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台湾总督府,是甲午战争后,1895年日本设置的统治台湾的机构,最初总督只限于陆海军大将或中将担任,全权管理民政、军政和军令,1918年开始废除武官总督制,开始任命文官为总督,另设台湾军司令一职管理军队。在这期间,日本的基本方针是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采取同化政策,把日本的习俗和法制渗透到台湾居民中间去,另一方面,使台湾成为日本资本主义的殖民地,使之成为一个制糖中心并保证供给日本的大米、樟脑、木材等,不允许台湾居民请愿成立议会。1945年日本战败,该机构废除。

台湾总督府历任总督: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桦山资纪(1837年12月9日-1922年2月8日),萨摩藩出身,日本海军大将。1890年任第一届松方正义内阁海军大臣,因造舰预算遭议会否决而发表蛮勇演说,被解职退为预备役。甲午战争前恢复现役为军令部长,组建联合舰队向北洋舰队主动出击,并亲临战场督战。1895年5月10日被任为第一任台湾总督。

桦山资纪对台湾各族人民掀起的反侵略抗争极为仇视,先后请派两个师团,到台湾作战,最后将孤立无援的台湾抗日民众镇压。1896年3月31日,日本政府颁布“台湾总督府条例”,4月1日,台湾废除军政,复归民政,同时以“关於施行於台湾之法令的法律”确立台湾总督的委任立法制,并依此设置台湾总督府评议会,5月,总督府以律令第1号公布“台湾总督府法院条例”,台湾法院分设地方法院、覆审法院、高等法院三级制,建立台湾的司法制度。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桂太郎(1848年1月4日-1913年10月10日),长州藩出身,日本近代政治家,军事家,日本陆军大将,日本九元老之一。长州阀领袖山县有朋的掌门弟子,在山县有朋隐退后成为其代言人,三次出任内阁首相。任内缔结英日同盟,进行日俄战争,并策划吞并朝鲜。是日本有史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他与山县有朋一样反对政党政治,主张藩阀统治,但后来也出面组建自己的政党。这一时期因为桂太郎与西园寺公望轮流登台组阁而被称为“桂园时期”。

桂太郎在任仅四个月,台湾事务实际由民政局长水野遵主持。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乃木希典(1849年12月25日-1912年9月13日),长州藩藩士出身,日本陆军大将。因日俄战争攻克旅顺口成名,在二战前被多数日本人奉为“军神”。是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推行者。

乃木希典为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大力推行"以台治台"策略,颁布了《台湾绅章规则》、《土匪归顺政策》等法规,但由于台湾各界的抵制,乃木的阴谋未能得逞。因台湾各地的抗日斗争波涛汹涌,使驻台日军穷于应付。这让乃木对日本在台湾的统治前景感到灰心失望,他认为,台湾对日本的作用不大,日本侵占台湾的几年内不仅在经济上分文未得,而且台湾人民的反抗让日军死伤惨重。因此,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将台湾卖出去。此后,他多次向国内军政要员提出出售台湾的建议,但终因儿玉源太郎反对而计划流产。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儿玉源太郎(1852年4月14日-1906年7月23日),长州藩出身,日本近代政治家,日本陆军大将。被誉为明治时期第一智将,因特别注重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良性循环,被称为丰臣秀吉再世。日俄战争的满洲军总参谋长,攻克旅顺口的实际指挥者,与桂太郎和川上操六并称明治陆军三羽乌。日本统治中国台湾的最大功臣,穿着军服的政治家。满铁的实际创立者。

