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誰的官職最高?

徐老尖


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都是洋務運動的主要推動者,都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他們都位高權重,那麼,究竟誰的官職最高呢?

一、爵位: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蒙古、功臣三種,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以下稱四臣)都是漢族,其爵位當然只能列入異姓功臣系。

功臣爵位的公、侯、伯爵均有三等,都是超品爵位,曾國藩是一等毅勇侯,李鴻章是一等肅毅侯,左宗棠是二等恪靖侯,此三人均是超品,官品均高於張之洞,其中曾李二人高於左宗棠。

(圖為曾國藩)

二、諡號:

儘管諡號並不能反映官職以高低,但卻能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曾國藩諡號“文正”,李鴻章諡號“文忠”,左宗棠和張之洞都諡號“文襄”,都是有褒揚性的美諡,其中“文正”等級最高,“文忠”僅次於“文貞”、“文成”列第四位,而“文襄”在“文”字美諡中位列中等。

就諡號而論,曾國藩得到最高評價,李鴻章次之,左張二人低於前二者。

(圖為李鴻章)

三、官職:

四臣都位極人臣,曾李左三人死後都追贈太傅,張之洞則是太子太保,都是正一品。

就在世最高官職而言,李鴻章授文華殿大學士,曾國藩授武英殿大學士,左宗棠授東閣大學士,張之洞授體仁閣大學士,都是正一品大學士,排列依次是李曾左張。

就實權而言,左宗棠在光緒年間曾擔任軍機大臣,張之洞在光緒宣統年間均擔任過軍機大臣,但曾李二人卻始終不曾擔任過軍機大臣。

(圖為左宗棠)

不過,曾李二人曾擔任直隸總督,而左張二人則是兩江總督,總督雖只是正二品官員,卻握有實權,就地位而言,直隸總督高於兩江總督。

總體而言,官品以曾李二人最高,張之洞最低,死後評價曾國藩最高,左張二人最低。實權方面,左張二人是名副其實的宰相,曾李二人也都具有割據一方的實權,不過四臣雖都是漢人,卻無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實在可惜。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大家關注。

(圖為張之洞)


六甲番人


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四人為清政府後期最傑出的四人,可以說這四人幫助清政府綻放出最後一點光芒,但是終歸是曇花一現,無法力挽狂瀾,那麼拋開這些不說,晚清四大臣,這四人誰的官職最高呢?

在比較這四個人的官職的時候,我們先不妨先來了解一下這四個人:

曾國藩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臣之首,也是名聲比較好的一個,像李鴻章、左宗棠都曾經是曾國藩的門人,所以曾國藩算是先輩了。曾國藩是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但是曾國藩最對於清政府來說最主要的功績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歷經十幾年,席捲半個中國,可以說是當時的清政府最重要的敵人,而憑曾國藩一己之力將其剿滅,可以說曾國藩是清政府最大的恩人,這樣一來曾國藩定然會位高權重,官職自然不會小的,屬於是那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類型。


李鴻章

李鴻章是這四人當中名聲最不好的一個,但是卻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我認為其是一個悲情人物,李鴻章也想建功立業,被子孫萬代所敬仰,但是當時的社會條件卻不允許。清政府的晚期已經搖搖欲墜,李鴻章就是那個不斷修理清政府大廈的人,李鴻章一生所做就是如何修理清政府,如何能讓清政府強大起來,並且一生也在於清政府最大的敵人洋人做著沒有鐘點的鬥爭,希望能夠憑藉清政府手中少的可憐的籌碼多獲得一些“尊嚴”,所以我很敬佩李鴻章。


張之洞

張之洞是四個人中人緣最好的,無論是激進派還是保守派,都得給張之洞留有薄面,張之洞辦學堂,建鐵廠,引領洋務運動,可以說是一個為清政府做了很多實事的人,但是張之洞晚年有一個汙點,那就是鎮壓唐才常的自立軍,張之洞的這一行為,徹底的將張之洞劃分到清政府的封建陣營之中,這也可能是張之洞身為人臣的無奈吧。

左宗棠

左宗棠是四人之中名聲最好的一個,我記得初中歷史的課本將左宗棠評定為民族英雄,而與之對立的則是李鴻章的那個“賣國賊”,左宗棠最大的功績就是收復新疆,為清政府建立那一絲虛幻且短暫的“榮耀”,左宗棠一生帶兵無數,參加過各種平動亂,抗洋人的戰鬥,所以我覺得左宗棠是晚清的一名戰士,晚清唯一一個能夠拿的出手的戰士。

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誰的官職最高?

