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誘殺韓信的時候,韓信的親兵為什麼沒來救他?

捌卦局


韓信:身邊沒有親兵;親兵在那遙遠的戰鬥前方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當他被誘殺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主謀一定是劉邦,因為劉邦經常剝奪他的兵權。

公元前204年6月,劉邦被楚軍打得大敗。他與夏侯嬰逃跑到修武。

當時天剛亮,主帥韓信還在軍營中睡覺。劉邦對守衛說:漢王派人有重要的事情。

劉邦直接走進韓信臥室,拿起印信兵符,然後調兵遣將。

韓信起床之後,才知道劉邦早就來了,禁不住膽戰心驚、面如土色。漢王劉邦就這樣輕而易舉調走了韓信的軍隊。

這是劉邦第一次剝奪韓信兵權。

公元前202年,韓信指揮40萬大軍,將楚軍圍在垓下。楚軍屢戰屢敗,將士疲憊不堪,糧食已經耗盡。

楚軍思念家鄉、厭倦戰爭。韓信抓住機會,對楚軍發起進攻。10萬楚軍全部被消滅清淨,項羽逃跑到東城拔劍自刎。

在另外一個戰場上被打得一敗塗地的劉邦,騎著馬進入韓信軍營,又一次收繳了韓信兵權,並且重新冊封他為楚王。

這是劉邦第二次剝奪韓信的兵權。

公元前201年,劉邦說有人密告韓信謀反,於是到楚國去捉拿韓信。

劉邦憎恨鍾離昧,鍾離昧此時就在韓信身邊。韓信認為劉邦一定是為了鍾離昧而來的。

鍾離昧知道劉邦要來,就自殺了。韓信手拿鍾離昧的頭顱去拜見劉邦,劉邦命令武士把韓信帶上枷鎖,放在隨從的車上帶回。

到了京城,劉邦將韓信降為淮陰侯,並且再一次剝奪了他的兵權,而且派人監視他的住所。

韓信幫助劉邦消滅了天下主要的敵人,劉邦卻完全剝奪了韓信的兵權,並且監視他的住所。所以韓信身邊根本沒有親兵,最多隻有一些僕人。

劉邦剝奪韓信的兵權,很像父親對於兒子,兒子正在吃飯,父親不高興了,把兒子飯碗端走,不讓兒子吃,兒子只好不吃。甚至與比父親端走兒子飯碗還容易一些。

韓信帶兵打仗很多年,難道一個親信都沒有嗎?

韓信有一個關係很好的親信陳豨,被劉邦分封到鉅鹿去擔任郡守。

陳豨上任之前,特地去韓信府上告別。

韓信與陳豨手拉手走到庭院中無人的地方,韓信對陳豨說:如果皇上親自帶兵去消滅你,那一定是有人多次告發你謀反。你儘管大膽迎戰,我會在長安為你響應。

陳豨十分信任韓信、也十分欽佩韓信,牢牢記住韓信所說的話語。

公元前197年,陳豨造反。劉邦親自率領大軍去平息,韓信謊稱有病不願隨軍。

韓信一面秘密派人告訴陳豨,自己會盡力協助他;一面和親近的家臣謀劃,打算假傳聖旨特赦所有罪犯和奴隸,然後將他們組織起來去攻擊太子和呂后。

韓信沒想到,他的計劃被一位家臣的弟弟偷偷告發了。

蕭何出計、呂后誘殺,韓信遇害長樂宮

接到告密後,呂后猶豫了,直接召見韓信,擔心韓信逃跑或叛亂。於是,呂后召見蕭何,要他出謀劃策。蕭何提出一計,呂后贊成。

呂后派人告訴韓信,陳豨已經被打死了,皇上平定叛亂回到京城,所有在京的王侯大臣都要到長樂宮祝賀。

韓信以為是真的,就來到長樂宮。

蕭何命令早已埋伏好的武士把韓信結結實實綁起來,帶到長樂宮的鐘室殺死了。

隨後,呂后下令誅滅韓信三族。

平定陳豨叛亂後,劉邦回到京城。呂后向他報告了誅殺韓信的前因後果。

劉邦在為殺死一個叛將而高興的同時,又很同情韓信,畢竟他一生功勳卓著。

縱觀韓信被誘殺的全部過程,可以清楚看到:韓信不是被劉邦誘殺的,而是被呂后誘殺的。如果非要說是劉邦誘殺的,那就是劉邦去鉅鹿剿滅陳豨之前,交代呂后的。

誘殺韓信的時候,淮陰侯府上沒有親兵,只有家臣;再說呂后與蕭何是有計劃的密謀,韓信不知道,當然不會武裝家臣;即使韓信家臣都是親兵,呂后與蕭何也會命令京城禁衛軍提前下手,將淮陰侯府上的親兵解決掉。

韓信真正的親兵陳豨當時正在鉅鹿,與劉邦進行激烈的戰鬥。

韓信被害告訴我們:當你輔助的人,已經大功告成時,你應該主動退到合適的地方,以免讓人覺得不夠踏實。

我是:岳飛的飛。

歡迎批評、一起成長!


