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手下大将蓝玉功成名就,干了什么最后被扒了皮?

小颙小站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太子朱标因病不治死去,举国哗然,哀恸不已。

有眼力的朝臣闻风而感,大明的天要变了。

朱标死后,朱元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将近20天。这20天里,没有人知道皇帝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所布爪牙锦衣卫指挥使蒋王献传回消息,大将军蓝玉拥兵自重,密谋造反。朱元璋以雷霆之势捉拿大将军蓝玉,经吏部、刑部多方审讯,证据确凿。蓝玉被叛夷三族,午门死剥暴尸三日。


洪武二十六年的隆冬,南京城的午门外,站满了熙熙攘攘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老百姓。此时午门横梁上已经倒挂着三个活像剥皮青蛙的人。恰逢寒冬滴水成冰,如果不是看过这三个倒霉鬼被活剥的场面,会让人产生看起来死的不是那么凄惨血淋淋的错觉。

轮到第四个人时,百姓们分明从主刑官口中听到“蓝玉”二字。然后人群便一片轰动。

“大将军蓝玉啊?!听说是谋反?!”

百姓个个面面相觑,议论纷纷,眼神里充满了不相信。大将军蓝玉,多大的官啊!换做是谁也不会相信的。


(人物还原蓝玉)

蓝玉的死法,朱元璋算了念了点旧情,让锦衣卫先把他勒死再剥皮,便是死剥了。

说实话,时至今日,蓝玉当初到底有没有密谋造反,仍无定论。蓝玉之死,极有可能是一纸“莫须有”。

但是此前大将军蓝玉的嚣张跋扈,狂悖至极满朝皆知。彼时,太子朱标还健在,朱元璋仍然在日日打着将江山传给朱标,而后三代至万世永驻的打算。朱元璋一手给朱标打造了辅助他江山永固的常蓝系,并且对常蓝系对朱标的忠心毫不质疑。

原来,蓝玉姐姐嫁给了大将军常遇春,二人所生之女,又嫁给了朱标为太子妃,蓝玉女儿又嫁给朱标胞弟蜀王朱椿。当然,这一切姻亲都是朱元璋良苦用心替朱标张罗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朱标死的早。

当时,大将军蓝玉自恃捕鱼儿海一战名震天下,时常居功自傲,又仗着朱元璋的礼遇得意忘形,时有占人良田,殴打御史之事。


(影视剧捕鱼儿海战役:蓝玉)

此外,蓝玉事事喧嚷以皇帝的行事作风为典范,做起了朱元璋起兵时广收义子的事,义子个个与朱元璋当年手下义子如出一辙,只知有父不知有皇。蓝玉团灭北元后,竟强占了元妃,元妃见辱自杀,酿成元俘兵变。后凯旋回朝时,只因守门将领夜深雾重辨人不全未开城门竟下令强攻城楼,杀守将。回京后,朱元璋封其为太子太保,其上旨反问“难道我不够资格作太师么?!”

看到这,莫说谋不谋反,单他在攻城杀守将时便可作造反处理了。但是朱元璋忍住了,因为太子朱标需要他,信任他,而他也算忠于朱标。

后来,朱标一死。朱元璋把自己关了20多天,出来后,大明的天果然变了。

杀蓝玉,传位嫡长孙朱允炆。

原因很简单,朱允炆与蓝玉非亲非故,镇压不住。


不书公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蓝玉谋反。

满清建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篡改《明史》,将明朝所有历史全部改写一遍。

为了证明满清的合法性,就把明朝写的异常垃圾,像一坨屎一样。

甚至,连朱元璋的相貌都被篡改了,变成一个铁铲脸。搞笑的是,你就算篡改,也顺带把朱元璋子孙的样子也改掉啊,却没改。

这就形成了爷爷、儿子、孙子长相完全不同的画像。

蓝玉案件也是如此。

明史直接说蓝玉是被栽赃的,根本没有谋反,只是朱元璋想除掉他。

但其实明史的国内史学界泰斗陈梧桐教授,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却认为:蓝玉谋反的事实是确凿无疑的,但朱元璋将蓝玉案扩大,进行大规模的诛杀,又必然造成大量的冤狱。