這個當之無愧,曾國藩是晚清四大臣之首,鎮壓太平天國這一項功績對於清政府來說實在是太重了,因此曾國藩獲得的官職已經高到無法再高了;第二我認為是李鴻章,李鴻章是晚清後期洋人唯一認可的人物,每有談判洋人僅認李鴻章,由此可見李鴻章的官職不會低的,但是李鴻章卻也是一把為清政府揹負罪名的槍,這也是其可悲之處;第三的則是張之洞,張之洞作為一個遊走各方勢力的人物,其擁有的資本自然不會低;第四則是左宗棠,左宗棠雖是民族英雄,引領各種戰鬥,但是卻不是那種混跡官場運籌帷幄的人物,所以我認為其是這四人之中官職最低的。所以,這四人的官職大小是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


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誰的歷史功績最高?

官職的大小並不能說明什麼,尤其是一個將亡之國,所以除了虛名官職外,更要看這四人的歷史功績,至於歷史功績第一的我認為是左宗棠,左宗棠是晚清唯一一位能被稱為民族英雄的清政府官員,也是唯一一位還能夠給清政府帶來一絲尊嚴的人,當時的清政府以及整個中國是多麼的需要一絲的自信,所以我認為左宗棠是歷史功績最大的;第二我認為是李鴻章,李鴻章一生都在與洋人進行著周旋,而洋人是當時中國最強大的敵人,所以李鴻章也是很不容易的,雖然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但是卻也是真心為清政府續命的人;第三我認為是左宗棠,左宗棠鎮壓太平天國,並且推進洋務運動,為中國的富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第四則是張之洞,張之洞雖然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但是跟以上三人相比,多少還是差些。所以我認為在歷史功績上是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而以上四人均是為清政府續命的人,雖然屬於是封建勢力,但是卻也是值得令人尊敬的人,也算是幫助清政府綻放出最後一點色彩吧,以上是個人觀點,大家不意勿噴,歡迎大家討論!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曾國藩,湖南人,早年考上三甲進士,賜同進士出身(等於現在考上中央公務員科級秘書),原名曾子城,考上進士後拜當年主考官、首席軍機穆彰阿為師,執弟子禮,投到其門下。朝廷首輔穆彰阿為了拉攏人才,就對來拜師的曾子城說:“你這考名叫曾子城,太土,我給你改名叫曾國藩吧!意思是當國家的藩屬大臣,保衛中央”。

曾子城就改名曾國藩。穆相就把自己的弟子曾國藩引進給道光帝。

道光帝是個節儉的主子,不喜歡浪費鋪張,對保守的湖南人曾國藩很器重。

後來,曾國藩辦事圓通,慢慢當了禮部侍郎(宣傳部副部長)。這時,老曾在湖南的媽死了,曾國藩就回老家湖南丁憂,在老家守孝。

這時候,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對大清帝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戰敗,清廷籤割地賠款投降條約,最後把道光帝氣死了。咸豐帝繼位。

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在廣西永安即蒙城建制半年,搞了異姓王混世魔制。然後太平軍從廣西北上,打到湖南湖北,長沙久攻不下,太平軍就繞過長沙,攻取了湖北武漢,大量貧民參加義軍,太平軍擴大到60萬人,就組建男營女營,陸軍水軍,沿長江東下,攻佔江寧即南京,改名天京,建太平天國。

隨後,太平軍西征北伐,雖然北伐失敗,但西征南攻,太平軍打下了江蘇、江西、安徽、湖北、浙江五省大部分地區。

太平軍攻長沙火急時,咸豐帝下旨,在湖南老家丁母憂的曾國藩,奪情起用,以侍郎銜(副部長)在湖南編練團練(就是組建許多民兵營),協助湖南巡撫張亮基(駐長沙),受湖廣總督(駐武漢)節制,抵抗太平軍進攻。

