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國工作的留學生,混得「都挺好 」?

中國留學生,一群永遠也逃不出輿論場的尷尬者。

這種人設究竟能撐多久?我們在世俗的臆想中活得越來越魔幻。以下是我身邊5位留學男女回國工作後的真實生存故事。


那些回國工作的留學生,混得「都挺好 」?


留學生一定比非留學生混得好?

我不同意。

化名:路德維希·範·抱多芬


職業:音樂投資工作者


留學地:英國倫敦


月薪:稅前¥10K左右


我高中就來英國讀書了,一個私立女校,穿制服上學的那種,可惜那會兒還沒有抖音。

在外人眼裡,我算個“無需努力拼搏就可繼承父業的白富美”。每次聽到這種話我就背脊發涼。繼承這件事像是終點,但我想無限豐富這條必經之路的體驗感。你不總說我是“出淤泥而不染”嗎?我不知道(笑)。

我好像不太習慣那種蹦迪喝酒的二代圈,除非不得不去應付。

在倫敦讀大學的強烈感受,便是從大一開學第一天,就要沉浸在找工作的焦慮情緒中。記得大一orientation week,就被拉去參加career fair,對CV和cover letter完全沒概念。那時每個人心裡都有謎之執念:

誰能留在英國工作,誰牛逼。

受制於簽證的問題,英國的中小公司都不給簽證,因此四大、諮詢公司、投行的offer就成了很多中國學生想證明自己特別outstanding 的唯一證據。現在感覺蠻好笑,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想過我到底要做啥?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啊?

結束三年的本科課程後,我順利留在了英國四大工作,當時覺得好像人生的後幾年都將非常安穩地度過。奇怪的是,自踏上社會的那天起,我才發現似乎每過一陣子都要面對一系列糾結的選擇。每次週末相聚,吃完烤魚玩完狼人殺以後,留英的同學們經常抱團在一起,討論的話題無非是:

什麼時候該回國工作?

現在國內的環境怎麼樣了?

是不是有適合自己的崗位?

當然,這種對話是沒有答案的。一般都是在死寂和迷茫的情緒裡告終。

用一個經濟術語來表述,其實什麼決定都有trade-off吧。在國外工作的好處是:首先假期多,你可以有很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其次那畢竟是發達國家,人口基數不大,畢業之後如果在大公司待著,entry level的工資相對國內來說可觀很多。

但劣勢也顯而易見:無論在國外多少年,都很難融入那裡的圈子,畢竟咱們從小是看西遊記長大的。

所謂的“國外沒有辦公室政治”,其實也是因為我們連主流社會都還沒融入進去,誰會真的帶你玩兒那些政治遊戲?另外,國外的社會階層較為固化,中國人也很難混上高層,薪資容易到達天花板,除非你完全放棄某些國人的文化特質。

單純從找工作角度來說,目前的留學生基本沒有太多優勢。學歷是敲門磚,門敲進去後,一切的工作都得靠個人能力說話。

至少我覺得自身的名校光環是漸漸褪去了,課本里所學的東西都太理想化,不接地氣。如果硬要說優勢,也許是英語能力,但這點也是針對那些在國外強迫自己去混外國人圈子的人。

客觀來說,出國留學的優勢是無法在短期內顯現的。在海外接觸到的一切,除了淪為令人羨慕的談資,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我的認知,這些體悟在中國社會都無法經歷。人跟人之間拼的哪裡是學校和工作啊,而是個人覺悟。長遠來說,認知奠定成功的基礎。

從來沒人說過,留學生回國就一定要具備某種優勢,就必須活得比沒出國留學過的人好。於此首先要認清一個事實,即留學只是人生中的選擇,與“創業”、“保研”這些是平等的。

我認為“留學生的優勢會隨著時間而遞減”的觀點很扯淡,這種短視會造成所謂的peer pressure和以及一系列所謂的浮躁。目前獲得成功的“野路子”太多啦,也許某個高中學歷的網紅直播一晚上就抵一個碩士留學生回國後一年的工資。放平心態吧精英們,你想怎麼走、走多遠,其實都取決於你自身的努力與堅持。時間會給出答案。

“不要把喜歡的事情當工作”,我愈發覺得這句話太對了!

