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快樂!
大過年,總得做做思想彙報,承上啟下嘛。
翻了翻知乎、頭條、公眾號,從2016年年中開始碼字,期初斷斷續續,三五個月一篇;2017年周更大半年,2018年四季度月更2-3篇;時至今日碼了約70篇,每篇一千字的話,毛估估7萬字。
說實話,從沒想過靠更新公眾號過活,也不指望短期出效果。
但是回看這70篇,明顯感覺筆力日趨成熟、邏輯漸漸豐滿。
“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種一顆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暫停了《毛選》。
存稿有一篇,不更是發現題材敏感,而且反響了了。
我問維尼:“寫的不好嗎?”
他說:“寫的好,但是大部分人不想看,也看不明白。你寫的我能懂,都是我們現實發生的,也是我們一步步走來去實現的,只是這條路,大部分人沒走過、沒共鳴。”
看到36kr採訪《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報導。
郭帆說:共情的第一步是相信。如果你懷疑這個世界了,你會覺得這個人很假,你根本不會care他的情感。所以我們的重要目的是讓你覺得,這個好像還挺真的。所以人應該是活生生的,情感應該是真摯的。
所以,穿越古裝宮鬥、霸道總裁愛上我,遠比“科幻片”有市場,因為“代入感”十足。
“我”的表達永遠是自我,而非感染受眾。
停一停,想想怎麼寫更好。
近二週在看《全球通史》。
隨著公司發展明朗化,形勢也在提檔升級。
比如:幫助我們的“貴人”,層級不斷提高,項目發展愈發像那麼回事兒,複製昔日套路開始沒有效果。
認知更進一步的階段,稍有不慎很容易掉隊。
這時需要更寬廣高遠、古今貫通的視野看待現狀。
凡事過往、皆為序章。
要起個好頭,來往每一步都得斟酌清楚“未來”。
好比書裡從一個西方作者的視角看待西歐、中東、中國。
他認為西方世界因為不斷打破舊有文化,摒棄沉重的歷史包袱,工業革命才能加速發展,少受世俗秩序束縛。
反觀中東、中國,長期被既得利益集團包裹,破舊阻力大、創新土壤貧瘠,才逐步被西方國家主導世界。
借書本的“眼睛”得出歷史答案,鍛鍊判斷問題的穿透力。
同理,你就能明白為什麼一段時期倡導“破四舊”,這是穿透力的辯證使用。
【那麼,當時“破與不破”究竟是“真”是“假”,是否定之否定。掉書袋了,啊哈哈】。
換言之。
儘量做出正確決策的背後,是理解每一個人、在每一個時間點、提出每一個問題的底層邏輯和訴求。
當然,能懂會用,和佈局賺錢是二回事。
咪蒙五萬月薪實習生翻車就是局設歪了,殃及池魚。
過年隨便寫寫,逼叨逼那麼多,有礙觀瞻hhhhhhhhh
最後祝大家豬年順遂、諸事大吉。
閱讀更多 李大副的數字餐飲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