其实,蓝玉本来就嚣张跋扈,傲慢自大,桀骜不驯。

此人手握兵权,又养着家兵家将,仗着和太子朱标有亲戚,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蓝玉的问题很多。

历史记载:

第一,蓝玉渐恣意骄横,蓄养了许多庄奴、义子,数量高达几千人。他们乘势横行霸道,无所不为。

蓝玉本人也是如此。他曾强占东昌民田,被御史查问,蓝玉大怒,竟然将御史赶走。


第二,纵兵胡来。

蓝玉北征南返时,夜抵喜峰关。守关卫将为了确认身份而未能及时开门,蓝玉便纵兵放火,自破城门而入。

第三,蓝玉北征俘获元太子妃。如此重要的俘虏,他不但没有向皇帝汇报,反而纳入自己的妻妾行列。结果太子妃不从,羞愧自杀。


第四,蓝玉北征归来,朱元璋亲自设宴为他庆功。宴会开始,朱元璋致辞,大力的表彰了蓝玉,还提议大家一起向蓝大将军敬酒。对这样的恩宠,蓝玉不跪不拜,随口说道:“蓝某扫灭这些妖魔小丑,如探囊取物,何足挂齿。”蓝玉根本没把皇帝放在眼里。


还有种种。


太子朱标死后,蓝玉失去政治靠山,开始恐惧。

另外,胡惟庸谋反被杀后,蓝玉认为自己和胡惟庸有很多关系,恐怕也难逃一死,开始策划政变干掉朱元璋。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定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

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

其实蓝玉功劳很大,又桀骜不驯,本来就是凶多吉少。

他又策划谋反,无论成功与否都是死路一条。


萨沙


蓝玉作为朱元璋手下第一悍将,立功无数,也因此很受朱元璋赏识,并且还让自己的儿子娶蓝玉的女儿为妻,二人结成儿女亲家,但是建国之后,蓝玉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更重要的还有谋反的迹象,朱元璋忍无可忍,最后将其杀害,并且扒其皮,昭示天下以儆效尤。



蓝玉是一介武将,带兵打仗不含糊,但是政治上的利害关系掌握的却不是太好,导致最后惨死的下场。

居功自傲

居功自傲是很多武将的毛病,很多打天下的武将认为,我们曾经与皇帝同甘共苦,经历种种磨难,或者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日子,最后夺取天下,就应该共享天下,皇帝就应该对自己施加大大的恩典。但是却不知皇帝当初有多重用你,建国之后就有多提防你,你曾经建立的功劳越大,皇帝对你的警惕就越大。



蓝玉就不知道这个利害关系,一味的想要获得的更多贪婪成性,更重要的是丝毫不知收敛,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认为连皇帝都欠自己的。蓝玉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得很不得体,也经常口出狂言,即便是对皇帝也谈不上多少敬畏,更是做出了许多鱼肉百姓和各种各样的荒唐事,如打仗归来到喜峰关时,因守城士兵没有及时开门迎接,竟然直接带兵破门而入,等等,这些都惹得朱元璋很不快。


拥有兵权而不自重

蓝玉是出了名的实力派,带兵打仗毫不含糊,由于常年参与战事,手中兵权自然不会少,而蓝玉当时身为天下之总兵,掌握天下之兵权,这很自然的便会遭到朱元璋的猜忌,但是蓝玉却丝毫不在乎,一点也不知道收敛光芒,反而如朱元璋当年一样,大肆的收义子义孙,扩充自己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蓝玉的这些义子们以及身边的军卫只听蓝玉的将令,而不听朱元璋的皇命,朱元璋让其退下,他们却无动于衷,而当蓝玉让他们退下的时候,才乖乖的退下,从这时起便引起了朱元璋的杀心。


蓝玉的催命符-朱标的早逝

太子朱标是朱元璋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并且朱元璋为朱标培养了他自己的势力,以便在自己百年之后,儿子朱标能够坐稳皇位,而这其中的一个核心人物就是蓝玉,蓝玉和朱标关系要好,因此蓝玉也算是太子的人,所以蓝玉种种令朱元璋所不喜的行为,朱元璋都能够忍。但是朱标英年早逝了,这一切便不在相同,曾经为太子培养的人现在反而变为了自己孙子登基的拦路虎,而蓝玉便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朱元璋自己本人都有些管理不住蓝玉的迹象,何况自己的孙子呢!于是朱元璋暗暗下定决心,要除了蓝玉。


