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被稱作“四大奇書”之首,其實是當時生活時代的寫照!

這部書被稱作“四大奇書”之首,其實是當時生活時代的寫照!

長篇小說《金瓶梅》借《水滸傳》人物西門慶為主角,表面上似取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三個女人的名字為書名,實際上卻以西門慶一生的經歷作為全書的骨幹和脈胳。全書開始時他二十七歲,寫到第七十九回嗚呼哀哉,則是三十三歲。

西門慶,複姓西門,號四泉,山東清河人,生在破落戶財主家庭。父母雙亡,兄弟俱無,“不甚讀書,終日閒遊浪蕩”,在縣衙門前開一家生藥鋪。那人“專一飄風戲月,調佔良人婦女,娶到家中,稍不中意,就令媒人賣了。一個月倒在媒人家去二十餘遍,人多不敢惹她”。“近來發跡有錢,專在縣裡管些公事,與人把攬說事過錢,交通官吏,因此滿縣人都懼怕他。”

西門慶初娶陳氏早逝,旋娶吳千戶女兒月娘為繼室。因家道日落,出多進少,先娶從良妓女李嬌兒,帶來嫁妝三千兩銀子,又娶富孀孟玉樓,更發了大財。接著又娶李瓶兒,陪嫁的金銀財物更多,“又得兩三場橫財,家道營盛”。

他還毒死潘金蓮的丈夫武大,並娶她為妾,又收用前妻婢女孫雪娥,總共是一妻(吳月娘)五妾(李嬌兒、孟玉樓、孫雪娥、潘金蓮、李瓶兒)。

期間還收用吳月娘的丫環春梅,奸佔宋惠蓮、玉宵、王六兒、賁四嫂、林太太等人,又在妓院包妓李桂姐、李桂卿、鄭愛月……

《金瓶梅》全書共一百回,第七十九回峰迴路轉:西門慶因淫慾無度,暴病而亡。從第八十回起漸次收場。到第一百回吳月娘生遺腹子孝哥出家為僧,西門家只剩下吳月娘及其養子玳安。短短六年間,西門一家走完了從發跡、斂財、暴富,直至衰敗的全過程。

“腐敗的政治,黑暗的社會,竟把這樣的一個無賴,一帆風順的‘日日高升’,居然在不久,便成一縣的要人,社會的柱石,這個國家如何會不整個的崩壞?”(鄭振鐸《談〈金瓶梅詞話〉》)

《金瓶梅》第三十回有一段話:“那時徽宗天下失政,奸臣當道,讒佞盈朝。高、楊、童、蔡四個奸黨,在朝中賣官鬻獄,賄賂公行,懸秤升官,指方補價。夤緣鑽刺者,驟升美任;賢能廉直者,經歲不除。以致風俗頹敗,贓官汚吏遍滿天下,役煩賦重,民窮道起,天下騷然。”這段話明說宋朝,暗指明朝。

這部書被稱作“四大奇書”之首,其實是當時生活時代的寫照!

欣欣子《金瓶梅詞話序》謂此書“寄意於時俗”。明人沈德符稱其“指斥實事”(《萬曆野獲編》)都印證了這一點。

魯迅先生也說:“至謂此書之作,專以寫市井間淫夫蕩婦,則與本文殊不符,緣西門慶故稱世家,為搢紳,不惟交通權貴,即士類亦以周旋,著此一家,即罵盡諸色,蓋非獨描摹下流言行,加以筆伐而已。”

又說:“就文辭與意象以觀《金瓶梅》,則不外描寫世情,盡其情偽,又緣衰世,萬事不綱,爰發苦言,每極峻急,然亦時涉隱曲,猥黷者多。”(《中國小說史略》)

《金瓶梅》第一回:“話說宗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間,朝中寵信高、楊、童、蔡四個奸臣,以致天下大亂。黎民失業,百姓倒懸,四方盜賊蜂起,罡星下生人間,攪亂大宋花花世界。”

北宋末年,“太學生陳東等上書,數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罪,謂之‘六賊’,請誅之。”(《宋史·欽宗本紀》)時有“六賊”之稱,為何《金瓶梅》改稱“四個奸臣”呢?

