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可以傳承,攝影、繪畫、書法和寫作可以傳承嗎?

柳侍墨


從"戲子"到"表演藝術家"再到"演員",稱謂的兩次變化暗示了表演藝術在大眾心目中位置的變化。第一次轉變中包含著濃厚的去階級意識和對智性的敬重;第二次轉變則又跌了下去,成為投機者快速實現資本積累的捷徑。

回過頭來再說“傳承”。"傳承"應區別於"家學",並不是所有"家學"都叫“傳承”;"傳承"還應區別於"繼承",並不是所有“繼承”都叫"傳承"。


很多著名演員都是世家,但是演技是無法傳承的,畢竟演技是相對虛無的東西,受到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突然又想起"袁立事件"。貓膩太多!!!

同樣的,書法,繪畫,攝影等造型藝術,因其價值判斷過分個人化也不能"傳承"。

"傳承"一詞更多地應用在一些學科化程度不深且價值判斷標準化的領域,特別是需要依靠後天不斷磨練才能掌握的技藝,比如人們常說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言外之意,這個人就是活國寶,如果從這斷了那就面臨著該項技藝“失傳”的可能性。

就說北京的"麵人湯"吧。我有幸認識"麵人湯"第三代傳人湯沛老師,湯老師早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工作,但是他不喜歡做麵人,喜歡熱熱鬧鬧的展覽策劃。當年我們一起出國時知道了他的背景,很是不明白為什麼放著高大上的非遺傳承人不當,後來才知道,那麵人真的很難做,湯老師做出來的像是西方雕塑,沒了面的細膩,精巧。

後來湯老師英年早逝,以致社會各界一直擔憂北京麵人湯就此失傳,特別是2015年"麵人湯"第二代傳人湯夙國老先生去世,使得北京麵人湯的傳承問題再度成為社會焦點,無奈之下,湯沛老師的妹妹長期在外企工作的湯野妮最終表示會努力使麵人的傳統發揚光大。

其實,表演藝術也好,造型藝術也好,不計較名與利,才是真傳承。


最美還是藝術史


簡單的一句話,不可以傳承,就不可能看到五千年的文化積累。


複雜的說,中國失傳了的東西實在太多。舉個筒單的小例子,武術。現在的武術,是體育編排的套路。說是武術,純屬扯蛋。只是藉助了武術這個詞語的體操而已。再加上閏芳之流的裝神弄鬼,武術早已蕩然無存。但中國武術存在嗎?用什麼證據證明?當然有。我們的國土面積就可以證明。在冷兵器時期,拳頭的大小,決定了國家面積的大小。武術失傳,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人類文明的進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拳頭在熱兵器面前,不堪一擊。這是最直接的原因。習武之人,都會留一手。比不得文人,什麼事都愛賣弄。別人遇到不認識的字,你看那些認識的人,又酸又臭,擺頭晃腦的顯擺起來。表現出自己具有很高的學識。


武術則不同。別說陌生人,就是徒弟向師父請教,師父也不會輕易的傳授。而獨門的絕招,是用來制服別人的,說出去大家都會了還拿什麼來制敵?不到死的時候,決不傳授。而且絕招從來不會在人面前顯露。不在生死關頭,決不使用。

攝影和其他的藝術不同,它是藉助於工具。只需要有一些相機操作的知識,就能憑自己對景物的理解,取景拍攝。並不需要傳承。只要有拍攝器材存在,就會有人使用。

繪畫是模仿。不同於拍攝的是繪畫需要技法的練習。繪畫技巧,需要師傳。但也不是絕對。也有無師自通者。只是在師父的引導下,能更快更深的掌握學習。

寫作,在於詞彙量的積累。詞彙量儲備的越多,寫作越生動。順便在寫作的問題中,結合書法一起來說。《書譜》,是一篇純理論性的書法文章。我們在讀《書譜》的時候,被作者高超的文彩所吸引。為他精妙的筆法技巧所驚歎。《書譜》中引用的典籍廣泛,恰如其分的應用於文章之中。使人百讀不厭。現在的書法理論,純屬科學幻想,不著邊際。要學書法,能不拜師,儘量不要拜。輔導班,培訓班之類的,能不去儘量別去。找一本古帖臨習,就是最好的傳承。



