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繪畫已死”的說法正確嗎?為什麼?

柔和的床墊


什麼叫“繪畫已死”?繪畫一直在延續,很多人認為畫畫沒有創新了,只會畫些看不懂的讓人噴飯的或者刻畫的比相機還細膩的就認為沒有內涵了沒有靈魂了,就認為繪畫到了盡頭!這種想法簡直荒謬!

任何事物都是物以稀為貴,在20世紀前,認識字的人都不多,更別說是會畫畫的人了。所以在少量的畫家裡出現新的風格不足為奇!

繪畫的風格由材料和技法,作者的經驗和思想組成。說白了,我不相信思想能創造出千萬種風格來,決定風格的還是材料和技法,但這些肯定是有限的。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幾百年的時間,畫家們一直都是畫的寫實作品,直到莫奈用強化冷暖關係,走出畫室去寫生等方式,才有了著名的映像派,這個創新也是用了幾百年的時間。說白了,也就是量變到質變,只有堅持走下去,才會有新的發現,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這樣畫出來的和前段時間很火的射書之流有什麼分別!

繪畫沒有死,只有那些畫不好寫實作品的才會說這樣的話。寫實畫不過人家,創新也沒有,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

另外,很多人說寫實作品沒有靈魂,我想說抽象的就有靈魂了,你看的懂嗎,請問?

“繪畫已死”這個說法絕對的不正確,還很讓人氣憤!我收集了一些自己喜歡的現代畫家的作品,大家可以點評,看看繪畫到底有沒有死











愛去哪去哪wuyunli


“繪畫已死”這個言論,上世紀東西方著名畫家都說過類似的話,表達了一些畫家對當時繪畫發展狀況的一種擔憂和無奈,不能簡單地認為這句話是正確還是錯誤,要結合當時的繪畫現狀和具體情況來分析這句話,方可得出公正的理解。

畢加索《科學與博愛》

西方畫家中說出類似“繪畫已死”言論的畫家是繪畫大師畢加索(1881年——1973年)。大約在1955年左右,畢加索代表西班牙文藝界人士來到北京參加東西方文化交流活動,交流活動完畢後,他準備去拜訪一名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畫家——張大千(1899年——1983年)先生。

畢加索《夢》

來到張大千畫室,畢加索看到張大千那些青綠山水和潑墨山水後,非常震撼,畫面凝練簡潔,色彩雅緻和諧,筆有盡而意無窮,令人充滿遐想,充滿油畫無法體現出來的趣味。畢加索對張大千的畫美言了幾句,張大千心裡喜滋滋的。但張大千明白,自己的畫不是中國畫家裡最好的,於是,他拿出齊白石(1864年——1957年)的一本畫冊請畢加索過目。

畢加索《珍妮》

桀驁不馴、恃才傲物的畢加索,一經拿起畫冊,便愛不釋手,認認真真翻看完了齊白石畫冊裡的每一幅畫。然後他伸出大拇指說:中國畫了不起,齊白石先生畫中的魚、蝦周圍沒有水,但給我感覺全是水,充滿靈動的趣味,讓我百看不厭。當代繪畫藝術在中國,西方繪畫死亡了。

畢加索臨摹的中國畫

畢加索這樣說的原因是,西方油畫走到19世紀中後期後,已經走過了500多年,西方畫家把能想到的探索方法都用上了,但依然無法取得滿意的創新結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西方油畫開始主動向日本浮世繪和中國畫學習,以此來吸收東方繪畫中的技法。畢加索甚至還臨摹過齊白石的國畫作品。

畢加索《無題》

畢竟,東西方繪畫完全不同,許多技巧由於文化觀念和審美趣味的不同,西方畫家學習和理解起來東方繪畫並不容易,所以,從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中前期,這半個多世紀,西方油畫雖然走馬觀花似的經歷了許多藝術流派,也出現了不少大師和傑作,但總體成就並不高,遠遠低於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成就。

畢加索《馬戲演員之家》

而此時的中國畫,經過清朝末年的一段低潮後,在民國初年逐漸走上正軌,又由於民國時期的學術氣氛非常濃厚,有效激發了藝術家的創新意識,湧現出了許多開宗立派的大畫家,把中國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比起西方油畫的發展,這時期的中國畫顯然要發展得更好。所以,畢加索就說出了那句話。