原來明朝末年,朝中也有嚴嵩、張瓚、郭勳、胡守中四個奸臣,人稱“四凶”。把宋朝的“六賊”故意改寫為“四個奸臣”,說明作者藉此影射當朝政事,意在借古諷今。沈德符一眼就看穿了《金瓶梅》作者的用意:“指斥時事,如蔡京父子則指分宜”。嚴嵩為江西分宜人,嚴嵩父子的劣跡與蔡京父子有許多相似之處。

《金瓶梅》多處寫到東京蔡太師壽誕,文武百官紛紛進京慶賀,進生辰扛(綱)的不計其數。西門慶進獻的壽禮有二十多扛。高官做壽百僚送禮,本是歷朝常見的陋習,明朝亦然。據記載,嚴嵩當國時行賄送禮之風最盛。後來嚴嵩籍沒抄家,有一本書專記抄沒的物資清單。其中就有與西門慶進獻的禮品名稱相符之處。如西門慶送的壽禮中,有四陽捧壽的銀人,每座高尺餘,壽字壺兩把,而嚴嵩抄沒的贓物中則有水晶嵌寶廂銀美人一座,金福字壺一把。

這就是《金瓶梅》作者著手營造的“典型環境”,而西門一家則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最早覺察到這一點的不是今人,而是古人張竹坡。他生於清康熙九年(1670年),卒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年僅29歲。張於1695年完成對《金瓶梅》的評點。

張竹坡認為,《金瓶梅》是一部奇書,而不是淫書。這部書“獨罪財色”,乃洩憤之作。

這部書被稱作“四大奇書”之首,其實是當時生活時代的寫照!

他在評論中寫道:“今止言一家,不及天下國家,何以見怨之深,而不能忘哉?”這段話說明張竹坡的目光已觸及文藝創作中的“典型”問題,所以他說:“《金瓶梅》因西門慶一分人家,寫好幾分人家,如武大一家,花子虛一家,喬大戶一家,陳洪一家,吳大舅一家,張大戶一家,王招宣一家,應伯爵一家,周守備一家,何千戶一家,夏提刑一家。他如翟雲峰在東京不算,夥計家以及女眷不往來者不算,凡這幾家,大約清河縣官員大戶,屈指已遍,而因一人寫及一縣。”

《金瓶梅》也寫了許多地方上的貪官汚吏、市井惡霸,張竹坡認為“無非襯西門慶也”。普天之下“何止百千西門,而一西門之惡已如此,其一太師之惡為何如也”?

魯迅所述“著此一家,即罵盡諸色”,也是這個意思。張竹坡通過這種寫作方法,把矛頭指向整個舊社會:“即千古算來,天之禍淫福善,顛倒權奸處,確乎如此”。

《金瓶梅》通過西門慶社會活動的脈絡,描述了上自皇帝身邊的宦官和權傾朝野的太師,下至市井幫閒、地痞流氓等形形式式人物的卑鄙行為與罪惡活動,從而勾勒出一幅鬼蜮世界的場景。這個鬼蜮世界正是作者所生活的時代的寫照,亦即當時的真情實況。

“在《金瓶梅》裡所反映的是一個真實的中國的社會。這社會到了現在,似還不曾成為過去。要在文學裡看出中國社會的潛伏的黑暗面來,《金瓶梅》是一部最可靠的研究資料。”(鄭振鐸《談〈金瓶梅詞話〉》)

“它是一部很偉大的寫實小說,赤裸裸的毫無忌憚的表現著中國社會的病態,表現著‘世紀末’的最荒唐的一個墮落的社會的景象。而這個充滿了罪惡的畸形的社會,雖經過了好幾次的血潮的洗盪,至今還是象陳年的肺病患者似的,在懨懨一息的掙扎著生存在那裡呢。”(同上)

張氏在《竹坡閒話》中高度評價《金瓶梅》的結構:“我喜其文之洋洋一百回,而千針萬線,同出一絲,又千曲萬折,不露一線。”又說:“其書之細如牛毛,乃千萬根共具一體,血脈貫通,藏針伏線,千里相牽,少有所見。”

