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日化上市公司跌破發行價,僅哪兩家打破“魔咒”?

半数日化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仅哪两家打破“魔咒”?

上市是起點,而非終點。

文|萊克

5月的第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遭遇千股跌停,上證指數下跌5.58%報收2906.46點。日化板塊也全線下跌,包括青島金王、名臣健康在內的多支股票跌停。截至5月6日收盤,有半數的日化上市公司跌破發行價,營收難以穩定增長是日化上市公司面臨的共同難題。

而從近期國內主板上市日化公司陸續發佈的今年第一季度財報來看,八家主營日化上市公司(公司日化業務營收佔比超過50%)中,青島金王、御家匯、兩面針三家公司雖然實現營收增長,卻都遭遇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半数日化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仅哪两家打破“魔咒”?

▍數據整合自企業已披露財報(青眼製圖)

珀萊雅、拉芳家化、倍加潔三家公司營收、扣非淨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珀萊雅的扣非淨利潤更是同比增長35.38%。相比之下,御家匯、兩面針營收小幅提升,而扣非淨利潤則大幅度下滑超過100%。青島金王今年第一季度扣非淨利潤也大幅下滑44.54%。同日披露的2018年年報顯示,青島金王去年營業收入54.56億元,同比增加16.67%,而歸母淨利潤下滑74.08%至1.04億元,扣非淨利潤同樣下滑53.53%至0.89億元。

青島金王的增收不增利困境,起於三年前的三起收購案。

押注眾妝供應鏈,青島金王賣掉現金牛

2016年4月,青島金王同時收購上海月灃40%股權、廣州韓亞100%股權。同年10月,青島金王以6.80億元的價格收購杭州悠可63%股權。通過三起收購案,青島金王實現對上海月灃、廣州韓亞、杭州悠可三家公司100%控股。

在青島金王的佈局中,上海月灃作為線下直營渠道運營商、廣州韓亞作為化妝品品牌方、杭州悠可作為線上代運營平臺將實現涵蓋品牌、線上線下渠道的完整產業鏈。不過事實證明,過去三年間青島金王的產業整合並不順利。與青島金王財報同時發佈的還有三份業績承諾實現情況的報告,三家被收購公司中僅杭州悠可一家完成了業績承諾。

公告顯示,上海月灃承諾2018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不低於8400萬元。廣州韓亞承諾,2018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不低於4600萬元。兩家公司均未達成業績承諾,對此青島金王公告解釋為,微商、社交電商、跨境電商等新興線上渠道及內容營銷、網紅營銷、爆品營銷等創新線上營銷方式崛起,對廣州韓亞及上海月灃這樣的線下渠道銷售經營產生較大影響。產業鏈整合不達預期,影響了青島金王整體的盈利數據。

半数日化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仅哪两家打破“魔咒”?

▍上海月灃業績承諾完成情況(截自青島金王公告)

半数日化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仅哪两家打破“魔咒”?

▍廣州韓亞業績承諾完成情況(截自青島金王公告)

而作為線上代運營商,杭州悠可順利完成了業績承諾。2018年杭州悠可實現歸母淨利潤13129.70萬元,扣非淨利潤為 12538.54萬元。而杭州悠可2018年的承諾淨利潤為12300萬元。同時,杭州悠可的淨利潤也超過了母公司青島金王,這也代表杭州悠可是青島金王為數不多的現金牛。

不過,杭州悠可的強盈利能力並不能完全解決青島金王的資金困境。財報顯示,2018年青島金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19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49億元。現金收入過少是青島金王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最終青島金王的選擇是賣掉自己的現金牛。

今年2月26日,青島金王發佈公告稱,擬將杭州悠可100%股權,作價14億出售給中信資本控股的杭州悠美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同時,青島金王表示將聚焦數字化新零售業務,主推“眾妝優選”。此次交易之後,青島金王預計將獲得股利2億元及投資收益3億元,並回收流動資金約16億元。這筆資金將極大緩解青島金王面臨的現金流問題,併為未來的渠道整合提供充足彈藥。

