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名言來形容讀書的魅力?

海藻微視野


看到這個話題想起了一個笑話,沒怎麼讀過書的人看到晚霞會說,我去666,老鐵真好看。讀過書的會說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鷺齊飛。

讀書的魅力很難用語言表述。

我簡單講一下我經歷的幾個年齡階段對讀書這件事的體會吧。

階段一:小時候總覺得讀書是統治階級為了方便管理的統治工具。讀書1.不能帶來吃,2.不能帶來喝,3.百無一用是書生,肩不能挑,力不能抗。唯一有用的地方就是可以顯擺一下,作為同學相處之間的談資。

階段二:長大一些讀書的好處顯現了出來,我家鄰居考進了香港大學,從此再沒回來過,我不是說香港大學就有多好,而是她將有機會去看,我這輩子都有可能不曾會看到的風景。

階段三:發奮圖強的看書,惡補以前虧欠的書,你一年不看書,說實話,你有可能就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補回來,最貴的就是光陰。

好像跑題了,呵呵,今天就先說到這裡吧,願每個讀書人,心都有歸處,世間繁華,歸來時仍是少年吧





張飛撩書


記得從初中開始我就愛上了讀書,我家是農村的,家裡沒有什麼書籍,是軍營裡隨軍家屬的孩子跟我是同班同桌,他課餘看書引起我的興趣,並不斷跟他借書看。課餘看書並沒有讓我的學習成就下降,反而一直保持全班級前茅。那個時候不知道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更不明白“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是感覺書中故事人物深深打動了我,描寫的環境,內心活動等等,如臨其境,我成為了書中一員,同喜同悲,沉醉其中,比看電影有意思,有時候還寫個讀後感,把內心所思所想寫出來。

後來,發現自己一直喜歡看書,幾十年來,書籍成為我最要好的老師和朋友,包括現在,一直喜歡讀書。

至於用哪句名言來描述讀書的魅力,一路走來,我感覺還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和“腹有詩書氣自華”適合,箇中滋味,自明瞭。





安福佳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讀書,是讓我們漲知識,讓世界更和平,讓人類更文明,讓社會更和諧,讓生活更美好,讓人生更有意義。

我深有感觸的是一句“書到用時方恨少”。

還有兩句:

學習永遠不晚——高爾基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我愛讀書,可屬於囫圇吞棗一類吧?看過之後就忘了。

前幾天,我帶著孫子與一個學前班的小朋友玩,她教會了我一首兒歌,原文是這樣:

我在草地上翻跟頭,

第一個跟頭,

看見綠色的天空掛滿高樓;

第二個跟頭,

看見朵朵白雲在我腳下游;

第三個跟頭,

看見我的雙手托起整個地球;

我在草地上翻跟頭,

每個跟頭都有一個奇妙的鏡頭。

當你聽到這首兒歌時是不是覺得很喜歡呢?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翻過跟頭,還記憶猶新吧?生活中處處都有奇妙的景象,如果我們有較好的語文功底,把看見的東西用美妙的句子表達出來,是不是很好呢?這就是讀書的魅力。



凝涵7


我是一個酷愛讀書的人。我已經75歲了,從小到如今,可以說是手不釋卷。雖然我出身於書香門第(祖父是前清的進士,在京做過翰林院編修。解放後祖父是湖南省參事,文史館員)但我只在長沙市長郡中學讀到初二。由於父親去世,13歲便進了工廠當學徒。我的工具櫃裡堆著不少的書,上班時免不了經常會拿出來看,也曾多次受到批評,但卻無法阻擋書籍的吸引力,改變我渇求知識的這個習慣。四人幫下臺以後,我被調到廠工會從亊宣傳教育工作,擔任了職工教育的語文和普法教育的老師。這一切,都是讀書給了我知識和力量。


大千一塵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我認為讀書的問題在於可以用知識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深刻有深度。杜甫的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十分形象地寫出了這種情況。

當我們博覽群書,讀的書多了,寫起文章來就如有天助。運用起文字來你就得心應手當我們的情感無處宣洩的時候,當我們遇到美景無法去描寫的時候,當我們的內心感覺無法表達出來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用筆通過文字來寫下自己內心那些無法宣洩的感情。

