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初入宫廷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万贵妃,名贞儿,原籍青州诸城。她的父亲万贵本是县衙里的一个小吏,不幸亲属犯法,受到株连,被举家发配到霸州。在那里万家穷得连衣食都没有着落。唯一让万贵欣慰的是,他的小女儿万贞儿自幼聪明伶俐,人见人爱。在女儿四岁那年,万贵的一个老乡见到她机灵活泼便随口对万贵说:“宫里正在选秀女,你女儿伶牙俐齿,你何不将她送到宫里,将来兴许还可以出人头地呢!”万贵听说有这种事,竞真的动了念头。他想,以自己现在的身份,一辈子都会让人看不起,不如碰一下运气,万一女儿成了气候,自己岂不也光宗耀祖?虽也听说宫廷险恶,但与其让女儿跟自己挨饿受冻,索性不如赌上一把。就这样,他设托人将女儿送到了北京。而万贞儿也很争气,一眼就被相中。从此开始了她极不平凡的宫廷生涯。

万贞儿进宫后,小小年纪表现就十分出众,既乖巧听话,又干活勤快。当时还是宣德年间,宣宗的皇后孙氏觉得万贞儿十分可人,就把她安排到自己身边,随时听候使唤。万贞儿经过在宫中一段时间的历练,岁数不大,就十分地善于察言观色了,因此很让孙氏满意。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宣宗病死,英宗即位,尊孙氏为皇太后,迁居仁寿宫,万贞儿也跟随过来。在仁寿官,一晃就是多年,不知不觉,万贞儿已经出落成一个颇有几分姿色的大姑娘。 曼妙的身材时时散发出成熟女性的气息,而一双动人的眼神,更像两汪明亮的秋水,脉脉含情。如果走在集市上,不知会受到多少双眼睛的注目。但是,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万贞儿的相貌还算不上特别出众,更何况,宫里边只有一个皇帝才算正常的男人,她哪里有机会奉献出自己的芳心?就这样,眼看看情窦初开春心萌动的季节从身边悄悄滑走,夜深人静之际,万贞儿难免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种无以言表的空虚失落感让她渐渐萌生出巨大的妒忌心理:同样是女人,为什么别人可以做皇后,做贵妃,高高在上,而自己却仅仅是一个地位低贱,微不足道的宫女?同样是女人,为什么别人就可以每天得到帝王的宠幸,共作鱼水之欢,而她却从来都无人问律,一颗含苞怒放的花儿眼看就要调谢?这种心理不平衡感,让万责儿有了一种强烈的向上爬的冲动,而且地还真切地认识到,官廷险恶,不是你死,就是我话,做事应当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否则倒霉的就是自己。

结缘宪宗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明成化帝宪宗朱见深中年画像

万贞儿的机会终于来了。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也就是万贞儿二十一岁的时候,明朝发生了举国震惊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征蒙古,结果兵败被俘。京师得到消息后,孙太后匆忙册立英宗年仅两岁的儿子未见深为太子,同时派万贞儿去东宫服侍皇太子。万贞儿一听让他去东宫,顿时感到精神一振。她一直任劳任怨精心服侍孙太后多年,就是为了谋得一个好差事,现在果然得到回报。如今只要她只要好好地服待太子,等太子即位之后,自己的好处自然少不了。自此以后,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体贴,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对待小太子,全身心地投入了对小太子无微不致的照顾之中。但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刚刚五岁的小太子被叔叔废为沂王,迁出东宫,其父英宗也被幽禁在东宫,面对小沂王的是一个灰色的童年。这时候,他跟生母周氏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万贞儿的照顾,让他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心理依赖感,这种感情伴随了他的终生,一直带进了他的坟墓。

初试云雨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 ,英宗复辟,封沂王朱见深为太子,万氏的感情投资终于迎来回报。时年十岁的朱见深已经成长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对异性有了特殊的感觉。此时在他眼里,万贞儿虽已年过三十,但浑身却更加充满了成熟女性的魅力。而万贞儿埋藏了多年的少女春情无法释怀,心中时时寂寞难耐。两个人的感情,渐渐地,自然而然地,就从类似于母子之间的亲情变成了男女之间的情爱。四年后的一天晚上,两人水到渠成,初试云雨,彼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初夜。从此以后他们的感情更加浓厚,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册封贵妃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英宗驾崩,年方十六岁的朱见深即位,史称宪宗。此时万氏已经三十五岁,眼看就要人老珠黄,但是宪宗对她的依恋丝毫不减。有万氏在他身边,他心里就觉得踏实,如果万氏不在,他就感到六神无主。所以,他每次出游,都要万氏相陪。这时万氏总会穿上一身戎装,飒爽英姿,骑马走在前头,为皇帝开道,好不风光。对于两个人的特殊感情,周围的人看在眼里,难免大感不解。毕竟万氏要大皇帝十九岁,这样悬殊的年龄,怎么就会产生这种儿女之情呢?

