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色影君


碎銀子正式成為法定貨幣是在明清年間。

碎銀子為什麼會成為法定貨幣?

這是因為當時的朝廷發行的白銀貨幣都是“銀錠”,如明朝時期的“船形銀錠”,這種類型的貨幣在後期的使用中越來越多。



銀錠不僅個頭大,攜帶不便,且其價值最底的銀錠也有五兩。

日常生活的交易往往用不到這麼大的數額,平民百姓家庭更可能連一錠白銀都沒有。

這時候就需要將銀錠剪開使用,於是就有了碎銀子。

所以我們偶爾能在電視裡看到古時候的人交易,常常有一把稱,也就是戥子,除了可以用來稱重銀子,也可以用來稱香料、顏料、藥材等,其精度達到釐級。



用來剪銀子的剪刀叫鋼剪,要知道剪銀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需要兩個人合力完成,還不一定能剪出需求重量的銀子,所以電視裡能看到一些土豪,直接扔個銀錠就走了。

碎銀子的價值也不低

明清年間,在平民百姓間流行的貨幣主要還是銅錢。

因為在當時白銀是很貴重的,如在清朝初期,一兩白銀最低時,可以兌換七八百銅錢。

所以當時出現了比碎銀子更“碎”的銀角。

銀子越剪越細,能夠用的起碎銀子的基本也是有錢人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和我留言分享!

@夜行道


夜行道


碎銀是指比較散碎、大小、重量、形狀沒有規格,大小多少不一的銀塊,和鑄造成固定形狀、重量的銀錠相對應。

和電視劇裡不同,中國古代大部分時間是以銅錢作為流通貨幣,白銀和黃金之在小範圍內流通,到了明代,白銀才正式稱為貨幣,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的白銀是採用重量來計量,而不是銀幣形式。以重量計量的後果就是一個銀錠是可以任意大小,並且可以分割使用的,於是這就產生了碎銀。

當時的銀錠通常由銀樓、錢莊鑄造而成,比較常見的是元寶型,偶爾也會有銀條、銀塊之類,大多在一兩以上成整數。少數的錁子不足一兩,但是一般也是按錢來取整,這也是一種碎銀。

《紅樓夢》裡第53回賈府過年時準備押歲錁子,220個押歲錁子共153.67兩,平均下來每個只有7錢左右,成色不一,樣子有梅花形、海棠形等等,這就是一種碎銀。

另一種碎銀是使用中產生的。

在明清,一兩銀子通常等於1000枚銅錢,這個其實是很大一筆錢了。像《儒林外史》裡提到,萬曆中期,一戶平民日常最低開銷大約是50個銅錢,去餐館吃飯大約只需要一錢五分銀子。

所以很多時候,一個銀錠通常會超出想購買的東西價值很多,這個時候要麼店家用碎銀、銅錢找零,要麼就是從銀錠上剪下所需的分量,這就產生了碎銀。古代有一種小型的桿秤叫戥子或戥秤,比較精密,專門用來稱量金銀等小型貴重物品。店家一般都會備有戥子,用來稱量剪下來的碎銀分量是否正確。

當然,有的場合也不會這麼嚴謹,比如《紅樓夢》裡有一回寶玉請大夫給晴雯看病,要一兩銀子車馬費,麝月隨手拿了一塊碎銀,一個婆子說這是5兩的銀錠剪的一半,起碼有2兩,現在沒剪子,讓換一個,麝月沒在意,還是給了。

碎銀的一個大麻煩是大小、重量太隨意,而且因為各家銀樓銀子的成色還有所不同,雖然有經驗的商家大致能看出成色的好壞,但是碎銀一多還是很麻煩。所以有些人碎銀攢的多了,就會重新去銀鋪熔鑄成銀錠。銀匠會在熔鑄時打上銀鋪名稱、銀錠成色等標記,方便使用查驗。

比如《賣油郎獨佔花魁》一書了,秦重看上了王美娘,一夜花柳費需要10兩銀子,於是將自己攢的碎銀到對面的銀鋪去稱了一下,一共有16兩,鑄了一個10兩的大銀錠,又鑄了一個1兩8錢的小錠,其他的都重新收好。