張竹坡把《金瓶梅》與《史記》相提並論,說這部書就是一部《史記》。《史記》有獨傳,也有合傳,都是分開寫的,“而《金瓶梅》卻是一百回共成一傳,而千百人總合一傳內,卻又斷斷續續各人自有一傳”。

《金瓶梅》涉及的人物據統計有853人。如此眾多的人“總合一傳”,豈不頭緒紛繁,讓人摸不著腦袋?張竹坡認為說來也簡單:“劈空撰出金、瓶、梅三個人來,看其如何收攏一塊,如何發放開去。看其前半部止做金、瓶,後半部止做春梅,前半人家的金、瓶,被他千方百計弄來,後半自己的梅花,卻輕輕的被人奪去。”

在張竹坡看來,第一回是《金瓶梅》全書的總綱:“一部一百回,乃於第一回中,如一縷頭髮,千絲萬絲,要在頭上一根繩兒扎住。”又說:《金瓶梅》“開講處幾句話頭,乃一百回的主意。”

《金瓶梅》的“主意”可以用書中一段話來概括:“如今這一本書,乃虎中美女,後引出一個風情故事來。一個好色的婦女,因與了破落戶相通,日日追歡,朝朝迷戀,後不免屍橫刀下,命染黃泉,永不得著綺穿羅,再不能施朱傅粉。靜而思之,著甚來由?況這婦人,他死有甚事?貪他的,斷送了堂堂六尺之軀;愛他的,丟了潑天哄產業,驚了東平府,大鬧了清河縣。端的不知誰家婦女?誰的妻小?後日乞何人佔用?死於何人之手?正是:說時華嶽山峰歪,道破黃河水逆流。”

張竹坡在《金瓶梅》第一回的回評中指出:“此書單重財色,故卷首一詩,上解悲財,下解悲色。一部炎涼書,乃開首一詩,並無熱氣,信乎作者注意下半部,而看官益當知看下半部也。”(《張竹坡評點〈金瓶梅〉》)

又指出:“《金瓶梅》是兩半截書,上半截熱,下半截冷;上半熱中有冷,下半冷中有熱。”(同上)

張竹坡把冷熱說歸結為破解《金瓶梅》的一把金鑰匙:

“其起頭熱得可笑,後文一冷便冷到徹底,再不能熱也”。“作者直欲使此清河縣之西門氏冷到徹底並無一人,雖屬寓言,然後其恨此等人,直使之千百年後永不復望一復燃之灰。”(同上)

一部《金瓶梅》把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描寫得淋漓盡致;把官場權術、商界陰謀,描寫得細緻入微;把人心險惡、社會醜態,描寫得無不畢露。正如魯迅所言,“諸‘世情書’中,《金瓶梅》最有名。”

“作者之於世情,蓋誠極洞達,凡所形容,或條暢,或曲折,或刻露而盡相,或幽伏而含譏,或一時並寫兩面,使之相形,變幻之情,隨在顯見,同時說部,無以上之”。

又說:“故就文詞與意象以觀《金瓶梅》,則不外描寫世情,盡其情偽。”(《中國小說史略》)

“張竹坡在他的評語中破天荒地提出了典型這個概念,並且準確無誤地直接用在對《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西門慶、陳經濟身上”。

“首先,張作坡看到了典型形象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應能反映出社會生活中某些人的某些共同性來”。其次,“並沒有僅僅留在人物的普遍性、共同性、一般性上面”,“還看到了典型人物的個別性、特殊性、差異性”。(陳昌恆《論張竹坡關於文學典型的摹神說》)

陳昌恆還認為,“張竹坡在他對《金瓶梅》的全部批評中,充分注意到了典型性格的塑造,並且就典型性格的個性化,提出了很好的理論見解。”

接著他具體分析了三種塑造個性化典型的手法,並指出張竹坡把這三種手法歸結為一句話:“為眾腳色摹神”。據此,陳昌恆認為,張作坡關於“並惡及出身之處”的見解,指的是典型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而這種環境與人物性格是一致的,是同時存在的,也是再現典型性格的客觀條件,這就觸及了現實主義的一個重要命題:如何“正確地表現出典型環境的典型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