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您怎麼看?

煮酒看茶說歷史


顯然,看歷史的人都喜歡居高臨下的批判,帶著廉價的優越感,

朱元璋什麼人?一個王朝的開國皇帝,居然都有人敢批判,批判守成之君、亡國之君可以理解,像朱元璋這樣的打天下的人,都敢瞧不起,誰給的勇氣?

不瞭解當時的政治環境,就不可能知道他的決策,不要單純的從人品能力分析問題,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開歷史倒車,而是不得已為之的。

明朝初期的政治中心在南京,經濟中心也在南京,而軍事重心也北方長城一線,這個就有問題了。

政治中心和軍事重心相隔太遠,那給不給武將權力呢?

給吧?武將權力大了,容易擁兵自重,不聽調遣,最後割據可能一方。

不給權力吧?遇到入侵又沒有辦法有效組織抵抗。

所以,就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那裡,讓他們監軍,監督武將,同時,武將和地方官也監視諸侯王。

明朝藩王沒有地方治權,沒有兵權,沒有稅收權,這樣的諸侯王跟西漢、晉朝的諸侯王不可同日而語的,絕對威脅不了朝廷,根本就不需要削藩。


中國通史視頻


朱元璋的這種藩王制度,對華夏來說是一個大災難,對華夏百姓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朱元璋設計的藩王制度近乎完美,制定的比任何朝代都要周詳,對他的子孫後代進行全方位的保障。不用幹活,還能吃好的,穿好的,層層保障,不用動手幹活,不用動腦筋,還能作威作福。

這種情況下,朱明宗室子孫最大的樂趣,就是娶老婆生孩子,反正有全國人民的供養,他們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

於是,朱元璋親手製訂的藩王制度就徹底淪為了朱明宗室子孫的繁殖保護制度,對整個中華民族進行盤剝,進行吸血。

從此,朱明宗室的子孫,日日在增長,月月在增長,年年在增長!朱元璋的後代越來越多。

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後代已經繁殖到將近一百萬,而同期明朝的總人口大概是五千萬到六千萬之間。按人口比例來算,也就是說在五十到六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朱元璋的後代。

如果明朝不滅,按照二十年一代人,一個人生四個兒子計算;不出五十年,中國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有可能是朱元璋的後代。

如果明朝的統治能夠再維持一百年,那麼中國一半的人口都將是朱元璋的後代。到時候中國人多樣化的基因將被朱元璋的DNA所替代,中國人種的倒退在所難免。

所以,朱元璋的藩王制度就是變相的宗室人口繁殖保障制度,是反人類的!對中國,對中國的老百姓,都是極其危險的。其危害性甚至比當時的滿清八旗還要大!

有了以上的體會之後,再看朱元璋殺貪官斬汙吏的時候,是多麼殘忍,是多麼虛偽呀!他想的並不是老百姓的利益,而是如何維護老朱家的統治。

藩王制度的出臺,就是朱元璋自私自利的表現,就是鐵證如山的證據。



羋祝融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皇子們為親王,且往封地就藩,藩王們各個手握重兵,節制地方軍政之權,也就是太祖皇帝將大明王朝定製為“封藩制”。要知道歷史上凡事搞“封藩制”的王朝, 藩王無不作亂,更何況大明王朝的藩王們又有如此之大的軍事特權,這豈不是眼睜睜地埋下“作亂犯上”隱患的種子?朱元璋為何要倒行逆施?

想要弄清楚這個事兒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朱元璋之出身。朱元璋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帝王了,說他傳奇,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出身。論出身,朱元璋絕對是最卑微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 一一位真正意義上農民出身的帝王。年輕時期的朱元璋是忠厚老實之人了,基本上屬於逆來順受,有口飯吃就行一般的順民。但是,身處元朝末年,兵荒馬亂之際的朱元璋,硬是被生活錘鍊得從一位老實巴 交之人,變身成為一代梟雄,當然這一切功績也離不開朱元璋與生俱來的超強大腦和強悍體魄。最終,朱元璋終於成為元末群雄逐鹿的最後勝利者,登上了令無數英雄為之折腰的皇帝寶座。