岳飛的飛


首先,這個問題存在錯誤,誘殺韓信的不是劉邦,而是蕭何欺騙,呂后滅殺。劉邦當時正在外面親率大軍討伐叛將陳豨,回來之後才知道韓信被殺的事。

至於韓信親兵未至,首先要考慮兩個問題:

一、有預謀的政治變局

公元前196年,是漢初最血腥的一年,這一年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先後被殺,漢初的三大軍事頂樑柱全部都被劉邦清洗。這是劉邦一場有預謀的政治變局。在征伐英布之後,劉邦於次年也離開了人世。呂后當權,宗室傾微,這才這一年完全體現出來。



公元前196年9月,陳豨正式自稱代王,對抗朝廷。劉邦率領大軍親征陳豨,此時京師空虛,精兵強將大多已被劉邦抽走。《史記》上記載,韓信曾與陳豨密會過,讓陳豨在外面起兵造反,自己在京師內解放刑徒,攻打皇宮,裡應外合。

後來,由於韓信的家臣告密,呂后與蕭何欺騙韓信入宮,在長安未央宮被殺。這一一系列的策劃都是在秘密中進行的,外人根本不得而知。就算韓信的家臣想要發難,也早已被御林軍剿滅。家臣在漢代已經變了味,早已沒有春秋戰國時代士為知己者死的覺悟,甚至侵佔主人家產或私通小妾,漢代有很多權臣人物莫不是栽在這上面。



韓信這個人有嚴重的性格缺陷,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他的驕傲來自於他的能力、他的戰功,對待劉邦舊部(豐沛集團)非辱即罵。即使被廢為淮陰侯,也不知道收斂性子,夾著尾巴做人。

比如在街上遇到樊噲,樊噲起身禮拜,甚為恭敬。他依舊當起楚王範,對樊噲辱罵。現在的韓信爵位與樊噲相同,而樊噲是當權者呂后的妹夫,皇親國戚,又手握實權,正是春風得意之時。韓信不過是官場失意,還處於危險期、觀察期,這種行為很容易得罪人。

而這時的漢朝,武將的地位已經下降,儒生的地位急劇上升。那些開國功臣並沒有完全佔據朝廷大權,還有第二批不是和韓信一同出道的當權者,自然不會對韓信感冒。



韓信是一個愚忠的人,他感謝劉邦的知遇之恩,蕭何的推薦之恩。所以,對於這兩個人是毫無保留的信任。即使當時到了楚漢戰爭關鍵期,他可以三分天下,也都毅然站在劉邦這邊。其實,個人而言,韓信之前的所有功勞已經完全抵消掉劉邦、蕭何二人的恩情。但他依舊選擇相信劉邦,直到死後才後悔明白當時手下的用意。

而劉邦三奪其兵權,廢其王位,在“雲夢澤”(陳州)傻乎乎被擒,他依舊相信劉邦,因為這幾次都是他能成功起事的機會。蕭何騙他進宮朝見,他依舊相信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二、韓信的部將、親兵去哪兒了?

韓信一生有三次被劉邦奪取兵權。第一次是攻滅魏趙,收編降兵。當天還在睡覺中,劉邦從彭城戰場逃回來,60萬大軍全軍覆沒,收繳了韓信的兵權。而這時的韓信有多少人?僅僅是魏趙兩國降兵就有20萬人。

第二次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這是韓信軍事生涯的巔峰,此戰剛滅掉項羽十萬大軍,還未清掃戰場,追擊餘孽,當天夜裡就收繳了韓信的兵權。還把韓信從齊王改封為楚王,奪走了他手下訓練有素的嫡系部隊。

第三次是劉邦借陳平之計巡遊天下,到了楚國把韓信捉拿,廢為淮陰侯,韓信的親兵徹底斷絕,還搭了好友鍾離昧的性命。劉邦三奪兵權,讓韓信沒有了嫡系部隊。任由他軍事才能再卓越,沒有人也起不來大風大浪。



