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幻電影中走入現實生活的7件東西

科幻大片裡的諸多發明技術似乎給不少現代科學家提供了靈感和想象,而人們似乎並沒能注意到這一切。而在今天,我們將告知於你,從科幻電影的中走入現實生活中的7件東西。

1、仿生心臟

從科幻電影中走入現實生活的7件東西

自2015年以來,醫生們通過更換VAD裝置來拯救患有嚴重心臟病的人。觀眾可以在電影《怒火攻心2:高壓電》中看到主角的心臟被特殊的設備所替代。但在現實生活中,一切都更加有趣,在最新出現的一項發明更是值得人們關注,其可能擁有無線充電功能的VAD裝置。

早期的VAD裝置帶有不少電纜。而新一代的裝置將會更好用,因為其排除了通過電線感染的風險。

以前,患者需要攜帶額外的電池,以防VAD沒電或出現故障。而無線“心臟”的電池植入人體胸腔並使用電磁充電。你需要做的就是穿一件特殊的背心。一次充電則足夠使用8個小時。

新的VAD有一個固定在手腕上的顯示器,顯示了電池電量。這似乎很容易讓人想起電影《時間規劃局》裡的情節。

2、仿生假肢

從科幻電影中走入現實生活的7件東西

在《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中可以看到盧克·天行者的仿生手臂。但真正奇妙的故事發生在2011年,當時有一位名叫提莉·洛基的勇敢的女孩由於敗血症而失去了雙手,於是她決定自願在英國公司Open Bionics測試新的仿生肢體。

另外,更重要的是這是通過在3D打印機上製作的假肢。這種生產方法顯著降低了產品的成本,使其價格更為合理。現代假肢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並且通過將電影世界與現實相結合之後,讓那些使用了仿生身體部位的患者不用再去為他們的特徵而感到沮喪了。

3、機器人

從科幻電影中走入現實生活的7件東西

機器人的主題是電影和電腦遊戲創作者最喜歡的主題之一。在這類情節中,經常會涉及到道德方面的現象,比如:如果這些機器有感情怎麼辦?機器人應該擁有自己的權利嗎?他們會失控嗎?

在2015年,一家叫Henn-na的酒店在日本開業,在這裡的員工中沒有真實的人類。但是你也不必擔心機器人會搶走人們的工作。因為在4年後,機器人逐漸開始被“解僱”,因為這些程序已經過時,電子工人不再能夠應對其職責。酒店老闆得出的結論是,真實的人比升級機器會更高效、更便宜。

4、外骨骼

從科幻電影中走入現實生活的7件東西

類似於《阿凡達》這樣的展現了可以增加數千倍人力的服裝的電影還存在很多。

在現實生活中,工程師設計這類東西的目的可不是像電影裡那樣為了幫助擊敗外星人或可怕的壞人,而是為了能夠使殘疾人和老年人的生活更輕鬆,或者幫助那些工作涉及繁重體力勞動的人。

5、人工智能

從科幻電影中走入現實生活的7件東西

在電影院中,人工智能經常能夠成為可靠的伴侶,有時甚至成為情人(如電影《銀翼殺手2049》)。

如今,沒有人會對“智能家居”功能或帶有內置語音助手的便攜式揚聲器感到驚訝了,它可以執行任何任務:放你喜歡的音樂、找到某些菜餚的配方、給孩子讀童話故事、控制家電等等。

6、帶自動駕駛儀的出租車

從科幻電影中走入現實生活的7件東西

在電影 《第五元素》和《我,機器人》中,你可以看到不受人類控制的機器,而幾年前它仍然看似幻想。但如今,“機器人”可以為你停放車輛或替你開出車庫。

此外,基於沒有司機的汽車的想法,甚至有人開發了一個獨特的Aprilli自主旅行套房的概念,其實質是你不再需要花時間在一條道路上疲憊的駕駛,你可以訂購一輛車,讓汽車自主開車到你家,帶你到任何地方,而你可以在汽車裡邊好好的休息。這種移動膠囊主要是為那些經常出差的人設計的,並配備了工作和休閒所需的一切。它還計劃建立自動站,這些設備可以在這些設備中進行充電和接收維護和清潔,而此時旅行者可以在站點中的游泳池中冷靜,在健身房熱身或在水療中心放鬆身心。當然,這只是一個概念想法,還並沒實現。

7、約會申請

從科幻電影中走入現實生活的7件東西

從科幻電影中走入現實生活的7件東西

如果你觀看過英國電視連續劇《黑鏡》,那麼你可能還依稀記得關於約會應用程序的情節,它讓人們獨立快速地找到了單身人士的完美搭配。

在日本,他們已經有了類似的快速約會方式。兩個陌生人所要求的就是傾聽機器人如何相互溝通,他們擁有關於實驗參與者的完整信息。桌子上的小機器人會互相詢問並回答問題,3分鐘後,人們會決定是否繼續與人交談。作為第一次嘗試這樣的實驗,結果似乎還算不錯,在28名參與者中,竟成功了4對。

你對這樣的新開發項目有何看法?它們能夠滿足你的好奇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