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回事?路透社稱淘寶、拼多多因大量假貨被美國列為“惡名市場”

近日來,淘的寶日子過得頗不平靜。先是法人代表發生變更,由85後蔣凡接替張勇成為淘寶法人以及董事長兼總經理,對此淘寶回應稱是正常的人事變動;緊接著,路透社報道出淘寶、在美國被列入了“惡名市場”名單,其原因就是淘寶平臺上有“大量”的假冒商品在銷售。

咋回事?路透社稱淘寶、拼多多因大量假貨被美國列為“惡名市場”

該媒體透露,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週四表示,將淘寶列入“惡名市場”名單。該機構認為阿里巴巴儘管小遏制提供並銷售侵犯版權產品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平臺上仍然有“大量”假劣商品在售,而阿里巴巴在消除假冒產品方面的程序“毫無成效”。換句話來說,在USTR看來,淘寶在打擊假冒產品方面是零作為,空有口號,並無實際動作,而是放任假冒產品流通。

咋回事?路透社稱淘寶、拼多多因大量假貨被美國列為“惡名市場”

淘寶並不是唯一一家被美國列入“惡名市場”的名單,被國人認為是“假貨根據地”的拼多多同樣難逃厄運。因平臺上假冒產品數量激增,拼多多被USTR列為“惡名市場”,這個理由恐怕連黃崢都無力反駁吧,畢竟拼多多假貨眾多是公認的事實,平時的日常用品在拼多多上購買還可以,但是一些大件東西和電子產品多數人會選擇在京東上購買。

曾經馬雲被問到關於淘寶假貨的問題,他這樣回答:淘寶上有假貨,並且分析了有假貨的原因主有兩點:第一就是人性的貪婪,第二就是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並坦然假貨永遠都會有!同時他舉了個例子:人想要58元的勞力士,我能怎麼辦?

咋回事?路透社稱淘寶、拼多多因大量假貨被美國列為“惡名市場”

按照馬雲的說法,假貨是必然有的,本人也承認這一點,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得起正品貨。但是,能不能盡最大的努力控制假貨在平臺上的流通?一些知名美妝博主在淘寶上公然賣假貨,甚至能上推薦位,說實話,對於淘寶的打假機制是否真的奏效持懷疑態度,美國將淘寶列為“惡名市場”並不是毫無道理。

假貨激增的拼多多主要是由於自身的商業模式決定的。拼多多就是通過拼購模式吸引用戶消費,前期的野蠻性擴張,商家入駐來者不拒,商品把控不嚴,這也促使拼多多成為了現象級的神話,三年上市,黃崢一朝成為名貴。

但是上市後的拼多多貌似對於假冒產品的把控依然不太嚴,假貨流通依然嚴重,有人將拼多多稱為“坑多多”,甚至懷疑涉嫌欺騙消費者。如果拼多多再想做大,必須要嚴控商家質量,否則的話,拼多多隻會是曇花一現,拼購模式太容易被複制了。

對於淘寶、拼多多這樣的電商平臺,假貨存在不可避免,但並不是不可控,就看有沒有決心,畢竟這樣做的話會對企業造成極大的利益損失。因一時之利益失長遠之誠信,在本人看來,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