韓信的手下在歷史上記載不多,大多是豐沛集團的人作為他的部將。從這裡可以看出,一是韓信沒有建立私人幕僚團隊,二是劉邦對韓信有防範之心。而豐沛集團的人效忠的是劉邦。曹參、灌嬰、孔聚、陳賀等都是曾是韓信的老部下,對主帥韓信還是比較尊重的。即使韓信落難,也不敢對其不敬。

如常山王張耳是韓信的副將,韓信又表薦他為趙王,兩者關係不錯,可惜張耳年齡很大,在公元前202年就去世了。而繼任者張敖又是劉邦呂后的女婿,在公元前199年因貫高謀刺被廢。趙相陳豨是韓信的老部下,聽信韓信之謀起兵造反,牽制了漢軍的主力,可惜兵敗被殺。所以說,趙王一系早已不成氣候。



韓信手下有兩大謀士,一個蒯通,一個是李左車。蒯通在楚漢戰爭關鍵期苦心勸說韓信自立,因為韓信不接受他的意見,擔心日後連累,便離開了韓信。

李左車是趙國名將李牧的孫子,在韓信滅趙後被招為幕僚。李左車是被低估的軍事家,韓信對他推崇備至,從諫如流。後來,劉邦為了分解韓信的勢力,把他調到太子劉盈的門下,教太子訓練兵馬。韓信被殺後,他也退出了朝堂,過起了隱居生活,可見他與韓信的深情厚誼。


慵懶國王


韓信的死,劉邦要付一定的責任,但是,直接殺死韓信的並非是劉邦,而是呂后。呂后是劉邦的妻子,韓信反正是他們夫妻二人殺死的。

我們說一下韓信被殺的時候,韓信的親兵為何沒有來救他?

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當時韓信手裡是否有統兵的權利?

漢朝的時候,王爵是有統兵權的,韓信先是被劉邦封為了齊王,然後又被封為了楚王。這時候的韓信是有調兵權和統兵權的。

可以說只要韓信手裡有統兵權,劉邦就不敢拿韓信開刀。因為韓信太厲害了,沒有人是韓信的對手。

劉邦建立大漢之後,想要通緝那些為項羽效力的大臣。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鍾離眜。

恰恰鍾離眜是韓信的發小,在韓信當了楚王之後,鍾離眜就跑到了韓信那裡去了。這件事被劉邦知道了。

劉邦就故意打探,問韓信有沒有見鍾離眜。

韓信的回答是沒有。但是,劉邦知道鍾離眜在韓信那裡。

韓信包庇罪犯,劉邦對他很不滿,他想去討伐韓信。劉邦手下的曹參、樊噲等功臣也想去討伐韓信。

但是,最終劉邦沒有去成,因為陳平問了他兩個問題。

陳平問劉邦,你去打韓信,你覺得你的將領有能打過韓信的嗎?你的士兵有能打過韓信士兵的嗎?

劉邦的回答說不能。

陳平說,那這個仗很明顯,還沒有打,你已經就輸了。所以,這個仗不能打。

劉邦問陳平,那你說要怎麼辦?

陳平說想要抓韓信,其實不用動武,你只要說自己去楚國遊玩,韓信知道你去楚國,他肯定就會接你去的。因為你是皇帝他是臣子,這就是禮節。

到時候,你見了韓信,直接派兩個大力士,把他給抓了,不就行了嗎?

劉邦一聽,覺得陳平說的真的不錯。

於是,劉邦就通知韓信,他要去楚國雲夢澤遊玩去了。

韓信害怕了,他知道劉邦此次前來是針對他的。所以,他告訴鍾離眜,讓鍾離眜自殺,劉邦覺得只有這樣做,劉邦才有可能饒恕韓信一命。

鍾離眜當然不願意死了,所以他對韓信說,你知道劉邦為何不來討伐你嗎?

