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不死,朱棣不帝,朱元璋亲手毁灭了孙子当太平天子的美好希望

蓝玉不死,朱棣不帝,朱元璋亲手毁灭了孙子当太平天子的美好希望

蓝玉拜大将军、凉国公,为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蓝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

朱元璋为儿子朱标继承大统组建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为彻底清除北元而预备,然太子早死、皇孙年幼,北元的威胁已彻底平息,综合考虑后,又找个借口把这些战功卓著,怕他死后,子孙不好控制的大将全部屠戮干净,蓝玉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蓝玉不死,朱棣不帝,朱元璋亲手毁灭了孙子当太平天子的美好希望

那为什么说蓝玉不死,朱棣不帝呢?如果蓝玉不被杀死,继续在朝中护佑皇孙朱允炆,燕王朱棣是丝毫没有靖难成功做皇帝的可能的,原因有二:

一、蓝玉战功卓著,大将之才可谓中山、开平二王之下第一人

徐达(中山)、常遇春(开平)二王死后,蓝玉多次统领大军,南征云南北战蒙古,国内平叛从无败绩,每战必克,而且赢得非常漂亮,经典之战—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彻底摧毁元军主力,俘虏元太子以下8万人,牲畜20余万。朱元璋大喜,赐诏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这是多大的荣誉,也可看出蓝玉的军事才能在当时是无人能比的!

再看看朱棣南下靖难时,朱允炆手下的一帮将领如:耿炳文(守成有余,无大将之才)、李景隆(窝囊废加胆小鬼)等较之蓝玉那是天地之别。如果蓝玉还活着,他的军事能力加上他在军队中的威望,就是给朱棣十个胆子估计也不敢反!

蓝玉不死,朱棣不帝,朱元璋亲手毁灭了孙子当太平天子的美好希望

二、蓝玉提前已有防备朱棣之心,并告知了太子朱标

据传当太子朱标还健在时,蓝玉因为与朱标有亲戚关系,所以交往密切。蓝玉征伐蒙古班师回朝时面见朱标,告知太子:“我听说燕王朱棣在他的封地,举止言行有不臣之心。燕王迟早是要造反的,我找过人望他的气,有天子气象,你一定要小心。!”朱标回答蓝玉:“燕王对待我非常恭敬,绝不会有这种事情。”蓝玉向朱标解释:“我受到太子您的优待,所以告诉您这件事的厉害关系,希望我的话不会灵验。”朱标没再说什么。

从此以后,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私下里蓝玉都是极力维护太子一系的利益,这必然得罪了有野心的其他诸王,使他的政敌遍布朝野。

如果蓝玉还活着,当朱允炆开始削藩时,蓝玉的能力肯定会提前布置,用来预防朱棣的叛乱的可能,绝对不会放任不管的。

蓝玉不死,朱棣不帝,朱元璋亲手毁灭了孙子当太平天子的美好希望

蓝玉之死就是朱元璋一手操办的,说他谋反,那是绝无可能。但原因,《明史》中给了几条:

1、蓝玉蓄养了许多庄奴、义子,乘势横行霸道。曾强占东昌民田,被御史查问,蓝玉大怒,将御史赶走。(这是古代大将功高震主后自污的表现啊,更加说明蓝玉没有反心)

2、蓝玉北征南返时,夜抵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迎接,蓝玉便纵兵毁关,破门而入。(打了明朝开国以来最辉煌的胜仗,难免骄傲,有点忘乎所以)

3、攻灭北元后,他与元主的妃子有私,致使元妃羞愧自杀。(这只是品格上的污点,在古代历来胜利者不都是这样的吗)

4、蓝玉不愿位居宋、颍两公之下,说:“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吗!”(当时是太傅,比太师略低)此后上奏言事,朱元璋大多不采纳他的建议,蓝玉越发怏怏不乐。 (从这也可看出蓝玉实心眼,要想造反,还能说出这种话来吗)

太子朱标死后,蓝玉没有了庇护,加上其性格桀骜不驯,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皇孙朱允炆根本驯服不了他,最终才找了个借口处死了蓝玉,这也最终导致他一直关爱有加,一心维护的皇太孙失去了当太平天子的美好希望。

以上内容参考《明通鉴》、《明史·卷一百三十二》、明别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