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誰能力強?

瀾清LIU


個人覺得李鴻章的能力更出眾一些,特別體現在外交能力上。可謂當代蘇秦、張儀。

歷史學家唐德剛曾將李鴻章與周恩來相提並論,認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唯有李鴻章與周恩來可並列為中國最優秀的外交家。

李鴻章在歷史上名聲一直不佳,特別在中國大陸是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一提到這位老先生,很少有人不把他與“賣國賊”三個字聯繫在一起的。然而事實上是,他有漢奸之名,卻無漢奸之實,相反作為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批有志之士,對國家的領土完整,道路的探索有著不可替代的,舉足輕重的作用。錯只錯在李合肥生錯了時代,“與婦人孺子共事”,受制太多,終以悲劇收場。

雖然甲午海戰惜敗於日本,但李鴻章是“以一人而戰一國(梁啟超語)”,可是朝廷腐敗,慈禧誤國,小皇帝愚昧,李鴻章又能怎麼樣?李合肥說打不得,小皇帝便罵他是膽小鬼,打輸了,從上到下都痛罵他賣國賊,真是幾頭不討好,所有的罪責都讓李鴻章擔了。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當時的世界列強都討厭李鴻章,因為老李擅長以夷制夷,專會“挑撥離間”,各列強對他又恨又怕。請看法國殖民部長對李鴻章的描述:“李鴻章之分化聯盟政策已著成效。對俄秘密交涉;對英法請求調解;對德國道歉;對日本動以種族情感相召;對英以長江商業利益之保護為詞……,把列強挑撥得七零八落。”因此,列強互相制衡,形成一種均勢,使中國數次免遭分割的命運。“老合肥倚老賣老,陰陽怪氣,也從不諱言。各色洋人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哭笑不得(唐德剛)。”

李鴻章始終以一己之力在挽救著垂死的清王朝,可謂忠心耿耿。最顯著的例子就是1900年的拳匪之亂。本來這場完全可以避免的災難因李鴻章被榮祿讒言排擠到廣州而不幸爆發。慈禧老寡婦誤認為列強要她還政於皇帝,頓時亂了方寸,失去了正常的思維,像個潑婦似的大哭大鬧,腦子一熱竟同時向十一國列強宣戰,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個外國人摩爾斯說,“太后一向做事都是留有退路的,只有這次她這個政治家只剩個女人家了。”

以卵擊石,結果可想而知。好在榮祿等大清官員沒有向東交民巷外國人的大使館下死手,總是朝天開槍開炮,才沒有把事情做絕鬧大。

中國既已戰敗,被瓜分的命運看來不可避免。慈禧無奈之下重新啟用李鴻章,李鴻章再次運用高超的外交手腕,挽狂瀾於即倒。他運用國際公法把中國由交戰國變成受害國,說拳匪是叛逆,兩宮被劫持,慈禧的宣戰詔書是“矯詔”,八國聯軍是來幫助朝廷剿滅拳匪的。也就是說,突然之間洋人竟成了清廷的友軍了。一番花言巧語竟讓列強默認了,於是將割地改成賠款了事。李鴻章施巧計,讓列強為自身利益打得頭破血流,狗咬狗一嘴毛。縫隙之下,大清帝國得以繼續苟延殘喘!

雖然避免了被瓜分的命運,然而李鴻章畢竟是向列強投降了,還簽字賠了四萬萬五千兩白銀,每個中國公民向列強賠款七毛四美元。雖是不幸中之大幸,然而漢奸賣國賊的罵名卻如影隨形伴著他。

1901年11月7 日,李鴻章死前數小時,俄國使節仍在逼迫李鴻章簽字畫押,李鴻章拒絕了。向其子交代後事,痛罵毓賢(義和團之亂的禍首)誤國而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