當時巡撫張亮基用湖南奇才、窮舉人左宗棠(左年輕時家窮,娶不上老婆,就倒插門和地主女兒周詒端結婚)當其幕僚(等於任湖南巡撫跟班秘書),主持湖南軍務和後勤糧草、軍餉供給。守住了長沙。

左宗棠這時官位不高,等於現在處級,給巡撫即湖南省長張亮基當大秘。左宗棠當年多次應試沒有考上進士(沒考上中央公務員),只是考上個舉人(等於現在二本大學畢業),所以有許多進士出身的官員看不起他。

左宗棠這個人很有才能,心高氣傲,湖南省當時的一切軍務和糧草軍餉供給,都由他調遣,因他是巡撫張亮基的心腹紅人。連那些官職比他高的湖南鎳臺、藩臺、提督,都得聽他這個幕僚小秘書的,因為巡撫張亮基把湖南巡撫大印讓左宗棠拿著,老左就有生殺之權。這很好笑,但是當時就是這樣的。

左宗棠這個處級秘書,管著湖南一大群副部正廳的官,個個都得聽他的,不然馬上撤你職,砍你的頭。因為左秘書背後有巡撫大人支持。太平軍一直沒能攻下長沙,這都是左宗棠的作用。

如果不是小秘書左宗棠拿著巡撫的大印調度一切,太平軍早攻下長沙了,巡撫張亮基早被太平軍活捉剝皮點天燈了。小秘書救了湖南巡撫命。張亮基因功升湖廣總督。左宗棠跟隨張亮基南征北戰,但在山東,朝廷奸人誣陷,免職回湖南老家。

後來左宗棠又入幕新任湖南巡撫駱秉章。

這一天,湖廣總督衙門的總兵樊燮(師級),從武漢到湖南長沙檢查工作,看到湖南的大小官員,連巡撫、藩臺、鎳臺都聽小幕僚左宗棠的,左宗棠連個官帽都沒混上,卻坐在巡撫衙門指揮一切。總督府來的樊大官,是來檢查工作的,根本沒理小秘書幕僚左宗棠。樊大人只和巡撫、藩臺、鎳臺打了招呼,沒答理左宗棠。

左秘書當時臉色就變的鐵青。左宗棠秘書直奔不答理他的總督府樊大人跑來,上來照臉就是一巴掌,然後猛踢樊大人一腳,樊大人當時就倒地上。左宗棠又上去猛跺樊大官臉上一腳。被打倒躺地的樊大人臉上當時就眼淚和血水一起流出來了。

各官趕緊把打架的兩人拉開。

樊大人帶傷回到武漢總督府,向湖廣總督官文哭泣告狀。說湖南巡撫衙門的一個處級小幕僚小秘書,把他這上司總督府官員打了,這是以下犯上,目無長官,欺負咱總督府。

官文聽信了手下樊燮的一面之詞,就向咸豐帝上本,參奏湖南巡撫衙門幕僚左宗棠目無上司,毆打總督府官員,擾亂官場正常工作檢查。

咸豐帝下旨,著湖廣總督官文查辦左宗棠毆打上級之事,若事情屬實,總督可就地將左宗棠正法(砍頭)。

湖南巡撫駱秉章一聽說皇上要讓總督官文來捉拿左宗棠砍頭,就怕沒了左宗棠,太平軍再來攻長沙,長沙保不住,我和家眷就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巡撫駱大人就趕緊給咸豐帝上表,替左宗棠求情,說:“大清一日不可無湖南,湖南一日不可無左宗棠”,若處決了左宗棠,長沙和湖南都將不保,長毛賊隨後將席捲湖南貴州兩廣和四川,大清江山將不保。

咸豐帝馬上又給湖廣總督官文下旨,說左宗棠的事不許他處理,皇上要親自另派欽差查清楚。

最後眾軍機大臣也都替左宗棠說好話,說左宗棠年輕氣盛,才華鋒芒畢露,雖有小過失,但忠君之心沒改,報國之志至誠,而且能力非凡,保住長沙和湖南沒被長毛賊佔領,功勞最大,以功抵過,就不要再追究左宗棠了。

咸豐帝看到守長沙,戰湖南,左宗棠功勳第一,就起了愛才之心。沒多久,提拔左宗棠為巡撫,後來升陝甘總督(駐蘭州)。慈禧太后時期,陝甘總督左宗棠平定西北迴民起義,後組建西征軍,滅疆獨,左宗棠抬著棺材收回了新疆。

這時,左宗棠功績天下無雙。慈禧太后就調左宗棠回京,任兵部尚書(國防部長),一品大學士,軍機大臣。

慈禧太后為了獨掌大權,讓李蓮英用砒霜毒死了慈安太后(慈安是咸豐的皇后,慈禧是懿貴妃,但慈禧的兒子當了同治帝)。左宗棠就在軍機處亂嚷嚷:“我昨天還見了慈安皇太后,怎麼今天就死了?肯定是壞人下毒,要嚴查!”

