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如用兵,中醫靠什麼調兵遣將?


用藥如用兵,中醫靠什麼調兵遣將?



中藥方劑講究臨證配伍,講君臣佐使,如同戰場上調兵遣將。學習方劑是為了應用,更為重要的是,要學會組方規律,遇上覆雜的證,能夠依證組方。

關於方劑學的學習心得,從臨床角度看,最為實用的還是“重點掌握方劑核心藥物配伍規律”。

我們臨證時多是依證遣方,依證遣藥。學習一首方劑,關鍵是掌握如何針對證進行遣藥配伍的。將這種具有針對性的藥物配伍規律抽提出來,我稱之為“藥證配伍”。一首方劑中針對主證的就是核心藥證配伍。也就是前述的核心藥物配伍規律。

我們將這樣的“藥證配伍”反覆習練,爛熟於胸。臨證之時必能見證遣藥,圓法活機,而不是生硬的照搬死方。這也就是中醫常說的——有是證用是藥。

在學習方劑、或是一首經方時,我特別關注的就是:針對證,古人是如何遣藥配伍的?所以常常會將那些具有規律性的藥證配伍記載下來,日久略有所得。

證,是一個抽象的東西,經典中未有明確的詮釋,《傷寒論》的“隨證治之”也非此意,後人(現代中醫)也稱病機。證的內涵極為豐富,包涵病因、臟腑、陰陽氣血津液、體質、轉歸……等。論治是圍繞證展開的,證是論治的基礎,是無法逾越的。隨著證的變化,論治也變得複雜。若能掌握足夠多的藥證配伍,臨證之時確可執簡奴繁,不失臨證用藥的方便法門。

從臨證實用的角度,在學習一首方劑當中的藥證配伍時,依據證的內涵及方劑的組成原則,重點要關注以下五個方面。


一、針對病邪的藥證配伍



用藥如用兵,中醫靠什麼調兵遣將?



麻黃湯:麻黃湯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汗解表宣肺氣,傷寒表實無汗宜 。

臨證時,有一種證的發病因素非常明確,論治之時只需針對病邪治療,諸症即可迎刃而解,恰如釜底抽薪!

麻黃湯證,風寒束表。實際就是外感寒邪,束縛肌表而形成的一系列臨床外感症狀。

祛除在表之寒邪就是針對病因,在選擇藥物時,就要考慮寒邪的致病特性,非發汗開鬼門而不得解!所以選擇峻汗的麻黃以祛寒邪。以麻黃之力,一味即可盡祛在表之寒邪,考慮衛陽被遏致營陰鬱滯而周身疼痛,所以配伍桂枝即助麻黃髮汗,又可通陽而解周身疼痛,一箭雙鵰!

所以,麻、桂配伍就是針對風寒束表之證,就是祛除病因(在表之寒邪)。這樣的藥證配伍,是經過2000年的實踐檢驗,是經典的用藥規律。只需記住即可!但要理解(通過方劑學習),臨證就能達到見證用藥。

白虎湯:白虎膏知甘草粳,氣分大熱此方清,熱渴汗出脈洪大,加入人參氣津生 。

白虎湯證,陽明經氣分熱盛證。熱邪充斥三焦,身現臨床“四大症”。病因明確,就是裡熱熾盛。

由於熱邪內蟠,耗鑠陰液較甚,切不可選用苦寒直折之品,更傷陰液。又尚未腑實便結,不可攻下。

只有選擇辛甘大寒的石膏既能清熱又能養陰除煩,切合此證,唯有此藥!畢竟石膏是金石之品,超量應用有傷胃之弊,所以,方中配伍了另一味甘寒之品知母,以助石膏清熱生津之力,相須為用。最佳配伍,僅此一對,謹記!

通過此方的學習,我們掌握了陽明經證需以生石膏知母相須來解決。同樣是發熱,在表用汗法;在裡即可用清法(白虎湯)又可用下法(承氣湯)等等,由此可知,辨證是關鍵,用藥一定要切合病機!