在面對內心感嘆的時候,也不會在說了“啊,大海”之後就無字可說。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徵,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於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每天一點文化小知識


讀書最大的魅力就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因為,如果沒用,也不會去讀。別管這個“用”是出於什麼角度什麼立場。有用即魅力。


【一】需求產生美


【1】我們需要讀書,以便我們能夠有另一種被稱之為意境美感的方式去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受。

比如,表達我愛你,通常,你可以說我愛你,如果是別的說法,可以是“心悅君”,可以是“親卿愛卿”,可以是“今晚月色真美”。

【2】情緒情感總是複雜多變,多讀書,可以更好地將抽象的情緒情感用別的方式表達出來。

比如,同樣是戀,但,不同的戀總是不同的,有的是秘密之戀,可以說“山有木兮木有枝”。有的是思念之戀,可以說“日日思君不見君”。有的是無道理之戀,既可以說“情人眼裡出西施”也可以說“情之所鍾,雖醜不嫌”。


【二】需求產生創造


讀書,不僅表現在常見的表達上,還表現在物質和精神的創造上。

【1】物質創造的基礎,離不開對現存書籍的學習。

我們上學,在學校學習,其實就是對這個世界現存的一切做一個初步的瞭解和把控。縱使有天賦異稟之人,在創建其學科之前,也需要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去把控當前物質變化的原理,進而在現有物質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

比如,互聯網系統的搭建是離不開電原理的,有關電的原理,古人為方便後人,總是會以書籍的形式整理出其思維邏輯,原理邏輯。

【2】精神創造的基礎,離不開先人表述的情感共鳴。

我們現今大部分的精神創造,總是會先以前人留下的書籍為基礎,再結合我們這個時代,進行全新解意。

比如,我們表達自我獨特精神時,為了讓別人能快速理解,總會以看過的書籍為例。


【三】需求產生更新


【1】人際關係的更新拓展

每個人,都會從不同角度來理解這個世界,而選擇讀何種書,在潛移默化間,會影響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因此,喜歡看同類書籍的人容易成為朋友。基於快速瞭解一類書的需求,就會促使我們接觸這一類人群。因此,更新拓展了人際關係。

【2】思維繫統的更新換代

人的思維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一個人越是頻繁接觸某一類信息,受到此類信息的影響最大。

因此,多看不同的書,其實是在為思維繫統的更迭換代做前期的信息儲備。

比如,一個情緒化的人,在意識到自己情緒化之時,如果想要改變,就會去尋找解決辦法。而越看相關書籍,對情緒的瞭解就越深,越深就意味著自己相較於之前,擁有更多方法去掌控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單方面成為自己情緒的奴隸。


【綜述】


讀書,最大的魅力在於用,無用則意味著無需求。可是,創造與豐富本身,就是有層出不窮的需求,然後,又不斷去滿足這些需求。

【我是空空杳,從書中窺見思維,找尋問題解決辦法,改變一切從思維繫統開始】


空空杳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前蘇聯大作家高爾基的名言!如何用一句名言,來說明讀書的重要性?我看,大量的文章都是寫的中國的名人名言。所以,我要說說高爾基的這一句!

中國的名言,講讀書做學問的太多了。但絕大部分都是和錢,權,貴,富,美色有關的。什麼“黃金屋”,什麼“顏如玉”,什麼“高官任作,俊馬任騎”等等不一而足。高爾基不是講這些。他講的是進步,而且是人類的進步。進步,包括太多了,當然有經濟,科學,社會,人文,也包括軍事等等範疇。在這裡,我們還要注意“人類”二字,是全人類的進步,絕不是那一個個人的得失。個人的做用和價值是渺小的,而全人類的進步是令人神往的!今天,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實,放眼遠望,也是全人類的事業!



高爾基是前蘇聯的大作家。在五,六十年代,是國人盡知,必讀的作家。我就讀過大量的高爾基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高爾基三部曲,就是《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這三部小說。還有大家比較熟知的長詩《海燕》。高爾基在《海燕》中說,“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些名句,我們當時的青年人都能背誦。需要強調的是,高爾基是人民作家,他的作品都是描寫勞動人民的。用今天的話說,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是勞動人民的代言人!



