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市一醫院開展岳陽市首例食管早癌ESD治療

岳阳市一医院开展岳阳市首例食管早癌ESD治疗

手術現場。

紅網時刻5月9日訊(通訊員 蘇衛華)近日,60歲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劉阿姨,在岳陽市一醫院消化科專家的努力下,體驗了食管早癌ESD治療。

劉阿姨因“上腹脹1月”來院, 經無痛精查胃鏡下NBI+放大內鏡考慮食管早期癌,但食管壁跟胃、結腸相比更薄,約3mm,無漿膜層,且靠近主動脈及氣管,手術難度較大、風險大,陳衛星和諶林傑兩位專家在奧林巴斯290系統高清放大內鏡下,經過40分鐘的精準微創手術,病變被完整剝離,無創面出血、穿孔併發症。

消化道早癌是指病變僅侷限於消化道的粘膜層及粘膜下層的腫瘤,僅侷限於粘膜層的又叫粘膜內癌。內鏡下切除技術,特別是內鏡粘膜下剝離(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出現和推廣,使消化內鏡醫師不光能發現和診斷消化道早癌,還能內鏡下根治早期癌,既往大多數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診斷時已經處於進展期,手術創傷大、療效差、生存期短、醫療費用高,如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消化道早期癌,便可通過內鏡下微創手術進行早期治療甚至根治。

岳陽市一醫院消化內科2018年7月新引進奧林巴斯290系統主機及高清放大內鏡,系統採用了最新的光學數字技術,具有放大內鏡功能、高像素、高清功能,能夠更精確的觀察消化道粘膜腺管開口形態及上皮毛細血管的走形,幫助醫生準確迅速的發現病變,提高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變的診斷率,實現胃腸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目前醫院已經發現消化道早期癌30餘例,經內鏡下微創ESD治療給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