我熱愛古典音樂,而當我從事音樂事業時,我必須接受著愛好被別人不斷壓榨的現實。用低廉的金錢交換年輕的勞動力,僱主們一般都希望從你身上得到高於薪水的價值,也讓越來越多抱有理想的人成為“社畜”。

除了這點,另一點讓我無法真正熱愛工作的,其實是因為自身經驗不夠。跟同齡人交流工作,會發現一個通病,大家都會抱怨自己公司的那些傻逼和甩鍋俠。當然也不排除真的有能力不太行、眼界有限的領導。可大多時候,我認為這種工作方式和認知上的差距,只是社會和課本之間的差異。

如果這些讓你感到失落、無奈和不滿,我們還要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作為工作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真正熱愛,即便你在工作中遇到令人爆炸的惱人事件,第二天你可能還是堅持六七點起來趕地鐵去公司打卡,這是所謂的“口嫌體直”和“對夢想的責任心”?

說到國內薪資……我再重申一下,留學已經不是一個很快獲得可見現金流的投資了。或許,我沒什麼資格談這個問題?你知道我再怎麼折騰,總有一天要淡定接管家裡的產業(笑)。

回饋父母這點我說兩句,我認為他們必須理解這點:

如果將教育視作一種投資,留學這種理財產品的屬性已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一方面是因為外環境(比如就業環境結構性失衡、人口基數、經濟週期等)導致、一方面是因為資產本身(也就是我們自己)。在眾多看起來同質化的資產中,我們能改變的是如何讓資產本身的差異化體現出來,而這點需要時間來證明。

未來我想開始發展一些副業。我對從0到1的改變抱有持續的好奇心。之前常聽學長學姐分享經驗之談,“進入社會,試錯成本是很大的,要揚長避短,做什麼事都要走捷徑”。現在看來這種“精英論”的思維太可怕了,這不僅讓我們變得自以為是,並且在陷入困境時充滿自我懷疑,製造自我焦慮感。

所以拋棄對“犯錯”的偏見吧!就像我一個本來學金融的人,現在走上了音樂投資的路,誰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

我只知道,積極的心態和處事態度從來就不是在捷徑中煉就的。


那些回國工作的留學生,混得「都挺好 」?


能幫我找個翻譯兼職不?

我不想讓法語廢掉。

化名:Oui


職業:媒體行業/電影記者


留學地:法國巴黎


月薪:¥7K- 12K


學電影哪家強?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一個地方:法國。

出國前以及剛出去那陣子,自己是一定要留下來的:外面的月亮好圓!空氣好香甜!自來水都能直接喝!可能是因為當時頭髮尚且濃密,掉了也沒發現。

隨著時間推移,漸漸覺得有一點打臉。開始是因為想吃東西,只有kebab和披薩麥當勞(連肯德基都少)這件事讓我很不爽。接著就是小心敏感如貓頭鷹的我在地鐵站被偷這件事,給了我嚴重的傷害。幾乎所有法國留學生都聽過類似“在法留學至少都會被偷或被搶過一次”的說辭。

我聽到感覺很生氣,為什麼要說得這麼理所當然,我就一定要打破這種莫名其妙的定律。

然而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我在地鐵站被偷了180歐——一大筆準備用來交租房押金,也是我第一次取TM這麼多現金帶身上。再後來,巴黎出了舉世聞名的槍擊事件,我突然發現自己真的是個很慫很惜命的人。

再然後就是時不時因各種行政手續跟警察局、房補中心、稅務局、郵局等機構打交道,碰到了一系列讓你胸悶氣短的事情。我真的不想再待在這個所謂浪漫的地方了。

我一直在想,有沒有類似“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事發生,最後想想,沒有。巴黎之於我,就像是終於追到了“白月光”的我,在跟它的相處過程中,它所暴露的點滴缺點、日常的油鹽醬醋茶終於消磨掉了我對它最初的愛意。

當然,我從未想過回國就業是容易的。

像我這種只負責建設“上層建築”的電影藝術專業,“海歸”變“海待”的悲劇太多了。在學業即將結束時,因緣際會讓我遇上了現在的東家。我就這樣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法國,我對它的告別語是:

好聚好散。

我認為現在的留學生一點優勢都沒有,也許我說得有些絕對。但如今互聯網那麼發達,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發生了什麼,大家分分鐘都可以知道。現在也有很多長期生活在中國的外國朋友,還有國際學校什麼的,或者簡單一點,很多城市的普通學校也有外教,和外國人打交道、交朋友,再普遍不過了。