慈禧和李蓮英嚇壞了,怕露了餡。慈禧一道懿旨,讓左宗棠大人離京,到福州任閩浙總督。後來七老八十的左大人天天寫奏摺,兩眼瞎了,累死在閩浙總督任上。

話說這曾國藩以侍郎銜(副部級)在湖南老家編團練,和太平軍作戰。後來練成湘軍,輔助湖南巡撫張亮基守長沙。

湖北巡撫胡林翼在武漢和太平軍進行拉鋸戰。太平軍佔了武漢,胡林翼就退到信陽。胡林翼有時率清軍反攻,又收回了武漢。

湖廣總督官文被撤職,和左大人打架的樊燮沒了靠山,樊又沒本事,咸豐帝就下旨把樊燮免職,回老家抱孩子去了。

咸豐帝提拔曾國藩為巡撫,再升兩江總督,暫住安徽原省會安慶。曾國藩的湘軍和太平軍多次交戰,湘軍敗多勝少。

有一次湘軍在靖港(靖港在清朝是湘江最大物質集散地和港口,有小漢口之稱,因唐朝李靖曾據守此地而得名,兵家要地,當時的湖南靖港,水路四通八達,就像現在的山城重慶。現在因河流改道,已失去商貿中心地位)和太平軍交戰,湘軍大敗,曾大帥就跳船自殺,以避免被太平軍活捉受剮刑,最後被手下跳水救回。

曾國藩就給咸豐帝上表:“湘軍屢敗屢戰”,要和太平軍打到底。

曾國藩管理湘軍的方法是,湘軍的士兵軍餉是原綠營兵的3倍,主要籌餉方式有:清廷收的稅銀,湘軍設關卡收的稅費。湘軍攻佔太平軍的城鎮後屠城,“大索三日”,就是讓湘軍官兵屠城,強姦婦女,搶劫三日。所以曾國藩外號叫“曾剃頭”。

曾國藩的作戰方法,是讓湘軍以守為主,在守關守寨中消耗掉太平軍進攻的有生力量,然後尋機反攻,打敗太平軍。

後來,在洪秀全的異姓王混世魔制下,文武兼職各異姓王都想當萬歲,就自相殘殺,即發生天京事件。太平軍自相殘殺了許多萬人,主力受損,洪秀全就從攻勢變為守勢。

翼王石達開先主持軍政全局,但洪秀全怕石達開再做楊秀清第二,洪秀全就大封洪氏親戚為王,監視石達開。石達開負氣帶兵出走,到四川當他的千歲萬歲,最後被四川總督駱秉章殲滅在大渡河,石達開被俘千刀萬剮。

安慶的兩江總督曾國藩,派湘軍圍困太平軍。咸豐帝又派兩名欽差大臣,率清軍在南京周圍建立江北、江南大營。清軍和湘軍把南京圍的鐵桶一般。

洪秀全就封忠王李秀成和陳玉成出來主持軍務全局。

李秀成組織30萬太平軍東出,要攻打上海。但洪秀全又怕李秀成和陳玉成成為楊秀清,洪秀全就大封了一千多個異姓王,各王可由洪秀全直接調動其部隊。最後,洪秀全把陳玉成身邊部隊都調走了,陳玉成成了光桿司令,陳玉成最後被清軍俘虜千刀萬剮。

當時,上海道是個廳級單位,但上海城裡商賈雲集,國際貿易發達,洋商和中國富商多住上海。他們最怕太平軍攻佔上海,那樣他們的家產就會被搶,生意也做不成了,家人也會被殺。上海商人就募集資金30萬兩白銀,請坐鎮安慶的兩江總督曾國藩大人派湘軍來保衛上海。

