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騎兵相當於多少步兵?

我的嗚嗚嗚


秦代兵制是在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秦朝負責全國軍事行政的官吏為太尉,戰時隨時任命將軍統兵,秦有上將軍和前後、左、右諸將軍。軍隊可分為京師兵、地方兵和邊兵三部分。京師兵主要由郎官、衛士和守衛京師的屯兵組成。郎官由郎中令統領,衛士由衛尉統領,負責宮廷內外的警衛。負責守衛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統領。地方兵置於郡、縣,一般由郡、縣尉(亦稱都尉)協助郡守或縣令統率,平時維持地方治安,戰時聽中央調遣。徵調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為憑。邊兵主要負責邊郡戍守,由邊郡郡守統領,下轄都尉和部都尉。統一後的秦軍,仍然分為有輕車(車兵)、材官(步兵)、騎士(騎兵)、樓船(水兵)四個基本兵種。一般說來,步兵的編制分為六級,即: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騎兵的編制,以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情況看,很可能是四騎一組,三組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騎為一隊,並能屬戰車六乘。車兵的編制,從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情況看,沒有步兵配合時,每八乘為一偏(即一行),二偏十六乘為一組,四組六十四乘為一隊。關於秦代水軍的編制,無文獻可證。從有關情況分析,很可能和步兵相仿。

漢代軍隊編制基本沿襲秦代編制。西漢為與匈奴作戰,逐步組建起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徵兵時專門有“騎士”的兵役,朝廷任命專門的“車騎將軍”,以後又設立“驃騎將軍”、“驍騎將軍”等名號。朝廷直屬的北軍中也有“屯騎校尉”和“越騎校尉”、“胡騎校尉”。漢武帝時期發動多次進攻匈奴的戰爭,出動的騎兵動輒數以十萬計,可見當時軍隊中騎兵的比重加大,在邊境地區已經超過了步兵。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軍隊的基本編制情況相當混亂,史籍的記載也不明確。總的趨勢是部、曲的地位日益下降,成為將領的隨從親兵,其中大多數都是將領的奴僕,沒有人身自由,最後部、曲聯稱,成為法律限定的一種賤民。而將軍越封越濫,所領的“軍”的員額不斷縮小。西晉時每一軍編制僅1500人左右。東晉時,隊以下仍為傳統的什伍之制。隊約有200人上下,設“隊主”;若干隊合為幢,設“幢主”;一般3幢合為軍,1軍約3000人。軍以上無固定編制,由朝廷臨時任命“都督”或“統軍”。

關於北朝時期軍隊編制情況,史籍記載不是很明確。據說北魏時期也是以隊、幢、軍3級為基本編制。但據說軍僅千人左右,則或許是100人左右為隊,以上3隊1幢、3幢1軍。指揮官分別為軍主、幢主、隊主。軍以上編制不固定,根據戰時需要組編由“統軍”、“別將”、“都督”等指揮。

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對傳統軍隊編制的改革力度較大。據說當時在皇帝之下設6個柱國大將軍,每個柱國大將軍管轄兩個大將軍(共12名),每個大將軍管轄兩個“開府”,每個開府管轄兩個“儀同”。這些聽上去級別很高的軍官實際指揮的士兵實際並不多,每個開府所指揮的是“軍”(也叫“團”),但是實際上只有2000人左右;每個儀同指揮約1000人左右。千人以下的編制情況不明,但想來應該還是傳統的什伍之制。

十六國混戰時期(公元304—439)是重裝騎兵全面登上軍事舞臺的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大批內遷,畜牧業的發展有可能使騎兵用馬大量增加;馬鐙等更為完善的乘馬具的發明,大大增加了騎兵在馬上的格鬥能力;手工業的發展也能夠為騎兵提供更完善的防護甲。因此重裝騎兵已具有強大的突擊能力,成為戰場上令人生畏的決定性力量。軍隊中騎兵的比重也大大增加。

