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廉洁公正,铁面无私辨忠奸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看过一些以包拯为原型,所创作的影视剧作品。他面色黝黑,眉间一点弯月,不怒自威,总能将每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断的公正明了。接下来就让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领略他丰富多彩的一生。

包拯:廉洁公正,铁面无私辨忠奸

相传,包拯在二十八岁时就已经考中了进士,并被授予官职,在那个年代,对于读书人来说这已经是非常不俗的成就了,但包拯念及父母年迈,主动请求在家乡附近任职。后来父母还是不忍他离家做官,他便辞官,回家伺奉父母。几年之后,父母相继离世,他直至守丧期满都不忍离去,后来是乡亲父老极力劝说,他才重新回到京城任职。

大家都知道,在那时考中进士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五十少进士”,而包拯情愿放弃优渥的待遇和光明的前程归乡侍奉父母,这是多么大的孝心呢?孝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就算放在今天,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吧!百善孝为先,我认为,不管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只有懂得孝顺父母,他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善良的人,也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做一个人人爱戴的好官。

包拯:廉洁公正,铁面无私辨忠奸

包拯,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位不折不扣的好官。在他担任端州知府期间,端州所出产的砚台仅满足上供需要,遏制了以前将砚台送给达官贵人的不正之风,而他自己,连一方砚台都没有拿回家,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辽在边境之地集结军队,边界州郡加强戒备,许多良田都用来牧马,百姓无地可耕,后来,包拯将这些土地又全都分给了百姓,他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还改整了解州的盐法,直接与商贩流通交换,缓解了百姓的困顿。就这样,他秉持着这样清正廉洁的作风,官职也不断地提升。

其实,一切腐败的根源就在于一个字:“贪”。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欲望催使着人越过道德的底线,当“律”无法制“贪”时,唯有“德”才能与之抗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金钱的欲望无需克制,但是要以正确的方法取得钱财,所谓君子,就是能以德自律的人,是谨守道德底线的人。

包拯:廉洁公正,铁面无私辨忠奸

包拯不止是清廉,他在朝政上也很有一套。在他任职期间,曾担任契丹正旦使,出使辽朝后,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根据自己在辽朝总结的经验,上书朝廷重视边境的治理,加强防御。在他担任河北路运转使时,为百姓减少了许多赋税,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在他为官期间,不管官职是大是小,他都能以百姓为主,积极地为人民最贡献,也因此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能够成为一个让百姓爱戴的好官,这对于一个人的要求是很大的,不仅仅要清廉,还要有真才干。只有德的话,虽然一心为民,但却碌碌无为;只有才的话,虽然足智多谋却心术不正。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有做到德才兼备,既有真才实学,又以德为本,才能真正取得大的成就,才能真正的取得别人的爱戴。

包拯:廉洁公正,铁面无私辨忠奸

在经过一番波折后,包拯终于进入了那个让他扬名千古的地方:开封府。此后,他解决了许多扑朔迷离的案件,为许多人讨得清白,他的事迹也传为千古佳话。他兢兢业业一心为国,因为立储的事,他上书皇帝建议尽快立储,但皇帝疑心他谋私,他直言道:“臣请求早立太子,是为宗庙万世之大计着想的,臣已年迈,又没有儿子,并不是为自己考虑啊。”皇帝听闻,深深被他的为国之心感动。

包拯:廉洁公正,铁面无私辨忠奸

包拯的一生所维护的,就是“公平”二字。为官清廉,是为了尽可能地维护百姓的公平,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在开封府任职断案,也是为了维护公平,许多陈年杂案没有人愿意处理,只有他坚持不懈,心思细腻。他大可以将那些棘手的案件草草了结,反正也不会有人来追究,但如果人人都这样想的话,公平又从何谈起呢?

包拯:廉洁公正,铁面无私辨忠奸

有的人喜欢耍小聪明,得过且过,稍微遇到点困难就想着糊弄过去,但一来二去,最终是糊弄了自己。不信你看,我们都只记得包拯这样尽职尽责的清官,谁能知道那些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庸庸碌碌的人呢?永远不要试着糊弄生活,否则命运只会给你一个敷衍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