五苓散:茯苓180g,澤瀉300g,豬苓180g,肉桂120g,白朮(炒)180g

五苓散所治是水溼內停證。也稱蓄水證。水溼作為一種致病因素可採用芳化、苦燥、淡滲的治法。五苓散可以說是淡滲利溼的代表方,是利尿的祖方(出自《傷寒論》)。

原方所治是太陽表邪未盡,內傳太陽膀胱之腑,致膀胱氣化不利而成太陽經腑同病的蓄水證。所以,方中選了一味桂枝助膀胱蒸騰化氣,以杜絕水溼停蓄之源又有解表之微力。

學習此方,重點要關注的不是桂枝,而是針對水溼內停證仲景是如何遣藥配伍的?方中選用了澤瀉、茯苓、豬苓、白朮四味藥。澤瀉重用(1兩6銖),甘淡性寒,直達膀胱,利水滲溼,就是利尿,方中為君藥。茯苓、豬苓甘淡滲溼,以助君藥之力。白朮健脾而運化水溼,是水循常道,不致停蓄。

這四味藥配伍要想發揮最佳的利尿作用,關鍵在於藥物之間的比例。即澤瀉:茯苓:豬苓:白朮 = 5 :3 :3 : 3 。有人經實驗研究證實此比例利尿作用最強,是利尿的最佳黃金配伍!

“治溼不利其小便,非其治也”,是言體內水溼內盛所致的蓄水、水腫、癃閉、洩瀉、黃疸、淋濁等病症,均可用淡滲利溼、利小便之法。

所以才有胃苓湯(《丹溪心法》)、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四苓散(《明醫指掌》)等方劑的誕生,這些方劑只是依證加減變化而已,其澤瀉、茯苓、豬苓、白朮四味藥配伍治療水溼內停、利小便的內涵未變。

只需記住此藥證配伍即可!除此以外還有針對溼熱、寒溼、暑溼的經典藥物配伍,均在不同的方劑中體現。

另,有更多針對淤血、癥積、食積、蟲積……等病邪的藥證配伍,不勝枚舉。

二、針對臟腑功能的藥證配伍



用藥如用兵,中醫靠什麼調兵遣將?



證的產生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由於臟腑功能失調所產生的。如肝氣鬱滯、心陽虛、脾氣虛、肺陰虛、腎陰虛……,這些簡單的證我們再熟悉不過了。臨證之時往往卻是幾個臟腑同時雜糅在一起的較為複雜的證,如肝腎陰虛、脾腎陽虛、肝鬱脾虛、肺腎陰虛、心肝血虛……等等。

以“道”相通,未來世界宗教革新(人類和諧共存)綱要性探析

首先闡明,人類存在“概念固化”的共性弊端——人為設定一個概念,就概念而概念,限於概念之中,錯失對事物真相和自然大道的完整認識與實踐,不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

以此,對待“概念” 應當遵循“立足本原,著重內涵,與時俱進,動態變化,解決問題,實事求是”原則。本文“宗教”及“道教”概念即如此,並以道教思想為基——大道相通,就未來世界宗教革新(人類和諧共存)進行綱要性初步探析,體現出“道”本身“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所不在”的內涵特徵以及宗教“繼承傳統、與時俱進、生存為本”的革新觀,簡述如下:

1、科學、民主是歷史進步的產物,和諧、自由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但是,歷史今天,人類生存面臨重要問題:人本侵犯自然,物慾腐蝕心靈,多元各自政,信仰錯亂方向……使得科學脫離人文,民主徒有虛名,和諧無從奠基,自由異化氾濫……人類生存所有問題歸結起來表面看已經造成“天怒人怨”,實質則為“心靈劫難”。

2、宗教以探尋宇宙、生命、社會真相為本——唯有發揮宗教心靈導向、化解及撫慰作用——教化心靈,啟發智慧,鼓勵自由,約束放縱,消除愚昧,拯救狂妄,與政治、法律等社會諸多機能協調統一,促進構建人神共治,才是人類社會最終出路。但是,宗教內涵與形式兩方面同時需要傳承革新,與時俱進,以體現人文與科學、精神與物質、信仰與修煉、智慧與道德、治國與平天下相統一,而辯證處理宗教“教化”、“教會”及其與社會、國家、民族對應關係,探求並致力於實現人類生存之身心自由。