不沉的經遠


誠邀,如題。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大家知道現代社會的通用貨幣是紙幣,它是國家專門印鈔廠限量印刷,以國家強制力作為擔保黃金等價物,而在古代,國家的控制力就沒有那麼強了,不過也沒關係,因為黃金銀子這東西本就是貴金屬,所謂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反正黃金白銀是不會被人遺棄的。一般來說,古代官府都會把銀子融化鑄成細絲庫銀以方便儲藏,那麼為題來了,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這與古代的貨幣制度有關

別看電視上那麼多大俠都是用銀子付款,在古代,銅幣是毫無疑問的通用貨幣,比如說我們買個火燒用三張一塊錢,這一塊錢就比喻成一個銅板,能用銀子付款的,不是大款就是買的東西特別貴重。

這時候用整塊的銀子就不合適了

所謂碎銀便是這樣麼些元寶打碎後的得到的。鑄幣和完好的元寶能夠直接買賣,不必稱量,碎銀則需求稱量,古代像那些茶室啊、酒樓啊、青樓啊等等檔次比較高級的地方用銅錢掉檔次,因為這些當地消費也比較高。所以這些當地往往都會有小型的桿秤(戥子),用來稱量金、銀等寶貴藥品,分度值十分小十分準確,稱量過後店家再換算成色,最終就能得出結果。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碎銀子在明清時期的使用比較頻繁,主要是這一時段白銀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白銀實際上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成為流通貨幣,只是流通範圍比較小,因其太貴重,因此在民間使用的很少,除非是大宗買賣。而在這個時期,更加流通的是銅錢。

“盤纏” 這個詞就是專門為銅錢發明的,一般,百姓出遠門的時候都是將銅錢串成一串,盤起來纏到腰間,這就是“盤纏”的由來,這也可以看出銅錢帶著並不是很方便,通常說的一貫錢就有一千文錢,雖然帶多了很麻煩,但是百姓的一般日常生活用銅錢是最合適的。

所以在唐宋時期,銅錢還是最主要的流通貨幣,唯一的問題就是一旦碰到大宗的買賣,帶錢就是個麻煩事,唐朝時期的開元通寶十文錢就是一兩,一貫錢就是六斤四兩,按現在來算就是十斤。

一兩銀子和銅錢的換算關係在古代的不同時期並不一樣,不過大體上就是一兩銀子約為一千文錢到一千五百文錢之間,而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在唐宋時期基本上相當於一千元以上甚至幾千元人民幣,放在現在,一個人拿著一張面額幾千元的大鈔出去購買一般的商品的話,都是很難找零的。而當時一枚銅錢的購買力差不多就相當於現在的幾塊錢,在日常購買柴米油鹽等生活用品的時候是綽綽有餘的。

但到了明清時期,白銀大量湧入市場,一兩銀子的購買力有所下降,在幾百元到一千多元人民幣之間,銀錠和銅錢同時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相互補充。銅錢能滿足一般的消費,但是帶多了比較麻煩,而白銀能滿足大宗的買賣,就是找零有些麻煩。

銀錠的重量一般分為幾種,有一種是重五十兩的;有重十兩的,還有重一二兩的銀錁子;還有就是碎銀子。

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就已經很大了,因此帶著一兩銀子外出就能買很多東西,不可避免的就會遇到找零的問題,這就需要碎銀子的出現,通常碎銀子的單個重量都不足一兩,比銅錢好用,比官方流通的固定價值的銀錠也好用。

那麼這些碎銀子是怎麼來的呢?

有些就是直接從銀錠上掰下來的,官方熔鑄的銀錠都有固定的形狀,馬蹄形的、饅頭形的等,邊角都是非常薄的,大力氣的人一掰就能掰下幾塊來。掰下來的小塊就成了碎銀子,即便是很小的一塊碎銀子,其價值也有十幾枚甚至數十枚銅錢那麼多。

再者就是用錘子或者鑿子直接把銀錠砸成幾塊;還有一種夾剪,專門就是用來剪銀錠的。

這幾種弄碎銀子的方法在民間買賣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操作,手中經常過銀子的賣家一般掂量幾下就能確定碎銀子的重量,再配合幾枚銅板就能輕鬆搞定一次交易。如果雙方認為純粹的掂量不能正確估值,還有一種叫做戥子的小秤來稱碎銀子的重量,這種小秤的精確度還是比較高的。