子衿書法


《前輩文藝事,後人代代傳》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藝術,之所以能夠經久不息的光芒萬丈,而且幾千年屹立在東方,就是一代一代人的薪火相傳,就是一波一波的連綿不斷!上輩傳給好學的後人,父母傳給虔誠的兒女,這是一脈相承的傳統,藝術前輩在世時,都希望把一身絕技傳給兒女,這裡還有一個職業的選擇,如果從小耳薰目染,就能子承父業的延續傳統,這樣兒女勤學苦練,慢慢長大了,在謀生上就能輕車熟路,這也是個比較容易工作就業的捷徑。下面分三個方面淺談一下。

(一)曲藝界

京劇的許多大師們,包括梅蘭芳先生,見圖2,他把梅派藝術傳給他的兒子梅葆玖;猴戲的六小齡童接過了他前輩的衣缽;還有譚派的大師譚鑫培把自己的京劇藝術傳給譚元壽等後代,這是說唱表演藝術。如早年的:豫劇常香玉和女兒小香玉,如今,相聲大家郭德綱說相聲,他的兒子也說相聲,還有許多的影視演員都是子承父業,電影藝術家陳強的兒子陳佩斯後來投身話劇藝術,他的兒子也學話劇,這也是一個藝術傳承。

(二)書法繪畫攝影

在攝影繪畫書法和寫作也都可以代代傳承,先說明代大書畫家文徵明,見圖4,把書畫傳給他的兒子文彭,象清代的吳大徽,從其父繼承下來,又把書畫藝術傳給他的兒子吳湖凡。像現代國畫大師齊白石,他的很多兒孫都能繼承他的繪畫藝術。在現代社會里。這種子承父業的狀況更是不勝枚舉,如範曾的兒子範一夫,飽學其父的國畫。著名山水畫家陸儼少的兒子,李可染的兒子,還有程十發的兒子等等,都能子承父業學習繪畫藝術。

(三)文學的繼承

文學寫作可以傳承嗎。這也是可以傳承的。大詩人艾青,他的兒了艾軒,原來也很熱愛文學詩歌,後來又當了油畫家,還有詩人藏克家,1992年我到臧克家去採訪,在天津日報寫了《詩人雖老詩請在》,裡邊就記載了他的女兒鄭伊也寫詩和散文,我還接到過她談父親詩歌的幾封信,後來她到文聯工作。還有巴金的女兒李小林,見圖3,在文學名刋《收穫》雜誌當主編,她們都熱衷文學女承父業,繼承了父親光輝的文學事業,如小說家茹志絹的女兒王安憶,寫了多篇動人心魄的小說,還有《青春之歌》的作家楊沫,她的兒子老鬼也寫了很多精彩作品等等。

現在的影視演藝界,這種子承父業現象更是多不勝數,象某某的兒子吸毒,這只是極少數。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兒女接過父母班,這也是一個藝術傳承,從小看父母演藝,這是與生倶來的藝術薰陶,各種藝術家兒女經過不懈努力,都能完美的長成藝術接班人,這也與他們先天優勢分不開的,他們的父母在影視書畫等藝術界打拼幾十年,都有很好的人脈和資源。這是後代繼承並能成功的一個很重要方面。











長江39563631


與其說表演藝術、攝影、繪畫、書法、寫作可以傳承,倒不如說表演藝術、攝影、繪畫、書法、寫作只是在傳承一些文化藝術基礎知識或創作基本功,僅此而已罷了,文化藝術是一門源源流長的學問,

所謂不同時代誕生不同的作品,就是因為藝術創作造詣不一樣,而藝術造詣是無法傳承的,它更多的是藝術創作者後天的形成,所以才導致有了不一樣的作品,而且藝術作品緊跟時代進步而變得更加優越,文化藝術本身就博大精深,有待人類深刻研究創作,傳承複製的只是基礎知識及創作基本功。