鴻鵠迎罡


關於“繪畫已死”的說法顯然過於悲觀了。繪畫不會死,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

繪畫做為一門獨特的藝術,一種為人們普遍喜歡的文化表現形式,源遠流長,延綿發展,迄今至少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兩千多年的歲月長河中,繪畫藝術發展出現過高潮期,更多時候是平穩過渡期,像我們古代的漢晉唐宋某一階段,像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和十九世紀,都出現過繪畫發展的高潮期,但是大部分時間繪畫發展是處於一個平穩的發展階段。現在的繪畫應該就是處在這樣的一個階段。我覺得,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也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也應該承認,現在繪畫有一種不好的現象,就是把繪畫這種本應該突出藝術性和社會性功能的藝術人為地放大了它的商品屬性,談畫不說它的藝術價值,社會價值,而是動輒就談它拍了多少錢,賣了多少錢。一些畫家偏重功利思想,人心浮躁,較少考慮畫作的“藝術感染”和“社會教化”作用,更多的心思用在了怎麼做才能讓畫好賣,怎麼做才能賣出好價錢。一些名人明星把“雅好”當作商品,本來不入流的書畫因名人明星的“名氣”賣出了大價錢,對繪畫市場造成非正常影響,使那些專業和職業畫家專注藝術創作的熱情受到了挫傷。



為什麼我們現在很難看到震撼人心和啟迪人鼓舞人感動人的繪畫作品了,上面提到的一些現象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我相信,這種現象不會一直存在下去的。因為當人們普遍發現問題的時候,距離解決問題也就不遠了。


燈影書畫


現在的作品說明了這一點,太重視技法技巧,不重視精神內涵修養的東西。尤其市場化的作品,迎合性的創作,作品空洞死板,沒有精神層面的東西。過度的寫真就是照片的翻版,現在很多畫家更是臨摹照片,或者照片的組合,沒有寓意思想和感染力,只是追求逼真,我覺得繪畫作品必須有精神追求有理想信仰,才能創作出有思想境界的作品。冷軍拍賣出三千萬的人物肖像我覺得是高清數碼照相機的翻版,給人的感覺就是逼真的毛髮清晰可數,僅此而已,沒有實際的思想精神內涵,藝術感染力。











遺失在密林深處


題主所問的“繪畫已死”的書法是否正確?這是一個讓人腦洞大開的問題了,或許有一萬個理由可以說明“繪畫已死”這說法是錯誤的,同樣用一個理由就可以說明“繪畫已死”的說法是正確的,那就是現如今的繪畫藝術的藝術價值幾乎被商業價值所掩蓋了,

不管是行業內還是行業外,人們已經習慣性用金錢來衡量一幅畫作的價值了,或者直接只認可名人所作的畫,美其名曰“名人畫”,只要聽說是哪個名人作的畫,就異口同聲的說“畫的好、畫的有水平”,那些所謂的名人都是電影電視明星比較多,而那些從小到大全心全意專注繪畫的人,畫作的影響力卻不如那些以畫為娛樂的明星,



之所以說“繪畫已死”,除了以上所說的“商業價值”與“名人畫”的影響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現如今的繪畫技巧性太高了,而忽略了畫作本該有的情感意義,其實我們都容易明白,繪畫的技巧是可以生搬硬套的模仿與借鑑,比如,現在就有一些稍微有知名度的畫家對一些世界名畫進行再創作,


這種對原有的名畫進行再創作的行為,其實就是一種“抄襲”的行為,或者說畫家自身“江郎才盡”,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很明顯藝術的題材也是來源於生活,為何還出現那麼多相同題材的畫作呢?這難道不值得反思嗎?真是驗證了那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先說說國畫的現狀吧,在徐悲鴻時代就聽說國畫要進行改良,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國畫連傳統的文化底蘊都沒了,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書畫同源”,以書法入畫,方為國畫創作的最高境界,而今國畫的面貌如何呢?難以啟齒啊;再看看從西方引進來的油畫吧,“中西結合”的技法,注重寫實的油畫竟然添加了大量的國畫寫意元素,這些都只是在技巧上下功夫,把油畫畫的和攝影照片一模一樣了,還有什麼意義呢?連“寫生”都被拋去了,直接對著照片來描繪,綜上所述,繪畫已死!



詩夜城主


繪畫是不會死的,人類滅絕了,繪畫也不會死,隨之會被另外一種物種繼承,享用。你信與不信它都是這樣的,這是社會性規律。


記得有一部電影叫《動物莊園》,講的是由於農場主人的爆虐壓榨,農場的動物們對人類各種糜爛奢侈的生活方式極度不滿,於是農場裡的動物聯合起來發起了起義,殺死了農場主人,趕走了其他人,這些動物組織起來成立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平等條約。

一群動物帶著對理想的憧憬,力圖打破舊秩序,本應衝出牢籠,但又跳入了另一個陷阱,他們依然被欺騙,被奴役,被統治,不平等是不變的結局。唯一的區別在於人類農場是人類管理動物,動物農場是動物管理動物,僅此而已。《動物莊園》裡最令人恐懼的還是那句話,那被篡改的只剩下一條的戒律:所有動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當“平等”也有高低貴賤之分時,所謂的平等不過是一句自欺的謊言,所謂的自由也就成為了徹頭徹後的笑話,微賤的平民唯有在困境中沉默掙扎。