當時,進士李鴻章是總督曾國藩的大秘即大弟子,曾國藩的各種公文和雜事,都由秘書李鴻章辦理。曾國藩將其治軍、打仗、為人、為官方法,都傳給了大秘李鴻章(廳級秘書長)。

曾國藩就派他的大秘李鴻章去守上海。道員李鴻章就把從老家合肥招募組建成的淮軍,帶到上海。李鴻章在上海,買了大量洋槍洋炮,裝備到淮軍,提高戰鬥力。又把五千淮軍擴軍十倍。李鴻章看洋槍洋炮好用,就在上海建立軍工廠,生產槍炮和彈藥。李鴻章還進行洋務運動,組建電報局,煤礦,船務招商局,興辦工廠,等。李鴻章還出錢招募洋人,組建洋槍隊,協助淮軍守上海,打太平軍。

李鴻章很能幹,他多次打敗了太平軍,守住了上海。咸豐帝就升道員李鴻章為江蘇巡撫,他的上級仍是安慶的兩江總督曾國藩。

後來,曾國藩曾國荃兄弟攻下了南京城,當時洪秀全服毒(吃大煙土)已死。湘軍就屠了南京,實行殺光強姦光搶光燒光的四光政策。又把洪秀全的屍體挖出,剁成肉泥,裝入大炮轟成灰。“打開南京發大財”,曾國荃從南京搶了許多金銀珠寶和美女,裝了十多船,運回湖南老家,蓋房子,買田產,當土豪。

這時候,咸豐已死,慈禧太后當政。南京的曾國藩怕慈禧懷疑太平天國滅亡後,湘軍造反,曾國藩就解散了十萬湘軍。只留鮑超營兩萬湘軍跟著曾大人。另有魏午莊的幾千湘軍,跟隨陝甘總督左宗棠到蘭州,後來平定西北迴民起義,又進軍並收回新疆,建了大功。魏午莊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率清軍在遼東半島和日軍大戰牛莊。魏午莊後因軍功也升任總督。

河南河北山西的捻子,以騎兵橫行,威脅北京。捻子是太平軍餘部,首領被洪秀全封王。慈禧就調在南京滅了洪賊的兩江總督曾國藩,到保定任直隸總督專剿捻子。曾大人就帶著湘軍餘部鮑超營的兩萬人馬,到保定上任。但曾大人剿捻兵力不夠,捻子最多有十多萬騎兵,慈禧又給曾國藩撥了六七萬清軍。曾國藩有十萬部隊剿捻。

曾國藩仍用剿太平軍的老辦法,設關建堡,以靜制動,圍堵捻子。但這些清軍不是湘軍,不太聽曾國藩的,作戰不出力。最後費錢費時費力,曾國藩也沒剿滅捻子。

慈禧太后新任命的兩江總督馬新貽,他專門和湘軍過不去,剋扣湘軍老兵兵餉,還打罵湘軍老兵。曾國藩人雖在保定,但使陰謀,讓湘軍老兵暗殺了馬總督。

慈禧害怕了,她怕湘軍造反。慈禧就把直隸總督曾國藩回調南京兩江總督,去平撫湘軍的不滿。暗殺幕後主使當然不會背鍋,曾大人把暗殺馬總督的湘軍老兵殺了,但暗中撫卹老湘兵家屬許多銀兩。

曾大人61歲時,累死在兩江總督任上。

太平軍滅亡後,李鴻章非但沒有解散淮軍,他反而對淮軍擴軍,並大量裝備洋槍洋炮。

慈禧就調李鴻章去保定當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一方面剿捻子,一方面組建北洋水師,一方面搞洋務運動。說明李鴻章水平比他老師曾國藩高。

由於李鴻章剿捻的清軍主要是淮軍,加上李鴻章在河南河北山西一帶堅壁清野,切斷捻子騎兵的後勤供應。李鴻章又多建關卡和寨堡,圍堵捻子。捻子分兵為東、西兩支,兵力分散,無法互相支援。最後,捻子騎兵被手拿洋槍洋炮的淮軍消滅了。

李鴻章建的北洋水師,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李鴻章到日本和談,臉上捱了一槍,簽了降書,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割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日本殖民統治臺澎50年。