3、“人神共治”不同於歷史上狹義宗教凌駕於政治之上的政教合一,而依據信仰、修煉與秩序管理的統一進行設定——立足自然整體觀,既是原則,又是方法,還是目標,在精神純美與世俗需求之間建立平衡,實現人自身、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就是說,以人、神、自然共同智慧立足解決人性弊端,實現信仰、修煉、道德、良心、法律、秩序、民主、制衡等一系列社會目標的完善管理。

4、無論個體的人,還是社會群體,唯以“天、地、人”三道(規律、原則、方法)制衡才能夠實現“人神共治”——“天道”代表心靈(心性)修煉,符合自然大道,“地道”代表不同地域、民族、國家歷史傳統,“人道”代表當前社會世俗需求。遵從三道統一,使得人類在滿足世俗需求和拯救靈魂之間建立平衡能夠實現。

5、面對人性“概念固化、執偏概全、慾望過度、元氣損耗、言行不一”的共有弊端,人類遵從三道統一即在真理與邪說、正義與邪惡之間做出選擇和平衡——培本固元,扶正祛邪,造福人間,減少災難,體現出天有好生之德。

6、當前宗教及整個人類出現問題積弊已深,非“多元一統”不能解決問題。多元化的思想混亂——“百家爭鳴”時代如何實現“一統”?唯有宇宙之“道”貫通天地,貫通萬物,貫通多元化思想,衝破概念固化,萃取內涵實質——實施革新,才能夠在人類文明的繼承中糅合當今成就得以實現——既尊重生命個體、各文明及宗教“多元”存在,又使生命個體、各文明及宗教迴歸(遵從)同一大道真理,並且在一定範圍內實現民族、國家或共同體的“一統”。否則,各自站在自我立場,各自服務自我利益,只能導致意識形態和社會秩序的混亂。

7、革新在於應用。應用在於適宜。適宜在於立足現實,體悟大道,傳承歷史,糅合文明,開拓進取,不拘一格,相對圓滿有效解決人類當前及未來存在問題。

8、道教以宇宙之“道”為最高信仰和教化依據。“道”做為萬物誕生的本原,不僅是意識形態的概念存在,而且是超越意識形態的客觀獨立存在——其前者存在遠遠不能夠真實反映後者,決定人類現實問題永遠需要不斷調整、補充和完善。所以,“道教”做為現實生活中的一種客觀獨立存在,遠大於概念存在,不應被概念束縛和侷限,而立足真實體驗及當前狀況,並以歷史傳統為依據,做以調整、補充和完善。

9、道教即中華祖先以“道”的理念賦予子孫後人(龍的傳人)之教化,包括狹義道教——具有特定教義、教規、儀程、團體性質與廣義道教——具有民族、國家意識形態實施全民教化性質的統一。史實證明,道教源自中國遠古文明,自盤古開天至三皇五帝以來形成整個中華文明史“道統”傳承——正是中華民族早期祖先對“道”的天人合一的實踐、認識與教化,才形成並維繫中華博大文明。如果脫離狹義與廣義道教的存在,中華民族及文明將不復存在。以此,完整、真實的道教概念與“無神論”及社會學者通常所謂“道教”概念有本質差異,前者認為道教由中華早期祖先人神直接溝通直接創立並演變,後者則狹義認為由張道陵創立,並是人類意識形態的產物,形成對道教的割裂認識。

10、世界各宗教、人類各族群、宇宙各萬物以“道”為存在根本和演化,順則生,逆則亡。“道”的實質即具有“陰、陽”兩種相對屬性平衡一體的混元真炁(氣)——同時具有物質、能量、信息(靈性)的統一,造化生成萬物,化身宇宙至尊,世界各宗教、人類各族群、宇宙各萬物依據不同體悟對其稱謂不同,如“盤古、盤古老祖、鴻君老祖、玄天老祖、皇天老祖、元天真人、天真皇人、無極老祖、無極老母、無量天尊、祖始爺、老天爺、天帝、上帝、真主”等,凡蘊含“開天闢地創世紀、宇宙永恆至尊大神——造物主”之稱謂,概指其也——智慈兼備,威儀大方,法力無上,人神共仰。人類信仰其,與其能量和智慧溝通,既祈保平安,又實現心靈迴歸終極價值,等同追求與遵循自然大道——高揚真知與慈善(順從自然規律),力挽無知與卑劣(違背自然規律),體現出信仰與修煉、科學與人文的統一,具有教化及拯救人類普世價值。