因為我在這裡,只要我鍾離眜加上你韓信,我們兩個就是無人敵,誰都不能拿我怎麼樣,但是,若是我死了,你也就距離死亡不遠了。

韓信不聽,還是讓鍾離眜自殺了。他把鍾離眜的頭獻給了劉邦。

可是,劉邦並沒有因為韓信把鍾離眜給殺了而放過他,劉邦還是讓人把韓信給綁了,然後,韓信就被押到了都城長安。

韓信的楚王也變成了淮陰侯了,而侯爵是沒有調兵權,也沒有統兵權力的。

就是韓信在當淮陰侯的時候,蕭何和呂后用了計策,把韓信騙到宮裡給殺掉的。韓信被殺的時候,沒有幾個人知道,包括劉邦都不知道。

因為當時的劉邦是去平叛陳曦的叛亂去了。

所以,韓信被殺的時候,也沒有人來救他了,他被呂后處死之後,緊接著他的家人紛紛也被處死了。


漢史趣聞


西漢王朝建立後,原先那些跟著劉邦推翻秦朝、誅滅項羽的開國重臣,或身居要位、或手掌兵權,對皇權的穩固都是潛在的威脅,君臣之間這層矛盾的爆發只是時間的問題。

根據威脅的嚴重程度,劉邦對來自於外界的不安全感,又呈現出公卿列侯、呂氏外戚、異姓諸侯王依次遞增的狀態。

由此,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坐擁龐大封地,又有獨立軍事力量的諸侯王勢力,在以劉邦、呂后、蕭何等為首的漢朝廷核心決策層看來要錢有錢、要槍有槍、要地盤有地盤,自然是威脅皇權的首要因素。

這當中,又以軍事謀略被公認為漢室第一的韓信,最為突出。

劉邦對韓信軍事實力的範圍控制,前後一共有過三次大的“割韭菜”行動。

最早的一次,是劉邦與項羽在滎陽、成皋一線作戰時損失慘重。為補充兵力,劉邦帶著夏侯嬰闖入韓信的大營,奪走了韓信幾乎全部的兵馬。

第二次是在垓下之戰剛剛結束後,劉邦趁著回師途中路過韓信的駐地,又故技重施迅速收走了韓信的兵權。

此外,劉邦還將韓信由齊王,改封到西漢中央朝廷便於控制的楚地當封王,以此減弱韓信的軍事實力。可見異姓諸侯王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已經初現端倪。

第三次是劉邦得到密報,說韓信私底下收留項羽大將鍾離眜,並蓄意謀反。於是劉邦採納陳平偽遊雲夢之計,將前來參拜皇帝的韓信當場擒拿,並把他由楚王降為淮陰侯,楚國的兵馬也一併被西漢朝廷接收。

由此可見,被安置在長安監視居住的淮陰侯韓信,手底下已經沒有任何兵權,他能夠指揮得動的,恐怕只剩下府邸上下的幾個家丁了吧!

再來看看韓信的親信部將。

這些人裡頭有曹參、灌嬰、傅寬等,他們大多跟隨韓信攻略過趙、魏、齊等地,對韓信的用兵謀略也十分敬佩。只不過他們除了是韓信的部將,更深一層的身份是與劉邦一起長大的親信故舊,以往跟在韓信身邊便有監視的意味,指望著他們出面救韓信,就更不現實了。

按照歷史記載,呂后誅殺韓信的動因,是得到密報韓信要呼應北部邊境趙、帶一線的陳豨叛亂,在長安策動針對呂后和太子劉盈的政變。

以韓信的赫赫威名,呂后、陳平等人自然不敢輕易等閒視之,因而制定了周密的誘捕計劃。先是故意散佈劉邦已經平定陳豨叛亂的假消息,接著又讓蕭何出面邀請韓信到宮中慶賀。蕭何對韓信有舉薦之恩,因而對蕭何十分信任,等到進了呂后設在宮中的伏擊圈,韓信才知道中了蕭何的圈套。

可見整個誘捕行動,是少數幾個人知情,在高度保密的情形下進行的。就連韓信本人,也出於對蕭何的信任,根本沒料到這背後的陰謀。因而也就沒有機會事先佈置應對措施了。


劇透歷史


韓信之死,主要責任不在劉邦,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是蕭何將韓信騙入了長樂宮,才使其慘遭呂后毒手。

韓信是呂后所殺。

漢立,論功,韓信、彭越等人並授為王,即為“漢初八大異姓王”。


打天下時功勞有多大,治天下時威脅就有多大,這是亙古不變之理。韓信為漢初三傑之一,統兵作戰能力無人可比,又受封為楚王,他有兵、有地、有財、有權,劉邦想要坐穩天下,就不可能放任他壯大下去。