李鴻章回國後,全國人民大罵李是賣國賊。慈禧只得免去李鴻章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後來,光緒帝想報甲午戰敗之仇。搞戊戌變法,起用了兩個沒軍權的書呆子康有為、梁啟超。

變法派譚嗣同去天津找練兵大臣袁世凱,要袁捕殺慈禧太后的情人、直隸總督榮祿,然後兵圍退二線住頤和園的慈禧老佛爺,軟禁殺害慈禧。

袁世凱給榮祿和慈禧告密。光緒帝被軟禁中南海瀛臺島。戊戌六君子被砍頭。康梁逃到外國,慈禧全國通緝康梁。

慈禧要廢了光緒帝,就立大阿哥為皇儲。各國反對廢除光緒帝皇位,要干涉大清內政。

慈禧就用義和國“扶清滅洋”,殘殺洋人,殺害日本使館外交人員,擊殺德國大使,清軍和義和團攻打使館區。

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逃西安。慈禧電令廣州的兩廣總督李鴻章調任直隸總督兼大清國和談代表,到北京和慶王爺奕劻一起和洋人談判議和。同時,武漢的湖廣總督張之洞通過電報輔助和談。

十一國洋人,知道李鴻章是出名的賣國賊,能滿足他們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很高興和李鴻章談判。

但李鴻章七老八十了,病了。

洋人害怕李鴻章病死,那和談就得不到什麼好處了。洋人就馬上搞個和平協議,逼李鴻章簽字。清朝賠償各國4.5億兩白銀,加上利息共十多億兩。外國有權在中國駐兵和設立租界。清廷還必須按照洋人寫出的名單,殺掉清國主戰大臣和義和團拳民。

李鴻章最終在降書上籤了字。洋人心滿意足。全國人民和媒體,痛罵李鴻章是中國最大的賣國賊。李鴻章在又累又病中,氣的口吐黑血,被活活罵死。

張之洞是科舉一甲第三名探花。曾任南京的兩江總督,在南京練了3000陸軍新軍,全部裝備洋槍洋炮,稱南洋新軍,這三千南洋新軍後調到袁世凱練的北洋新軍裡了。

張之洞後調任武漢湖廣總督,又練了兩鎮2萬湖北陸軍新軍,全部用漢陽造步槍,馬克沁機槍。還有馬隊炮隊。

張大人在兩江總督和湖廣總督任上,大力進行洋務運動,和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閩浙總督左宗棠是洋務運動三主將。

張之洞給慈禧上奏,要實行“中學為體,洋學為用”,廢除科舉,大辦新式學堂,全國要編練36鎮(師)陸軍新軍,全部配置新槍新炮。後因清廷退位,沒有練夠。

張之洞在武漢建了漢陽鐵廠,以鑄鐵軌,造槍炮。建了兵工廠和煤礦。盛宣懷這個李鴻章的白手套,在李鴻章病死後,到武漢張之洞手下辦許多企業,搞官商合營。

慈禧死前,直隸總督調任軍機大臣的袁世凱買通李蓮英用砒霜毒死了光緒帝,以防光緒親政,報昔日告密被軟禁之仇而殺袁全家。

慈禧立光緒的弟載灃為攝政王,載灃的幼兒溥儀為皇帝。

載灃搞了皇族內閣。又解去漢人軍權,讓滿人重新掌控軍隊。

載灃讓直隸總督、軍機大臣袁世凱回安陽洹上村袁府抱孩子釣魚去了,沒殺袁是怕袁手下的六鎮十萬北洋軍造反。

又明升暗降調湖廣總督張之洞到北京任軍機大臣,載灃不久把張之洞活活氣死。

載灃把直隸總督和湖廣總督都換成滿人。但武昌起義一聲炮響,倒戈起義的湖北新軍就讓統治276年的大清國壽終正寢。


作家謝金敏


曾國藩在平叛時就已經是二品兵部侍郎銜了可以說有先發優勢。

而當時的左李二人還未發跡。

其後才依才華軍功有了官職,並慢慢升遷。

但滿清想要分兵勢制約曾國藩,避免平叛過程中曾國藩勢力軍力增長過快後難制,。平叛後尾大不掉。

因此,才令左李二人各自獨立領軍。這才有了左宗棠楚軍,李鴻章淮軍的由來。

湘楚淮三軍並列。

不過曾國藩仍總覽全局而已。但一生都是到了督撫一級。

爵位三個到是有區別。爵位,也算超品了。

攻陷天京時,滿清為了讓平叛的漢人全心出力。就像給趕路的毛驢前面掛個胡蘿蔔一樣,哄著毛驢往前趕。

就說,誰第一個攻入天京,誰就封王!

