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怎麼教育才能改呢?

悟空網友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我也和您有相同的經歷和感受,您的孩子還小,不要著急,慢慢培養,良好習慣會形成的。

我的孩子小時候丟三落四的習慣非常嚴重,特別是他上三年級那一年,我一個人帶他,既要上班,又要照管他的飲食起居,輔導他的學習,加上他丟三落四的毛病總是改不了,這讓我非常的焦慮,常常對他呵斥,甚至會打屁股。

後來,慢慢引導和教育,他終於改掉了這一不好的習慣。

現在,他已經上五年級,基本上能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丟三落四的習慣也徹底得到糾正。

我就結合自己的經歷回答您的問題。

  • 幾年教育陪伴,我得出最主要的經驗就是:浸入式教育。簡單講就是把孩子放在具體的事情中進行引導。

  • 我覺得孩子小,天天給他講大道理意義不大。一切教育都放在做一件一件具體的小事中,經過漫長的堅持才能慢慢產生效果。 

書、作業本忘帶事件

兒子上三年級時,有一次放學回家準備做家庭作業卻發現課本、練習冊、作業本一樣都沒帶,傻眼了。

看到他傻愣在那裡,我沒多說話。這種情況並不是第一次了。以前遇到這樣的事,我都積極想辦法幫他解決,這次,我真不想再管了,看他究竟怎麼辦。

我在忙,他在站。

實在看不下去,我說:“書、練習冊、作業本什麼都沒拿,你跑回來挖地還是趕集?但不管怎麼樣,你得把作業任務完成呀,如果站著就能把作業完成,那你就站著吧!”

他瞟我一眼:“沒有書怎麼寫啊?”

“怎麼寫,沒拿書、本就不寫了?你得想辦法看怎麼補救呀,站在那裡肯定不是辦法。”

過了好一陣,我問:“想好了沒?”

他說:“想好了,聽寫的內容《七彩課堂》上有,沒有書可以拿《七彩課堂》完成;作業先寫在一個空本子上,寫完撕下來明天去學校貼在作業本相應的位置;練習冊只有7道題,明天早一點到學校保證能完成。”

聽起來是不錯的解決辦法。

我說:“既然想好了,就別發愣趕快去做。”

他做作業,我做飯。

晚飯期間,我問他:“聽過‘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沒?”

他搖頭。

我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千里長堤雖然很牢固,但卻會因為一個小小蟻穴而最終崩潰。”

他好像有點聽不懂,問我:“什麼是長堤?”

他這一問,我覺得還真不好回答。

我想了想說:“咱們去過水庫,我們腳下站的那條長梁就是堤,是防水、堵水用的。”

他點點頭明白了。

過了一會,他疑惑:“螞蟻穴能讓長堤崩潰?”

  • 我笑著摸一下他的頭,“這是一個比喻,意思是儘管只是一個小小的螞蟻洞,但如果不引起重視,及時去修補,長年累月,風吹日曬,水打衝擊,風化腐蝕,它就會越來越大,最終使長堤崩潰。”

  • 我指著窗外工人們正在維修的橋:“你看咱家窗外那座小橋,當年建成時肯定不是現在的模樣,但日子久了,風吹日曬,車輛碾壓,水流衝擊,泥沙堵湧,就一點一點的破敗了。你看那些工人正在維修,如果現在不修,再過很長時間也許真的就壞掉了。這就是小問題不解決最終會釀成大問題,懂了嗎?”

  • 他點點頭:“嗯,懂了。”
  • 我說:“以前給你講過,一個人的失敗並不一定是他不具備成功的能力,而是因為他總忽視細節。就像你,管理不了自己的學習用品,丟三落四,還怎麼管理自己的學習呢?常常不是忘記這個,就是忘記那個,考試常常錯在不該錯的地方,這種不良習慣就像螞蟻洞,危害很大,必須要儘快改掉。”
  • 他點點頭:“嗯,知道了。”


筆盒忘帶事件

學校要進行月考,他早上走的比較早,到校後發現忘帶筆盒了。

他打電話:“爸,我把筆盒忘到家裡了!”