四、隋唐五代時期

隋唐時期軍隊編制繼承了府兵制度,尤其是唐府兵制的編制非常規整。各地遍設折衝府,為組織、訓練的編制單位,管轄兵員800—1200人,設折衝都尉,副手為兩位果毅都尉;府下轄4—6個團,每團兵員200人,設校尉為主官;團下轄2旅,每旅兵員100人,設旅帥為主官;旅下轄2隊,每隊兵員50人,設隊正為主官;隊下轄5火,每火兵員10人,設火長。戰國以來傳統的“伍”被取消。全國的折衝府數目龐大,在唐太宗貞觀年間就達到了643個,分別由朝廷的12衛大將軍統帥。到唐中期後,府兵的這套編制已實際被廢除。

五代時期戰亂頻仍,軍隊的編制就是戰鬥編制。到後周時組建基本戰鬥部隊編制:100人為1個“都”,都有“都頭”;5都組編為1個“營”,營有“指揮“。5營即組編為1個“軍”,軍有“都指揮使”或“都虞候”,或直接稱“軍主”;10個軍編為1個“廂”,廂有“都指揮使”,或直接稱“廂主”;左、右兩廂編成一個戰略方向的總兵力,一般大約為50000人上下,由皇帝派出的節度使統帥。這或許就是從唐代軍隊的戰時編制發展而來的。

後周的制度被宋朝全盤沿用。宋軍以標準為500人的營(一般直接稱“指揮”)為基本單位,統計兵力都計算有多少指揮,調動組編也以指揮為單位,一般並不拆散。營下的為100人的都,有都頭;都以下的編制應該是“什伍之制”,有軍頭、“十將”(管轄10人)等士官的名目。

理論上5營編1軍,但實際上往往不足額(也有相反的情況)。而軍以上的廂由於兵員過多,因此朝廷往往採用抽軍辦法,使廂並不足額,甚至進一步撤消廂的番號。北宋中期後廂幾乎已全部架空,朝廷直接指揮並調動軍,廂都指揮使成為武官的虛銜。

這一時期的作戰,依然是步兵、騎兵、水兵的作戰。

五、宋元時期

先後與宋皇朝對峙的遼、西夏、金、元少數民族王朝軍隊的編制情況史載不明。

最著名的是金朝的“猛安謀克”制度。猛安原義是“千夫長”,謀克原義為“百夫長”,在謀克之下有什長、伍長。可見原來女真族軍隊也是採用10進位制的編制方法。以後將被征服的各部落武裝也按此制編製成軍,若干個猛安編為“司”,設立都統司指揮。隨著金朝的迅速擴張,難以嚴格貫徹原有編制,在鞏固了對於中原地區的統治後,公元1175年金朝曾經重新編制猛安、謀克,按照女真人全民皆兵的傳統,每謀克300戶,7—10個謀克編為1個猛安。公元1183年編成220個猛安,1878個謀克,61萬多戶,平均每謀克有327戶,大約每個猛安下有8個半謀克。但是女真社會急劇變化,原來天經地義的服役從徵逐漸不再能吸引青年人,猛安、謀克的職位世襲,官愈多而兵日少,金末謀克平均只有25人,除去旗手、鼓手等,戰鬥兵僅18人,而猛安平均也僅轄4個謀克而已。

蒙古興起後建立的軍隊也是按10進位制編制的,10人為隊,有隊長或稱“牌子頭”;10隊組成1個“百戶”,10個百戶組成1個“千戶”,10個千戶組成1個“萬戶”,萬戶為蒙古軍最高編制單位。百戶、千戶、萬戶既是編制單位,也是長官的名號。不過實際上編制往往並不足,比如有7000人以上的為“上萬戶”,5000人以上為“中萬戶”,不滿3000人為“下萬戶”。同樣,千戶、百戶也是按照這個比例分出上、中、下。入主中原後元朝軍隊大體上保持這一基本編制。

宋軍是職業軍隊,理論上不應再有平時、戰時編制的區別。但是實際上這套編制在戰時運轉並不理想。到北宋中期又發生轉變。范仲淹在主持陝西防務時,為適應作戰需要而重新整編軍隊:以5人為“伍”,5伍為“隊”,5隊為“陣”,20隊為“將”。“將”作為獨立戰術單位,直接指揮下屬。

