈之日起執行。

今夜,“樓市最火的城市”出手了!“新模式”耐人尋味

核心政策一共有5點,具體如下:

1、調整土地出讓報價規則,將土地出讓報價條件從定值調整為區間設置。將土地競價超過市場指導價10%(不含10%)需工程竣工驗收後方可申請預售許可的規定,調整為超過市場指導價5~10%需工程竣工驗收後方可申請預售許可。將土地競價超過土地出讓市場指導價25%(不含25%)後轉為一次報價出讓方式的規定,調整為超過市場指導價10~25%後轉為一次報價出讓方式。

2、新房限售:對蘇州工業園區全域、蘇州高新區部分重點區域(東起京杭運河,西至珠江路,南至竹園路,北至鄧尉路)新建商品住房實施限制轉讓措施。自本意見發佈之日起,限制轉讓區域內新取得預(銷)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含已經取得預售許可尚未開始網籤的項目),購房人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滿三年後方可轉讓。

3、二手房限售:對蘇州工業園區全域二手住房實施限制轉讓措施。自本意見發佈之日起,購房人通過二手住宅市場交易新取得不動產權證滿五年後方可轉讓。

4、學位房政策:蘇州工業園區和其他市(縣)、區,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優化完善施教區內住房的學位政策。

5、新房銷售:在蘇州工業園區全域內,新取得預(銷)售許可的商品住房,實行人才優先購買政策。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將預(銷)售許可建築面積50~60%的住房,優先出售給在蘇州工業園區就業、創業並在本市無自有住房的人才。人才的具體認定標準及優先購買政策,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另行制定。

蘇州的“樓市新政”有兩大看點:一個是限售,一個是人才優先購房。

限售上,“蘇州工業園區全域二手住房”限售長達5年,“蘇州工業園區全域、蘇州高新區部分重點區域的新房”限售長達3年。限售的年限比較長,但區域有限,顯示了官方“擒賊先擒王”,以及把購房資金擠壓到非熱點區域的意圖。

人才優先購買住房的政策比較有新意,佔比達到了“蘇州工業園區全域內”新盤面積的50%到60%。也就是說,“人才”可以避免抽籤,或者在抽籤時單獨享受配額。

這個政策出臺之後,引發了一系列評價。多數解讀都認為,這意味著樓市調控“捲土重來”,或者全面升級,認為蘇州對樓市“下了狠手”。

其實,細讀上面的“新政”你會發現,嚴厲的限售措施只在熱點區域實施,其中新房限售只涉及兩個區域,二手房則只涉及一個區域,遠遠沒有覆蓋全市。至於限購、限貸則都沒有涉及。因此,這次樓市調控是比較溫和的。

由於蘇州沒有納入國家統計局監控的70個城市名單,所以每月一次的官方數據裡沒有蘇州。這是近期蘇州房價上漲、樓市火爆的一個主要因素。另外一個主要因素,是蘇州經濟發達、外來人口增長比較快,但限購併不嚴格。


今夜,“樓市最火的城市”出手了!“新模式”耐人尋味


上圖是蘇州限購政策。

有戶籍的居民家庭可以購買3套住房,這在大城市裡是非常罕見的。至於非戶籍家庭,只需要提供“兩年內,累計一年納稅或社保證明”,即可購首套房。限購區域包括蘇州市區、崑山市、太倉市,張家港和常熟不限購。

蘇州的限購政策,在強二線城市裡也是比較寬鬆的。


今夜,“樓市最火的城市”出手了!“新模式”耐人尋味


上圖是第三方研究機構給出的“房價月環比”的上漲城市榜單,蘇州是“指數漲幅”遙遙領先的,這種局面已經維持了一段時間。對樓市調控抓的比較緊的長沙,則位居倒數第一。

所以,如果結合蘇州樓市目前火爆程度來考慮,這個樓市調控的新政還是比較溫柔的。

我這樣說,不是責怪蘇州“調控力度不夠”。其實力度夠不夠,當地政府最清楚。而且國家也說了,2019年樓市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要“一城一策、因城施策”。事實上,蘇州是一個“城市群”,蘇州除了自己的市區,還代管了四個縣級市。

蘇州這次“新政”顯然也體現了“一城一策”。人氣、熱錢集中的“蘇州工業園區全域、蘇州高新區部分重點區域”嚴厲一些,其他區域就寬鬆很多。而且只收緊了“出口”(限售),並沒有進一步收緊“入口”(限購)。

我歷來主張調控採取“分步走”的方式,不要太激進,否則短時間內還要再走回頭路,有損政府權威。蘇州顯然是這樣做的,先邁出一步,然後看市場情況。如果不行,就再加碼。

我之前在專欄裡分析過,受“貿易博弈”影響最大的城市是深圳、蘇州和東莞,因為這三個城市出口量大,電子、機電設備類產品多。一旦有風吹草動,這三個城市對市場最敏感。


今夜,“樓市最火的城市”出手了!“新模式”耐人尋味


上圖是蘇州一季度的主要經濟指標。應該說,整體還是健康的。但“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和“用電量”都增長乏力和下滑。在這樣的時候,蘇州當然沒有必要對樓市“過於激進”。


今夜,“樓市最火的城市”出手了!“新模式”耐人尋味


上圖是蘇州截至2019年3月末的金融數據,“住戶貸款”除以“住戶存款”得出的“樓市槓桿率”也超過了100%,是在全國比較靠前的。

蘇州樓市火爆,但“槓桿率”跟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沒有增長,這是怎麼回事?有報道說,由於樓市太火,“能買到的基本上都是全款,要貸款的剛需客,基本上沒有機會的”——這是《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里提及的,可以從另一個側面證明蘇州樓市的火熱。

總之:蘇州樓市的“調控新政”,給市場傳遞了一個溫和的信號,而不是“冷冰冰”的信號。

2019年,樓市對中國經濟非常重要。4月新增貸款裡,住戶貸款佔比再次重返50%以上。所以2019年的樓市,將呈現“調控次數”創新高、但市場不會偏冷的局面。整體上,市場需要暖一些。個別過熱的樓市,才會收緊管制。

“蘇州模式”(充分考慮城市內部差異,只在少數局部區域收緊),可能代表著新的方向,尤其是貿易上進入“僵持期”之後。

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還有一個利好等著蘇州——新一輪長三角規劃將出臺,而蘇州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吳江區、崑山市將是滬蘇浙一體化示範區的核心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