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图源:英国卫报

200年前,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下:

“遍索圣母院上下,在两座钟楼之一的黑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手刻的词:ANÁΓKH(命运)……雕凿在圣母院阴暗钟楼的神秘字迹,它不胜忧伤加以概括的、尚不为人所知的命运。”

1944年二战结束前,气急败坏的希特勒下令烧毁整个巴黎,但他忠诚的将领却违背命令,将完整的巴黎拱手交还,巴黎圣母院与凯旋门、卢浮宫等著名历史建筑一起得以完整保存。

75年后的今天,85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遇一场火灾,历史悠久的尖顶,在众人的见证中,轰然倒塌。

战争未能将她摧毁,一把无名之火,她却崩塌于和平年代。不知雨果所说的命运,是否就是如此。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命运之钟来回摇摆,巴黎的火燃烧起来,熄灭了一盏人类文明之灯。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大火吞没了巴黎圣母院

如果你还没有去过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即使你能在今天赶到法国,你也见不到它之前的样子了——一场大火吞没了这个法国最著名的地标。

据BBC报道,这座已经有850年历史的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和屋顶已经倒塌。

当地时间4月15日18:30左右,大火烧了起来。很快,大教堂的屋顶就保不住了。大火扫过它绝美的彩色玻璃窗,大教堂内部的木质结构也起了火。最后,大教堂的尖顶在大火中轰然倒塌。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说,这场大火是一场“可怕的悲剧”。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正在燃烧中的巴黎圣母院塔尖。图源:网络

还没有人知道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为什么会起火。

早前,大教堂的建筑石材中出现裂缝,人们担心这个教堂的结构可能会变得不稳定。因此,这场大火还没降临之前,大教堂正在经历一次修复工作。官员表示,这场大火可能跟这次修复工作有关。

万幸的是,大教堂的主体结构和它的两座钟楼被“救”了下来。保住其中一座钟楼的,是大约500名消防员。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巴黎圣母院起火前后。图源:法新社

巴黎副市长埃马纽埃尔·格雷瓜尔(Emmanuel Gregoire)表示,大火让大教堂遭受了“巨大损失”,团队正在努力挽救大教堂内尚未被大火烧到的艺术品。

大火烧起来之后,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到大教堂周围的街上,沉默地注视着大教堂身上熊熊的火焰。有些人哭了出来,有些人唱起了赞美诗,对着大教堂祈祷。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民众看着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图源:东方IC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全人类的艺术瑰宝,历经800年风雨

不难解释,为什么巴黎圣母院对法国如此重要。它汇聚了诸多建筑、雕塑、绘画、文学艺术结晶,不仅是法国人民的精神象征,也是全人类的艺术瑰宝。

作为哥特式建筑,它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巴黎圣母院。图源:搜狐

著名文学家雨果曾说: “在整体的宏伟中又各各协调,依次分为五大层展现在你的眼前,虽然拥挤却并不混乱,连同无数的雕刻、塑像以及雕镂装饰,很适合它整体的庄严伟大。可以说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

没错,它最大特点就是宏大,“巍峨而气势磅礴的宏大,远远超越一般庙宇的宏大”。

更重要的是,这座教堂亲历了法国800多年的历史,正如郝景芳所说,“巴黎圣母院,穿过巴黎的前世今生”。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巴黎圣母院。图源:搜狐

巴黎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每年约有1300万名游客到此参观。无数普通人与巴黎圣母院一起,见证着法国悠长而神秘的过去。

法国国王路易七世曾在1180年时捐款给教堂,他希望它能成为巴黎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的象征。教堂东北角小门“红门”的弧形顶饰上屈膝跪着的皇家人像,却又象征着国王路易九世与他的皇后。

然而,真正作为教堂修筑过程中主要财务来源的,其实是民众的捐献与当地的教会分会。可以感受到,这幢宗教建筑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巴黎圣母院局部。图源:搜狐

在这场大火之前,走过了800年风雨的巴黎圣母院,也曾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创伤。

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它蒙受了非常大的损害而一度残破。千疮百孔的圣母院,在雨果创作的《巴黎圣母院》出版后,才迎来了真正的新生。