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採用了陳平的計策,詐稱將遊雲夢澤,召諸侯陳地相會。

韓信有過猶豫,又不相信劉邦會真的處置他,於是奉命前來,這一來,就被逮捕了,回到洛陽之後,即被貶為淮陰侯。


由楚王謫為淮陰侯,韓信失去了起事的先機。

如果說韓信還是與英布一樣,在自己的封國之內,他的親兵自然都在身邊,救主是理所當然,可他此時已經被困在京城,楚軍當然是無能為力。

韓信居京,卻並不打算坐以待斃。

自己失去了部屬沒關係,憑藉多年的威望和人脈,韓信覺得自己還是可以動員到幫手的。

被他選中的人,是陳豨。陳豨被任命為鉅鹿郡守,轄地不乏精兵,出京之時,韓信對其曉以利害,約為內外同盟,圖謀舉事。

陳豨遵守了這個約定,前197年,陳豨舉兵反叛,劉邦領兵前去鎮壓。韓信開始運作了,打算假傳詔書,赦免罪犯和僕役,並以他們襲擊呂后母子。


顯然,這個計劃沒能成功。

韓信的家臣犯了錯,欲殺之,家臣之弟直接就把韓信給揭發了。就這樣,呂后先下手為強,聯合蕭何干掉了他。

其實被家僕告發,而導致功敗垂成的例子後世也不少,比如漢獻帝的衣帶詔事件,董國舅聯絡了不少人,還沒行動,就被自己的家奴給告發了。
誠然,成功與失敗都是多方面的,韓信優柔寡斷,善將兵而不善權謀。作為開國功臣,其功高震主不知內斂,囿於籬下而謀圖大逆,他的結局也算是咎由自取吧。


浮沉於史


韓信受“胯下之辱”他忍辱負重不亞於勾踐,後來成為一代名將,用兵如神,但是一代名將不是戰死沙場,也不是被劉邦所殺,而是死於劉邦的媳婦呂后之手。

韓信功高蓋主

韓信英勇善戰,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赫赫戰功,劉邦曾經評價他:“戰必勝,功必取,吾不如韓信。”,並許諾韓信“五不死”,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但是“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還是在韓信身上上演的活靈活現。如果沒有韓信,劉邦打敗項羽幾乎是不可能的,韓信的功勞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項羽烏江自刎後,韓信對劉邦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利用價值,漢高祖劉邦對其有防備之心,將韓信削職為淮陰侯,韓信心中不滿,不去朝見劉邦,無論劉邦呂后有什麼活動一概推辭不去,表示無聲反抗。《史記》中這樣記載:“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冤望,居常鞅鞅,羞於絳灌等列。”韓信功高蓋主,讓劉邦和呂后很擔心,他們擔心劉家江山會落到韓信手中。

韓信被害的經過

北方的陳豨因為被周昌告發有反叛之心,並且他和韓信有交往,有飛鴿傳書的嫌疑,呂后和蕭何分析到如果韓信和陳豨理應外和,就會把把劉邦皇宮中的皇室殺光。呂后為了穩固漢室江山,聯合蕭何出謀劃策,目的是除掉韓信,他們想到了一個讓韓信“五不死”以外的死法。呂后放出假消息說皇帝來了捷報,謀反的陳豨被殺了,召集文武百官要來宮裡開慶功會。

她特意讓蕭何邀請韓信。為什麼讓蕭何相邀呢?原來蕭何被韓信敬為大哥,因他對韓信有知遇之恩,歷史上著名的那幕“蕭何月下追韓信”,讓韓信對蕭何心懷感激。韓信這次果然應邀,被人引領到長樂宮中,剛進門就發現,這是一場陰謀!他抬頭一看頂棚被遮的嚴嚴實實,不見天日,地上鋪著“地毯”不見地面,呼喊君王,此時的君王劉邦正在外面忙的不可開交,他正和英布打的熱火朝天。呂后說,我要滅你,不用繩也不用刀。話音剛落,幾十人蜂擁而至,群毆韓信,韓信只說出“我不服”三字,便吐血而亡,並被夷三族。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速度可謂神速,韓信哪有時間叫救兵?哪有機會叫親兵?既然是陰謀那就準備充足,防不勝防。可惜一代軍事奇才,死時年僅35歲。等到劉邦收兵回到長安後,得知韓信被殺後,劉邦心裡五味雜陳。《史記》中記載了劉邦的表現是“且喜且惜之。”