早上往學校走時,我還和他開玩笑:“你再不要做‘馬大哈’了,由於粗心考試中往往錯在不該錯的地方,考試時不要慌張,儘可能把每道題做好,要記得檢查。”

他自信滿滿的應道:“你就放一百個心吧!”

而去了學校,竟然發現自己連筆盒都沒有帶。

我說:“不著急,忘就忘了,你身上不是有十塊錢嗎,到學校門口買一支先應個急吧。”

他說:“錢不夠,我剛買了複寫筆、修正貼,還有尺子。”

我安慰他:“那就先向同學借一支用。”

他說:“哦!知道了。”

過了一會,他又打過來。

“又怎麼了?”

他說:“爸,你回去拿一下吧。”

我看一下表,再有五分鐘就上課了。我說:“現在回去也趕不上了,你就先借一支用,同學沒有的話,你就向老師借十塊錢買一支。”

他說:“哦,知道了。”

其實,我挺擔心,他是那種收的特別緊的孩子,就連開口喊個叔叔阿姨都覺得難,向別人借東西不一定能做到。

我心裡想,讓他吃點虧、做點難,受點委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中午放學,我見他第一句:“你怎麼解決的?”

他說:“借了一支筆。”

  • 往回走的路上,我對他說:“在學校遇到事,不要急於向父母求助,先自己想辦法解決,父母離得比較遠不能及時幫到你,你先向同學求助,同學幫不了你,就向老師求助,懂了嗎?”

他點點頭:“嗯!懂了!”

  • 午飯期間,我說:“兒子,給你講個故事吧。一次,我去一個學校聽課,講課的這個老師很優秀,按說能把這節課上好,但卻出了突發問題。這個老師打開多媒體課件剛講了10多分鐘,突然間停電了。這個突發狀況讓她一時不知所措,卡在講臺上很長時間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後面的課,她上得很混亂,完全打亂了課堂節奏。”

我問他:“你知道這位老師的問題出在哪兒?”

他想了一會,搖頭不語。

我說:“她的問題是準備不充分,上課前她就應該把各方面問題考慮周全,應該考慮到會出現突然停電的問題。如果她之前有充分的準備,即便是停電了,一樣能把課上精彩。”

我問他:“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他說:“做事前要充分準備。”

  • 我摸一下他的頭:“你說的對,好多失敗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優秀,而是因為他們不注意細節。就像你,連自己的學習用品、書本都管理不好,丟三落四的,還怎麼能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小毛病不改慢慢就會積成大毛病,到想改的時候卻很難再改。細心認真是一個人很重要的素質,你一定要注意學習和鍛鍊這種素質,懂嗎?”

他點點頭:“嗯!”

上學放學念口訣

  • 我給他說:“爸爸出門之前必須要做三件事,摸一下錢包在身上不?摸一下鑰匙看帶了沒?再摸一下手機拿了沒?我有一個口訣:出門三件事,錢包、鑰匙和手機。”

  • 我接著說:“你上學之前也應該有三件事,看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沒?看公交卡、鑰匙帶了沒?看紅領巾佩戴了沒?編成一個口訣:上學三件事,書包、鑰匙、紅領巾。放學回家也應該有三件事,看老師佈置的作業任務記全了沒?看該拿的書和作業拿了沒?看公交卡、鑰匙在脖子上沒?編成一個口訣,放學三件事,作業、書本和鑰匙。”


四年級時獨立性變強,丟三落四的毛病少了很多。

有一段時間單位的事特別多,晚要加班。

我去單位之前,安排他吃了飯,寫完作業,問他:“爸爸晚上要去單位加班,你一個人在家行嗎?”