反而很多中國學生在國外一直在中國人的小圈子裡打轉,說不定和外國朋友的交流、還比不上國內學生和學校外教的交流?至於國外的教育,現在很多國內學校有交流項目,或者有聘請客座教授,其實我覺得和在國外上課沒有很大區別(我的學校還請了國內的老師到法國來授課)。

即使上課內容有所區別,但就業最終看重的還是你的個人能力,而這個能力和你所上的課的具體內容,說實話——我覺得沒有很大關係。

“出國鍍鍍金,回國好找工作”這種停留在上世紀的想法,竟然還沒被淪為少數群體自欺欺人的藉口吼?如今的用人單位都不傻,你到底有幾斤幾兩,其實他們心裡都有數。你的學校到底是個什麼水準,他們也會去調查,野雞學校被揭發的還少嗎?

跟國內的各位比起來,反而有時我覺得留學生還會有一丟丟吃虧。因為用人單位可能會覺得你出國太久,和國內脫軌太久,會不適應國內的環境,不瞭解國內的行業狀況等等。然後就,十動然拒。

我大概是個悲觀主義者吧,我認為留學生根本不存在“留學優勢” 這個東西。時至今日,語言、視野、思維這些東西,已經不是需要通過“留學”這個行為來獲得了。

萬幸的是,目前的工作是我喜歡的、願意投入激情去做的(此處請截圖發給我的領導,蟹蟹)。不幸的是,到手的薪資稀少到讓我懷疑人生(這裡就不要截圖了,感恩)。我懷念法國的好,主要體現在如果不回國,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假日歡脫時光(法式微笑.jpg)。

回想父母的留學投資,我認為“回饋”是一個長期且緩慢的過程,但我從未忘記他們圓了我的電影夢。我在法國帶過孩子洗過碗,做過攝助,當過場務,採過政要,拍過劇照,五花八門的工資都掙了點。再加上我又摳門,又宅,不喝酒,不抽菸,不燙頭,花銷還是挺可控的。

這一年因為工作關係,又連著幾次踏上了歐洲大陸。每次看到街頭那些風格統一的建築,總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彷佛我還剛剛從那間我住了兩年的鐵塔腳下的小出租屋走出來。也許是知道自己不久就會離開,心態上更加的從容、淡定。也能夠忍受在那十幾個沒有外賣支付寶的日日夜夜裡——只有麥當勞和沙拉與我相伴。

另外,我真心實意地想找一個翻譯類的兼職,你正好幫我做做廣告,高薪低薪都不介意。除了賺點奶茶錢,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讓法語荒廢掉。


那些回國工作的留學生,混得「都挺好 」?


當你擁有硬氣的經濟能力時,

你才足以應付無常的人生。

化名: C


職業: 數據科學家


留學地: 美國 Fairfax


月薪: ¥10K - 20K


好久沒聊了,你怎麼樣?你問我的這些,似乎都有點遠了。

我想想,當時回國工作糾結啊,越臨近畢業越煩,但最終的選擇主要出於對期望中未來生活狀態的考量。如果將其用簡化後的模型來描述,可用以下內容進行闡述和評估

—生存。來自生存方面的經濟壓力不能太大。具體表現為每月固定還款,流動資金與月收入的佔比,以及環境條件所帶來的健康狀況問題,預防出現疾病的成本和治療難度;

—休息。工作與休息的平衡考慮,比如年假天數,工作日可自由支配時間;

—社交。留學經歷讓留學生對社會地位有一定需求。我們是否被主流社會尊重和承認?是否長期生活在某個社會中佔有一定比重?日常朋友圈的質量和社交頻率是怎樣的?

—家庭。出門在外,在地理上會與親人分離,該問題所造成的麻煩程度應在考慮範圍之內。以及自身成家問題,伴侶是否需要生活在異地/異國?為期多久?

—職業生涯。假設每個社會都存在階層,例如工薪、小老闆、財富自由、特權等等。人在每個社會都有初始階層,並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在自身階層的提升(如升職)。不同社會實現上述目標的條件是不同的。

—自由。這個話題看似宏大,但你用這個問題來評判:你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害怕什麼?你該不該害怕這些事?