儿玉源太郎在台湾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殖民措施:在军事上,他残酷镇压台湾民众,实行保甲制度,推行连坐法。但另一方面,儿玉又采取"皮鞭之外"加"糖"的怀柔政策。对老百姓喜欢的陋习吸鸦片,从清肃改为放宽至"专卖",又搞"飨老典"的敬老活动,"扬文会"重视读书经商精英的表彰活动等。在经济上,儿玉实行食盐、樟脑、烟酒、鸦片等专卖制度,大肆剥削台湾民众。后又颁布《台湾地籍规则》、《土地调查规则》,组织大批人马对全台土地重新进行丈量。通过这次丈量,台湾耕地面积比原来多了一倍,日本对台湾的土地税收入也因此翻番。儿玉在台湾任期长达8年多,几乎是历任总督中最长的。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儿玉源太郎虽仍兼任台湾总督,但已回军部任职,与他同时上任的民政长官后藤新平成为台湾实际的统治者。日本政界评价儿玉后藤开创了一个时代,奠定了台湾殖民统治的基础。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佐久间左马太(1844年11月19日 - 1915年8月5日),长州藩出身,日本陆军大将。因为佐久间曾经参与对远征台湾的牡丹社事件,日本遂决定启用他接替即将担任满洲军参谋总长的儿玉源太郎为第5任台湾总督。

佐久间左马太在后藤新平的帮助下,积极镇压台湾民众,不断对原住民用兵,其有名的"五年理蕃计画",以北讨泰雅族,南抚布农族为原则。扩张隘勇线,且架设高压电铁丝网、埋设触发性地雷及电气地雷以围堵蕃界。更亲自督军讨伐大嵙崁、北势番、马利可宛、奇那济、太鲁阁诸蕃。在行政方面,他于1909年将全岛二十厅政区并合为十二厅,并以其面积及财经地位之轻重分为三等级,其中台北、台中、台南为一等厅,新竹、嘉义、阿猴(屏东)为二等厅,其余宜兰、桃园、南投、台东、花莲港、澎湖均为三等厅。佐久间为搜括台湾资源,积极进行产业开发,大肆扩建基隆港与高雄港,辟建阿里山森林铁道以利林木之采伐和运输。此外,他更加快殖民,期望增加日人比率以有效控制本岛。

安东贞美(1853年10月20日-1932年8月29日),饭田藩出身,日本陆军大将。1915年5月1日任第6任台湾总督。

任内,成功镇压西来庵事件。开发太平山、八仙山,及宜兰、屏东线铁路,并主持编修《台湾列绅传》。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明石元二郎(1864年9月1日-1919年10月26日),福冈县人,日本陆军大将,天才的特工王者。日俄战争期间资助发动俄国1905年革命,将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被称为一人可抵十个师团的人物。同时他也是台湾日据时期十九位台湾总督中唯一葬在台湾的一位。

任内,接受政客杉山茂丸建言:日本内地人统治台湾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将双方立于平等地位。历任十九位总督中,应是比较"爱台湾"的一位,在短短一年又四个月的任期内,推动多项建设,政绩确属斐然。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田健治郎(1855年3月25日-1930年11月16日),日本兵库县人,政治家。"西门子事件"后,田健治郎作为推翻第1次山本权兵卫内阁的中心人物之一,与老东家政友会发生尖锐对立,但是经过第2次大隈重信内阁后,与政友会的关系得以改善,并充当了原敬和山县有朋之间的仲裁人。1919年10月29日,被原敬内阁委任为台湾总督,成为日占台湾时期第一位文官总督。这是基于原敬反对台湾总督为军人所垄断,而山县有朋相应作出的妥协。任内致力于台湾的法制整备和文民统治,以此来巩固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任内,致力于台湾的法制整备和文民统治,以此来巩固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他以"内地延长主义"为施政方针,标榜"内台融合"、"一视同仁",完成许多重大改革,如改革地方制度为五州二厅、以"法三号"取代"三一法"、废止笞刑、实行日台共学制度及"内台共婚法"、奖励日语、修建嘉南大圳、设立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对台湾经济文化事业有所建树。在"内台一体"的方针下,实行消除"内台差别"的融合政策,实质上就是推行殖民同化政策,压制台湾爱国知识分子的废除六三法的民主要求,禁止成立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并一手炮制御用咨询机构台湾总督府评议会,镇压台湾议会请愿运动。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内田嘉吉(1866年10月12日-1933年1月3日),江户人(今东京都),第9任台湾总督。