這步電影雖然講的是政體的邏輯,但推演到文化藝術依然有效,只是社會在進步,繪畫的媒介和形式在發生變化,遠古時期,繪畫在簡單的石頭和地表上,因為沒有房子,後來有房子了,有布了,有紙了,就可以畫到牆上和布上,產生了壁畫和油畫,國畫,水粉,水彩,這是繪畫最傳統最固定的思維認知,再後有了攝影機,有了電腦,有了多媒體,有了設計學概念,繪畫變得無所不在,變得平民化,變得越來越抽象,風格多的數不勝數,我們最之前的繪畫認知被打破,傳統的架上繪畫已經不再那麼主流,產生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應比起新型的影視藝術形式,傳統架上繪畫卻顯得笨拙又遲鈍。



現今,繪畫生出了動畫,設計,影視遊戲原畫,吸引力比傳統單張繪畫作品更強,更有趣,這些都是繪畫結合新時代的再現形式,成為了現在的主流,傳統的繪畫也參與了新時代的分工,只是以前整塊蛋糕都是他的,現在被其他的藝術形式瓜分了,留給它的就少了,但不代表沒有。以後還是會在,看你自己想參與那種形式,結合自身條件和生活圈子,那條路能走的順就去選擇哪條路,理性分析,不要感情用事,比如凡高的人生,以他家裡的生活環境和背景,隨便找個工作都可以像樣的生活,只是太任性了,赤條條來去啊,無奈嗎?既然走到了這步田地,他也不後悔啊,有錯嗎,有對嗎,這就是人生啊,多彩啊,世界就是這樣的精彩啊!



雲森畫廊


隨著當今高科技的不斷髮展,電子、影像、數碼等技術的更生換代,繪畫一方面藉助技術走進人們的生活,變得技術性、綜合性更強,另一方面,也越來越趨於娛樂通俗化,不再高雅、神秘。繪畫未來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它會死去?還是以別的方式存在、發展下去?

在 一個藝術形式興起的背後,是整個中國社會的商業化過程,就是藝術的商業化的屬性被強化或者是空前突顯出來,藝術創造就面臨著一種巨大的商業訴求。在這種情況 下,藝術大家、畫家的文化擔當、社會責任自然而然地弱化了。這對於繪畫來講是一種致命的威脅,它會導致藝術家的創作缺少對於社會的進行一種反思或批判,缺少文化上的反 叛。缺乏對社會關注和對人性的感受、思考與表達的話,就會導致藝術家創作的作品與社會大眾沒有關係了,

就整體社會而言,繪畫的文化擔當正在弱化,繪畫已經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它的文化地位的衰落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可能會用其它的方式存在發展。

如果用中國的傳統概念來說,就是道,因為道是生生不息,道是與個體生命心性完全統一的。如果這樣判斷繪畫,繪畫一定是生的。繪畫是否已經死,如果它已死,就是已經不存在了。繪畫到今天是不是這樣的一個形態,還存存,起碼現在我們的很多藝術家還在繪畫,我們不能說它死了,但是也不可否認繪畫已經老了。

從人類美術發展史走過的路程來看,繪畫一直都伴隨人類去發展壯大,不斷推陳出新,各個分支流派不斷髮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繪畫什表現的種類、方式是不斷演變的。繪畫這門藝術不管隨著社會的怎樣的發展,它也在變化著的,從來沒有消亡過。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會存在下去。其它代替不了。

西方人最早的美術作品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己有3萬到1萬多年之間。最傑出的原始繪畫作品,發現於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區的幾十處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國的拉斯科洞窟壁畫和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所繪形象皆為動物,手法寫實,形象生動。迄今為止發現的原始雕刻大多為小型動物雕刻,少數人像雕刻中,裸體女性雕像佔主要地位,這些女性雕像誇張女性的生理特點,突出表現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體現出原始人對於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識。在維也納附近的威倫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稱為“威倫道夫的維納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西方習慣把新石器末期到中世紀稱為古代,具體來說就是指公元前4000年(文字的出現)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主要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希臘和羅馬時期的美術。

中國美術史源遠流長。與美術風格總是在變化的歐洲不同,中國美術幾個世紀以來保持了令人驚奇的延續穩定的連貫性。明朝時的一些作品還可以看到唐朝時的影響。一幅清朝的畫作與一幅宋朝的是非常相似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對傳統的尊崇去繼承前人去發揚光大。藝術家的首要任務不是創新,而是儘可能逼真的臨摹舊有的作品去學習和繼承,這並不被認為是抄襲,反而到了一定程度上綜合能力的積累後就是開始創新。