詩夜城主


那麼書法作為我國一門古老的藝術,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更是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她的傳承和發揚是毫無疑問的,更是作為每個中國人應有的責任。

表演藝術、攝影、繪畫、寫作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談到表演藝術,讓我想起了一位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傳承的核心精神就是鮮明的時代感,革新精神。

繪畫,“志於道,據於得,依於仁,遊於藝”,中國繪畫藝術,距今至少有七千餘年了,她同樣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藝術魄力、民族特色和濃厚的東方色彩,我們必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光大,推向世界。

再說到攝影,攝影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產物,更應該去傳承,無可厚非的,攝影可以用真實的人物再現美術情景,能客觀的記錄真實的物體,所以同樣可以傳承。








墨韻書香1314


神聖家族“藝術世家”的沒落——趙新月野草書屋談藝錄之“書法世家”

今日頭條“悟空問答”邀問:表演藝術可以傳承,攝影、繪畫、書法和寫作可以傳承嗎?

的確,這是個問題,我們現在有京劇世家,但有書法世家、繪畫世家、攝影世家嗎?

數風流人物,比如京劇上的譚家,已經傳至七代,真是個了不起的奇蹟。

那麼,同是晚清的書法家、畫家,有傳至七代還是書畫名家的嗎?回答是:沒有!

這,的確耐人尋味。

為什麼京劇可以以世家方式傳承,而書法、繪畫不行呢?

你看,譚志道、譚鑫培的後人還在舞臺上演唱……

而翁同龢、吳昌碩的後人還在書壇上寫嗎?還在畫壇上畫嗎?

即便是寫,即便是畫,也沒有當年先祖的名望了。

而京劇舞臺上,譚孝曾、譚正巖還在唱,還都是名家!

看來,簡單地回答說“書畫也可以以世家方式傳承”,多多少少有點問題。

要真正搞清楚這個問題,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想從更大的理論視野來觀察。

我提出一個理論概念:“世家現象”。

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認為,世家有三種:

第一,政治世家。比如歷代帝王、王侯、將相、天皇、女皇世家等等。

第二,經濟世家。大到鋼鐵大王世家、電器大王世家,小到木匠世家、鐵匠世家,甚至“小販世家”(陸文夫不是有篇小說就叫“小販世家”嗎?)

第三,文化藝術世家。比如:詩禮世家、詩書世家、讀書世家,等等。

把這些世家放在一起觀察,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發現一個規律: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是世家的沒落。雖然,政治世家、經濟世家、文化藝術世家,今天還存在,但是,政治世家的權力傳遞,已更多地被民主政治所取代;經濟世家的財富傳遞,已更多地被經濟全球化和民主經濟制度所取代;文化藝術世家的聲望與名望,已更多地被網紅、大V、大咖所排擠。

這就是三種世家的沒落圖景——政治世家的權力傳承不再是政治社會的主流,經濟世家的財富傳承不再是經濟社會演進的主流,文化藝術世家的技藝名望傳承也不再是文化社會演進的主流。

這就是歷史的進步。

雖然,詩歌書畫歷史(文化藝術史)上有過“王謝”世家、二王世家、大歐小歐世家、杜審言杜子美世家(詩本吾家事嘛)、三蘇世家、大米小米世家、趙孟頫世家,直至今天的“二田”世家也算上吧,但是,今天它們已經不再是藝術傳承的主要方式。

為什麼會這樣?

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告訴你,大凡世家傳承,有社會封閉的原因,有傳播技術原因,也有家族內部的秘傳原因。政治世家傳承的是“馭人之術”,經濟世家傳承的是“賺錢之術”,文化藝術世家傳承的是“文化密碼”,在封閉的社會里,這種“馭人之術”、“賺錢之術”、“文化密碼”作為私有財產被壟斷,不輕易外傳。而在民主社會、開放社會里,“馭人之術”被民主的陽光融化,“賺錢之術”被各種各樣的“財富經”所披露,“文化密碼”被司空見慣的文化講座所揭示,一切政治、經濟、文化的“私有財產”越來越成為“公共物品”與“天下公器”,你還能做什麼“世家”的美夢呢?!