結果曾國藩攻破天京,滿清卻食言而肥,根本無意於再封漢人為王。轄制壓迫漢人可赤果果的。

因此曾國藩只得了個一等侯爵而已。連公爵都沒有。

而左宗棠和李鴻章憑平叛軍功也只得了個伯爵而已!

在曾國藩因天津教案,名聲被滿清搞臭死去時,曾國藩爵位是最高!

第二個左宗棠則憑藉平定新疆而活著封侯,不過還是比死去的曾國藩低一級,只得個二等侯!

排第三的李鴻章是最悲催的。什麼割地賠款的黑鍋,都讓李鴻章背。哪怕手底下的淮軍被打散,海軍被打敗,軍艦被俘;這鍋還是他的。哪怕被打黑槍吃了槍子,被逼得吐血,這外交,還是得是他李鴻章來辦。

一方面滿朝就他辦外交要好點,打個仗居然弄出“五虎撲羊(洋)”的把戲。那些儒生聽說要出國到洋人地界當外交使節,居然要自殺,都是些什麼貨色。別人辦只有比他賠得更多,當然,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再加上東洋人西洋人也只認他。就只有他揹著黑鍋了。不過,也能在賠款裡面拿點回扣。得些實惠的。他留給後人的財產,可是幾千萬兩白銀,在當時可是好大一大筆錢。

只是背完黑鍋後,生前仍然是個伯爵。死後,才追封了個侯。

死時明白點了,可能當了替罪羊,因此留下一首詩。

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

一萬年來誰著史? 八千里外覓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閒情逐水鷗!

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

張之洞以前是個清流,專事罵(彈劾)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曾國荃這些人的。就是滿清手中的鞭子!

由於彈劾的好,受到慈禧的提拔。但他的發跡卻是中法之戰!雖然鎮南關打得好,可惜另兩路清軍卻大敗。沒有獲得軍功,也就沒有爵位。

張一生的最大功績,就是任湖廣總督時,除了置辦中國第一座重工業工廠———漢陽鐵廠!

還改革儒家思想,興辦教育,提高民眾的文化,以期趕上西方。後對改革儒家文化失望,徹底學習西方文明,大力興辦西式教育,雖只是個西式小學程度,也為未來中國培養了人才。其興辦的教育佔了國家的百分之二十五。還不拘一格廣招人才,如辜鴻銘,就是被他招入麾下的。

可惜,培養的早期學生多成了革命黨,如黃興等人,成立文學社革命黨,反成了滿清的掘墓人!

武昌,總督府衙門之駐地也,成了辛亥首義之地。

可見民眾越有文化,思維開化,越能認清滿清腐朽殘暴反動的異政權真面目。

至於病危時,攝政王來看他,他卻發出滿清國運將終的嘆息!死後兩年就發生了辛亥革命。

由於他雖主持過抗法之戰卻無軍功,但實職官位最高,入閣拜相,進入了軍機處。

因此實職官位上,他為四人之首,爵位卻無,曾國藩為最高。

曾左李張,晚清四大名臣,洋務運動的領袖!

一生行事無數,於國於民,或有益或相害。


果然如此


世人皆愛比較,晚清四大名臣官職究竟誰高誰低?因為四人年齡不同和際遇不同,我們就以最鼎盛的時候做一個比較吧!

左宗棠:

左宗棠官職最高的時候應該是晚年在1884年被授予的軍機大臣一職,軍功封爵從一等恪靖伯升為二等恪靖侯。並且在1885年9月5日去世後被追贈為太傅,諡號“文襄”。

張之洞:

張之洞是洋務派主要帶頭人,曾任多省總督(如兩廣總督和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事但不是兩江總督。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諡號“文襄”。

曾國藩:

曾國藩一聲戰功赫赫,平定太平天國的叛亂。官至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李鴻章:

李鴻章在晚清一直被別人罵,可是在國外卻頗受讚揚。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稱其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

他是北洋水師的創辦者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死後追封為太傅,晉一等肅毅侯。

沒有查到張之洞被追贈的官職因此張之洞排除!清朝後期沿用“三殿三閣”每殿閣大學士都是正一品的。按實際權力和地位,一般從高至低的順序是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體仁閣、東閣。而且直隸總督大於其他總督,因此我認為李鴻章官職最高!