综上三点,便是蓝玉身首异处的原因,可以说蓝玉的这种性格与其所作所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有好的下场,更何况遇到的是朱元璋,所以便有了最后被扒皮的下场。先不说蓝玉的所作所为,就朱元璋自己都是千古难得一遇的狠辣的皇帝,明初三大案前前后后共受此牵连十多万人,可见朱元璋的狠辣,而蓝玉面对朱元璋还自己找死,所以最后死的不能在死。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一代名将竟落了个被剥皮萱草的结局,不免令人唏嘘,主要原因恃宠而骄,目中无人,飞扬跋扈。其中原因我认为应该从表面和内在两个方面来说。

表面原因有三点:

一、侮辱元妃

蓝玉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大破北元,俘虏了北元皇子、皇妃、公主及文武官员共三千多人。在班师回朝的路上,蓝玉似乎高兴的忘乎所以了,看到元妃貌美,竟然侮辱了元妃,元妃不堪受辱自尽而亡。这件事的影响非常恶劣,不仅违反了朱元璋的军令,而且让北元更加仇视明朝,埋下不安定的种子。

二、毁关破城

有人可能会奇怪,战争中攻城拨寨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但关键蓝玉毁坏的是明朝的关隘。原来,在蓝玉回师途中,夜里路过喜峰口关隘,由于是夜间,守城兵士没有及时开门迎接于他,蓝玉竟然下令毁关破门而入,骄横拨扈可见一斑。

三、蓄养义子

蓝玉随着地位的提升,变得有些肆意妄为。蓝玉蓄养了大量的庄奴、义子,这些人只听从蓝玉一人的命令。这些人仗着蓝玉的势力,横行乡里,多行不法之事。蓝玉自己更甚,强占民田,有御史前来查问时,蓝玉竟仗势将御史赶走,简直是无法无天。

这些都是蓝玉被杀的表面原因,这些理由虽然足够充分,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如果没有后面内在原因的话,朱元璋可能只会责罚蓝玉而不会杀掉他。

内在原因:

蓝玉功成名就之后的种种言行,朱元璋都很清楚,但是朱元璋并未追究蓝玉责任,这一切都缘自一个对朱元璋很重要的人——太子朱标。

蓝玉和太子朱标什么关系呢?蓝玉是常遇春的内弟,而常遇春的女儿是朱标的妃子,按辈分朱标得叫蓝玉舅父。正因为这层关系,蓝玉和太子朱标的关系很好。朱元璋也很看重这层关系,蓝玉就是朱元璋留给太子朱标的镇国利器。朱标即位之后,国家有难之际,蓝玉就能披坚执锐、定国安邦。

但是事与愿违 ,朱标不幸早亡。朱元璋打算让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接班,这一班骄兵悍将哪是一个小孩子能对付得了的?所以,蓝玉就被安上造反的帽子,不仅被杀,人皮也被剥了下来,真是可悲可叹。


爱历史


蓝玉被剥皮,实际上是朱元璋对蓝玉的“特殊照顾”。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明朝的刑罚是最残忍的,假如蓝玉不被剥皮的话,就要被一刀刀的凌迟处死,承受的痛苦要远大于剥皮。况且剥皮不一定是活着剥皮,可能是先将蓝玉斩首,再进行剥皮。蓝玉被处以极刑,一方面是他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朱元璋的问题。

先说蓝玉自身的问题,蓝玉在明朝的地位,相当于明朝刚刚建国时期的徐达。徐达每一次出征之后,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兵权交给朱元璋,从来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也从来不敢在军队里面拉帮结派。反观蓝玉,每一次出征的时候,都十分的骄傲跋扈,因为边关守将开门晚了一会,蓝玉就直接带兵攻关。在出征北元期间,蓝玉还强暴了北元皇帝的妃子,把战前朱元璋的训诫当做了耳旁风。

