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5G大會想幹什麼?華為:技術問題技術解決

布拉格5G大会想干什么?华为:技术问题技术解决

近日召開的一場5G安全會議,再次將華為帶到風口浪尖。

當地時間5月2日-3日,在捷克首都召開了布拉格5G安全大會,來自全球32個國家的代表以及4個全球移動網絡組織的代表參加這一會議。會議期間,各國代表並未簽署任何協議,而是發佈一份非約束性協議“布拉格提案”。

但中國及中國企業未獲邀參加上述會議。

消息一出,便有自媒體公號表示,“這次會議將給華為致命一擊”。那麼,究竟真相如何呢?

華為回應:

技術問題要靠技術手段解決

今日,華為官方回應,技術問題要靠技術手段解決。華為理解各國對網絡安全的重視,華為認為此次大會展示的合作精神對保障全球5G網絡安全至關重要。此次大會強調了研發、開放市場和競爭的重要性,華為對此感到鼓舞。

華為認為網絡安全本質上還是技術問題,技術問題要靠技術手段來解決。華為堅信任何未來的安全原則都應以可驗證的事實和技術數據為基礎,而不是基於供應商的屬地和意識形態來進行鑑別。

可以發現,華為的回應頗具大家風範。此前,華為副董事長鬍厚崑在2019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接受國內外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我並不認為網絡安全本身是政治挑戰,而是一個技術的問題,關於網絡安全,華為需要一個系統的網絡安全的框架定義網絡安全,管理網絡安全。對此,華為積極參與全球性的網絡安全的合作,推進網絡安全的進程。”

胡厚崑認為,技術歸技術,政治歸政治,如果把網絡安全問題當成政治問題,就沒辦法把這個問題進行技術分析,而是基於感覺,這樣勢必會讓未來技術發展存在碎片化的發展。碎片化的發展會減緩技術創新的速度,提高技術創新的成本,這樣會給整個社會帶來挑戰。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布拉格5G會議,是美國向華為施壓的進一步行動。正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此前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說華為不好,反而讓全世界都知道華為好。

因此,儘管面對美國的不斷施壓,華為依然保持5G商用領先,成為5G商用優選合作伙伴。截至目前,華為全球範圍內已經簽署40個商用合同,5G基站全球發貨超過70000個。同時,華為已經助力韓國運營商LG U+打造目前全球最大的商用5G網絡併成功向消費者提供5G業務,並正在全球聯合多個運營商加速5G的商用建設。

布拉格5G大会想干什么?华为:技术问题技术解决

“布拉格提案”提出四方面建議

此次會議雖然有30多個國家參加,但並未達成任何約束性協議,只發布了一份“布拉格安全提案”。那麼,布拉格提案究竟寫了什麼?

據悉,布拉格提案是以主席建議的形式撰寫,提出了5G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並在政策、技術、經濟、安全、隱私和彈性等方面提出建議。

首先,在5G安全性方面,提出“網絡安全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網絡威脅的技術和非技術性質、5G網絡中斷可能造成的嚴重影響、國家層面的進路、適當的風險評估至關重要、安全措施的廣泛性、沒有一般性解決方案、在支持創新的同時確保安全性、安全需要成本、供應鏈安全”等觀點。

其次,主席建議在政策、技術、經濟、安全、隱私和彈性不同類別中提出以下建議,以準備5G和未來網絡的到來。

具體來說,在政策方面,應考慮第三國對供應商影響的總體風險,特別是關於其治理模式,是否缺乏安全合作協議或類似安排(如數據保護方面的充分性認定),或者該國是否是關於網絡安全、打擊網絡犯罪或數據保護的多邊性、國際性或雙邊性協議的締約國。

技術方面,根據現有技術和相關的商業和技術實踐,客戶-無論是政府、運營商還是製造商-必須能夠了解影響產品或服務安全級別的組件和軟件的來源和譜系,包括產品和服務的維護、更新和補救的透明度。

經濟方面,國家贊助的5G通信網絡和服務提供商的扶持、補貼或融資應該遵循公開市場競爭原則,同時考慮到貿易義務,尊重公平原則,商業上合理,公開透明地進行。

安全、隱私和彈性方面,供應商和網絡技術的安全和風險評估應考慮到法治、安全環境、供應商瀆職行為以及對開放、可互操作、安全標準和行業最佳實踐的遵從性,以促進充滿活力和強大的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供應進而應對不斷上升的挑戰。

布拉格5G大会想干什么?华为:技术问题技术解决

必讀:創新2.0,看華為如何準備明天

從華為供應商名單看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兩大問題

政治歸政治,技術歸技術:看華為分析師大會如何回答全球媒體發問

專家深讀華為起訴美國政府:如果真講法治,華為有勝算

通產評論 | 華為公關策略對運營商有什麼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