11、道教對混元真炁具有獨到而系統認識,認為混元真炁不僅孕育造化最初生命盤古,而且對於“開天闢地”起主導作用,稱謂“先天元炁”,《道德經》描述為“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天地生成之後陰、陽二氣交合形成“後天元炁”,《道德經》描述為“三”,具有誕生生命萬物的本原能量和信息,稱謂“靈魂”——靈魂元炁相對宇宙而言屬於“後天”,但相對生命肉體而言又屬“先天”。同時,生命肉體由父母陰、陽精氣物質交合之元炁(受精卵)孕育生成——兩者“元炁”對於生命體而言同屬“先天”,共同構成生命體具有能量與智慧的本質存在和有機運轉。但是,大多生命體失卻清靜心,不認識生命本質與修行,對於元炁只知用而不知節,更不知養,造成身心疲憊,愚昧昏沉,害己害人,苦不堪言。另一部分生命體心態清靜,靜則陰陽平衡合於元炁特徵,元炁得以節、養,生命體獲得運轉必須的能量與信息(靈性、智慧)。以此,以提升靈魂能量和信息的修煉稱謂“修真”,修到一定程度即所謂“明道”或“得道”,並以炁的是否充足反映出“道行”高低。

12、人類戰爭、衝突不僅發生在同一宗教與文明之內,而且發生在不同宗教與文明之間,反映出人類本身對絕對永恆“大道”真理認識及實踐的侷限性與悲哀性,同時反映出人類所認識及實踐的永遠只能是相對真理,即世界各宗教、人類各族群、宇宙各萬物永遠不能代表絕對真理,唯有宇宙至尊能夠代表,但其隱於無形,從來不曾直接臨世,僅以派遣使者方式傳播文明,形成相對真理。以此,對“道”的虔誠、虛心信仰和修煉必將成為全人類共有課題(任務),而使得人類有神論、無神論以及各宗教信仰、修煉者走到一起:同根同源,道炁相連,感應無形(大道),實踐有形,克服小我,存異求同,共同謀取和諧生存最大福祉。

13、宗教以“人、神”共同存在為存在——依據“陰陽互根、對應並存”原則,人的靈感反映來源於神,有什麼樣人就有什麼樣神。反之亦然。人、神表現為同一生命本體的“陰”、“陽”形態。由於“陰”、“陽”形態不同,人、神以“靈魂感應”、簡稱“靈感”溝通。“靈感”來自於個體的人的靈魂反映,與個體的人“道行”——真實反映“道”的能力有關,僅代表個體的人的認識。以此,神既是客觀獨立存在,又是人類意識形態的反映——人即神,神即人,人、神既獨立又統一,辯證表現為神支配人,人體現神。而可以說,一個人、一個民族的文明與智慧代表其人、其民族之神的法力與智慧——在世界範圍,神不是永恆唯一的概念,而具有民族性、宗教性、歷史性。不同宗教信仰的神,與不同民族或人群有直接文明淵源,或有一定血統淵源。同時反映出,人類文明覆雜歷程代表神界複雜歷程——神界與人間大致對應。也就是說,人、神雖然“意識形態”和“生存方式”不同,但是共同遵從同一“大道”真理——只有“大道”永恆,人、神以“道”相通,共同遵從。

14、在世界範圍內,一定意義可以說,神話傳說或宗教神學誕生一個民族,或者說,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神話傳說或宗教神學,就沒有傳承生命力!而值得自豪的是,唯一僅有中國“盤古開天地”神話傳說或道教神學具有思想性、邏輯性和系統性的完整統一,反映中華文明對於世界(宇宙)本原高度認識,成為世界上唯一未曾斷線的文明。因此,中華民族無論將盤古做為“中華根祖”景仰,還是做為“天帝至尊”景仰,都具有“法力無邊,智慧無上”史實依據,使中華民族自尊、自強、自信、自豪、自責、自勵,屹立世界東方。以此,道教“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獨立自主、和平共處、以己為本、以外為用、本用結合、和諧共存” 思想,稱謂“道德文明”——不僅以“道”的真理認識直接轉化為科技與文化藝術生產力,而且以“德”的人文實踐直接決定社會和諧與進步發展,謀取實現人類生存身心自由,樹立人類文明典範。