後來他的部下蔡挺在宋神宗改革時又將這一編制改動後向全軍推廣:10人為“火”,5火為隊,10隊為營,若干個營組編為“將”(根據戰役需要3000—10000人不等)。指揮以下完整編制調動,將的編制也儘量保持穩定,指揮官有“將”和“副將”,下屬儘量不打亂。公元1081年全國建立起92將,號為“將兵法”。

南宋皇朝在顛沛流離中匆猝建軍,重新將“軍”作為獨立戰術單位,把原來的“將”組編為若干個軍,設“統制”或“統領”為軍指揮官;又按照戰略防禦方向將“軍”組編為若干個“大軍”,設“都統制”或“護軍”為統帥。如韓世忠為“前護軍”,以楚州(今江蘇淮安)為中心組織防禦,下轄11個統制、13個統領,有63將編制,約8萬兵馬。劉光世為“左護軍”,下轄10軍,防禦淮北方向,約有5萬多兵馬。張俊為“中護軍”,有11軍、99將編制,以建康(今南京)為中心展開,兵力約為8萬人。岳飛為“後護軍”以鄂州(今武昌)為中心組織防禦,轄12軍,有84將編制,10萬多兵馬。吳玠為“右護軍”,在今陝南一帶展開,約7萬人,編制較為混亂。

不過至公元1139年與北方金朝和議成功後,南宋朝廷就裁撤了“大軍”的編制,由朝廷直接控制各軍。軍以下仍然保留將、營、隊、火的基本編制。

這一時期,隨著火藥的發展使用,炮兵出現了。元代開始軍隊裝備火器,自然也就有專門的操作火器的步兵。這應是早期炮兵的雛形。

六、明代時期

朱元璋在佔有江南地區後開始整編軍隊,規定每10個士兵組成1個“小旗”,5個小旗組成1個“總旗”,兩個總旗組成1個百戶,10個百戶組成千戶,5個千戶設1指揮。

建立明朝後根據劉基的“軍衛法”建議,各省設都指揮使統轄駐軍,以下分設衛、所。每衛編制5600人,設置指揮;衛下轄5個千戶所,每所1120人,設千戶;千戶下轄10個百戶所,每所112人,設百戶;百戶下轄2總旗;總旗下轄5小旗。

和以前的朝代一樣,明代這套衛所制的軍隊編制也沒有貫徹始終,到了明中期後,明軍的編制又隨著募兵制的盛行而發生變化。而且這種新的編制因為募兵常常是由各地將領在本鎮(相當於軍區)組織的,全國並不統一。朝廷直接指揮的“三大營”開始採用“營”為基本編制,回到過去宋代的編制。營設參將,以下仍然沿用小旗、總旗、百戶的基本編制。

在福建、浙江編制的抗擊倭寇的軍隊,則以5進位制,5人為伍,5伍為甲,5甲為隊,若干個隊組成營,若干個營組成鎮。戚繼光的“戚家軍”則又不同,5人為伍,2伍為隊,4隊為宗,5宗為哨,4哨為營。戚繼光在薊鎮組編的軍隊,又採用3進位制的編制:12人組成“隊”(分為殺手隊和鳥銃隊,前者以近距格鬥為主,2名圓牌手、2名狼筅手、2名長槍手兼弓箭手、2名鈀手兼火箭手、2名大棒手兼弓箭手、1名火兵和1名隊長混編;後者10名鳥銃手和1名火兵、1名隊長),3隊組成1旗(設1名旗總,共37人),3旗組成1局(設1名百總,共112人),3局組成1司(設1名把總,共449人),2司組成1部(設1名千總,共899人),3部組成1營(設將官,共2699人)。