中西美術發展,是共生的,獨立存在,也沒有誰取代誰,鬥到你死我活。到了近代,中西美術隨著國際之間頻繁不斷交流,中國學者到西方學習吸收油畫、素描等技法,回來後結合國畫的特點去吸收借鑑油畫在造型、明暗、透視關係、色彩等方面元素進行搞創新。中西美術都有各自獨特的存在方式,只有互相交流、互相借鑑雙方才有更大的發展。

當照相機發明出來的時候,有人就說,油畫會消亡。從照相機發明出來己走過180多年,油畫和國畫也不會被照相機所取代。美術繪畫和照相機也更加互相借鑑,互相吸收,互相學習。

所以說繪畫藝術決不會消亡,如有這種想法的人,只能是已人憂天。

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就不是繪畫是不是已死的問題,而是繪畫當下所面臨的困境,今天每一個畫家應該思考的是繪畫還能不能夠走下去為我們人類的智慧生產提供原動力。

我始終堅信繪畫不會消失,因為它無可替代。——大衛·霍克尼。











繪畫與攝影


好的 中國畫表達的是一種意境。畫中線條的虛實頓挫,筆墨的表現能力,顏色和諧的搭配,染色的豐富前後透視關係,以及整幅畫的構造,都是經過作者苦心經營。在欣賞作品時有種身臨其境,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從整幅作品可以品味作者內心的自然流露,表達作者一種什麼樣的感情都能在畫中體現出來。有的時候讓作者再次重複同樣的作品也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相似度。好作品是很稀缺的,也是獨一無一的,更是智能機器所不能代替。在今後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繪畫更是“生機勃勃”,不會消失。




ding小小


首先闡明,”繪畫已死”的說法是極個別人對架上繪畫前景產生的悲觀主義及消極論調。

美國極簡主義藝術家Donald Judd做出的這一表達。他堅信複雜技術性的藝術已經走到了盡頭,應該被形式簡單直觀的藝術取代。

繪畫藝術作為人類社會的特殊活動,從原始社會到當代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更不用說會消亡,它只會沿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起伏不定,繪畫形式隨著時間會發生變化且趨向多樣性。

從古至今,從西方到東方,人類藝術的發展緊緊圍繞歷史的延續和演變,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縱觀世界美術史,繪畫藝術在特定一個歷史時期和地域都會反映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教、人文發展概況。

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裡取材是北宋時期都城汴梁城的繁榮發達的農商景象。通過這些景象可以研究當時的歷史、經濟、文化等。

《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為反映吐蕃王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為唐代繪畫的代表作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西方繪畫亦是如此,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為代表的藝術三傑,通過他們的藝術作品也集中體現了當時意大利的宗教、政治、文化特徵。通過繪畫詮釋了人和神的關係。18世紀時期歐洲藝術作品無不反映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國大革命時期湧現了一些反映當時歷史變革的畫家,如德拉克羅瓦的《自由引導人民》,大衛的《馬拉之死》等等。

唐朝的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觀點。是歷代文人賦予歷史使命感的一種表達。“為時而著”的“時”,即時代之意。“為時而著”,對於讀書人而言,它意味著自己對時代、對現實社會的一種關切,對改造社會、促進社會進步的責任和使命。文學如此繪畫亦然,藝術創作和文學創作都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文藝工作者的一種責任。

當今社會,信息與經濟的飛躍不同以往,網絡已經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審美習慣,傳統繪畫受到各種挑戰,計算機在美術領域的運用更是迅速。照相機的出現曾經也讓有些人預料,繪畫即將被相機所終結。計算機時代還有人預言,電腦繪畫將取代傳統繪畫。事實證明,這些論斷都是荒謬可笑的。

只要有人類社會,無論怎麼發展變革,藝術活動將圍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更新。無論是架上繪畫還是其他語言的繪畫都將體現時代特性。當然,“繪畫已死”是個別人的在網絡信息、商業經濟社會衝擊下的消極、悲觀情緒,這種意識形態而非主流共識。








田大勇自由繪畫


“繪畫”不會死,除非人類滅亡,因為“繪畫”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繪畫”是由人類審美思維而產生 ,並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當今有人認為“繪畫已死”或許是指繪畫“百花園”中那些冒著銅臭味的“不良作品”和“劣質作品”。也或許認為高科技、智能化將替代繪畫的功能。我認為,那些“不良的、劣質的”作品,必定會被歷史拋棄,也代表不了繪畫的整體;對高科技,智能化的繪畫,我認為它永遠也出不了優秀作品,因為它不可能把人的那種有血有肉的情感融入畫中。曾有人說“中國畫已死”。我認為這些人不是“無知”,就是“狂語”。都知道,一種藝術的生長髮育,必定有它的適宜的土壤和環境。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中國畫的成長。傳承和發展,使中國畫成為世界繪畫中的一朵奇葩,屹立在世界藝術之林。即使某一階段發展緩慢,但它決不會停止,更不會死!我堅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