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幾個短命王朝,存在時間短卻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意義重大

在中國歷史上,秦朝,隋朝,跟民國存在的時間都較為短暫,但都是非常重要的過度朝代。因為這三個朝代推翻了前朝的很多東西,建立了自己的新體系。在之後朝代受其影響巨大,基本照這個模式探索下去,均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大秦帝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創立了帝制及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制,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制度,強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又推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文化風俗,加強了大一統的凝聚力,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然而在始皇帝死後,僅僅過了3年,強大的大秦帝國就在內憂外患中土崩瓦解,存世14年。之後的西漢王朝,基本沿用這些政策,使得國力強盛,擊敗匈奴,遠征西域,使中國疆域面積不斷擴充。

歷史上這幾個短命王朝,存在時間短卻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意義重大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

隋朝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登基稱帝,建立了五胡亂華後漢族在北方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為了鞏固統治,隋文帝在政治、經濟、文化及外交等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上確立了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並正式推行科舉制,選拔優秀人才,打破了士族門閥壟斷仕官的現象;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監察制、考績制,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後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可隋文帝死後,即位的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多次發動戰爭勞民耗財,最終引起統治危機,不斷的農民起義以及關隴貴族的反叛,使得隋朝僅僅存世38年,就滅亡了。

之後建立的唐朝沿用這些政策,慢慢統一中國,不斷髮展,擊敗北方突厥,西北吐蕃,東北高麗等周邊國家,國力達到鼎盛,使得四方來朝,八方朝賀。

歷史上這幾個短命王朝,存在時間短卻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意義重大


隋煬帝楊廣

中華民國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朝統治,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隨後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中華民國的建立,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國,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得國內經濟取得了較大的提高,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可是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國民黨的倒行逆施,使得國民黨逐漸失去人民的信任與支持,在1949年兵敗逃往臺灣。

歷史上這幾個短命王朝,存在時間短卻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意義重大


孫中山在南京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擺脫了貧窮落後的局面,結束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半殖民統治,國力不斷增強,在世界上的話語權也逐漸增大,大國形象愈發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