截止報告披露日(4月29日),青島金王已經完成杭州悠可股權交割手續。而青島金王對於上半年淨利潤預期為同比增長120%至170%,達到2.81億元至3.45億元。毫無疑問,青島金王今年上半年的財報淨利潤將會因為出售杭州悠可而大幅提升。只是在賣掉現金牛之後,青島金王未來能否依靠“眾妝優選”實現增長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幾家歡喜幾家愁,半數上市公司破發

與青島金王的業績類似,主打供應鏈平臺的怡亞通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86.22%,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21%。同樣業績下滑的還有廣州浪奇和益盛藥業(旗下有專業線化妝品業務),而云南白藥、片仔癀、馬應龍均實現營業收入兩位數增長。

半数日化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仅哪两家打破“魔咒”?

▍數據整合自企業已披露財報(青眼製圖)

儘管怡亞通的營業收入高達157.47億元,但扣非淨利潤不到3千萬元,盈利成為這家供應鏈平臺公司最大的挑戰。似乎是有意向怡亞通靠攏,近幾年廣州浪奇也開始將重心轉向產業整合。2018年財報顯示,廣州浪奇工業產品營業收入為111.35億元,佔營收比重高到92.99%,而民用產品營收佔比僅為6.86%。廣州浪奇旗下子公司廣東奇化化工交易中心去年全年營收高達53.49億元,該子公司主要經營化工交易市場、物業租賃、倉儲管理。儘管不像索芙特、南風化工一樣直接剝離日化業務,廣州浪奇依然通過奇化網平臺將主營業務轉為化工倉儲物流,洗滌業務營收佔比不到10%。

相比於營收、利潤下滑的平臺類公司,幾大製藥企業都取得了不錯的增長。雲南白藥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0.04%,達到69.73億元。片仔癀、馬應龍實現營業收入、扣非淨利潤兩位數增長。製藥企業中僅有益盛藥業營收、扣非淨利潤雙雙下滑,值得一提的是,益盛藥業也是唯一一家從專業線化妝品切入的藥企。

半数日化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仅哪两家打破“魔咒”?

在毛利率方面,化妝品、醫藥企業毛利率要高於個護洗滌企業。在日化非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中,馬應龍、雲南白藥、怡亞通的日化(大健康)業務佔比最高,分別為21.21%、16.72%和14.16%。考慮到2019年第一季度日化非主營公司未發生重大業務變更,雲南白藥第一季度健康板塊業務營收估算值約為10億元至13億元,僅次於供應鏈平臺怡亞通和上海家化。

半数日化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仅哪两家打破“魔咒”?

▍圖中股價為截至5月6日收盤價格(青眼製圖)

截至4月29日收盤,日化相關14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跌破發行價。從2006年12月到2017年11月陸續上市的青島金王、怡亞通、益盛藥業、拉芳家化四家公司均跌破發行價。而名臣健康在去年及今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分別下滑14.86%和6.31%。“上市魔咒”(即“日化企業一旦上市,業績就停滯甚至下滑“的說法)依然在困擾著國內的日化企業,如何在上市後保持穩定增長成為關鍵。

珀萊雅與倍加潔的表現就打破了日化“上市魔咒”,在首個財年分別實現32.43%和12.95%的營收增長。今年第一季度珀萊雅、倍加潔再次取得兩位數增長,營收同比分別增長27.59%和 11.38%。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2月、2019年1到2月、2019年3月我國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9%、8.9%、14.4%。2019年年初至今,國內化妝品的消費增速正在逐月提升,第一季度我國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0.9%。對於國內的日化上市企業來說,行業依然在保持兩位數的快速增長,市場也留有足夠的營收增長空間。只不過,在渠道細分、銷售費用激增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利潤逐漸成為日化企業必須面對的難關。

(注:本文所指日化上市公司,均指中國內地主板上市公司)

半数日化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仅哪两家打破“魔咒”?
半数日化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仅哪两家打破“魔咒”?

不一樣的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