戚繼光在組建軍隊時,也專門組織了用於戰鬥的車兵。這時候的車兵使用的是一種兩輪車,兩側裝有護板,號為正廂車(僅一側有護板的稱“偏箱車”,沒有護板的為“輕車”),平時用兩頭騾子拉動,戰時靠車兵人力推進至發射陣地。車上裝有火炮(大將軍1座或或佛郎機2座)。每輛戰車,車兵定額24人,有佛郎機手、鳥銃手、火箭手、藤牌手等。作戰時以戰車為依託施放火器,紮營時將戰車圍繞營盤一圈,首尾相連,護衛營盤。因此這種車兵實際上具有一定炮兵的性質。

明代的海軍已有長足的發展,鄭和下西洋、鄭成功收復臺灣等可見當時海軍的強大。

七、清代時期

滿族軍事實力在關外逐漸壯大的同時,開始建立八旗制度。其兵民合一、平戰一體的基本編制是10人為1隊,若干隊組成“塔坦”(村落,設章京),4個塔坦組成1個“牛錄”(以300人為標準,設佐領),5個牛錄組成1個“甲喇”(設參領),5個甲喇組成1個“固山”(即“旗”,設固山額真,即旗主)。牛錄為基本戰術單位,固山為戰略單位。這套編制後來推廣於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但實際往往並不足額。比如蒙古、漢軍八旗不到300人就可以編為牛錄。入關後八旗兵長期維持這一編制體系。

作為清朝入關後主要軍事力量的綠營兵,是由入關時逐步收編投降的明軍組成的,而明末軍隊已不復有全國統一的編制,綠營兵的編制開始就很混亂。以後又因為滿清統治者視綠營兵為治安軍,並不以提高戰鬥力為編制原則,因此綠營這種混亂的編制長期保留下來。

綠營兵編制總的來說是以“營”為基本單位,根據駐防地點的重要性,各設有參將(正三品)、遊擊(從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備(正五品)等軍官;而各營又按照長官的等級以及駐防重要性規定有不同的兵員編制數目,在200—1200名之間。營以下也沒有統一的編制,而是分“汛”駐防。各汛分設“千總”(從六品)和“把總”(正七品),其所轄兵員定額也各不一致。按照全國有60萬綠營兵,除以1653個千總、3414個把總,每汛不過百人而已。汛下又有“塘”、“卡”、“哨”等編制,最小的不滿10人。

營以上的編制也是毫無統一性。一個戰略地點的各營隸屬於“鎮”(設有總兵,正二品),該鎮總兵直屬的若干個營組成“協”,由副將(正三品)指揮。各省設提督(從一品)統領本省的綠營兵駐軍(有的省不設提督,由巡撫統領),若干個省組成大軍區性質的總督轄區,由總督指揮。這些提督、巡撫、總督也擁有直接隸屬的若干個營組成的“標”。

而且以上所講的綠營兵編制還是平時駐防編制,如果要徵調出征,又不是成建制的調動,而是要從各省各鎮各營各汛抽調官兵,來重新組編成戰鬥部隊。這種戰鬥部隊的編制居然沒有一個固定的成法,一般的原則是以原來從屬於某一鎮的官兵重新組編為一個營,從一個省調出的部隊再組編為一支軍隊。

由於清朝的這套編制實在是難以應付大規模的戰爭,與其從各省緩慢抽調官兵組編戰鬥部隊,還不如在當地徵募士兵組建新部隊方便。因此從清中期鎮壓白蓮教起義以後越來越經常採用臨時徵“勇”代兵。勇和兵不一樣,是打仗的“臨時工”,為戰事而徵募,戰後即遣散。

到太平天國戰爭時期,曾國藩等人建立的湘軍、淮軍等都是全新的編制。基本制度沿襲的是戚繼光在《練兵實記》中所創設的編制再加以變通。採用10進位的基本編制,每10名戰鬥兵加1名什長、1名夥勇,組成“隊”;8隊組成1“哨”,有哨官、哨長;4哨(前、後、左、右)組成1營,還有營官親自指揮的親兵6隊。全營總兵員數500人(正勇336名,夥勇42名,什長32名,護勇20名,親兵60名,親兵什長6名,哨官、哨長各4名)。另有180名長夫提供後勤運輸。營為基本的戰術以及經制管理單位。後期又組編若干個營(4、5個)為“軍”,設立“分統”指揮,但只是軍事指揮關係。若干個軍上再設立“統領”,為戰役方向單位。