在該模型中,各方面對我的重要程度是遞增的。因為我學的計算機專業,當時我有去美國、加拿大、和回國三種選擇。經過嚴謹的模型考量,美國和加拿大在模型中呈“兩頭高中間低”狀而中國恰恰相反。換言之,國內的環境更能滿足我實現各種願望,所以我選擇回國。

除去那些渾噩度日的留學群體,我覺得留學生群體還是有優勢的。一是可能性,留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是廣闊和豐富的。二是耐力和抗壓性,求學的經歷鍛鍊瞭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同窗資源。

這麼說吧,我的第一份工作得益於這三點。那份工作給我帶來的收入遠高於同齡平均值,雖然我進的是一個十八線外企。其次我的思維方式、語言優勢、工作效率很快獲得了上司信任。

當時公司在成都office的CEO是畢業於MIT的美國人,工作上講究方法,所以他很快發現在眾多會議和工作總結中,對於我所遇到的困難,他最容易理解。我做出的相應的決策,他也幾乎是贊同的。

我在準備這些報告時意識到,每個人遇到的問題都是具體的,而CEO並沒有太多時間去嘗試理解業務中的來龍去脈,那麼量化問題並且呈現出趨勢最能幫助理解。大概他對這種方式比較欣賞,很快就將我從一個開發部項目經理提升為general manager,並讓我負責對一家印度創業公司的收購。

收購完成後我便成為了產品本地化的負責人,工作本質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專與印度團隊溝通的聯絡員。我感到我在這家公司的使命已經完成,最終選擇了離開。

當然,這些都不能用“出國鍍金”這樣陳舊的場面話來附和。還有此類“留學優勢”消退的觀點,我都不認同。所謂的優勢其實是留學生涯讓人擁有某些特質的能力,而不是隨時間逐漸暗淡的光環。這種優勢的留存最終取決於人是否想要保持。當你知道外面有一個廣闊的世界後,要不要去了解和跟上它,只是意願問題而不是渠道問題。

給你講講我近期的事吧。

在IT/互聯網界有一種活動叫做“黑客松(hackathon)”。簡單解釋,就是聚集眾多有創意的人、程序員、設計師,圍繞某個共同的主題,自由組隊進行為期一兩天的頭腦風暴並製作軟件產品的prototype,無需完美,初具雛形能表達創意就行。這樣的活動像是一次“以武會友”,找到你聊得來的人,跟隨你們的創意,是這個領域的一種社交狂歡。

我曾和團隊參與過以“成都”為題的設計。我們做了一個創意作品,讓肉眼看起來是黑白的成都老照片通過手機屏幕看到的是彩色照片。要知道,早些時候拍下來的照片是沒有彩色的,所以我們的作品其實是通過黑白照片進行了類似於藝術染色的創作過程,只不過這個“藝術家”是住在手機裡的一段程序。那次我們拿了第一名。

參加這些活動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江湖名聲”,另一方面也是儘自己的努力改變社會對程序員呆板木訥的刻板印象。

目前的工作內容是我喜歡的,但現實不是我理想中的情況,比如高層決策的不透明,我猜國內外都這樣,天下烏鴉一般黑。比如我們做出的成果和產品,並不會有人去持續的運營、維護、迭代,這也造成了產品沒有用戶增長,員工的工作成績看不到反饋,會讓人垂頭喪氣。

這些產品最終都會用於裝點高層所推崇的、看似能真正賣錢的東西:某某被鼓吹過度的NB新概念。

我理想中的工作狀態很簡單,做喜歡的事,並且有一群願為之付出的人朝著同方向使勁。僅此而已,名和利是做好後順理成章的事。

我非常不滿意薪資,這與我的預期差別很大。倒不是覺得自己的薪資對不起工作的辛苦,而是回國面對社會,才能看清楚現實的殘酷。當你擁有硬氣的經濟能力時,你才足以應付無常的人生。當你只靠固定工資生存時,你永遠都應付不過來。我在國外讀書時,除了繁重的學業,只有無憂無慮的傻開心。

對比在國外做同樣工作的人,他們大多數人不需要考慮生存問題,專注於把工作做好,就能換回足以應付生活開銷的報酬。這也是有時會有一瞬間後悔回國的原因吧。而在國內很多城市,只需要對比一下收入和房價,不難得出“永遠不可能買房”的結論,哪怕你是在BAT這樣的巨頭。這也逼得年輕人除了要忙工作,還得花費相當比例的時間和精力去經營其他的收入途徑。

在此情境下,你還有心情談“詩和遠方”?