15、客觀而言,地球生命、包括人類如何誕生及確切誕生時期,今人難以考證。也就是說,沒有充足理由斷定人類是地球最初及永恆生命——以及萬物之靈。但是,可以斷定,人類是自然界諸多生命曾主宰地球之後優勝劣汰——“合道則生,背道則亡”的成就——反映出天帝造化萬物,並選擇遵從其旨意的不同生命主宰地球。以此,可以說,只有人類誕生之後,才有人格化的天帝存在。如果人類違背天帝旨意,必然有其他生命以“道”的原則和方法取代人類主宰地球,人類或者不能夠存活,或者任由其他生命支配和奴役——既是天帝旨意,又是大道選擇。

16、依據能量不滅定律,如果人類不能夠存活地球,則靈魂必然向其他時空轉化。如何轉化?能量及智慧低者,轉化地球,為其他生命(邪靈動物)所主宰。絕非虛言,現實生活“邪靈”附體禍害人類事例——各類精神病、頑固絕症、流行疫病等比比皆是。只不過人類主宰地球,這種事例還相對屬少數。另如人類歷史上暴政者,除自身邪淫外,受“邪靈”支配造成人類大範圍劫難。只有提升靈魂(元氣)能量和智慧,向地球以外適宜生存的時空轉移才是出路。以此,人類有生必然有滅,沒有絕對永恆,人類生存唯一重要意義在於立足世俗需求實現靈魂昇華,相對實現身心自由。

17、本質而言,人類劫難唯一歸結為心靈(靈魂)劫難,元氣耗散,不知亦不能迴歸,墜入“邪氣”侵襲苦海之中,非天帝所代表正神拯救與自我修煉不能免除。所以,人類虔誠信仰天帝(及神界)價值和意義在於人類以“心靈迴歸——清靜”方式獲取造化人、神共同的本原——元氣(混元真炁),以修持生命必須的能量及智慧。接下來,人類又持續以“陰陽平衡”為特徵的元氣相對持久維持心靈清靜,提升道德素養。所謂“人不遠道,道不遠人”,以實現“我生存,眾生亦生存;我自由,眾生亦自由”,而實現人類生存(和諧秩序)良性循環。以此,體現出(宗教)信仰與(元氣)修煉的統一,具體表現為天帝教化,啟發智慧,清靜自然,節制慾望,化解仇恨,寬恕博愛……

18、關於正、邪——天道循環,宇內沒有絕對存在——“正、邪”只是概念上的劃分和相對存在,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象徵生命或者事物生長、化育及衰敗、消亡自然規律的內在因素及表象存在,並且相互轉化,對生命存在或事物運轉發揮相互依存重要作用——現代科學證明有“正、反”物質同時存在。對生命體而言,正、邪有內外之分。並由於生命存在“有誕生必然有消亡”自然固有規律,邪氣通常不同程度勝過正氣,以邪氣佔主導,所謂“十人九邪”。這是任何生命包括人、神不可完全扭轉的。只有發揮人、神做為主觀能動性,修養補充先天元氣,才有可能相對改觀——人、神元氣充足,代表其“道行”或者說“功力”高深,也就是說元氣造化萬物、所固有陰陽平衡“清靜”的能量和靈性相對較大,大於人體內邪(氣)與外邪(氣)總和的能量及靈性,而使正氣暫時勝過邪氣,即正氣上升,邪氣下降,使生命體身心相對逍遙自由。以此,即便是神、更何況人唯有修持元氣、超越“正、邪”才能相對持久實現身心自由,而擺脫或延緩正(神)轉變為邪(魔)的生死輪迴。