他說:“能行。”

“我走了之後你看書,不想看了就模仿電視上的方法訓練記憶力或畫畫,但不能開電視、電腦,不能動水、電、氣。”

他說:“哦!知道了。”

臨走時,我說,“九點左右我會給你打電話,接到電話你就自己睡,把門反鎖了,誰叫都不要開,爸爸回來自己開。”

他說:“哦!知道了。”

拉上門,我走了。

儘管我相信他,但偌大的房子,沉沉的夜晚,就他一個人,我還是十分揪心。

晚上九點左右,兒子班的家長群裡老師通知明天要穿校服,並帶一張A4紙。我心裡想,加完班回去再給他準備。

過了一會,妻子發短信:“孩子明天穿校服和帶A4紙的事我打電話給他說了,你放心。”

加完班已是凌晨,匆匆回家,推開門,屋子很靜,燈都關了,兒子已經熟睡。打開他的書包,裡面裝一張A4紙,校服整齊的放在床頭。看到兒子睡熟的樣子,輕輕吻一下他額頭上,心中有一萬種情感在交織。

早上起床後,我第一句話,“兒子,你昨天晚上的表現令爸很欣慰,我娃長大了。”

他說,“我看了四本《丁丁歷險記》,還一分鐘能記住10張撲克牌,不信我給你背:方塊A,紅桃9、黑桃6、梅花3…….。”

我很驚訝:“你昨天晚上一分鐘記住的東西,今天早上還能記得,你太了不起了!”

他自豪的一笑。


正確對待,正確引導,一切都會變好。

丟三落四習慣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二:

  • 1.他們的生活幾乎被家長全部包辦,沒有什麼心可操的。即使真出了問題,遇到了困難,也有家長解決,沒什麼可擔心的。

  • 2.小孩子懵懂無知,天性貪玩,根本就沒有管理自己東西的意識,這樣的意識需要長期培養和不斷強化才能慢慢建立起來。

雖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如果不盡早糾正,久而久之也許就會成為他的一種生活習慣,一旦固定成一種習慣,再想改變那就難上加難,這將影響他一生的學習和生活。

矯正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我的經驗是把教育放在一件一件具體事中,這比強令要求,批評指責,怒罵呵斥,包辦代替,苦口說教效果要好的多。

我也是結合自身的經歷來回答您的問題,不知您是否滿意?歡迎就此話題多多交流!



趙廣宇教育漫談,與您分享不一樣的教育生活!


趙廣宇教育漫談


我家小孩,今年5歲多,丟三拉四的毛病也是讓人頭疼。

他很喜歡玩玩具,扔的到處都是,也不收拾。

有時等孩子睡了,我會幫他收拾。

等過段時間,他想再玩,不會自己找,習慣直接扯著嗓門喊:

“媽媽,我的小汽車你放哪裡去了?”

“媽媽,我的那把小水槍你撿到哪兒去了?”

“媽媽,我的那個很大的奧特曼在哪裡啊?”

……….

有時,我會耐著性子找出來給他,但有時,他描述的東西,我一下子搞不明白時,他就會說出下面的話:

“媽媽,就是那個……你怎麼還不明白啊!”

“明明是你收起來了,你快給我找出來。”

“就怪你……”

聽到他這麼抱怨,我想,玩具丟三拉四,損失小,但養成的推卸責任的毛病,卻影響重大,是時候讓他學會自己對自己負責任了,於是,我就自己學著用下面的方法去教育他:

1. 讓孩子養成自己收拾的習慣。

我給孩子說:“以後你的玩具,玩完了必須自己收拾,有小朋友來我們家,和你一起玩玩具,你可以邀請別人,幫你一起收拾,不管別人願不願意幫你,收拾好玩具,都是你的責任。”