韓信死因

韓信死於他的優柔寡斷,貪戀名利,謀士蒯通就曾多次勸說韓信,讓他坐山觀虎鬥,待兩敗俱傷之時坐收漁翁之利。結果他很傻很天真,他眼裡的劉邦宅心仁厚,如果背叛,會落個不義之名,人家愣是沒聽從建議。既然選擇跟隨劉邦就應該一心一意,他倒好,私藏項羽部將鍾離眛(韓信的好朋友),被劉邦察覺,鍾離眛勸他聯合抗劉,有10萬重兵在握的韓信就是不聽。韓信逼死鍾離眛,鍾離昧唏噓長嘆:“公非長者。(你還年輕,並不是德高望重之人)”並說:“吾今日死,公亦隨亡。(我死了你也活不長久)”說完便拔劍自刎。韓信心存僥倖割下鍾離眛人頭獻與劉邦,劉邦立即把他降為了淮陰侯,收了兵權,並軟禁於長安,韓信後悔已晚。

軟禁期間他依然居功自傲,不知避其鋒芒,劉邦和其閒聊時,他霸氣側漏。劉邦問他:“你以為我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帶10萬兵而已”劉又問:“那你呢?”霸氣回答:“多多益善”。劉說,那你怎被我所抓?韓信說,您不能將兵,但能將將,所以我被抓。這次談話後劉邦心思沉重,被呂后看穿,立刻密謀堅決不讓韓信苟活,所以韓信就這樣死於女人之手。

在劉邦打江山時功勞最大的漢初三傑,蕭何做了宰相,張良選擇退隱,唯獨韓信落得個身敗名裂的慘局,連累一家老小。可嘆他想當帝王卻沒有帝王的殘酷無情,心狠手辣和果斷;他想當忠臣,沒有蕭何的規規矩矩,老實本分和甘居人下的小心翼翼。可惜他空有一顆不甘現狀,年少輕狂,放蕩不羈的心,最終卻致其人仰馬翻。


小姐姐講史


糾正一個錯誤,韓信不是被劉邦給殺掉的,而是呂后聽了蕭何的建議後殺死了韓信。

下面我們說說,呂后為何要殺韓信?韓信的親兵為何沒有來救他?

在漢朝的時候,諸侯王是有自己的軍隊的,像比王低一級別的侯爵,是不可以養軍隊的。在韓信被殺的時候,那時候他的官職是淮陰侯,也就是說,那時候的韓信手裡根本沒有兵。

韓信有的頂多是幾百個家奴而已。所以,在他被殺的時候,肯定就沒有親兵來救他的說法了。

那麼呂后為何要殺掉韓信呢?

根據史記上的記載,說的是韓信要謀反。

韓信到底要怎麼謀反呢?

史記上記錄的是,韓信聯合陳豨一起造反。

據說,當年劉邦讓陳豨去代地當相國的時候,陳豨見了韓信一面。

韓信就告訴陳豨,你去的那個代地,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那個地方任職,很容易引火燒身。而陛下又是一個多疑的人,當第一個人向陛下說你陳豨要謀反的時候,陛下可能不會相信。

但是,第二個,第三個都來告你謀反的時候,那陛下肯定會親自率領大軍去討伐你的。

陳豨最佩服的人就是韓信,因為韓信是料事如神的大將軍,他早已把韓信視為了偶像級的人物。

聽韓信這麼說,他就問韓信,若是以後事情真像你所說的這樣,我該怎麼辦呢?

韓信告訴他,那你就真的反了,到時候我也會在都城配合你。

一旦劉邦帶著大軍去討伐你之後,我就會集結家裡的傭人,然後趁著長安城防守薄弱的時候,殺進城去把姓劉的都給殺光。這樣我們的大事就成了,漢家的江山就斷送了。

這不是在漢十二年,陳豨果然反了,然後,劉邦帶著大軍去討伐陳豨,期初劉邦是有讓韓信一起去的,韓信說身體有病去不了,劉邦也就沒有在堅持。

劉邦出發不就,呂后就得到了韓信要謀反的消息。

原因是韓信手下的一個家奴犯了法,被韓信抓了起來,關進了監獄。但是,不知怎麼,這個家奴竟然跑了,還跑到皇宮告訴呂后,韓信要謀反了。

呂后得知情況,十分的著急。她立刻把蕭何給叫到了宮中,商議對策。

蕭何告訴呂后,其實這件事也挺容易辦的,就說陛下已經滅了陳豨,凱旋而歸了。為了慶賀,需要讓文武百官全部來到宮中給皇帝道喜。只要韓信一來,派幾個大力士把他給捉了,殺害不就行了嗎?

呂后一聽,這個計策確實不錯,但是,韓信會相信嗎?