在战争结束后,朱元璋刻意的打击蓝玉,把他的封号从梁国公变成了凉国公,并且多次当场批评他。蓝玉还是不知道收敛,在朝廷内部拉帮结派,朱元璋封蓝玉做了太傅,蓝玉发牢骚说“难道我的功劳不配做太师吗!”这些都是蓝玉自身的问题,不过从这几件事来看,蓝玉只是性格鲁莽嚣张跋扈,并没有触犯死罪。

再来说一下朱元璋的问题,朱元璋生性多疑,一生杀戮功臣数万人。徐达对朱元璋这样忠心耿耿,朱元璋依然不信任他,还将他故意抱上龙床,然而自己在外面看着徐达的表现。徐达从床上滚下来磕头直呼死罪,朱元璋才放过了他。蓝玉同徐达的表现截然相反,面对着朱元璋这么一个多疑的皇帝,蓝玉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蓝玉能够多活几年,主要是因为朱标的缘故,蓝玉是朱标的死党,朱元璋看在儿子的面子上,一直没有杀蓝玉。到了朱标去世后,朱元璋自然不会对跋扈的蓝玉手下留情。


史海泛舟摆渡人


背景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朱元璋在朱标死后借蓝玉案大量屠杀有军事才能的人,认为对君权的潜在威胁,但靖难之役时建文帝少人可用。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大将军蓝玉和大批人,而蓝玉是洪武时期的主要将领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他率15万大军出塞追击蒙古军队,直到捕鱼儿海(即今贝尔湖),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人,大胜而归。此后,他又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战功,被晋封为凉国公,位居大将军之职。蓝玉统兵多年,在军中颇有威望;麾下骁将十余员,个个勇猛善战。以一介武夫起家的朱元璋,原本就最忌武人拥兵;而蓝玉却自恃功高势大,骄横不法。在军中,他擅自黜陟将校,进止自专,甚至不听君命。某次北征还师,夜扣喜峰关,关吏没有及时接纳,蓝玉就纵兵毁关强行进入,这一举动显然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1]。在地方上,蓝玉霸占东昌民田,私蓄奴婢,纵奴作恶乡里。此事后为御史举劾,但蓝玉竟怒逐御史[2]。他还让家人私买云南盐1万余引(每引200斤或400斤),进行走私。又因奏请多未采纳,一直对朱元璋心怀不满。这些做法,终于让朱元璋动了杀心。

概述

蓝玉亲家叶昇被牵连入胡党,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𤩽指控蓝玉谋反,并在蓝玉府库内搜出近万把倭制武士刀[3]之说,朱元璋《太祖皇帝钦录》说:“蓝总兵通着府军前卫指挥、千户、百户、总旗、小旗造反,凌迟了。”抄其家产,诛其三族,此案连累一万五千人被杀,包括一公爵、十三侯爵、二伯爵,[4]《名山藏》云:“(朱元璋)使詹徽从太孙录玉,玉不服,徽叱曰速吐实毋徒株连人。玉大呼徽即臣党矣。太孙曰有是哉。捽徽下先断其手足戮之市中。 ”文士王行曾在蓝玉府中授课,亦被杀,[5]史称“蓝玉案”。未久颍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宋国公冯胜等也在一两年内相继被杀,俞本《记事录》云﹕宋国公胜、颖国公友德等为党逆事伏诛﹐家属悉令自缢﹐毁其居室而焚之。《国榷》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庚申条写:“会宁侯张温、都督萧用等以党诛。”至此,明初开国功臣几被杀尽,仅存汤和(稍后亦病死,家属都以为善终)、耿炳文等人。朱元璋最后说:“迩者朝臣其无忠义者李善长等,阴与构祸,事觉,人各伏诛。今年蓝贼为乱,谋泄擒拿,族诛已万五千人矣。馀未尽者,已榜赦之。犹虑奸顽无知,尚生疑惑,日不自宁。今特大诰天下,除已犯已拿在官者不赦外,其已犯未拿及未犯者,亦不分蓝党、胡党,一概赦宥之。”[6]

朱元璋南北榜案又指一些官员是胡监党人而凌迟他们。

顾诚《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说朱元璋在闰五月去世的,二月间病体缠身之时仍力疾作出“凌迟”在押成丁“胡蓝党人”和断没田口家财的决定,可谓至死方休。

