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皮膚癌!原以為是“色素痣”,一查竟是惡性腫瘤

94歲的吳伯3年前臉上長了一個“色素痣”,不痛不癢沒什麼症狀,他也沒有在意,但“色素痣”越長越大,表面潰爛、偶有瘙癢。近日,他來到中大五院皮膚科就診,結果吳伯的“色素痣”竟然是皮膚基底細胞癌。

警惕皮肤癌!原以为是“色素痣”,一查竟是恶性肿瘤

患者一般情況尚可,術前常規檢查無明顯異常,具備門診手術的條件,但他已經94歲高齡,手術過程中可能存在一系列風險,如何保證順利完成手術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手術風險是一大難題。中大五院皮膚科馬寒主任介紹,“我們討論後決定採用皮膚惡性腫物慢Mohs手術切除方案。該方案能在保證腫物切除乾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手術進展順利,僅用時40分鐘,患者當天就回家了。”

基底細胞癌是好發於50歲以上老年人的皮膚惡性腫瘤,常見於頭面部,特別是鼻側、臉頰、前額部等。早期往往是皮膚上突起一個小包,類似於結節,有時有色素沉著像色素痣一樣,通常邊緣會有隆起。隨著腫瘤的生長,會從中間開始潰爛。

馬寒主任指出,基底細胞癌不痛不癢,經常被患者和家屬誤認為老年斑、色素痣等,到底是色素痣還是皮膚癌,必須分清楚再治。一般對於色素痣來說,形狀不對稱、邊緣不整齊、顏色不均勻、突然變硬凸起、或反覆潰爛化膿難癒合及長在手心、腳心、唇紅和生殖器上的老年斑或黑痣等都需要引起重視,可能有惡變風險。

基底細胞癌的特點是持續地局部侵潤性生長,不太容易往遠處轉移,相對肝癌、肺癌等常見惡性腫瘤來說,基底細胞癌雖不“到處跑”,卻喜歡“深挖洞”。一般情況下通過治療,均能得到有效控制,所以確診為基底細胞癌的患者不要過於擔心。

手術切除是治療基底細胞癌的首選方法,尤其是結節型皮膚基底細胞癌患者,手術切除乾淨後無需後續治療,對於部位較深、手術無法切除乾淨的基底細胞癌,局部手術後可以聯合放療,降低複發率。

馬寒主任提醒市民,如皮膚出現不明“斑塊”或“痣”,要提高警覺,最好到正規醫院找皮膚專科醫師檢查,儘早明確診斷,一旦發現皮膚癌,在癌細胞尚未往下侵犯深層組織或骨骼之前,及時接受手術治療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採寫】黃鶴林

【通訊員】姜鑫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珠海市~健康珠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