我開始不再收拾他的玩具,有時看著凌亂的現場,有自己收拾的衝動,但還是忍下了。

孩子有時想耍點小賴,想拖延過去,我會盯著他,要求他現在就完成。

我要讓他明白,這是你必須要做的,不能躲懶。

媽媽是認真的,誰也不會幫你。

經過幾次較量,他對自己收拾玩具,沒什麼異議了。

2. 引導孩子對自己負責任。

丟三拉四的毛病,有時是因為這件事,有人包辦了,不值得引起自己重視造成的。

大人都有損失規避的心理,孩子也有同樣的心理。

所以要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你的事,你要負全部的責任。

只有後果由他承擔,損失要由他埋單,他才會極力避免丟三拉四。


五一節,帶小孩子出去玩,在路上,他把零用錢塞在手裡,而不放進口袋,我會對他說:


“寶貝,這個錢,你可以自己選擇,拿來玩哪些項目,但丟了錢的話,就不能玩了,媽媽也不會另外掏錢,給你玩。”


這麼一說,他主動把錢放口在袋裡了。

關於玩具,我也跟他說了:


“如果你不好好收拾玩具,丟了或者找不到了,你不能抱怨任何人,這是你的事情,是你自己的責任。”


有時他還會丟玩具,但在我不斷強調他的責任後,現在不會大聲嚷嚷讓大人找了。

3. 讓孩子學會列清單。

小孩子都喜歡逛超市,超市的東西真多啊,酸奶,棒棒糖,餅乾,糖果…..小朋友興奮的不得了,這個要,那個也要,統統放進大人的購物籃。

這時候,家長們頭疼了,買吧?家裡類似的太多了,又要多花錢;不買啊,小孩子要鬧脾氣了,也夠折騰你的。

後來,我學到了一個小方法,給孩子列清單。在去超市前,告訴孩子,把自己想買的東西,說出來,我幫他寫上,選擇好需要的,劃掉想要的家裡已經有了的,和他約好,只能買清單上的東西。



按這個辦法,孩子進超市,目標變得清晰多了。

我覺得列清單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大朋友身上,把要做的事情,要帶的東西等等,先列出清單,然後再對照清單,一樣樣的進行核對確認,這樣就能減少丟三拉四。

比如在自己的門上,寫上自己要帶的東西,比如門鑰匙,車鑰匙,錢包,手機等。出門前確認一下。

比如臨睡前,列下第二天上學要帶的課本資料,一樣樣打勾確認,提前準備好。

讓孩子改掉丟三拉四的毛病,就是從源頭上讓孩子對自己負責,家長學會撒手。


<strong><strong>


以上都是我教小孩子的經驗,希望能幫助到你,也希望大家多出主意,多多交流。


<strong>


<strong>


爬上樹的貓咪


孩子丟三落四,是因為ta沒接受過相關訓練,給孩子一個適當的情境,再教給ta整理的方法,遇新問題時耐心指導,鼓勵ta做的好的地方,提醒ta疏漏的地方,最好吃點小教訓,類似的事遇多了,這個生活能力就形成了。

我女兒在家有自己的小房間,上學前我就和她說好,房間是她的,相當於她的“小王國”,物品分類放好,方便用時好找,房間衛生也歸她管,幹不了的活可以找我幫忙,她房間的東西我用的話會跟她打招呼。

上學第一天起她書包自己收拾,剛開始我還在前一天晚上跟她核對下第二天上課要帶的書,印象裡沒管過幾次。

隨著女兒年齡的長大,她“王國”的領地不斷“擴張”,先是客廳,後是廚房、再是陽臺,甚至把我和孩兒爸的各種事項都“監管”了起來,現在我們出門旅遊,行程策劃、行李收納、對外接洽都是她的活兒,我和孩兒爸徹底“退居二線”了。

我的體會是孩子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可小覷,給孩子機會讓ta動腦、動手,ta會比成年人做的更好,更走心。


阿娥你好


說起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遭遇這種孩子問題的父母大多很苦惱,孩子動不動就是作業落在家裡,又或是書本、文具盒忘帶了,再不就是昨天老師剛發下來的試卷,轉眼就不知道扔到哪裡去了。對於這種毛病,讓很多家長感到煩惱,讓很多老師感到無奈,這是一種壞習慣,必須要改掉,今天讓我給大家提一些的建議:

首先父母要做好反思,反省自己,做好榜樣。因為一個習慣的習得,特別是小時候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大多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身的老師,如果父母的行為習慣本身也有丟三落四,放東西沒有歸類的習性,那麼,父母也要去改。如果父母沒有這樣的毛病,那就可能存在包辦行為,這樣會造成孩子很多事情自己不承擔責任,遇到問題總是埋怨別人,所以孩子從父母那裡學不到正確管理自己的物品能力,他自己就沒有這種意願和習慣去面對,肯定會養成丟三落四的習性。

其次,教給孩子一些實用的整理方法,讓孩子學會科學地管理自己的物品。給孩子示範整理物品的步驟,然後監督孩子學習整理物品的這些步驟,然後反覆施行,形成孩子自己的行為習慣。比如說,讓孩子學會整理書包這件事,父母先給孩子示範一個完整的整理程序,即寫完作業後,就先整理好所完成的作業和整理好文具盒,接著看看第二天所上的課程,逐一準備好第二天上課的書本,放到書包裡面,形成一個完整的程序,然後再把東西全部取出,讓孩子自己整理一遍,如果可以了,就按這個固定的程序下來,時間長了,孩子就只玩形成自己整理書包的好習慣了。

另外,讓孩子學會分門別類地放置物品和列物品清單等方法。在家裡面,孩子的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擺放位置,家長可以準備書櫃或者收納盒等,然後指導孩子把東西進行分類,然後放在指定的位置,最好在外面貼好標籤做好標記,以免孩子忘了,這樣孩子找東西的時候就方便很多了。另外也要提醒用完東西后及時按類別歸位,不要亂放,影響下次使用。另外,孩子六歲了,以後他(她)的書包越來越重,上學或者外出參加活動需要帶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了,為了防止有所遺漏,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帶的物品列個清單出來,然後按照清單上的物品準備好,第二天按照清單再檢查一次,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最後,讓孩子認識到整理物品是自己的責任,家長最好給孩子設立良好的激勵方法。做好了表揚,做不好的話孩子要承擔責任。比如。孩子在那個方面做得好,可以給與適當的表揚和鼓勵,這樣孩子就會得到正面級級的評價,有利於鞏固好的習慣;相反,如果還是丟三落四,家長要與孩子約法三章,告訴孩子如果在丟三落四一次,就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只有讓孩子品嚐過這個不良行為帶來的後果,才會吸取教訓,好好改正。

孩子經常丟三落四,這不是小事兒,它是非常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的壞習慣,所以要真心關愛孩子,幫助孩子改正,讓孩子成為一個自理自立的人,告別“馬大哈”。


阿本老師速破教育


我家小侄子5歲,也總是丟三落四,用他媽媽的話來說,就是“沒長記性,東西走哪忘哪”。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呢?

還真有,不過第一步,我們要先了解一下記憶的工作原理再找到適合孩子的記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人的記憶過程,經過感知記憶→工作記憶→

長期記憶。其中長期記憶我們最常聽到,而感知記憶就是各種感覺器官如視覺、聽覺等接收到的信息,至於工作記憶,如果換個詞——短期記憶,大家是不是就更容易理解了呢?

工作記憶範圍比短期記憶更寬泛,但是隻能維持15-30秒,最長不超過1分鐘;而且,能保存的信息只有4-7個。孩子丟三落四,記不全所有的東西,原因有可能在這,而我們的目標就非常明顯了,那就是幫助孩子提高工作記憶。

怎麼做呢?