盛廣學雜家雜論


1.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的寂寞辰光換成巨大的享受。(孟德斯鳩)

2.讀完一本好書,人會感到自己更堅強,更聰明,更正直。(蘇德拉勃卡倫)

3.讀書對於智慧,就象體操對於身體一樣。(艾迪生)

4.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培根)

5.讀書使人心明眼亮。(伏爾泰)

6.讀書是藉助他人的思想,開發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7.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吳晗)

8.讀書易,思索難,兩者缺一,便都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9.讀書不思,等於食而不化。(博克)

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hushouchang


借用一句梅吹經典語錄:“我的生活只有三件事最重要,書,女人,梅西。”

讀書讓使你沉澱下來,浮躁自然遠你而去。讀書使人氣質沉穩,內斂,淑靜,腹有詩書氣自華。

寫書人,多是內秀,慈悲,高智商高情商之人。面對一本好書,我總是心懷崇敬,我渴望透過文字與寫書人心靈交流。與肝膽人共事,於無字處讀書。書是神聖的,讀書即是讀人,交心。



劍氣如霜武哥


如何用一句名言來形容讀書的魅力?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讀書的魅力正在於此。

古人留下的關於讀書之用的典型話語是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被視為博取功名、財富的手段。對少數人來說,多讀書,確有這功效;但是,對多數人來說,這樣讀書太過沉重。現代社會諸多事實表明,讀書之多寡同財富之多寡並不成正比。 讀書如交友,一卷在手,宛若與摯友促膝談心;讀書似水,看似波瀾不驚,但流淌著激情,滋潤著心田。讀書帶來的更多是精神財富, 無關太多物質財富。 讀書之美在於養心、養生、養顏。

一、讀書可養心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來改善一樣;精神上的各種不足,可以通過閱讀來改善。讀書可以養性怡情,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實提升。哲人說:人類認識自身的方式,最佳的莫過於求知、思索、追憶和緬懷。這些主要方式,在閱讀的整個過程裡都可以找得到。我們需要在寧靜平和的閱讀中反思自己,遠離浮躁,求得內心之平靜。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之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現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後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 書之味,無奇不有,甜酸苦辣,百味聚集。人生之路註定坎坷,倘能在辛苦奔忙之餘,將心思從俗界中拔出,與書中人物默默交流,於一瞬之間體味世間永恆之美,何其樂哉!

二、讀書可養生

一個把閱讀當作生活方式、當作生命一部分的人,能夠健康長壽。書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藥。凡是喜歡讀書,以讀書為樂,勤於用腦的人,都比終日無所事事的人活得健康、活得明白。

英國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人數逐年攀升,醫生們嘗試給患者開“圖書處方”。處方上面寫的不是什麼新藥,而是幾本書名。患者拿著它到當地圖書館裡“照方抓書”,拿回家研讀消化。在這些圖書中,比較常見的有 《人性的優點》《理智戰勝情緒》等。專家認為,讀書療法將對那些輕中度抑鬱症、焦慮症或其他心理疾病產生良好效果。學界大師多長壽可視為讀書助健康的明證:四年前,著名歷史學家劉緒貽偕夫人齊迎百歲華誕;著名語言學家朱祖延活到了90歲;當代傷寒學泰斗李培生活到了96歲;中國醫學泰斗裘法祖則活到了94歲;紅學大師周汝昌享年95歲。

三、讀書可養顏

“腹有詩書氣自華。”現實生活中,美麗的容貌、精心的裝扮,都能給人以美感。 但是,這種外表的美總是膚淺而短暫的,如同天上的流雲,轉瞬即逝。高檔的化妝品只能延遲衰老,越老越美麗這件事只有讀書能實現。文學家、翻譯家楊絳被稱為“最美大先生”。百歲時出現在大眾面前,年齡難掩風華,面容白皙清秀,氣質淡雅從容。讀書的女人永遠美麗,這是讀書饋贈人的最重要的禮物之一。書讀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會隱藏在氣質裡、談吐裡、胸襟上。讀書不分年齡, 年年歲歲都是女人讀書的芳齡,讀書對於女人來說,永遠是一份不過時的美麗。

【親愛的朋友,這裡期待你的精彩評價......歡迎你留言、互動、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更多精彩分享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