呂后一連派了幾波人去請韓信,韓信都不去,說自已身體有病,不能外出。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蕭何親自出馬去叫韓信了。

別人的面子韓信可以不給,但是蕭何的面子他不能不給,因為若不是蕭何當年推薦他,他也就當不了大將軍,當不了大將軍也就沒有建功立業之說了。

所以,當蕭何來到韓信的府上之後,韓信就跟著蕭何到了末央宮。韓信之所以相信蕭何,是他認為蕭何是自己的好朋友,不會加害於他的。

可是,當韓信的腳一踏入到末央宮,他就被抓了。這時候他在回頭看蕭何去,蕭何跑的早已無影無蹤了。隨後,韓信被呂后滅了族。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雖然史記上是這樣記錄韓信因為謀反滅的族,但是,史學家一般都不相信這件事。因為即使當年韓信和陳豨有商議謀反,那也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最後兩個人都被殺了,司馬遷是如何知道的這件事。

所以,很多人推斷,這可能就是徹徹底底的一場陰謀。你覺得呢?


史學達人


誘殺韓信是呂后做的事,並非劉邦。劉邦當時帶兵去平定陳豨叛亂去了,回來呂后就已經誘殺了韓信。至於韓信的士兵部下為何沒來救他,那就更簡單了,在垓下之戰後韓信就被劉邦奪了軍權。



項羽自刎於烏江之後,劉邦到了定陶。就直入韓信大營,收繳了他的兵權。而且把把韓信改封為楚王,楚國是項羽的地盤,韓信作為滅楚的大功臣,肯定是沒人擁護他的。


後來因為鍾離昧投靠韓信,韓信把他殺了,把首級獻給了劉邦。劉邦就綁了韓信,韓信說:“果如人言,狡兔死 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天下已定,我固當烹”。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劉邦也不好意思殺他了,就把他貶為淮陰侯。

後來韓信挑唆陳豨叛亂,劉邦親自帶兵征討。韓信託病沒有跟從,策劃叛亂。後來被人告發,呂后聲稱劉邦已經平定了叛亂,請大臣們上前來祝賀。

要說韓信腦子也瓦特了,你都打算叛變了,還來祝賀什麼。就這樣韓信傻乎乎就去了,到了地方蕭和就命人綁了韓信。並在長樂宮誅殺了他。


漁耕樵讀


這問題問的單純到令人髮指。也太想當然了,誰來救?怎麼救?憑啥救?拍電影呢?



劉邦有殺韓信的心思,但不是他親手執行的,誘殺韓信是呂雉和蕭何的手筆。從劉邦後來對韓信的憐憫之情和赦免了蒯通的做法來看,他對韓信的想法是很複雜的,當然他也是必須殺掉韓信的,所以平叛回來得知韓信的死訊是先高興的。

韓信的死因就是據史書記載的,他與家臣商議發動罪犯囚徒,襲擊首都的呂后和太子,以響應陳豨在代地的起兵反叛。結果被一名家臣的弟弟告發,呂后得知後和蕭何計議,以劉邦得勝回朝邀百官慶賀為名,把韓信騙進宮來。在長樂宮的鐘室弄死了他。



回到問題上來。

劉邦以鍾離眛為藉口抓了韓信,把他從王爵降為淮陰侯帶回京師。韓信也自知深為劉邦所忌,只能裝病呆在家中。其實韓信事實上已經處於被軟禁的狀態。這樣的狀況下,還能指望韓信能有多少得力的親兵部屬麼?

從史書記載的韓信被家臣親人告發導致謀洩被殺來看,真不知韓信手下還能有幾個真心追隨他的。以劉邦、呂后、蕭何這些疑心最重的上位者的手段來說,韓信手下沒幾個釘子眼線是不可能的。明知道韓信被皇帝列入了黑名單,又有幾個敢拿著身家性命為他殉葬的!



韓信是被呂后、蕭何以慶賀皇帝勝利為名,詔進宮裡的。這理由冠冕堂皇,韓信自己也不知道密謀之事已經洩露,怎麼可能跟親兵部屬作出什麼安排呢?而且韓信一進宮就馬上被呂后控制起來不由分說就直接殺掉了,也完全沒給韓信作出反應的時機呀。

何況即使作出部署了,韓信的親兵又憑啥進宮裡去救援?那可是皇宮,韓信手下那點親兵又不是神兵天將,打皇宮不是純粹找死麼。這種公然反叛結局一定是全家全族一起死光光的,誰肯平白拿全族的命就這麼白白去送掉!



所以能指望韓信所謂的親兵去救他,是隻能存在小說杜撰裡的。設身處地想一想,題主你是韓信的親兵,你敢拿著全家的命去拼一個壓根沒辦法實現的目標麼?