建文帝时赦免胡蓝党人。

《蜀警录·蜀乱》记载张献忠入蜀王府,见端礼门楼上奉一像,公侯品服,金装、人皮质,头与手足俱肉身。讯内监,云明初凉国公蓝玉,蜀妃父也,为太祖疑忌,坐口谋反,剥其皮。传示各省,自滇回,蜀王奏留口口口楼。献忠遂效之,先施于蜀府宗室,次及口口文武官,又次及乡绅,又次及于本营将弁。由是剥皮之刑繁兴矣。

鲁迅在《病后杂谈》中说:“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

被杀者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五月初一日颁布《逆臣录》,列名《逆臣录》的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凉国公蓝玉

景川侯曹震

鹤庆侯张翼

会宁侯张温

沈阳侯察罕

普定侯陈桓

舳舻侯朱寿

怀远侯曹兴

东平侯韩勋

全宁侯孙恪

宣宁侯曹泰

西凉侯濮玙

东莞伯何荣

徽先伯桑敬

吏部尚书詹徽

户部侍郎傅友文

事后

蓝玉党案结案后,朱元璋公布的该案案犯供状,现存两个手抄本,分别藏在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前者名为《蓝玉党供状》,不分卷,已收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杂史类,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后者名为《逆臣录》,分为五卷,已经王天有、张何清点校,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海浮山顽石


提到蓝玉,我不禁想到了汉朝的韩信,同样是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同样功高盖主,拥兵自重且锋芒太露,犯了为人臣子的大忌,韩信蓝玉

蓝玉最后下场被处死扒皮,原因可以总结为两个,第一是蓝玉性格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蓝玉,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 ,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蓝玉还是是太子朱标的舅岳父,朱元璋也把他比作了卫青、李靖一样的英雄。

但很快蓝玉开始恃功自傲。北征回来的时候,蓝玉在抵达了长城喜峰关,由于守关将领没有及时开门,蓝玉竟然下令随行士兵攻打关口。对大明边关进行攻击的事实,让朱元璋觉得这些兵马大有成为“蓝家军”的态势,而且蓝玉还自持功高变本加厉。不但强暴故元王妃,而且还非法侵占民田,御史查问此事时,蓝玉竟然派人将其赶走。同时蓝玉还效仿朱元璋,收养了很多干儿子。而且他还越过朝廷,私自安排了一些人进入军队任职。甚至蓝玉还嫌弃自己官小,对朱元璋颇有怨言说:"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吗!"此后上奏言事,朱元璋大多不采纳他的建议,蓝玉越发怏怏不乐。最让朱元璋受不了的就是蓝玉竟然质疑皇权:蓝玉曾经向朱元璋奏请过一些事情,但朱元璋却不置可否。蓝玉发表感慨说:“上疑我矣”。

如果这些朱元璋都可以视而不见,那唯一的理由就是,当时蓝玉刚好符合朱元璋的政治规划,当时蓝玉作为太子朱标的舅岳父,一心辅佐太子,对太子忠心耿耿,《明史》曾记载蓝玉向朱标密告朱棣有不臣之心,以此可见两人的亲密程度。所以想把蓝玉留给朱标。 但意外发生了。公元1392年,朱标突然去世了,朱元璋安排的一切都破灭了,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立了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悲剧的是,朱允炆还不是蓝玉外甥女的儿子,而是朱标侧妃吕氏的儿子。朱允炆根本驾驭不了蓝玉这名骄兵悍将,这便是蓝玉被杀的第二大原因,也就是朱元璋的整治规划的破灭,公元1393年二月,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蓝玉谋反,此时距离朱标去世不足一年。

很多人说朱元璋杀蓝玉证据不足,但到了这一步,所有的证据罪名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两点;1:蓝玉有谋反的实力,并且他本人也有一颗桀骜不驯的内心:2:此时朱元璋已经疾病缠身,皇太孙朱允炆威信不足。


趣说谈史


义子太多,手下只听将令,不听圣旨


关东长白山


被朱元璋怀疑的就没有个好下场。。。

老朱不是一般的狠人,他对权力和安全的追求超乎寻常,什么大将、功臣、宰相,通通弄死,不然就吃不好睡不好。

印证了一句话:皇帝都是孤家寡人,寡情薄幸之徒。


伪装135707859


帮了朱元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