雨果笔下充满诗意的圣母院,唤起了人们对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的重新审视,也引起了政府当局对圣母院建筑惨状的关注,人们纷纷发起募捐,等待着象征美好的圣母院重回塞纳河畔。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她正在燃烧,但我仍想谈论希望”

消防员奋战了5个小时之后,大火已经扑灭。

目前,教堂的主体结构被救了下来,但教堂屋顶的三分之二被摧毁了,内部装饰尽数全毁。

让人稍感安慰的是,一些文物得以幸存了下来。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耶稣受难荆棘冠。图源:法新社

据法国媒体Franceinfo报道,圣母院内最重要文物——耶稣受难荆棘冠(Couronne d'epine)已经被成功抢救。

荆棘冠对于天主教信徒来说意义重大。信徒们相信,在耶稣受难前,罗马士兵曾强迫耶稣戴上了这顶荆棘冠,因此它是基督教信仰中历史最悠久的圣物之一。1239年,法国国王“圣路易”(路易九世)从曾劫掠了拜占庭帝国首都的威尼斯人处购得了荆棘冠,并将它放置于正在修建中的巴黎圣母院中。除了荆棘冠,路易九世的一件长袍也已被成功抢救。

“这两者对天主教徒来说非常重要,是在这场疯狂的悲剧中一个令人安慰的消息。”巴黎圣母院主教帕特里克·肖维(Patrick Chauvet)说。

此外幸运的是,在大火发生之前的4月11日,有16尊雕塑已经被从圣母院的尖顶里转移出来,以便进行修复。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巴黎圣母院的大玫瑰窗。图源:澎湃新闻

而闻名世界的圣母院大玫瑰窗是否受损尚未可知。圣母院中有三个大玫瑰窗历史十分悠久,于十三世纪时被安装,其中北侧和南侧的两个面积最大,直径达到13米。据英国卫报报道,在现场的法国记者Laurent Valdiguié称北边的玫瑰花窗似乎幸存。现场消防员称,“街上、地上,没有彩色玻璃的碎片,只有破碎的石头。

但不少其他文物的命运依然未知,其中包括三部管风琴、大钟,以及一些油画和雕塑。

大火引起了法国政府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正在燃烧中的巴黎圣母院。图源:英国卫报

当地时间15日晚,巴黎圣母院大火发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立即取消了当晚有关“大辩论”的全国电视演说,赶到火灾现场,进入圣母院短暂视察文物抢救工作。

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发推特关注,建议是否可以采用空中灭火。但由于哥特式建筑结构整体轻盈,空中洒水的重量会压垮建筑,此方案并不可行。

巴黎圣母院大火所带来的损失巨大,重建圣母院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巴黎圣母院文物基金会主任埃里克·费希尔表示,对于修复巴黎圣母院的南斗抱持着乐观态度,“在法国,我们很幸运地保留了许多文化遗产方面的企业,以及传统的工匠团体,这里有法国最好的工人。”

他认为对于修复工作,至关重要的是保存下来的文物副本,这些副本能够让修复师的成品尽可能接近先前的状态。法国皮诺家族已经承诺将捐出1亿欧元用于重建。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正在燃烧中的巴黎圣母院。图源:东方IC

正如马克龙说,“这座大教堂代表的是超过八百年的历史,我们亲手为她奠基,在随后的数个世纪里,又不断将她扩大修缮。我们将一起重建巴黎圣母院。”

“这(巴黎圣母院)是我们的共有历史,现在她正在燃烧。但我仍想谈论希望。”

人民日报海外网:《巴黎圣母院火灾损失巨大!重建需几十年》

环球网:《“法国的一部分”付之一炬!巴黎圣母院受损多国政要致哀》

澎湃新闻:《揪心!大火后,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文物......》

BBC News:《Notre-Dame: Massive fire ravages cathedral》

维基百科——巴黎圣母院

晴妈说:《昨天,我们从巴黎圣母院回来》

“再见,巴黎圣母院!”:经历了850年风雨,却逃不过一场大火

-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