如切如磨


哈哈!我發現一個有很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答主都煞有其事的寫出了一大堆的理由,什麼韓信的親兵都被劉邦收繳了,什麼韓信的根基不在長安,反正就是一堆看起來很有學問的廢話。因為他們連親兵是什麼意思都不太明白,何謂“親兵”,只要是韓信信任並帶在身邊的就是親兵,雖然韓信到後面已被貶為淮陰侯,但是好歹也適合侯,再怎樣也是有親兵的。再者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明眼人都知道韓信的親兵為什麼沒來。



首先我們要知道呂后是在什麼地方誘殺韓信的?史載“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也就是說韓信是在長樂宮的鐘室裡被殺的,長樂宮是什麼地方?是劉邦和呂后住的地方,是皇帝的寢宮,你就覺得韓信的親兵能進去嗎?那麼很多人又會問,難道當韓信遇到危險的時候他不會喊親兵救他嗎?哈哈,只能說這是異想天開,因為即使韓信帶親兵了,他們最多也只能在長樂宮的宮城之外等著,而長樂宮的宮城東西長2900米,南北寬2400米,周長10600米,佔地面積越6平方公里,你覺得就這樣的地方韓信又在長樂宮中誰能聽的到。



再者即使是親兵聽到,他們也進不去。要知道韓信在京城所能帶的親兵頂多不到百人,而長樂宮作為皇帝的寢宮守衛肯定是要比韓信的親兵多的,所以即使他們能聽得到,他們也進不了長樂宮去救韓信,因為他們可能連城門都進不去救被殺了。再者韓信那些親兵也不一定敢進攻長樂宮,畢竟長樂宮是皇帝和皇后的寢宮,進攻這個地方等同於造反,是要滅九族的,而長樂宮裡面到底是什麼情況那些親兵根本就不清楚,所以他們敢不敢都得另說啊。



所以說當呂后誘殺韓信的時候,不是那些親兵不救,只是那些親兵壓根就不知道長樂宮發生了什麼。再者長樂宮的地位極其特殊,作為帝后居所,試問誰敢不敬,試問防衛能不嚴嗎?親兵即使知道韓信在裡面可能發生了什麼,那些親兵也不敢輕舉妄動,我想在猶豫的時候韓信早就死了。況且即使親兵很忠心,他們敢進攻長樂宮去救,我想以長樂宮的守衛他們也進不去,畢竟韓信的親兵人數肯定是不多的,再怎樣也攻不進防衛嚴密的長樂宮,到那個時候可能韓信會死的更悲催。



再者當韓信被蕭何誘騙到長樂宮的時候,韓信雖有造反之心,但卻無造反之實,也就是他根本就沒行動,而且韓信也不知道他想造反的時期已經被人告發,他還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所以當蕭何跟他說劉邦已經平定陳豨之亂,並已勝利歸來,讓他前往與諸臣一起慶祝的時候,他並沒有過多的懷疑什麼,而是自認為陳豨在被抓的時候並沒有出賣他,所以他就去了。可以說他去的時候並沒有什麼要造反的意思,只是單純的去赴宴所以說肯定是沒有帶多少親兵的,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帶親兵。你說連韓信都沒啥準備,就更別說親兵了,所以可以說即使親兵知道,他們也不敢去貿然救,因為他們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貿然去救誰也不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麼。



只能說韓信死的真是冤枉,曾經的他對劉邦那是忠心耿耿,即使曾經韓信實力通天的時候他也未曾想過要反叛劉邦,正如他當年回覆項羽的說客武涉所說“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在韓信的眼裡劉邦是對他有大恩的,當年項羽棄他不用,走投無路的時候只有劉邦願意收留他,甚至還對他重用授予大將軍的職位,而這等恩情是讓他難以忘記的。但是也正是這份恩情讓韓信走向了滅亡,他太高估劉邦了,劉邦最終是容不下他這功高震主的大將軍的,不管如何只有他死了,劉邦才能安心啊!



其實若不是韓信太重感情的話,也許這天下到底會如何還尚不可知啊。但是如果韓信不是重感情之人,恐怕他就不是那個韓信了。韓信能在功成名就後專門去報答當年只給了他一飯之恩的老婦就足以看出韓信的仁義與孝德,想想看連一飯之恩的老婦他都能如此報答,更何況是讓功成名就色劉邦呢?只可惜劉邦註定不是共富貴的仁主,韓信最終也明白所以他想反了,只可惜韓信明白的太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