開國之初,朱元璋大封功臣之時,一口氣封了六公二十六侯,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他的老鄉,更不乏發小玩伴。而且拜公入侯朱元璋還覺得“不過癮”,竟然給這些人頒發了丹書鐵券。據說在頒發鐵券之時,這些功臣們無不感激涕零,聲淚俱下。這一時期,所有人都堅定不移地認為,這位帶頭大哥絕對夠意思。

那麼,朱元璋為何要建立藩王制度呢?這是因為無論朱元璋如何獎賞功臣老鄉,如何與這些人稱兄道弟,最終還是比不上朱家血脈至親的子孫們。

在朱元璋內心之中,唯一真正信得過之人,只有他的兒子們 。基於這種最淳樸的父子之情,朱元璋需要逐步完成大明王朝由依靠功臣而轉型為老朱家自我保衛江山之模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朱元璋第一步計劃就是分封諸位皇子為親王,且有封地、有兵權,成年之後就要離開京城往封地就藩。

我認為稍有歷史常識之人都會意識到藩王制度的弊端,西漢和西晉時期藩王亂政的例子並不少,而大明王朝這一倒行逆施的政策自然也很難逃脫歷史悲劇之重演。中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從不缺乏忠誠者 ,即使在朱元璋對文臣極其藐視的明初朝代,也有敢於冒死直諫之人。有一位叫葉伯巨的大臣就指出“封藩之優渥太奢侈”,向朱元璋陳述了這一大弊端之巨大隱患。應該說葉伯巨此舉完全出於一片忠心, 更是為了老朱家江山穩固著想,而且言辭鑿鑿,有理有據。然而,葉伯巨卻被朱元璋定義為離間他們父子骨肉親情之人,決意要親自將葉伯巨射殺以洩憤。最後還是在諸位大臣勸諫之下,朱元璋網開一面, 將葉伯巨下了大獄,最後將其活活餓死在獄中。類似這種慘無人道的殘殺文臣之事,朱元璋不知道幹了多少。然而葉伯巨所預測之事也是一點不差的如期而至。就在朱元璋死後三年,燕王朱棣到底還是反了 ,而且成功奪位。而被叔叔奪了皇位的朱允炆,生死未卜,下落不明。另外更讓老朱皇帝“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封地就藩制度成了明朝中後期國家巨大的負擔,就藩的王爺們,由於體制的限制,整天無所 事事,混吃等死,不但侵佔國家大片良田,吸吮民脂民膏,而且還強搶民女,無惡不作,最終成了大明王朝滅亡原因之一。最後這些作惡多端的朱元璋後人們,雖然遍佈全國,但是能得個好下場者寥寥無幾 。

隨著分封在外的親王們長大成人且經過實戰檢驗能夠獨當一面之時,朱元璋知道是到了清理一批功臣以及其子弟的時候了,因為這些人已經對於他的統治已經不在那麼必要了。首當其衝的就是七十多歲的宣國公李善長,原因竟然是十年之前的胡惟庸案,罪名是李善長造反,這純粹就是莫須有,進而“順藤摸瓜”又牽連了一批公侯。處理結果就是,這些人都株連三族,幾萬人死於非命。緊接著,太子朱標病死 之後,朱元璋愈發覺得功高震主之武將不安全,於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又製造了“藍玉案”,這次朱元璋又成功清洗了以藍玉為首的又一批功臣及其三族家屬。

經過朱元璋處心積慮地兩次“大清洗”,大明 王朝僅存的幾位功臣一個個也早已被嚇破了膽,只能苟活於世罷了。這時候的朱元璋總算是放心了,自以為給子孫後代留下了一個鐵打的萬年江山的太祖皇帝,在洪武三十一年終於結束了他這“聖賢,豪傑, 盜賊之性,實兼而有之”的一生。




李子涵一


從歷史上來看,藩王制度必然導致割據,於中央集權不利,埋藏著藩王謀逆的隱患。

要解決這個問題,先搞清楚所謂的封建社會到底是什麼含義。

封建社會有馬克思主義歷史論和西方歷史論兩種大同小異的認知。就中國而言,封建指的是“封國土,建諸侯”。這是封建的最早來歷。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其實指的是夏、商、周、漢四個朝代。然而,在明朝,竟然又出現了這種形式,不可不說朱元璋的思路比較清奇。當然,朱元璋還恢復了殉葬制。這同樣無法為人們所理解。所以說,朱元璋其人的思想極為複雜,許多已經明顯消失好多年的政策,在明代竟然會集中恢復出現,這確實讓人很是費解。

那麼朱元璋為何恢復這種明顯落後時代的制度呢?