想起程硯秋當年的回憶,說有程派愛好者兄妹二人竟然跑去戲園子裡“偷戲”。今天,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了,因為傳媒技術的進步,讓本應該屬於世傢俬密的“文化密碼”對著天下廣而告之,你縱使只想把這個“文化密碼”傳給兒子,殊不知外姓人比你兒子還聰明以至於一看就會。這種傳承方式的沒落,就是文化藝術世家的沒落。

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在《看江南美女書法家轉毛穎—— 趙新月解讀孫曉雲》一文中引述了一個故事:蔡邕於嵩山石室中得一素書,上寫李斯、史籀的用筆法,誦讀三年,終達其旨,融合己意,創出蔡氏筆法,輾轉為韋誕所得並秘藏,鍾繇得知後,苦求借閱,韋不答應,鍾繇氣得半死,只得待韋誕死後,很“缺德”地掘墳盜墓,得到蔡氏筆法,終成一代宗師。

這個書法故事反映了什麼?

反映了人們對“文化密碼”的渴求。

當“文化密碼”被世傢俬下壟斷而民眾渴求不得的時候,世家也就面臨被革命。藝術上如此,政治上亦如此。

於是我們才會看到藝術史的一個壯麗場景——世家的傳承,如日落西山;社會的傳承,如旭日東昇。

傳承在急遽擴展,只不過不再以世家傳承為主。

書法世家、繪畫世家,已經被淹沒在歷史之中,但書法愛好者、書法群體、書法流派、書法現象,比以往任何歷史時期都更生動活波朝氣蓬勃(當然也更亂)。

小的“世家”遠去了,大的“世家”來臨了。

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斷言,書畫傳承方式走向了現代,意味著“小世家”的沒落與“大世家”的興起,這個“大世家”就是書畫流派。以書法為例,誰還知道柳公權的子孫還搞不搞書法呢?誰還知道趙孟頫的後裔還善不善書呢?以往這樣的“書法世家”都成為了“俱往矣”,但顏柳歐趙、蘇黃米蔡、二王、旭素等書法流派依然站在書法的舞臺上熠熠生輝,他們各自組建了自己的大家庭,各自有自己的“世家”,只不過這些“世家成員”與血緣已經沒有半毛錢關係!

我們每一個書法愛好者,不是柳公權世家,就是顏真卿世家,或者二王世家的成員,而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我自己是毛體書法世家的成員之一。

這就是書法(繪畫)世家的螺旋式上升與波浪式前進,它是社會前進的跫音在書壇上的迴響!

作為神聖家族的“藝術世家”依然神聖,但聖殿之外民意滔滔群星閃爍。

我為碩果僅存的藝術世家讚歎!

我更為蓬勃興起的藝術“大世家”而歡呼!

回答完畢。

趙新月寫於野草書屋,,轉載請全息轉載註明出處和作者,拒絕變相抄襲剽竊!

“新月新語”文章百分百原創,目前發現微信公眾號等多種網絡媒體未經授權轉發“新月新語”文章,導致趙新月個人微信公眾號無法發表,極為不便。為尊重原創,謝絕轉載。敬請配合!

上圖:趙新月講馬克思主義文藝美學

上圖:趙新月講毛體書法

(趙新月,一介書生,中共黨員,理論工作者,河北作協會員、美協會員、書協會員,黨史研究專家,西柏坡學創立者,毛澤東特型演員,廣播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主要著作:《西柏坡來電》、《你來西柏坡看什麼》、《大西柏坡賦》、《開國第一城》、《西柏坡學發凡》、《畫家書法八大家》、《憫生論——主持人書簡》等,主演《趕考》、《親情毛澤東》、《平津戰役》等影視劇舞臺劇,主要研究方向:文史哲經藝)


新月新語錄


您說的傳承是父子傳承吧?這個很少,有句俗話說“父子不傳道,傳道瞎胡鬧”是說老子很難教好自己的兒子,在藝術上父子都有很大成就的有,但是不多。

從廣義的傳承上講,一定是有傳承的,藝術的各個流派大都有傳承和演變的過程,讀一下藝術史總有那麼幾條線是貫穿始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