1.給孩子說的信息,一次控制在4個以內。

既然孩子的工作記憶容量小,那我們就要接納這一點,一次不要讓他做太多事情。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指令最好控制在4個以內。

可是,如果孩子需要做很多事怎麼辦?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教孩子列清單,按順序一一進行。這樣,就不會因為記不住而有遺漏了。

2.教孩子處理信息,節省工作記憶的容量。

同樣的記憶內容,有的孩子已經記住了,有的孩子還沒有弄明白是怎麼回事。有可能是信息量太多,孩子沒有提取出關鍵信息,或者沒有進行歸類幫助自己記憶。

所以,我們可以在講故事或者閱讀時,讓他用簡短的關鍵詞和話語進行總結;可以教孩子將信息分組,有規律或者相關的事物放在一起,增加記憶容量,讓他記住更多信息。

3.教孩子把工作記憶轉成長期記憶,騰出空間記憶新東西。

工作記憶維持時間短,如果轉化成長期記憶,就能減輕負擔。比如,讓孩子把新信息和已知的事物聯繫起來記憶。 當學習“小燦親子教育”中“燦”這個字的寫法時,如果能與“火”、“山”兩個字聯繫起來,會更容易記住。

4.用遊戲訓練孩子的記憶力,提高工作記憶的容量。

工作記憶的容量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訓練的進行,容量也是可以擴大的。比如,我家小侄子特別喜歡記汽車品牌,弟弟就會經常和他一起比賽,看誰記得多。一開始,他只能記住一個,現在,他知道的汽車品牌比我都多。

孩子的興趣點都不一樣,進行相關記憶訓練就可以。如果暫時找不到興趣點,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比如,訓練記憶顏色、形狀等的玩具,大家來找茬等。

有些爸媽認為,記這些東西沒有用,不是浪費時間嗎?可是,你要知道,大腦也是需要訓練的,這些活動幫助孩子訓練大腦、提高記憶,磨刀不誤砍柴工,以後的作用大著呢。

如果年幼的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我們要看看是不是工作記憶造成的。如果是,就可以用我上面說的4種方法,幫助孩子提高記憶。


小燦親子教育


丟三落四,顧名思義就是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當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耐性、幹事馬馬虎虎、大大咧咧、性情散漫、滿不在乎、心不在焉、一心多用、辦事隨性、粗心大意時常常就會丟三落四。

看到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往往憂心忡忡,非常苦惱,不知道該怎樣才能改掉孩子的這種毛病!下面就給您支幾招: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用過以後及時放回原處。

2、學會整理、歸類。找東西的時候,一眼望去,就能看到目標。

3、培養條理性、計劃性。比如先幹什麼,後幹什麼。

4、克服急躁的脾氣。遇到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

5、養成檢查的習慣。比如出門前、離開前,多檢查。

6、家長可以多督促、多提醒。當孩子粗心大意時,家長可以不斷提醒,幫助其克服毛病。

7、採用記事工具。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以利用記事本、便利貼、小便條、手機備忘錄、鬧鐘提醒等方法,幫助孩子記憶。

當孩子慢慢習慣成自然後,做事就會更有條理性,也就不會丟三落四了。當然,作為家長更要以身作則,孩子自然就會耳濡目染的學會如何整理與規劃。因為,孩子的教育,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家長也不要著急,要有耐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歡迎關注“阿文視角”,更多精彩內容與您分享!



阿文視角


小孩子也會健忘

可能你總是在提醒你的孩子別忘了整理書包或者出門帶鑰匙。當一個孩子慢慢長大時,他會有越來越多需要完成的任務。例如,做幾項家務,記住老師的要求,在暑假結束前完成作業。這時孩子會需要一些策略上的幫助。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最近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孩子們是否瞭解他們的認知極限,以及孩子們是否知道使用提示來彌補自己的認知極限。在更早期的實驗中已經發現,2歲的孩子就開始學會記住未來要做的事情,而3歲的兒童已經知道複雜的任務需要更多的記憶力。

在本研究中,6至13歲的兒童需要在電腦遊戲中記住需要完成的三個不同記憶難度的任務,可選擇是否使用提示,並在任務完成後預測自己的準確度。研究結果發現,本研究中所有年齡段的兒童都認識到複雜的任務更難記住。令人驚訝的是,只有9-10歲的兒童才開始使用提示來提醒自己。

這一發現和其他研究的結果吻合,孩子們從瞭解他們自己的認知侷限到真正使用策略來防止自己忘記之間似乎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那麼,這對我們的孩子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不斷的提醒孩子可能沒有什麼用處。

如何幫助我們的孩子?