19、宗教對人類生存發揮重要積極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由於人性弊端)人類在宗教信仰過程中始終不可避免存在“不求真而信,不務實而信,不全面而信”—— “迷信”及宗教異化變質問題。也就是說,迷信及異化不是宗教本質,而是宗教產生、傳播、信仰過程不可避免的衍生品——有正信必然有迷信,有正統必然有異化,宗教必然存在某些不完善以及敗壞聲譽的諸多事例,或使宗教脫離“教化”內涵實質,僅存“教會”外在形式,產生“偽宗教”或不完善宗教,或嚴重發展到宗教對立面,產生所謂“邪教”——具有“精神鴉片”——欺騙性及偽科學性特徵,極大傷害人類信仰情感及需求。以此,世界任何宗教都存在宗教本身的兩大派系或者說兩大屬性:“正教”與“邪教”,中國神話作品《封神演義》所謂“闡教”與“截教”——其不是某一宗教稱謂,而是宗教本身“正、邪”兩大屬性的相對概念,核心問題在於是否遵從大道真理。

20、宗教代表不同地域文明及相對真理。世界宗教衝突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信仰(宇宙)至尊的割裂認識與專制獨斷——“唯我信仰才是真神,唯我信仰才是最高”。同時,正是由於交流傳播過程中“反客為主”的狀況激化與挑起宗教衝突。

21、世界上任何一個宗教(只代表地域文明及相對真理)都不能獨立解決世界問題。世界宗教和諧共處在於遵從道德文明: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獨立自主,和平共處,以己為本,以外為用,本用結合,和諧共存——體現出人類為同一“大道”所生、世界宗教和諧共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2、世界宗教“闡教”派系需要交流合作,條件成熟時召開“弘揚大道精神,樹立宗教正信,共謀人類福祉”世界宗教大會,承擔世界宗教和諧共處主導責任。

23、宗教信仰者以信仰與修煉的統一,人神溝通,道炁相融,追求自由而無時無刻不自由,消除愚昧而無時無刻不愚昧——永遠是“道”的謙卑信仰、修煉者。

以上這些證都是以臟腑作為發病的基礎,針對這些證都有相對經典的藥證配伍。

四逆散中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須,此是陽鬱成厥逆,疏和抑鬱厥自除 。

肝鬱氣滯證的經典藥證配伍就是柴胡、枳實,出自《傷寒論》的四逆散;如果加大疏肝之力可以再配伍活血理氣之品:川芎、香附等,出自柴胡疏肝散;如果久服防止柴胡劫伐肝陰,可以柴胡配伍白芍。

此部分內容太龐大了,佔據了整個方劑學的絕大部分。許許多多針對不同證的精當配伍已經形成模式,我們通過不同的方劑學習,將其抽提出來,反覆琢磨,並不斷的臨證實踐,就可掌握它!

三、針對氣血陰陽的藥證配伍



用藥如用兵,中醫靠什麼調兵遣將?



此部分主要是因氣血陰陽的功能障礙而產生的證,此類證很難離開臟腑獨立的談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多數是與臟腑結合形成的,如肝陰虛、腎陰虛……

其藥證配伍與第二點實際是一致的。

臨床上有因各種因素導致的陰虛或氣陰兩虛(溫病瘥後、外燥傷人),也有寒邪傷人所致的陽虛證(裡虛寒證,少陰證)。這是少數,多數情況下辯證是要結合臟腑的。

四君子湯中和義,人參術苓甘草比,益氣健脾基礎劑,脾胃氣虛治相宜。

但是卻有針對陰、陽、氣、血虛的基礎方劑(藥證配伍)。氣虛證的四君子湯;血虛證的四物湯等等。

四、針對藥物偏性的藥證配伍



用藥如用兵,中醫靠什麼調兵遣將?



此部分是依據方劑的組方原則來釐定的,包括藥物的配伍、劑量及炮製的變化。

所謂藥物偏性就是治療某證,應用某藥藥性過偏。但是臨證之時,這種偏性有時並不適合某證,需要用其他藥物糾正才可。

麻黃四兩(今9克),杏仁五十個(今9克),炙甘草二兩(今6克),生石膏半斤(今24克)

麻杏甘石湯(《傷寒論》),所治肺熱壅盛證。肺中熱盛,無以宣洩,肺失清肅則發熱、咳喘、汗出。針對肺中熱邪一定是甘寒養陰的石膏最佳。但熱邪壅肺,肺失宣降,非大力宣肺之品無以止喘。宣肺力大當屬麻黃,但麻黃宣肺的同時又具發汗之功,本證發熱汗出不已,不可再汗。