清代綠營兵主體是步兵,但其中也混編有鳥銃手、抬槍手、炮手。清朝末期曾組建了強大的海軍,但由於朝廷的腐敗無能、海軍的戰術單一,雖有鄧世昌等愛國將領的英勇奮戰,但在“甲午海戰”中損失殆盡。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漸變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軍隊成為維護封建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利益的工具。清朝未年、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黨政府時期的軍事制度也隨之具有封建、買辦性質。在這一時期,武器裝備完成了由冷兵器向熱兵器的過渡;國家的軍事領導機構、軍隊的體制編制、軍隊的教育訓練制度和軍隊的管理制度等逐步向近、現代過渡。


西風悍馬


古代騎兵相當於多少步兵?要看數量了,如果一名騎兵和步兵對戰,我相信他打不過4一5個甚至2一3個訓練有素的步兵,具體戰術用一人用護具(大盾牌)擋住騎兵攻擊,其餘人攻擊馬匹(馬蹄或馬身),騎兵墜馬,基本就死多活少了。

可如果騎兵上百,對上一千步兵,步兵幾乎沒有勝算,若騎兵上萬,步兵二三十萬都不是對手,如果有三五萬騎兵,在對方無騎兵且是野戰的情況下,打百萬步兵都沒有問題。

有沒有這麼誇張?看看實戰。

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趁項羽平定齊亂,糾集56萬人馬圍攻項羽都成彭城,順利拿下。項羽放下大軍,領3萬精銳騎兵快速回攻,不受城市的羈絆,直奔彭城。劉邦數十萬部隊在項羽的閃擊下完全潰敗,落水淹死的就有十多萬之眾。

北宋的滅亡也是一例,除了北宋自身懼戰之外,金幾乎全是騎兵也是重要原因。金十二萬軍隊,兵分兩路,真正滅宋的,不過六萬騎兵,北宋有百萬軍隊,集中勤王的部隊匯聚開封的也有30萬以上,可真的是打不過。

騎兵最大的優勢是機動性強,步兵在野戰中只能結陣防守,而騎兵可用弓箭遠程攻擊,大量殺傷步兵後,陣容鬆動,心生恐慌,這時騎兵再衝陣,幾乎就是屠殺。如果兵力懸殊,射不動步兵,騎兵也可以全身而退,幾無損失,步兵只能看著騎兵背影嘆息。這也是蒙古鐵騎能遠征萬里,橫掃歐亞的核心原因。高機動性,讓騎兵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對上數量極大的步兵,騎兵也可用襲擾戰不斷消耗步兵,最終把步兵拖垮。

步兵與騎兵抗衡,只得依陣、依城、依地貌。而中原農耕文明的發達地區,大部分還是平原地區,戰事也多為爭奪這些發達地區,窮山惡水就沒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必要了。在平原地區,正是騎兵發揮最大戰力之地,那是極強大的戰力了。只要有上萬的訓練有素的騎兵,幾乎是戰場上無敵的存在。這種情況直到遠程槍械出現,至裝甲武器成戰場主流,騎兵才徹底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淨月暖陽


騎兵是古代一種非常厲害的兵種,具有機動性強、衝擊力強、投送能力強的特點。

騎兵相當於古代的坦克,在平原上是無敵的存在。戰爭時,一名騎兵需要十名後勤人員,一名步兵需要四名後勤人員。一名騎兵的戰力相當於十幾名步兵,當然,也要看地形而定。

騎兵分為重騎兵和輕騎兵,重騎兵主要是衝鋒陷陣,輕騎兵主要負責騷擾與切斷敵人後勤。

騎兵適合在開闊地帶展開,如果遇到高山和峽谷,容易遭到埋伏。

古代一個國家能有三五萬鐵騎,幾乎可以稱霸一方了。

直到馬克沁機槍的出現,騎兵無敵的神話才被打破。

直到坦克的出現,騎兵機動性優勢也蕩然無存,逐漸退出戰爭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