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賞析,第七十五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老子《道德經》賞析,第七十五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

人民所以遭受饑荒,就是由於統治者吞吃賦稅太多,所以人民才陷於飢餓。人民之所以難於統治,是由於統治者政令繁苛、喜歡有所作為,所以人民就難於統治。人民之所以輕生冒死,是由於統治者為了奉養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淨了,所以人民覺得死了不算什麼。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過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老子《道德經》賞析,第七十五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

賞析:

本章從治國要從根本上治理的道理開始,引申到養生的道理。核心內容還是要遵循“道”。從治國的層面來說,統治階級佔用了大量的社會資源。讓大多數老百姓因為失去應有的社會資源而無以為生,所以只能輕易地走向死路。死路對於弱勢者來說,就真的只有等死了;對於不甘等死的人來說,就會起來破壞社會制度——從小的犯罪到大的造反。犯罪和造反,如果是小概率事件,說明的是個體的不良;如果成為了一種普遍趨勢,就必須從根源上去查找,是什麼把那麼多人逼上死路的?引申到個人養生來說,普通人的養生之道的目的就是為了養生,所以只做那些看起來對“養生”有利的事情。但是任何一種事情都有直接影響、間接影響和長期影響,沒有“道”作為行動的指南哪裡又能認清什麼才是真正利於“養生”的呢?具體養生行為對這個人是有益的,對那個人可能是有害的;對這個年紀是有益的,對那個年紀也許是不利的;在這種時空環境是有利的,在那種時空環境是不利的等等。有時候為了養生反而是戕害了自己的生命。對於修行道德的人來說,主觀上並不在乎養生,但客觀上他的行為由於時時契合於“道”這個宇宙根本法,所以等於時時刻刻都在做利於養生的事情。修行道德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它裡面就自然包含了養生的內容。到達“致虛極,守靜篤”的境界以後,就“萬物並作”可以“觀其復”了。“萬物”這中間就有養生的內容。但真正修行道德的人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養生,養生的效用只是副產品而已。

老子《道德經》賞析,第七十五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