任内发生压迫台湾议会设置运动,检举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会员,引起治警事件。

伊泽多喜男(1869年11月24日-1949年8月13日),日本长野县人,第10任台湾总督。

伊泽多喜男喊出“台湾统治之对象非十五万之(日本)内地人,而为三百数十万之本岛住民”,让台湾之菁英与智识份子颇为期待。任内,成立台湾青果株式会社,推展香蕉的外销;1925年10月,林本源制糖会社因甘蔗收购价格苛刻而与蔗农冲突,引发二林事件;1926年6月28日简吉、赵港在凤山成立全岛农民组合;东部铁路全线开通;为“蓬莱米”命名。

上山满之进(1869年-1938年),日本山口县人,第11任台湾总督。

任内发生台湾银行事件、创设台北帝国大学、台中不敬事件,后来因朝鲜青年赵明河行刺访台的久迩宫邦彦王之台中不敬事件而引咎辞职。

川村竹治(1871年7月17日-1955年9月8日),日本官僚,政治家。历任南满洲铁道社长、第12任台湾总督。

任内大事:桃园大圳开工,宜兰大浊水溪治水工事动工,日月潭电力事业再建资金筹款虽顺,但受总督交接影响而停工。设置高等警察,以取缔过激思想。1928年12月4日台湾革命青年团林文腾等11人以违反治安维持法被判刑,恢复台湾总督府史料编纂会,其后完成《台湾史料稿本》等重要资料。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石冢英藏(1866年-1942年),日本福岛县人,第13任台湾总督。因为任内发生震惊国际的雾社事件,引咎辞职。

太田政弘(1871年-1951),日本山形县人,第14任台湾总督。

任内大事:雾社事件后,新立蕃地管理制度,谕示官员要以"德与爱"来治理,但因强行将原住民迁移至川中岛(清流部落)而引发第二次的冲突,同时亦着手发展山地交通,改善原住民生活环境;总督府总务长官计三次更迭,分别为高桥守雄、木下信、平冢广义等,频繁变动人事;1931年2月18日台湾民众党第四届代表大会被警察下令禁止结社活动;决定台北市区都市计划;设置台北广播电台。

南弘(1869年11月13日-1946年2月8日),日本富山县人,著名政治家。第15任台湾总督,为任期最短的总督,来台就任不到三个月,便因内阁改组,辞职回东京担任递信大臣。

中川健藏(1875年-?),日本新潟县人,第16任台湾总督,最后一任文官总督。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小林跻造(1877年-1962年),日本广岛县人,日本海军大将,元帅海军大将加藤友三郎外甥。

小林跻造以皇民化、工业化、南进基地化三原则统治台湾。任内大事:1936年11月设官民合营的台湾拓殖株式会社,主要在开发未垦土地,移民日本人至台湾,协助日人在南支、南洋的拓殖事业,发展工业,并对厦门、海南岛等日本占领地于行政方面积极配合;强力推动皇民化运动,强制废止台湾报纸的汉文栏;奖励台湾人改日本姓名;禁止歌仔戏、布袋戏;废止台湾阴历年习俗,但台湾照过,日本人乃订阴历初一起五日内为劳动服务周,积极去台湾文化;强制参拜神社;实施管制米谷输出;关闭中央研究所;设热带医学研究所;建农业试验场;新高港筑港开工;建基隆港船坞;设立国家公园。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长谷川清(1883年5月7日-1970年7月2日),日本福井县人,日本海军大将。作为侵华日军的急先锋,其率领的海军以及海航部队参加过淞沪会战、江阴海战、南京保卫战等一系列战役,并且开启了臭名昭著的"无差别轰炸"战例。

任内缓和前任总督小林跻造的宗教政策,组成皇民奉公会;强化初等普通教育义务化;设置台北帝国大学预科;1942年4月1日实施陆军特别志愿兵制度;1943年8月实施海军特别志愿军制度;1944年实施征兵制。

旧日本台湾总督府简介

安藤利吉(1884年4月3日-1946年4月19日),日本宫城县人,日本陆军大将,第19任(最后一任)台湾总督。

1941年至1944年12月先后出任日军台湾军司令官和台湾总督。日本投降后,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市举行台湾日军投降仪式上,安藤利吉向中国受降官鞠躬缴械、签字盖章,从而结束了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对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