我目前最大的計劃就是準備重返校園,是時候再回去充實一波了。此外我要多用碎片時間參加社會活動、積累人脈,接下力所能及的項目。我渴望“江湖名聲”來得更快一些。


那些回國工作的留學生,混得「都挺好 」?


我每天都拷問靈魂無數次:

週末什麼時候能還給我……

化名:V587


職業:互聯網從業者


留學地:美國芝加哥


月薪:¥10K+


不管我當初多滿懷抱負地認為“只在乎工作是否有意義能帶來價值/苦一點累一點沒關係”,當真正過上了傳說中的互聯網10-10-6的生活,內心還是崩潰的。

聽說有個同學,耶魯畢業後來這家公司上班,入職不到一個月果斷辭,我也不禁會懷疑人生的拷問自己:讀書那麼多年都沒這麼拼過,如此透支人生中唯一青春光陰,到底值不值?

我不喜歡留學“鍍金”的說法,這樣就把留學這件事情所能帶來的結果想的太機械單一,也太簡單容易了。考進北大清華就一定意味著成功和優秀嗎?

對我來說,出國最大的益處還是面對多元文化下的差異,學會尊重與包容。大家都覺得“尊重和包容”是應該的,其實知行合一挺難的。在我看來,這可能正是國內教育最忽略的問題。單一的成長路徑容易使人麻木。

還有就是更快接受或者瞭解新鮮事物的能力。總體而言,留學完全不必給人帶來什麼優勢,但它確實提供了更寬闊的視野、和更多元思維的環境。所以,我更多可能是藉著出國留學的機會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打開視野,學習與工作則是次要目標。

不得不提的是,我的確認為自己在美國受到了更紮實的教育,最大的感受就是本科畢業時我對自己的skillset(職業技能)一無所知,我到底能做什麼,會做什麼?這完全是不清晰的。但碩士畢業後,我對自己的職業目標很清晰、也很自信。

我經常亂想: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不會選擇本科就開始留學?

說到回國的決定,不談發展前景、身份受限那些堂而皇之的藉口,對我而言,最本質的阻礙可能還是——是否要踏出舒適圈,留自己一個人在美國打拼。而我最終還是選擇回到大北京的懷抱,選個舒服的地方,不舒服地待著。

互聯網是一個節奏很快的地方,經常聽其他同事說,在這裡一個星期的工作量在別的地方可能會幹倆月。所以在這種高速運轉的地方,我也被帶著一直往前跑。一開始,在一個完全新的領域快速學習積累快速成長、奔頭很足,覺得在工作上有學不完的新知識,渴望去打開更多未知的領域。

而逐漸地,也會開始對這種持續加速的節奏表現出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與疲憊,就像是那種你想停下來歇會兒、但一直被別人拽著往前跑的狀態。現在我所面臨的最大困惑是:如何持續獲得向前跑的動力?

也許我的心底早有答案,即“沒那麼熱愛”。這份工作在世俗的標準裡是絕對優質的、令人神往的,但每當我感受不到持續的前進動力和拼勁時,我愈發感覺到自己迷失在人生志趣的苦海里。

有的時候,我已經感受到了自己在長期加班工作的生活下就快要喪失對世界保持興趣和新鮮感的能力了。因為回到家,我永遠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我要睡覺。

這種想法讓我感到極度恐慌。說到近期計劃,想來想去,應該就是重拾對生活的熱情吧。拒絕變成工作機器,就要適當培養一些工作以外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的切換online/offline的模式。如果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沒準也能發展成為一個斜槓青年?

肯定有後悔回國的時候呀!比如朋友圈看到美國工作的朋友下午四點下班、每天work from home、以及假期多到每時每刻都能滿世界亂逛的時候,我都會懷著強烈的嫉妒心點下那個贊(笑)。好在這些外力都能忍受,當拋開手機的那一刻,我仍能說服自己回國是正確的決定。

2019年,我希望能對自己的職業目標有更清晰的想法。當我想清楚了下一步應該怎麼走,眼下步伐也會更有動力。

對於未來,我仍然是躍躍欲試的。雖然我的週末一時半會兒不會還給我。


那些回國工作的留學生,混得「都挺好 」?


我想象中滿街的精英投資人,

實際全是拿手機打王者榮耀的人。

化名:黃馬甲


職業:金融行業從業者,前創業者


留學地:美國紐約


月薪:¥0-200K


在我18歲決定出國的那一刻,我就下定決心會回國,我還當著父母的面印了手印,這你敢信?