但是,宪宗虽然宠爱万氏,却也不能为所欲为,把她想要的一切都给她。他即位不久,两宫太后就命礼部为他遴选了一位皇后吴氏,他不满为什么要娶一个自己陌生的女人为妻子,封她为皇后,享受殊荣,而与自己相亲相爱又患难与共过的万氏却没有这个机会。但母命难违,他虽是皇帝也只得任凭摆布,最终他册吴氏为后,万贞儿为贵妃。

排挤皇后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对万贞儿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她很懊恼,不单纯是因为没有得到是皇后之位,更因为突然多出一些陌生的女人,要把她心爱的人从她身边夺走,这又引发了她少女时期已深埋在心中的妒忌心理。她首先把矛头对准了吴皇后,因为她觉得吴皇后占的便宜最大,最让她觉得心理不平衡。

于是,万贞儿自恃宠幸,每次见到吴皇后都给她脸色看,甚至对皇后冷言冷语,最后发展成侮辱谩骂。吴皇后起初还能勉强容忍,后来实在忍耐不住,大声斥责她无理。万氏不但没被吓倒,反而恶语相加,惹得吴后大怒,命宫人将她推倒在地,杖击了几下。这下后果就严重了,万贞儿回到宫中,一边哭泣,一边添油加醋地将吴皇后诽谤诋毁了一顿,宪宗见爱妃受此委屈,十分心疼。就在万氏的指点下,设法废掉了在位刚刚上位一个月零一天的吴皇后。万贵妃觊觎后位,便在宪宗那里吹枕边风,请求立自己为皇后。宪宗便去生母周氏那里探询意见,周氏本就对自己的儿子的行为感到纳闷,后宫年轻佳丽无数,爱谁不行,偏偏去宠幸一个可以做他母亲的人。出于母亲对孩子的关切,周太后曾问自己的儿子为什么独爱万氏,宪宗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只要她在身边,我就觉得安心。”可见,在宪宗的内心深处,万氏活脱脱是一个母亲加情人的重要角色。但是,周太后虽渐渐明白这一点,却认为万氏毕竟年长皇帝太多,且出身微贱,传出去有损大明朝廷的面子,坚决不允。两月后,经太后降旨,立贤妃王氏为后,宪宗也没有办法,只能领命。

万氏费尽心思,好不容易才设法把吴皇后废掉,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让王氏白抢了个大便宜,恨得咬牙切齿,于是她故伎重演,好几次都想找这个新皇后的茬。没想到这王氏,性情本就十分柔顺,与世无争,更加上吸取了吴氏的教训,处处谦虚忍让,避免挑起事端。为了不与万氏争宠,引发她的醋意,她连皇帝对自己的宠幸都刻意回避,每当宪宗想起来要和她过夜,她都找出种种借口加以推托。据说,身为皇后,她终其一生和宪宗过夜的次数居然还不到十次,连宪宗自己都觉得愧疚,对不起自己的皇后。后来宪宗得了重病,王氏非常殷勤地探望病情,宪宗握着她的手,愧疚万分地说:“皇后呀,朕对不住你,朕太慢待你了。”王氏听完,多年的委屈禁不住化为泪水,滚滚流淌。但是,第二次她再来时,却被守在殿外的人拦住说:“皇上重病,不耐生人,以后不要老过来了。”即使在民间,身为正妻,被妾说成是自己丈夫的生人,都是一个女人的奇耻大辱,但作为皇后的王氏却仍不以为意,脸上毫无愠色。可见她为人处事是多么低调。

这样的表现,让万贞儿有劲也使不上,两人这才能够相安无事。同时,万氏也渐渐认识到,先前已经废去一个吴氏,皇后不可能有再废之理,而她自己深受宪宗宠爱,呼风唤雨,做自己的贵妃也没有什么不好,将来自己若是生下一个皇子,可以设法立他为太子,这样自己就和周氏一样有机会做太后了。她既然有了这些想法,对王皇后就没有了多少反感,基本上认可了她的皇后身份。