難道他不知道藩王制的結果嗎?即使他不知道,他手下的大臣們難道也不知道?在他一意孤行的時候,就沒有人能夠勸阻的了他嗎?

這其實和朱元璋的性格以及行事風格有著密切的聯繫。

每一個人的性格形成,都無法脫離其生活環境。幼時極端困苦和各種災難不斷降臨的情況磨礪了朱元璋的意志,同樣也導致其對官員們的深切的不信任感。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可以說是無官不貪的。這樣去認為倒也沒有什麼錯誤。在古代,貪官汙吏才是最真實和最普遍的存在,海瑞那般的清正到近乎潔癖狀態的官員,倒不是沒有,只是歷朝歷代能出現一位就很不錯了。在多如過江之鯽的官員中,清正廉明的官員所佔的概率近乎為零。

而這也是朱元璋哪怕是奪得了天下之後,依舊對這些官員不信任的原因所在。所以他制定了極為苛刻的束縛官員的政策,同時也為其博得了嗜殺的名號。

而對官員的不信任也就導致了其只能將國家的權利交給自己的子孫後代。他認為將自己的子孫們分封到各地,牢牢把持大明帝國的權利,就能使得朱明王朝綿延萬世。

於是,他將一個個兒子分封到帝國各地,分別把守住帝國的各個方位,成為帝國穩定的中流砥柱。然而他卻忽略了權利對人們私慾的誘惑,以及血緣關係淡薄後,同一個姓氏在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面前不具有實在的意義。這也是他屍骨未寒,兒孫就開出現了爭權奪利的情況。


Crazy歷史


幾千年的歷史證明,分封制度容易造成地方割據,動搖中央的統治。朱元璋的歷史課學得還是不錯的,可是他依然實施分封制度,大封藩王,這難道是歷史的後退嗎?

朱元璋分封的原因

明初朱元璋建立了藩王制度,大封諸王,主要目的有幾個:首先,出於防禦蒙古軍隊的考慮,當時蒙古在北方對明朝的依然虎視眈眈,對明朝來說是一個嚴重的威脅。第二,出於對大將的防範,需要將軍權從宿將的手中轉移到自己信任的兒子身上。第三,加強中央集權,配合宰相制度的廢除,將權臣的大權牢牢握在手中,賦予諸王“清君側”的權力。總而言之,用朱元璋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藩屏帝室”。朱元璋不知道分封的危害嗎?並非如此,他曾經和太子朱標討論過七國之亂,朱元璋問太子,七國之亂誰的錯?朱標說:“是七國的過失。”而朱元璋卻認為是君主的過失,因為天子太過薄情寡恩,不知道敦睦九族,輕易削減諸侯的土地,釀成了無法彌補的事故。

朱元璋分封的具體情況

朱元璋希望國家長治久安,他一共進行了三次分封,第一次在洪武三年,其後是洪武十一年和二十四年。總共分封了24個兒子和1個侄孫。其中,以北方九王最為重要,也就是在北邊,令諸王坐鎮軍事要地,“據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內”。秦王駐西安、晉王駐太原、燕王駐北平、代王駐大同、肅王駐甘肅、遼王駐廣寧、慶王駐寧夏、寧王駐大寧、谷王駐宣德,九王形成了一條嚴防北方蒙古入侵的有力屏障,軍事意圖明顯。

藩王的實際權力

由於藩王有拱衛王朝的功能和義務,他們的實際去權力就不可能小。軍事權力上,親王可以擁有護衛,且護衛的人數比較多,每府護衛大約有3千左右。親王可以帶兵打仗,成為軍事統帥。秦王、晉王、燕王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同時,諸王還可以管理地方的事務,調遣封地的布政司官員。經濟上,諸王也享受著較好的待遇,他們擁有諸多的田產。