我們可以幫助還不會自己設置提示的孩子,設置一些容易看到的提醒,減輕他們的負擔。

  • 在牆上貼一張作業的時間表或者清單,提醒可以有策略地放置在臥室門後或客廳。

  • 把重要的東西放在孩子的視線內

  • 對於還不會閱讀的孩子,圖片可以代替書面文字


波拉熊


孩子6-7歲丟三落四是正常的事,這個年齡段注意力是分散性的,很容易被不同的事物吸引分散。發火、教訓孩子或者幫孩子整理一通,下次還是犯同意的毛病。

6歲的孩子已經懂很多了,所以有些孩子態度是有問題的,責任心不強,不愛護物品,不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等。

責任大部分在家長身上,孩子模仿能力很強 ,父母本身就是馬大哈,孩子能學好嗎?

做父母的都希望給孩子最好,丟就丟了吧,明天媽媽再給你買。這樣慢慢給孩子一個印象丟了沒有關係,變成習慣了就會沒有責任心不愛惜物品。

做榜樣要求孩子之前,自己要先做到。教孩子物品擺放要有序,東西用過及時放回原位。

明天上學,晚上把要帶的物品書本都放好。

丟東西是要教育的,要承擔丟東西的後果,要讓孩子有內疚感,下次才會改變。平時多提醒讓孩子養成做檢查的習慣,促進孩子一絲不苟的自覺性。

請記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希望對您一些幫助!



勵志演講者王建


怎麼說呢,所有的孩子就是一面鏡子,照著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的寶貝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我們找一下會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

比如:看看每天跟他接觸時間最長的人,是不是會有:不收拾東西的習慣,拿了東西不歸還原位。

比如:寶貝的東西都不是自己管理,在家都有人幫忙收拾好,所以到了學校沒人幫忙收拾,自然會出現忘記帶全東西回家。

比如:身邊一起玩的小朋友,都是一樣的習慣,玩完了某樣東西就丟一邊,大家一起玩別的。或者說大家一起做一件事,還沒做完就換成別的。

找準給寶貝帶來不良習慣的源頭,我們就好針對性的去改善和調整寶貝的習慣。

首先,是每天接觸的長輩,在寶貝面前以身作則,東西拿了用完了就要歸還,隨手關燈,所有的東西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所有的東西都必須在自己的位置上,這樣,少了什麼,就一目瞭然,也可以幫助寶貝知道,每件東西有自己的位置,收拾清楚才知道少了什麼。

其次,培養寶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房間,物品,自己管理。有了前面的習慣做鋪墊,孩子就會比較容易管理自己的空間並且對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安排,每件事都可以有條不紊的安排。那麼出門應該帶什麼,要帶的東西放在哪裡了,用完回來以後放在哪裡這些思維方式,需要培養孩子自己建立起來。

最後,讓孩子做每一件事都有始有終,更加能鞏固孩子的自立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以上,希望能幫助到你,也祝你的寶貝健康快樂!開心每一天!


岳陽海納軟件技術學院


孩子丟三落四,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父母替孩子包辦太多,孩子自己沒有獨立行事的習慣。

第二:父母因為孩子的一兩次丟三落四給孩子貼標籤,埋怨孩子。造成孩子理所當然就去“丟三落四”。

所以,要想改變孩子丟三落四的習慣,必須先從父母做起,把主動權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對做錯,自己負責。只在一旁提供幫助,做一個旁觀者就好。

願父母都能理性育兒,順其自然,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