為了抑制麻黃的發汗之性,於方中重用石膏兩倍於麻黃的量,使麻黃無發汗之力獨具宣肺之功。麻、石(1:2)相配,糾正了麻黃的溫性,去除了麻黃的發汗偏性,使麻黃辛溫而為辛涼之用。教材也稱“制性存用”。

半夏瀉心黃連芩,乾薑草棗人參行,辛開苦降消痞滿,治在調陽又和陰 。

半夏瀉心湯(《傷寒論》),所治寒熱互結之痞證。表現心下痞,滿而不痛。此痞證是由寒熱互結於中焦,致脾氣不升,胃氣不降。

方中除了乾薑、黃芩治寒熱外,有一對重要的配伍來解決痞證,那就是半夏、黃連配伍。方中半夏辛開散結以除痞,和胃降逆。黃連清降洩熱。共奏辛開苦降治痞之法。這裡就是利用了相互的偏性而成此法的。

金元時期的扶土大家李東垣在針對脾胃疾患時,更是善於應用此法。在昇陽益胃湯(《脾胃論》)中就有半夏黃連的經典配伍,均為辛開苦降治痞的經典之作。

十棗湯:芫花1.5g、大戟1.5g、甘遂1.5g、大棗10枚

十棗湯、白虎湯(《傷寒論》),兩方有一共性,均為驅邪之猛劑。古語有言:“無虎狼之藥,無以克頑疾”,這些虎狼之藥偏性很大,久服或正虛之人勢必傷正,為了緩解驅邪之藥的偏性(毒性)常常加入緩和其峻烈之品。

十棗湯是逐水之猛劑,為了緩和甘遂、大戟、芫花的峻烈毒性,方中選用肥大棗十枚,使驅邪不傷正,並以十棗命名。可見對於顧護正氣的重視程度。

白虎湯:石膏50g,知母18g,甘草6g,粳米9g。

白虎湯是治療裡熱內盛(陽明氣分證)的方劑。為了防止方中重劑石膏傷胃之弊,配伍了粳米養胃護津,同時防止石膏大寒傷中之偏。

諸如以上列舉的藥證配伍,在學習方劑的過程中比比皆是。應該用心記憶,對於臨證組方頗有價值!

五、針對臟腑本性的藥證配伍



用藥如用兵,中醫靠什麼調兵遣將?



臟腑有其自己的本性,肺主宣降,以肅降為順;肝主疏洩,性喜調達;脾氣宜升清,胃氣宜降濁……等等。這些道理都明白,但是如何通過藥物在組方的過程中體現出來,是至為重要的。

臟腑無論是邪氣所幹,還是本氣自病,最終導致臟腑功能失用。論治之時,針對所辨之證無論是驅邪還是扶正,必要時針對臟腑的本性進行遣藥配伍,來恢復失用的臟腑功能。這在組方時一定要多加註意。

麻黃湯:麻黃(去節)9g,桂枝(去皮)6g,杏仁(去皮尖)6g,甘草(炙)3g。

例舉一個經典的方劑麻黃湯,方中用麻黃髮汗以祛寒邪,同時又配伍杏仁肅降肺氣。麻、杏相伍一宣一降以適合肺性。仲景在他的方子經常會用到降氣的藥物杏仁、厚朴、五味子等,目的就是調理肺氣,恢復肺臟的功能。

止嗽散:桔梗(炒)、荊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kg,甘草(炒)375g,陳皮(水洗去白)500g。

清.程鍾齡的止嗽散就是一首單純調理肺氣的方劑。治療脾胃的方子常常會加生薑、大棗,意在調和脾胃。其他方面不再贅述。

以上幾點僅為個人學習方劑的拙見,方劑的學習目的似為了應用,更為重要的每遇複雜之證,能夠依證組方。這就要將平時通過方劑學習的藥證配伍應用上最為便捷的。

每一個藥證配伍不是簡單記住就可以的了,還要反覆臨證,揣摩藥與證的吻合度。證是變化著的,藥也要隨之變化。藥證配伍看似簡單,臨證配伍的藥量變化都決定著能否切中病機(證)。所以,要持之以恆,反覆臨證心悟,日久必能見證用藥!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