朱元璋對諸王的防範

朱元璋對分封的危害是清楚的,所以朱元璋在設計制度的時候,也制定相應的措施以防範諸王。這一點集中體現在《皇明祖訓》的修訂上,祖訓的首章要求諸王遵守藩輔之禮,告誡諸王不得覬覦皇位,對於皇命中“不合理”的要求可以拒不執行,這實際上賦予了諸王一定自主權,為後來埋下禍端。《皇明祖訓》的“禮儀”篇共16條,其中有13條就涉及了諸王;“法律”“職制”篇都有15條,全部是關於諸王的權力和義務的。祖訓先後修訂了58次,反映了朱元璋在對待諸王問題上的反覆考量。為了防範諸王,朱元璋在禮儀上增加了保護朱允炆的內容,限制諸王的人事和司法權,諸王之間不能見面,行動也遭到限制,但是為了補償,強化了諸王的利益。

然而,朱元璋千算萬算,他制定的防範措施在靖難之役上顯得不堪一擊。歷史證明,只要諸王的軍事實力還在,威脅就不可能解除,禮法制定得再嚴密,也是牆上的風景。總而言之,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弊大於利!


小高讀史


明朝的藩王制,雖然是經過朱元璋針對漢朝和晉朝分封制所改良的新型拱衛京師,保衛大明江山的一種封王制。但是依然是一種歷史的倒退,因為經過改良的封王制,對大明王朝沒有一點好處,就算是被後代帝王一再改良,終究還是逃脫不了歷史的檢驗。為什麼這樣說?



首先來看,朱元璋封藩的本意和意義在哪裡?

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在與其謀士們總結歷史上治亂興衰的經驗時,一致認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強,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於是以前朝為鑑,決定建藩,並在洪武三年(1370)、十一年(1378)、二十四年(1391)先後將其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侄孫封於邊疆及內地的主要城市。護衛著大明千秋萬代,這就是朱元璋封藩的本意。本意是好的,但是朱元璋忽略了皇帝只有一個,誰不想做呢?這麼多的王室子孫都有權力在手,誰又會甘心做王呢?

明太祖朱元璋在封藩時就想這用藩王實現開疆擴土的想法是很不錯的,如果朱元璋制定的藩王開疆擴土如果實施成功,北方遊牧民族就無法擊破像秦、晉、趙、齊、燕這樣的壁壘,來實現對中原的征服,嶺北行省的遊牧民族反而要時刻面對來自諸侯侵奪牧場領土的威脅。這一制度在最初是為了對抗元代殘餘勢力、拱衛王室,所以各藩府類似一種軍事組織,有極大的兵權。這在當時確實能很好的對元代殘餘起到震懾作用。明代藩封制度在初期確實起到了抵禦侵略、拱衛王室的目的,連朱元璋也不禁感嘆"朕無北顧憂矣"。這就是朱元璋封藩的意義。用現在的話就是說,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要知道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諸王難道都是打仗的材料嗎?就算是諸王和皇帝一條心,難道說諸王的兒子們,孫子們也是和皇帝一條心的嗎?歷史總是告訴我們很多道理。但是作為一個乞丐變成的皇帝想要大明江山千秋萬代,也是能夠理解的,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吧!


其次,再來看看,藩王起到的一些作用有哪些?

其中作為明代九邊的遼、寧、燕、谷、代、晉、秦、慶、肅九國,為了抵禦外族的侵略和反擊,更是定期操練,有提兵專制的權利。同時,藩王作為宗室對屬地的異姓功臣起到了監視、限制的作用。對當地的政治一把手也有監督彈劾的權力。在明初也很好的起到了督查的作用。特別是在地方上出現災難時,諸王能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但是這些在我看來,都是微不足道的。





最後,說說藩王制隨著朱元璋的去世,有哪些變化,最後給大明王朝帶來了什麼?