痛失爱子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万贵妃果然喜得贵子,宪宗得知消息,大喜过望,因为这不但是他最心爱的妃子的骨肉,而且也是自己第一个龙子。为了庆祝皇长子的诞生,宪宗命令礼品派遣官员到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四处祈祷乞求上天保佑他的皇子长大成人。宪宗又专门进封万氏为“皇贵妃”,以示尊贵,并立万氏之子为太子。万氏本人更是十分得意,自古母以子贵,将来儿子当上了皇帝,自己也能成为皇太后。本就受到宪宗的特别宠爱,现在又产下皇子万氏一时顺水顺风志得意满,不但在后宫里更加说一不二,就是在外朝,也炙手可热,受到朝野上下的纷纷追捧。此时,她的家人,也更是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父亲万贵本是被发配边境的罪人,如今成为地位显赫的皇亲国戚,被封为锦衣卫都指挥使,她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也都封官。

但是正在这时命运跟万氏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她的孩子仅仅活了几个月,还来不及取名,就短命夭折了。这种丧子的痛苦对任何一个母亲而言都是不言而喻的,万氏更是痛不欲生,儿子不但这样狠心地离她而去,而且还带走了她做太后的梦想。此时她已是年近四十,想再生育已不可能。

淫威后宫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爱子的夭折,使得万贞儿几乎崩溃,与此同时,一个近乎疯狂的念头从她的脑海中跳跃出来,那就是不让别的嫔妃生子。于是,她开始想方设法阻止宪宗去宠幸其他嫔妃,但宪宗正值青春鼎盛,哪里能挡得住他四处寻欢作乐。宪宗明着不行,就暗地里找嫔妃风流快活。

万贞儿此计不成,又生一计。她开始在后宫广设耳目,密切监视宪宗和其他嫔妃之间的来往。一旦宪宗偷偷摸摸地与其他妃嫔交欢,她都会派人继续盯梢,看被皇帝临幸的妃嫔有没有妊娠怀孕的迹象,一旦怀孕被她暗中察觉,就千方百计逼令其喝药打胎。就算侥幸将孩子生下来,还是不能幸免,万氏会残忍地设法把孩子毒害。比如,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柏氏秘密地生下一个儿子,两年后这个孩子被册立为太子,但仅仅三个多月过后,太子突然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暴死,许多人都怀疑是万氏所为,宫人太监们觉得太子病得奇怪,偷偷查访下来,果然是万贵妃下的毒手。但都敢怒不敢言,害怕遭到万氏的迫害。这样,只有宪宗还蒙在鼓里,悲痛之余,他越来越怀疑自己是不是命中无子。

如此过了几年, 宪宗一直没有子嗣。朝野上下都为此忧心忡忡。 宪宗自己更是万分焦虑。大学士彭时、尚书姚夔等人实在看不下去便纷纷进谏,彭时说:“后宫有众多佳丽,却不见皇子降生,可能是陛下情有独钟,而被专宠者却过了生育年龄不能生子,希望陛下普降雨露施恩于其他嫔妃。”但是早已根深蒂固的依赖感让宪宗根本无法冷落万氏,万氏见状,更加肆无忌惮,进一步勾结了太监钱能、覃勤、汪直、梁芳、万安之流,在宫廷内外胡作非为,使得人人自危。

百密一疏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到了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宪宗仍无子嗣又加之思念亡子,常觉得郁郁寡欢。一日,太监张敏替他梳理头发,宪宗对镜自照,见头上忽有数根白发,不林长叹一声说:“朕已老了,却还无子嗣,怕是命中无子呀!”张敏一听,跪在地上奏道:“请恕臣的死罪,万岁已有子了。”宪宗听了很不高兴,呵斥说:“朕明明无子,你却说有子,真是无礼!”张敏见皇帝动怒,赶紧连连磕头,说:“只要万岁恕罪,罪臣现在就把皇子领来相见。”一边的司礼监太监怀恩,也跪奏道:“张敏所言不虚。皇子久育西内安乐堂,现在已六岁了。因惧祸患,所以不敢透露消息。”接着,张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讲给了宪宗。

