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艦再赴南海:“無害通過”幌子下的橫行自由

據路透社援引美國軍方說法稱,5月6日,美國海軍 “普雷貝爾”號和“鍾雲”號導彈驅逐艦進入中國南沙群島的南薰礁和赤瓜礁12海里以內航行。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言人克萊·多斯(Clay Ross)表示,此次行動是基於國際法中的“無害通過”制度來挑戰“過度海洋主張”。對於美軍的舉動,中國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了海空兵力,對美軍艦查別識證、警告驅離。

美軍艦再赴南海:“無害通過”幌子下的橫行自由

美國軍艦在南海頻頻現身穿越我島礁附近海域,到底有何目的?

“無害通過”是站得住腳的法理依據嗎?

面對美國軍艦頻繁的舉動,中國又該如何應對?

“無害通過”真的無害嗎?中美分歧在哪裡?

  關於“無害通過”,中美主要的法理分歧在於外國軍艦通過領海時是否需要向沿岸國通報以及批准的問題。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美國軍艦頻繁穿越中國控制的南海島礁附近12海里,本意並不在於“無害通過”。

  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17條規定, “所有國家,不論為沿海國或內陸國,其船舶均享有無害通過領海的權利。”因此,美國主張軍艦也根據這一條款,享有無害通過別國領海的權利。領海的寬度,按照《公約》的規定是12海里,是沿岸國陸地領土主權連接海洋的重要海域,沿岸國在領海享有主權。

  然而,軍艦是否與商船一樣享有無害通過權一直是一個爭議問題。首先,《公約》第17條規定的“船舶”並未作出定義。商船是全球海上貿易的重要載體,而軍艦的性質卻完全不一樣。軍艦作為武裝力量,特別是現代軍艦可以艦載飛機、導彈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穿越距離沿岸國12海里的領海會成為對沿岸國的安全威脅。因此《公約》在第19條“無害通過的意義”中明確規定,若軍艦不遵守沿岸國的法律法規,並且作出了威脅沿岸國的行為,如情報蒐集、飛機起落等,則被視為“非無害通過”。

  世界各國對軍艦無害通過的規定至今尚未形成統一做法。在1982年《公約》簽署時,有21個國家就軍艦通過領海的問題發表聲明,提出了不同程度上的管控意見。例如芬蘭、瑞典、馬耳他等國要求軍艦進入領海需事先通報,阿曼、也門和阿爾及利亞等國要求軍艦須事先獲得批准。我國也於1996年做出聲明,表示外國軍艦通過沿海國領海必須要事先申請並獲得批准。因此,若中美兩國的政策與法律不做修改與調整,在軍艦穿越領海時是否享有“無害通過權”這一問題上的分歧將長期存在。

美軍艦再赴南海:“無害通過”幌子下的橫行自由

美國軍艦頻頻現身南海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美國在南海持續不斷並逐年升級的挑釁行為,具有多重的目的性。首先,中國始終主張南沙群島作為一個群島整體享有領海,而美國並不承認中國的這一主張。1958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就已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這項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同大陸及其沿海島嶼隔有公海的臺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

  美國穿越南薰礁和赤瓜礁等單個島礁附近12海里的海域,實際上是試圖對南沙群島百餘個島礁進行切分,分割成一個個沒有海域管轄權的岩礁或低潮高地,使中國在南海主張管轄的海域面積“碎片化”。

  其次,南海作為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始終是美國重點關注的海域。美國一直擔心中國會對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島海域實行管控,並通過島礁上的軍事部署威脅航行自由,因此刻意捏造和渲染中國不遵守國際法、威脅航行自由等言論。

  實際上,美國刻意將“航行自由”的概念模糊化,將商船和軍艦混為一談,無視沿岸國的領土主權安全、軍事安全和經濟安全,才是問題產生的真正根源。國際航道的暢通同樣也是中國的重要國家利益,中國在自己島礁上的建設活動合理合法,南海海域的航行也從未受到過任何影響。

  美國派出軍艦強行穿越南沙島礁附近12海里,試圖用軍事力量將其自行解讀的國際規則強加於別國,本質上就是一種挑釁沿海國政策與法律的霸權行為。1979年美國推出的“航行自由計劃”,是為了最大程度維護美國軍事力量出入各大海域的航行自由和機動性,更是體現了美國企圖主導世界海洋秩序與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國際法規則的野心。

美軍艦再赴南海:“無害通過”幌子下的橫行自由

美國軍艦

針對美國軍艦的行為,中國如何應對?

  對於美海軍的挑釁行為,我國的態度始終是明確的:中方一向尊重和維護各國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與飛越自由,但是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假借航行與飛越自由之名,損害沿岸國主權和安全。

  我國解放軍戰區部隊在南海方向上始終保持高度戒備,除外交部第一時間闡明立場與主張,以正視聽外,軍方針對每次美方不同的挑釁行為也會作出不同程度的應對。例如去年9月30日,美國海軍“迪凱特”號驅逐艦同樣在穿越南沙群島南薰礁12海里時,受到中國海軍“蘭州”號驅逐艦的攔截驅離,兩艦最接近時僅相距41米。此次事件中,解放軍南部戰區也組織了有關海空兵力,對美艦進行了識別查證,並且警告驅離。

  可以預見的是,為了維持並強化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並爭奪地區秩序的主導權,美國將更頻繁地派出軍艦進入南海執行挑釁性的行動。南海和平穩定任重而道遠,我國也會繼續在軍事、法理、外交和海上維權等方面做出全方位的有效反制與應對,在管控好海上危機的同時,繼續為這片海域的和平與穩定作出努力。

(本文作者系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南海之聲特約評論員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所長 閆巖)


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南海之聲”頭條號,第一時間瞭解關於南海、軍事、海洋、東南亞等豐富、權威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