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饒宗頤為汕頭釋名

汕頭舊稱沙汕頭,在澄海蓬州都。《澄海李(書吉)志》雲:“沙汕頭地臨大海,有淤泥浮出,作沙汕數道。”濱海村落,多以沙汕為名。海豐有汕尾,饒平海山有東汕頭,澄海蘇灣有汕頭仔。汕頭仔又名南砂。據南砂《林氏譜雜記》雲:“父老相傳,其鄉古為海底,平處名汕頭仔(即南砂),高阜處名大汕頭。(即江墘,內厝、外厝、內蟻、外蟻、弓兜等鄉)亦猶今之汕腳。高處為汕,深處為海是也。浮聚之後,高處為鄉、為埔、為園,底處為田、為洲,深處為溪。”據是,俗以海旁之高地為汕也。按汕本義謂以簿取魚。《詩》:“南有嘉魚,蒸然汕汕。”《傳》:“汕汕,樔也。”《爾雅.釋器》:“樔謂之汕。”郭注:“今之撩罟。”《說文》:“汕,魚游水貌。”今瀕海猶多設簿柵以捕魚,知汕亦指撈魚之所。澄海有兩汕頭。《順治吳志》但載蘇灣北汕頭,而蓬洲沙汕頭無之。南砂鄉創自宋元符間,其由來已久矣。鮀浦有沙汕之名,始見於明甕萬達《與姚巡按書》:“濟河跨揭之浦,其地西北距蓬洲所城,為海、揭下流。清西二溪,夾而入海。岸有沙汕頭,脊出橫激,巨浪滔湧拍天。”劉子興《海殼蚶蠣場租碑記》雲:“豪民某等佔據鮀浦之沙汕坪海殼蚶蠣場租。”蓋指溪東港、廈嶺港、牛田洋海面,以沙之積聚而名也。《乾隆周府志》:“康熙五十六年,建沙汕頭炮臺。”藍鼎元《澄海縣圖說》雲:“在海中則大萊蕪、放雞山二炮臺;在各港則有溪東、沙汕頭、三灣、東湖、平洲、山頭子、東隴、鹽灶諸炮臺。”又《潮州海防圖說》雲:“澄海出師,不過沙汕頭。”又云:“港澳雖多,沙礁暗阻,風濤不測,商艘往來,不過旗嶺、汕頭、神泉、甲子。”沙汕頭簡稱“汕頭”,始見於此,自清初已為船舶必經港口矣。沙汕頭古蓋為漁村,澄海未置縣前,為蓬洲都,地屬揭陽延德鄉,明初為夏嶺村地,蓬洲守禦所轄之。《方輿紀要》:“蓬洲守禦千戶所,舊在揭陽東南九十里濱海。洪武二十年置所於下嶺村,以扼商彝出入之衝,二十七年移建於西埕村。”明李齡《贈郡守陳榮擢序》雲:“揭邑有沿海西村曰夏嶺者,以魚為業,出入風波島嶼之間,素不受有司約束。”(《李宮詹遺稿》)下嶺、夏嶺今作廈嶺。天順七年,夏嶺賊魏崇輝攻劫沿海。嘉靖四十二年,許朝光剽掠牛天洋大海之濱。沮洳之宅,寇氛既惡,乃於是歲析揭陽之蓬洲、鮀江、鱷浦三都,置澄海縣,自是沙汕頭遂屬澄。康熙三年巡界,三都均遷斥,到七年展復。八年澄海復縣,仍屬澄。康熙時建炮臺為海防要隘,而商船多停泊焉。(按汕頭始設關在同治三年,而《全國統計提要》謂汕頭嘉慶設海關,其說誤)《澄海李志》:“嘉慶十四年六月,海盜朱渥入沙汕頭港,焚劫商船。”又云:“邑自展復以來,海不揚波,商賈鉅富,卒操奇贏,輿販他省,千艘萬舶,東西兩港以及溪東、南隴、沙汕頭、東隴港之間,揚航捆載而來者,不下千萬計。”可見未闢埠前汕頭地位之重要,蓋自復界後,與暹羅帆檣絡繹,遂日趨繁榮也。咸豐八年,闢潮州為通商口岸。(《中英天津條約》訂立於一八五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即咸豐戊午五月十六日。一八六零年十月二十四日互換。其第十一款略雲:“牛莊、臺灣、潮州、瓊州等府城口,嗣後皆準英商任意與無論何人買賣。照通商五口(指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無異”云云)至同治紀元,始於汕頭開埠互市。(見光緒癸卯二月初六《嶺東報》)汕頭於明代但稱沙汕,清康熙時曰沙汕頭,繼簡稱汕頭,嘉慶時稱沙汕頭港,同治後開埠稱沙汕頭港,同治後開埠稱汕頭埠,到民國十年設市政廳,乃稱汕頭市。

國學大師饒宗頤為汕頭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