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漠視群眾利益、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的行為,問責!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密切聯繫群眾,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黨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決定著黨的事業的成敗。”

脫離群眾,漠視群眾利益,漠視群眾訴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有效貫徹和執行,必然會引發人民群眾不滿、惡化黨群關係,損害我們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因此,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增強公僕意識、服務意識,牢記黨員第一身份,牢記對黨和人民的承諾,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要牢固樹立人民立場,始終不忘為民情懷,深入群眾中去,多到群眾身邊調研,多同群眾談心,多瞭解群眾的疾苦,多解決群眾的難題。必須把好黨員隊伍入口關、把好理想信念關,將動機不純、缺乏人民立場的考察對象摒棄在外。對那些妄圖“動群眾奶酪”的人,要加大問責力度。盯住與群眾聯繫最密切、接觸最頻繁、辦理涉及群眾事務時最易出現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重點對象”,列舉需重點整治的突出問題,對反映集中、性質惡劣的,重點督辦、限期辦結,並定期曝光典型違紀問題,真正讓黨紀國法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軌道上運行,讓有權者不能任性。要讓人民群眾動起來,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等現代信息技術,搭建高效便捷的舉報平臺,暢通監督渠道。誰不把人民的事當回事,想當“官老爺”作威作福、貪圖享樂,誰就會被人人喊打!

許某,中共黨員,某縣民政局副局長。2016年3月,某村村民李某某在局長接待日來縣民政局,向許某反映其無兒無女,體弱多病,按照政策應當享受低保待遇,但是村裡和鎮裡就是不給辦,說縣民政局沒有給指標。李某某請許某給批個指標,讓其享受低保待遇。因李某某曾多次來反映問題,許某對李某某很不耐煩,對李某某說,縣民政局沒指標,你得去找村裡和鎮裡申請,他們給你辦了,你就有;不給你辦,你就享受不了。此後,許某對李某某態度冷漠,冷嘲熱諷,拒不解決李某某反映的問題。李某某一氣之下,跑到街上買了一瓶農藥,在民政局大樓前喝藥自殺。同年4月,許某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組織立案審查。

本案是一起漠視群眾利益、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的違紀案件。“漠視群眾利益、損害黨群幹群關係”,是指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照政策或者有關規定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庸懶無為、效率低下,對符合政策的群眾訴求消極應付、推諉扯皮,或者對待群眾態度惡劣、簡單粗暴,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或者有其他不作為、亂作為等損害群眾利益、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的行為。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力量、力量源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就像安泰與大地母親一樣,只有永遠地腳踏實地,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才能力量無窮,才會無往而不勝,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但是,在過去一段時期內,黨內政治生活出現了不正常的現象,一些黨員幹部淡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熱衷於當官做老爺,忘記了公僕本色。他們或是作風霸道、說一不二、迷戀一言九鼎的權威,把分管領域視為私人領地,肆意妄為,作決策,拍拍腦袋就決定了,完全沒有民主;或是對待群眾,橫行霸道、目中無人,態度冷漠、方法粗暴,不把群眾的意見和呼聲當回事;或是把管治當主業,漠視群眾利益,對群眾合理訴求消極應付、推諉扯皮,能辦而不辦、該快辦則慢辦;或是拈輕怕重、好逸惡勞,作風漂浮、工作不實,不把群眾的事當事,不願與群眾打交道,樂做“走讀式”“掛名式”幹部。這些“官老爺”,忘記了權力是從哪裡來的,忘記了我們黨的為民宗旨。在他們眼裡,自己是第一位的,自己的官位是最重要的,而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冷暖卻被拋諸腦後。為了官位,可以漠視群眾疾苦,大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為了私利,可以損害和侵佔群眾利益,拿好處費、吃回扣絲毫不臉紅,剋扣截取群眾的保命錢絲毫不慚愧。可以說,這些“官老爺”的行徑,背離了我們黨的宗旨,偏離了黨的群眾路線,對黨的形象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也為我們黨的紀律所不容。

本案中,許某作為黨員幹部,應當認真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及時幫助困難群眾排憂解難。但他卻對來反映問題的群眾,態度冷漠、方法粗暴,不把群眾的意見和呼聲當回事,對群眾合理訴求消極應付、推諉扯皮,能辦而不辦,漠視群眾利益,損害黨群幹群關係,造成嚴重不良後果,應當受到黨紀的懲處。


對漠視群眾利益、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的行為,問責!

為幫助廣大黨員幹部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做到“兩個維護”,自覺防範在黨內政治生活中踩紅線、越底線,我們組織編寫了《黨內政治生活警示錄——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典型案例評析》一書。本書通過對50多個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典型案例的評析,深刻剖析了黨內政治生活中違紀違規問題的具體表現和產生原因,並指明瞭預防治理對策和處理依據。本書既可以作為黨員幹部開展政治教育和紀律教育的生動教材,又能為紀檢監察機關工作人員提供借鑑和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