藩王制的弊端,作為帝王,也不會看不到藩王的權力過大,會給中央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朱元璋就在想:朕還活著還能鎮得住這些小崽子們,但是後繼之君呢?朱元璋不禁陷入了沉思。為了防止諸王叛亂,顧規定諸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並規定一套嚴格的封藩制度。這一制度被明朝歷代皇帝奉為萬世不變的祖訓。但未從根本上對藩王軍事權利進行限制,認為他的兒孫們都很聽話不會做出叛亂之事,但是結果卻造成了"靖難之役"。

朱棣登基後,雖未繼續"削藩",但在政策上對藩王的限制越來越多,直至形成"藩禁"之制,甚至對省墓、入朝等作了事無鉅細的規定。藩府成員不農、不工、不士、不商,只作為宗室享受一定的政治待遇。朱棣嚴格按照朱元璋制定的一套嚴格的封藩制度來執行。一直延續至明末。這一制度在大明200多年的歷史中不斷延續,給朱家王朝沒有帶來一點助力,更是在明朝中後期,成為了明朝的一個很大的累贅。為什麼這樣說呢?根據朱棣對藩王的限制,也就是“藩禁”之制來說,明朝的皇室什麼都不用做,整天吃喝玩樂就好了,然後每個月都可以領導朝廷發的祿米。可能明朝初期還不太明顯,皇室的人不是很多,但是經過百年的繁衍生息,這將是一個龐大的開支。所以說是一個大累贅。試問這樣的藩王和朱元璋設想的藩王一樣嗎?我想要是朱元璋知道非得氣死。這也就能明白崇禎皇帝吊死煤山上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見到一個朱姓皇室的人來馳援的原因吧。

從這些方面來看,藩王制就是一種歷史的倒退。為什麼這樣說呢?朱元璋建立藩王制,本意是想拱衛京師,開疆擴土。但是朱元璋忽略了人性的貪婪,更何況是權力的得失。

這些僅是本人自己的觀點,歡迎評論留言。


黎顧百年


第一,鞏固了朱家的統治。因為諸多的藩王的存在,明朝沒有大臣武將造反。

第二,造成了其家族內鬥,耗費了明朝的國力。明朝,就是藩王造反。

第三,加重了人民的負擔。諸多藩王的存在,導致中央缺錢,最後無力鎮壓農民起義,抵禦女真。

不管是否設藩王,都是鞏固家族統治的手段而已。封建集權統治,到最後,利益固化,人民的負擔加重,沒有出路,從而導致政權垮臺。


浪籽lei


朱太祖可說是大明滅亡的總設計師。針對問題,不提文官武將制度埋的坑,那是一篇大文章。單說藩王制度,厚待子孫想法很好,外地藩王,藩王子孫,只要是老朱家的種,從生到死按級別包圓,待遇超高那種,結果發展到龐大的子孫群趴在大明身上吸血,兵臨城下都不願出錢的,滿清滅明應該給他們計功。


用戶5953563060231


極其失敗。

首先,朱元璋的塞王制度引起的後果大家都看到了,就是朱棣成為了中國唯一一個大一統王朝造反成功的王爺。

其次,經過朱棣的改革後,各個藩王失去了兵權,但是不準皇室後代從事任何工作,包括不能科舉,不能經商。還有最重要的,藩王嫡長子繼承親王,餘者封郡王等等。到了明朝末期,明代的宗室只王就幾千人了,一省的賦稅不足以支撐一省的宗室俸祿。這也是明亡的重要原因。


小青檸呀


所謂封建,就是封其國,建其世系,拱衛大宗。明朝藩王制實際上就是沿襲改良了商周以來的宗法制度:天子有天下,同時也是大宗,諸侯有其國,士大夫有其家,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層層守護,拱衛中央。從理論上講,這右上古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是可行而有效的。但事實證明,幾乎所有王朝的封建體系在後來都出現尾大不掉,諸侯藩王反噬的情況。明朝是集封建文化之大成的朝代,他們總結了歷代教訓,從朱元璋後期就以削藩的形式改良藩王封建制度。而朱棣靖難成功後,更是加快了限藩的速度,明確規定藩王不得離藩,不得干預地方,只能擁有少量防衛部隊等。這有效消除藩王作亂危險的同時,改良的不徹底,卻導至藩親食祿急劇增大,從明後期開始,幾乎佔國庫一大半,甚至出現一州租賦不夠一王供給的地步。不僅加劇了貧富差距和土地兼併,甚至導至國庫空虛,不夠一戰的地步。從這個角度說,明藩王制度實在弊大於利,屬失敗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