5年的美國生活,我經歷了所有留學生都會經歷的——資本主義什麼都好、美國佬什麼都不好、外國有些好有些不好——的三大階段。但沒變的還是回國的決定,家庭和個人因素都有。

本科畢業後,我多次拒絕了父母希望立馬讀研究生這條看似更順的路。為減少他們的碎碎念,我在拿到美國研究生offer後向校方申請延期保留名額,當然現在也已經過期了。我學的是商科,我當時一門心思想通過在美國工作來證明我的學的東西是否真有用。

通常來說,學金融的在美國找的第一份工作,多是會計事務所、或是投行這類賣方公司。我花了極大心血,幸運地尋到了一份私募基金的金融分析師工作,地點在紐約華爾街。

日常基本是這樣的:跟室友(如今的合夥人)合租,一室一廳,一人睡房間一人睡客廳,攤下來房租也比北京四環的房租貴。紐約的上班氛圍和居住通勤條件比有天差地別,這一點相信在曼哈頓工作過的人都有切身體會。

每天七點多從公寓出來,擠上連結曼哈頓島和新澤西的PATH地鐵(擁擠程度參考北京早高峰西二旗),換乘兩次才到公司,西服正裝是常態,沒人覺得你整天裝逼。摩天大樓裡的工作環境和國內券商扎堆的普通寫字樓比,還算洋氣吧。

午休時間通常只有一個小時,常被電話會議壓縮到半小時,我的午餐大多是坐在樓下草坪端一盒雞肉沙拉或一碗炒泰餐解決。為防止下午工作時犯困,我學著和美國同事一樣,午餐不吃或少吃碳水,再配上下午的例行意式濃縮,接著和工作對抗。

也許在外人看來,這算是混的差不多了。但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更明確地認識到美國金融業中亞裔不可攀登的天花板,上層基本被猶太人壟斷,好的項目對於亞裔來說很難全程介入,無論你的業務能力有多出色、多麼受到領導賞識。

你問我多年在外的最大收穫是什麼?非志同道合的狐朋狗友莫屬了。

2016年國內的創業熱潮掀起,國家層面扶植的“雙創概念”到達鼎盛期,我和朋友在當時沒有辭職的情況下,連續幾個月深夜回家就開始寫商業企劃書。這段你一定要寫進去,超勵志的。

海外工作不到兩年,我跟合夥人終於決定懷揣著空泛的激情(笑)一起回到大北京,這個承載我們太多回憶的地方。

留學生在國內創業沒有特殊優勢吧?創業者需要具備的素質和商業格局不是隻有國外才能學到的。反之,國內投資人接洽的敘述方法和談判技巧,反而對常駐國內的創業者更有利。我們能做的,就是發現國外有、但國內還未興起的創業機會,看看是否可以因地制宜。

此外,我沒有在國內系統地、正式地找過工作。但常聽朋友說國內畢業生在面試中表現更佳。我分析,國外的面試追求個性,對方希望你能彰顯特質和潛能,而國內通常是“和稀泥”,中規中矩多了,企業方對“人才差異化”的容忍度低。

說回自己,現實和理想當然是有差距的呵。

作為一個純粹奔著精神追求而放棄國外優厚工作的人,剛回國時,整個團隊駐紮在中關村創業大街長達2個月。我想象中滿街的商業精英投資者,實際上全是端著手機打王者榮耀的人,完全沒有創業氛圍。

機會都得靠自己找,無論別人是真誠相待還是想好了放你鴿子,坐以待斃就完了。

你不該展現出青澀少年的面容,你至少得裝得像個“油膩青年”——習慣推杯換盞滿嘴跑火車的浮誇局面——不然根本沒人把你放在眼裡。

我們經歷了國內所有創業者都經歷的資本寒冬,為了優化細節修改過無數遍的PPT和練習Presentation。在高級咖啡廳裡穿得人模狗樣,面對著無數投資人連名字都沒說完就被打斷。

《寒門狀元之死》那篇被封殺的文章裡,對投資圈的描寫雖誇張了,但也有不少真實的成分。那部分是可信的。

經過一段時間,儘管在融資上有一定進展,但一群沒有國內相關行業工作經驗的留學生還是把相關行業想簡單了。過於沉重的商業模式,不是年輕人能搞定的。因此,第一次創業以出讓股份給某企業而告終。