在明清時期,還有一種專門的店鋪為顧客提供關於銀錠碎分和熔鑄的服務,這種店鋪叫做傾銀鋪,在馮夢龍、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中經常出現,顧客可以帶著銀錠子到店裡來製成碎銀子,也可以帶著碎銀子來熔鑄成固定重量的銀錠。

因此,在白銀成為主要流通貨幣的時候,是完全不用擔心沒有碎銀子用的,人們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將官方流通的固定重量的銀錠弄成碎銀子,以方便日常買賣雙方的交易。


蕭曉四姑娘


碎銀子都是用剪刀剪的。古代很多飯店、當鋪等一般都備有專門的剪刀,一方面是為了給顧客找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剪開銀子查看真偽,防止裡面包的是鉛什麼的。銀子的質地比較軟,很容易剪開的。

事實上古代真正拿著銀子去買東西的很少,真正流通的貨幣一直是銅錢,金子和銀子一般都是作為大宗貿易才會用到。一直到了清朝以後,拿銀子買東西的情況才多起來。

銀子當貨幣是很不方便的,首先是不好拿,找零就更加不方便了。銀子的價值比較高,去買東西的時候基本都得找零,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店小二就會拿出一杆小秤子,稱一下銀子的重量有多少,比如貨款應該是1兩銀子的,你給了一錠5兩的銀元寶,那麼小兒就會拿出一把特製的剪刀出來,把銀子給剪下來一小塊,然後再稱一下看看夠不夠,不夠就剪一塊,剪多了的話就會拿出些更碎小的銀子不給你,或者按照當時的銀價按照比例換成銅錢找給你。

當時也有假幣,除了往銅錢裡面混點鐵、鉛等其他金屬的,銀錠造假也很常見。有人會在鉛塊或者其他東西外面包一層銀,用來冒充純銀的元寶,如果沒經驗的就會被騙。所以很多店收到銀子的時候,都會當場剪開看看是不是有假。

另外銀子的成色也會影響價格,裡面雜誌太多的話價值就會打折扣。

也有些人會在出門的時候自己把大錠銀子給剪成碎銀子,一來大錠的拿著不方便,而來太多了怕被搶不安全,所以就直接拿著剪開的碎銀子出門買東西的。

不過古代能用上銀子的人是少數,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用銅錢的。因為銀子的購買力很強,一兩銀子差不多等於幾百個到一千個銅錢不等,普通人家一天的開銷幾十個銅錢就夠了,很多窮苦百姓一輩子都沒摸過銀子。

市場上的碎銀子就是這麼一來二去之間流通起來的。



漂浮菌


碎銀子是一種貨幣形式,等同於當代我們使用的零錢,而銀錠相當於大額面值的人民幣,其使用原理是相同的。不過古代的銀錠不可以直接使用,而是做為官方流通,比如繳稅、撥款等大宗國家行為的交易。

我們祖先最早交易形式是以物換物,所以不存在貨幣一說。後來由於社會的發展,交易逐漸頻繁,為了方便高效,人們用某種特定的東西充當貨幣,比如精緻的貝殼、色彩豔麗的小石頭等。


到了夏末商初,人們學會了冶銅技術,因此開始用青銅鑄造形狀各異的貨幣。秦始統一六國後,把貨幣規範統一,但基本都用銅做材質。當然,清朝咸豐年間也曾用鐵鑄過錢幣,但使用壽命肯定比不了耐腐蝕的銅幣。

人類最早使用銀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但是我國銀資源相對匱乏,因此把銀子做為貨幣流通的時間比較晚。漢朝時候,官方用銅代金,如果說賞五十斤金,那肯定是銅。之後的朝代都是把方孔銅錢做為主流貨幣。

明清大航海時代,大量白銀流入中國,西方貿易者用銀子交換我國大量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然後運回自己的國家,賺取豐厚的利潤。從此中國進入白銀時代。