李鴻章官職最高,對中華作用最大,你們認為吶?


歷史答疑官


李鴻章是文華殿大學士加中堂銜,相當古代右丞相。首席軍機大臣相當左丞相。左丞相大於右丞相。

看來,在清朝,官位排在李鴻章之前的,除了皇帝外,只有首席軍機大臣了。

四人之中,無疑李鴻章官最大。

李鴻章那時,相當國家總理,替清朝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成為臭名遠揚的奸臣,其實,這種情況,不能全怪李鴻章,主要是滿清的腐敗無能,李鴻章不過是頭替罪羊,也是封建制度下的產物。

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上,還是比較積極的,不得不說,功過均佔。



用戶創維


李鴻章的官職最高。清朝官員分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分共18級,最高官位由高到低排序是正一品、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正三品、從三品、正四品、從四品、正五品、從五品、正六品、從六品、正七品、從七品、正八品、從八品、正九品、未入流。其中,正一品(文官)包括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曾國藩官至正一品,任職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李鴻章官至正一品,任職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張之洞官至正一品,任職體仁閣大學士;左宗棠官至正一品,任職東閣大學士。這四位晚清重臣雖然都是正一品的官職,李鴻章做過文華殿大學士,是大學士之首,曾國藩武英殿大學士排第二。有趣的是李鴻章曾在曾國藩門下求學。


米玖米


當然是李鴻章官職最高了。

曾國藩死時是兩江總督,管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在和太平天國作戰時還兼管浙江軍務)::左宗棠任過陝甘總督(在此任上他立了大功,即平定陝甘回亂,又進兵平定天山南北路),死時是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對法作戰),張之洞先後任兩江總督、湖廣總督、軍機大臣。

李鴻章死時的官銜是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實際權力差不多等於內閣總理大臣:清廷在內政、外交、軍事上的重要事務上都要聽取他的意見才能決定。名義上,直隸總督只管河北一省,實際上李鴻章說句話,各省督撫無不照辦,有時比聖旨還靈!例如中法戰爭時,前線將領潘鼎新(廣西巡撫)本主張"一意與戰,較易著手";結果兩廣總督張樹聲轉來了李鴻章的指示:“敗了固然不好,就是勝了也從此多事",潘軍馬上畏首畏尾,不敢打了,節節後退,任憑總理衙門嚴詞訓斥也不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各省督撫多是淮系出身,自然遵奉老上級。後來張之洞接任兩廣總督,積極支持馮子材抗法,取得鎮南關→諒山大捷,李鴻章又主張"見好就收",不要再打了,張之洞、彭玉麟不是淮系,不聽李的招呼,堅決主張打下去,李鴻章即以西太后名義,傳旨申斥張之洞,嚴令撤兵,前線將士無奈,只得服從了。

據此看來,李鴻章與首相有何二樣?曾、左、張哪有這麼大的權力?所以後來梁啟超說:天津的直隸總督府是中國的"第二政府"!


阿斌270202161


清朝的相權在軍機處,左張都曾入值軍機處,是軍機大臣,曾國藩和李鴻章都不是軍機大臣。曾是武英殿大學士,李是文華殿大學士,左是東閣大學士,張是體仁閣大學士,所以按相權和官職論,左宗棠和張之洞的官職高。李鴻章是大學士兼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並且一手創辦了北洋水師,由此可見,李是最有實權的(李善於逢迎,深得慈禧信任)。文華殿大學士在三殿三閣大學士裡排名第二,單按大學士排名,李鴻章的官職最高(但清朝的大學士只是榮銜)。曾國藩滅太平天國,封一等毅勇侯;左封二等恪靖侯,一等恪靖伯;以爵位論,曾的爵位最高。才疏學淺,歡迎批評指正!


西風烈-薛冬


慈禧同治太平天國,全國四億人口死了兩億,史稱“同治中興”。

滿清英雄曾剃頭,人人得而誅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