之後,抱著掙口飯吃的心態,和朋友幹回了老本行——基金。投資了幾個地產項目,也算是小有回報。接觸了人脈的層次可能也是同齡人無法企及的。但心中的創業情結依然在,於是把自己賺的錢投資了一家科技公司,由於看不慣管理層的行事作風,將其踢掉、自己做老闆。

而第二次的誤判發生在自己終究無法用精力、能力同時做好這兩件事,導致創業公司起色不大。儘管找了幾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到目前為止也算不上一筆成功的投資。

因此,現在的生活狀態變成通過做老本行即做生意賺來的錢,或多或少補貼到了所投的公司當中。外人看來靠做投資接觸的大佬賺來的錢,其實真正到自己口袋裡的並沒有多少。

我過上了原本不屬於我年齡狀態的生活。有太多太多的應酬不得已參加,自己當數飯桌上晚晚輩,只要端起白酒杯就別想著放下了。

如果論薪資的絕對數值,我不滿意。

做生意這種事,有可能連續幾個月都沒有收入。但順的時候,能回很大一筆錢,月入數十萬也有。但我的健康和作息肯定沒在國外工作時好了,健身房好久沒去了。關於父母在自身留學上的花費,我覺得不應是回國後考慮的,而是決定出國前衡量的因素。我自己只能努力做到最好。

基於目前情況,站著把錢賺了基本實現不了了。我會爭取在膝蓋沒跪紫之前把錢賺夠了抓緊站起來,更早地組建自己的家庭吧。

客觀來說,我沒有資格抱怨什麼。創投圈裡的水太深了。我在北京長大,父母在事業上能提供助力,我回國有車開,從不擔心住房問題,沒有生存壓力,這些都值得我感恩。年初還跟我爸說,如果兩年內折騰不出個什麼鬼,我就老老實實地回投行做金融,這份承諾依然有效。

此外,他們還在不停勸我再去讀書,美國中國都行。我有很認真地在考慮,因為我女朋友常拿這事兒來威脅我。我怕她嫌棄,所以還是早讀早好。


那些回國工作的留學生,混得「都挺好 」?


我本來也想匿名寫一段,但這幾位好友幾乎完全說出了我想表達的情緒——憤怒的無奈、灑脫的無解、以及悲觀的樂觀。

從各位毫不遮掩、絕對真實的傾訴中,我總結出了幾個高度相似的共性:

第一,雖然留學生回國後普遍哭窮,但都算不上拮据。換句話說,父母有錢供我們留學,就絕不會讓我們餓死,掙扎在溫飽線,再怎麼說也能在社會主義裡活成小資水平,想買什麼不手軟。生存壓力基本忽略吧。

第二,正是因為無比實際的第一點,留學生認為自己有做夢的權力,且這個夢更虛更浮誇——夢的起點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墜落無妨。這點不裝逼,也不怕被人詬病,事實本就如此。留學生芸芸,但放到大環境裡,在人人接受高等教育面前,出國留學人群仍屬少數派。

第三,國外發展前景身份受限,留學值錢的地方在於自我提升而不是短淺的鍍金。就算你是一名海歸,也並不代表你有著充滿競爭力的個人優勢。

第四,嫌錢少。敢於為自己喜歡的事傾注全部心力,即便短期內沒什麼物質回報。

第五,回國的留學生,無時無刻都在跟中國的“傳統觀念”對抗。本以為內心足夠強大,但當意識到這是一場持久戰時,我們更會選擇妥協——我們既解決不了那麼厚重的歷史,也左右不了周遭的刻板印象。我們不怕陌生人的排擠非議,但受不了家人的軟磨硬泡。我們終將成為碌碌有為或者無為的人。苟且過活,也珍惜當下。

如果歸國留學生的好或壞在當下世道已不能立馬顯現,那如何證明自己是個合格的留學生?衡量的標杆又應是什麼?亦或者,我們根本不需要證明什麼。

我想,當你看過更大的世界,你就會明白,心裡最初的那團火是為什麼而熄滅,又是為什麼而燃燒。

那些回國工作的留學生,混得「都挺好 」?

你為別人而活,你也為自己而活。


*本文全部插畫來自美國藝術家Scott Listfield。您的系列作品完美表達了我的文章思想。向作品中孤獨的宇航員致敬,向遙遠的您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