原来,故事要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说起。当时西南少数民族首领作乱,平乱之后,大军将男女俘虏解入京城。其中有一个女子纪氏,本是一名士官的女儿,长像漂亮而有灵气,便被带进宫里。王皇后见她识字,便命她管理内府库藏。一天,宪宗偶然来到内藏,问及内藏现有多少金银钱钞,纪氏应对流畅,口齿伶俐,使得龙心大悦。又见她生得妩媚动人,便动了临幸之心,当晚就留在内库让纪氏服侍龙寝。没想到,纪氏竟然暗结珠胎,肚子渐渐大了起来。万贵妃得知消息,异常妒嫉,派了一名官婢去打探实情。不料那宫婢是个好心人,只禀报说纪氏不过是生了鼓胀病。万贵妃半信半疑,便勒令纪氏退出内藏,移居安乐堂,以不时监督她的动向。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纪氏竟然瞒过万氏,生下一个男孩。然而,若是消息传到万氏的耳朵里,不但儿子逃脱不了毒手,只怕自己也性命难保。想到这些,纪氏担心得夜不能寐。最后她狠下心,把孩子包好,命令门监张敏把皇子带出官去溺死。张敏接过皇子,暗自思忖道:“皇上年岁渐老,仍未有子嗣,好不容易得到的龙种怎么能轻易抛弃?”于是他冒着杀头的危险,把皇子偷偷藏人密室,取些蜜糖、粉佴之类的食物喂养。同时,以前的废后吴氏贬居西内,与安乐堂相近,知道这个消息,经常给些照顾,在众人的保护之下,初生婴儿的性命得以保全。由做行本小心,竟然躲过万氏的耳目,把小皇子渐渐带大,一直到他六岁,才找到这个机会将实情告诉了皇帝。

宪宗听了,真是又惊又喜,怀疑自己在做梦,当即驾进西内,派张敏去安乐堂迎接皇子。张敏禁不住内心的喜悦,快步来到安乐堂告诉纪氏这一喜讯。可是纪氏听了却放声大哭,她怕此事一旦公开,她们母子怕是逃不出万氏的魔掌了。但是,皇帝急于父子相认,她哪里阻挡得住。于是,就依依不舍地把孩子交给张敏。

让人禁不住心酸落目的是,这位小皇子由于长年幽禁,连胎发也未剃过,头发长得披散到了地上。他乘上小轿,被抬到皇帝面前。下轿后,他张开小手,跑着扑向他父皇的怀抱。完宗将孩子抱人怀中。抚视良久,禁不住潸然泪下。这小皇子见到生人,也不畏惧,一会动动宪宗的衣服,一会捋捋他的胡须,宪宗破涕为笑,端详着他说:“长得多像我,正是我儿子!”

随后,宪宗派太监怀恩去内阁报喜。怀恩到了内阁,宣布说:“皇上已经有子,现已六岁。”大臣们不明就里,面面相觑,待怀恩说明原委,大家这才明白,无不欢天喜地,第二天早朝齐声向宪宗道贺。宪宗封纪氏为淑妃,移居西内。又命礼部会议,替皇子起名为朱佑樘。大学士商辂仍担心这位皇子会重蹈皇太子夭折的覆辙,就奏请说皇子为国本,希望让纪氏母子二人住在一起,便于照料养育。宪宗准奏,命纪氏携皇子居住永寿官。

较量东宫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万贵妃听到消息,如五雷轰顶,竟然有人敢和她对着干,真是恨得咬牙切齿,发誓决不放过那个该死的纪氏。果然,不久后的一天,纪氏被宪宗召去参加宴饮,一杯酒过后,突然觉得腹中绞痛,原来是万氏给她的酒中下了毒。不过毒量不大,纪氏当时并没有死,万氏就又安排了了御医在给她看病时下了第二次毒手,可怜的纪氏,早就料到这天,躲来躲去,却还是没有 躲过去。当年宪宗的一夜柔情,最终造就了这样一出悲剧。太监张敏见纪氏被万贵妃害死,料想自己也难逃毒手,不等万贵妃下手,便吞金自杀了。

万贵妃更想除去的是朱佑樘这个眼中钉。这个孩子从小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生存,十分早熟,在得知母亲去世之后,他像个成年人一样哀痛万分。局势向着不利于万贵妃的方向发展,纪氏死后不久宪宗就把朱佑樘册立为太子,万贵妃知道如果朱佑樘将来做了皇帝,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定逃不掉他的惩罚。那时,不要说做太后,能不能留条活命都是问题。自此,万氏更是处心积虑地要对这个小太子下手。不过,得手并不是那么容易,朱佑樘被册立为皇太子之前,周太后为了保护孙儿,就命宪宗将朱祐樘交给她,放在仁寿宫抚养。