銀子是以重量做為計量和使用單位的,因此才會以兩來統稱,但是古代有專門的秤量碎銀子的工具,叫做戥,類似於我們現在使用的天秤,可以精確到錢。

戥的另一個用途就是稱中藥,古代中醫的藥方用量都是用“錢”來表述,一錢大至相當於現在的5克。因此古人用銀子到店消費的時候,店裡都有秤銀子的戥,還有切割銀子的工具。如果消費者帶著大塊銀子,店家會根據所購商品計價,然後切割下相應分量的銀子,這就是碎銀子的由來。

當然一些小店是用不著銀子的,使用銀子都是購買大宗商品,而這類的人都比較闊綽,身份非同常人,所以消費檔次也不一樣。而影視劇裡,滿桌甩大錠銀子的情況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另外,朝廷指定的錢莊有把碎銀子化零為整的權力,碎銀子太多不利於存放和計量,這些大錢莊就把碎銀子鑄成一定分量的大銀錠。同時也會鑄造一些相對規範的小碎銀,但是銀子在流通使用的過程中,又會被切割成小塊,這樣一來碎銀子就會週而復始的存在。


由於銀子是稀有金屬,光澤鮮亮,還具有消毒功能,因此多用來加工成首飾佩帶或是餐具使用,另外銀子的工業用途也非常廣泛。但是我們當代人是體會不到化銀子的真實感覺了。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目前出土的銀錠中,最早的開始於漢景帝時期的公元148年,可見從漢代開始就已經開始使用白銀鑄成的銀錠,其後歷朝歷代都在使用,但並不是廣為流通的貨幣。唐朝以前,銀錠基本上是被稱為“銀餅”、“銀鋌”,是一種扁扁的形狀,宋代以後才真正能稱為銀錠,元代稱為“元寶”,後來在明代開始盛行,一直到清代都在使用“元寶”的稱號。


不過明朝時期的銀錠並不是生活中經常使用的錢幣,一錠元寶價值50兩,在當時是一筆大數目,明末年間的葉夢珠在《閱世篇》中曾寫道:“上海田美者,每畝價值三、四、五兩。”可見一錠銀子在當時可以購買十幾畝田地,那個時候銀錠是作為儲備金而存在的。

至清朝時期,銀錠根據形狀以及重量的不同而分為不同的種類,一類為元寶,因形狀像馬蹄,被稱為馬蹄銀,大約重50兩。一類為中錠,大約為10兩,餅狀的被稱為錁子”,錠狀的稱為“小元寶”。第三類是1至5兩的“小錠”,最後一類是“碎銀”,重量在1兩以下。

清朝實行銀兩、銅錢並行制度,一兩準銀子相當於制錢一千文,另外因為各地銀兩成色以及重量的不同,所以在兌換的時候還需要折算比例。這時候出現了“兌換店”,可以把碎銀換成銅錢,也可以把銅錢換成銀子。


之前也提到過古代銀子是稱重來計算價值的,所以在商品交易時,如果你拿出了10兩銀子,而店家需要找錢的話,一般先用夾剪把銀錠一分為二,看看裡面有沒有灌鉛,然後分開稱重,如果不足重的話就要補錢。夾剪就是專門用來剪銀錠的,那些碎銀子就是在流通過程中剪出來的,不過為了達到足夠的重量,單靠人的感覺是不太準的,這就需要用到戥子這一度量工具了。戥子是一種專門用來為金銀、以及貴重的藥品、香料而稱重的,製作精細,出現於宋代,由宋人劉承硅發明,因為形狀設計巧妙小,便於隨身攜帶。

另外在《紅樓夢》中就出現了夾剪以及戥子的使用,“麝月拿起戥子問寶玉哪個是一兩的銀子,被寶玉笑說又不是做買賣,不用算這些,直接給他一塊大的就是”。碎銀子的出現主要就是因為在日常交易中,大的銀錠因重量大而攜帶不便,同時用整錢的時候還需要找零,所以慢慢的碎銀子就出現,到清中期之後,白銀的價格更是上漲,所以銀子也就需要剪得更細。


在古代徵收賦稅時,百姓們大多都是交的碎銀,國家收上來的碎銀需要重新熔鑄成銀錠,這一過程就會產生“火耗”,火耗出現於明萬曆年間,在徵稅的時候把火耗一起徵收上來,這一過程更就導致了負責徵稅的官員會加收大於實際需要的火耗,給百姓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清朝初期也實行這一政策,但後來康熙開始頒佈禁令,不過實際作用並不大,雍正時期實行火耗充公,以及給官員發放養廉銀的政策。