一天,万贵妃突然邀请朱佑樘到她官里去进膳。周太后非常紧张,去吧,知道她不安好心,不去吧,礼节上又说不过去。于是她对孙儿叮嘱再三,去了之后不要吃任何东西,甚至连水都不能喝一口。到了贵妃官中,万氏早已准备好了美味佳肴,满脸含笑地请朱佑樘吃,朱佑樘语气坚定地回答说:“不吃,来的时候已吃过饭了。”万贵妃又故作热情地让他品尝羹汤,没想到朱佑樘竟然瞪着她说:“不喝,我怎么知道汤里有没有下毒!”万氏想不到一小小的毛孩子,竟然有胆量这样顶撞她,气得她半晌说不出话来。等皇子走后,万氏又气又怕地想:“这么小的岁数就如此防备我、记恨我,将来若当了皇帝还不把我当鱼当肉给吃了,那我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这时候又发生了另一件事。一天,宪宗视察府库,发现库存了多年的官窖银两全部用空,经过追查,发现存在大量贪污腐败问题,因为涉及万氏,所以没有进一步问罪 ,但还是十分气恼地对管库的太监梁方和韦兴说:“太不像话了,就算朕宽恕了你们,将来后人也要治你们的罪。”二人吓得面如土色,赶紧向万氏禀报并别有用心地说:“皇上所说的后人,不就是指东官的太子吗?”暗示万贵妃赶紧从中运作,换掉太子,万氏怎能听不出来,心病更重。

自此之后,她一有机会就在宪宗面前唠叨个没完,要求废掉太子朱佑樘,诬称太子如何乖戾暴躁,不如废去,另立邵氏的儿子兴王。宪宗此时对邵氏的儿子也很宠爱,但他觉得换太子是件严肃的事情,不能说换就换,所以最初不肯答应,于是万贵妃就施展开浑身解数,一次又一次地软磨硬泡,一会柔声细语,一会哭哭啼啼。 尽管此时万贵妃已年近六十,可宪宗对她又亲又怕,哪里受得了她如此纠缠,不久便方寸大乱,没了主见。同时,大监栗芳等人勾结万贵妃,大肆侵吞内府钱财,生怕将来太子即位后会惩治他们,也帮着万贵妃一道游说。最后宪宗终于把持不住丧失了原则,同意撒换太子。

宪宗的决定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宪宗找司礼太监怀恩商量,怀恩连说不可,惹得宪宗很不高兴,又被万贵妃怂恿,竟把怀恩贬到凤阳去守皇陵。然而事有凑巧,正当宪宗想再召集群臣们商议废立之事,忽地方上前来禀报说东岳泰山发生地震,钦天监据天象所测,说此兆应在东宫。宪宗心虚,以为是废太子之事惹怒了上天,特地下旨说:“立当今东宫太子乃是天意,不可违背,易储之事,任何人不可再提。”这就算是又把换储的事给否决了。这样,靠着上天的眷顾,朱佑樘保住了太子的地位。

日薄西山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万贵妃费尽心机最后还是无法撼动太子的地位,不由得挟恨在胸,终日闷闷不乐,以至酿成肝疾。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正月的一天,她怒打宫女,因身体肥胖血压过高,加上怒火太旺,一口气没有接上来,当场猝死。

万贵妃一死,宪宗顿时失魂落魄,没了主心骨,涕泪满面地说:“贵妃一去,朕亦不久于人世了!”为了表达对万氏的哀思,他宣布辍朝七日,并按照皇后的规格为她举行了葬礼,埋葬在天寿山西南。万贵妃的暴亡,对宪宗朱见深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从那以后,他一直郁郁寡欢,仿佛失去了精神支柱,身体也一天天垮下来。同年的八月,年仅四十一岁的宪宗皇帝就因病身亡,追随他心爱的万贵妃而去。宪宗死后,太子朱佑樘即位,是为明孝宗。他很快就惩治了依附在万氏周围的贪赃枉法之徒。许多大臣也纷纷上奏揭发万氏的种种不法行径,但孝宗考虑到涉及面太广,追究起来不利于政局稳定,所以就下了一道圣旨说:“如果追究万氏的罪行忍怕有违先帝的意愿,故此从宽发落,不再深究。”

小结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万氏在宫里的确犯下了许多令人发指的罪行但是,如果放下这点不讲,单单看宪宗对她的深厚感情,实在值得许多人去羡慕。对于宪宗对万贞儿的情缘,许多古人今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连宪宗的生母周太后都曾问过自己的儿子:“她美在哪里,使你这样的宠爱她?”宪宗答道:“我喜欢她,并不只是看中她的容貌,有她陪伴在我身边,我就觉得踏实放心。”看来宪宗二十几年独宠万贵妃,一方面缘于在精神上对万贵妃的依赖,万氏那种有主见有个性、有经验的特长恰恰弥补了宪宗因自幼坎坷而造成的懦弱,以至于性情上的吸引远远大于容貌的诱惑。更重要的方面是,政治上成熟老辣的万贵妃,善于借助依附于她的各种势力将宪宗运之于股掌之上。宪宗朱见深确实宠了万贵妃一辈子,也被她管了一辈子,这种奇怪的姻缘,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

万贞儿——从太子养母到皇帝贵妃的传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