籬上青


在封建社會我國的貨幣並不像現在方便,現在我們有不同面值的紙幣、硬幣,甚至這些也被銀行卡、支付寶取代,越來越方便快捷。古代人們用金屬作為貨幣來進行交易,偶爾也會採用銀票的方式,但銀票大都為大額的交易數目,為方便兌換成銀票,銀票需要到錢莊,才可以將其兌換成金屬貨幣。

但是金屬貨幣又可分為黃金、銀子和銅板等。因為黃金稀有珍貴,所以一般不會用於日常的商業交易,因為古代的黃金沒有現在的純度高,但也已經是比較稀有的高價值金屬了。在古代銅板則是價值最低的貨幣了,相當於現在的5毛錢或1塊錢的效力。而銀子價值在黃金與銅板之間,為最常見的金屬貨幣,銀子有銀錠和碎銀之分,小編帶大家看一下碎銀子是怎樣製作而成,又怎樣發揮的貨幣效應的。

在古代,一錠銀子可以買很多東西的,雖然銀子的純度和價值在變化,但政府統一製作的銀錠子,一直以來都可以發揮很大的貨幣效應,有時吃一頓飯如果給一錠銀子,商戶和攤販們如果找補銅錢,給銅板數量就會非常巨大,這樣不便於人們攜帶,所以就衍生出了碎銀子。

碎銀子是怎麼產生的呢?一部分是在製造銀錠的時候,把剩下的銀子分成很多份,然後將其打造成不規律的形狀,工藝非常簡單。還有一部分是人們自己把銀錠子鑿碎,變成碎銀為了使用方便。

銀子的計算單位是兩,所以碎銀子一般是五錢到二兩之間,這個“兩”的計量單位當然和今天的公兩有所不同,因為每個朝代的換算機制不同,所以這是一個平均、大概的數字。一般說來,老百姓常用的是碎銀和吊錢,碎銀的質量比較輕但是不便於保存,價值也會存在誤差,並不是每一小塊碎銀子都有著相同的購買力,所以只能從其大小,以及大致的重量來判斷其價值,只有正規的銀莊和錢莊才有測量碎銀子的稱。


優泰文創


秦始皇掃平六國之後,為了使得天下的物品交換方式統一,從而開啟了由國家統一制定貨幣的政策。而作為貨幣流通的金屬主要是金、銀、銅。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印刷術的產生,紙幣也開始產生,比如說交子和銀票之類的。但是,紙幣很容易作假,牽扯到一個信譽的問題。因此,數千年的中國封建時代,貨幣主要還是以金屬的金銀銅三種形式為主。

物以稀為貴,金子的價值最高,購買能力也是相當恐怖。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金子屬於權貴們的專屬,一般老百姓連見上一面都比較困難。像清朝,金瓜子屬於皇帝的專屬品。



銀子的價值雖然比不上金子,但也是相當不菲,是上流社會流行的硬通貨。銀子的購買能力也很強大,比說唐代,一兩銀子可以購買20石米(大概相當於現在的1200公斤),到了明朝時,銀子的購買能力有所下降,但是一兩銀子仍舊能夠購買200公斤左右的大米。可見,在封建時代,銀子的購買能力還是很誇張的。


對於一般百姓而言,本來收入就有限,一年到頭都看不到幾兩銀子(明朝一個知縣一年的俸祿才45兩銀子,這裡面還),不可能大量使用銀子去進行交易。因此,在民間,真正流通最為廣泛的還是銅錢。比如說大家一起去館子小聚一下,花個幾十紋錢就夠了。像電視劇裡面大俠們隨便吃個飯就甩出幾兩銀子,那是騙人的。

當然,對於一些中等人家人言,家裡有點銀子也是正常的。銀子作為一種硬流通貨幣,其鑄造都是由國家控制的,其規模和大小都是統一規定的。但是,鑑於銀子的購買能力之強,平常的購買用不到整塊整塊的銀子。這個時候要麼把銀子換成銅錢,要麼把整塊的銀子剪碎。

所以在購買東西的時候,若是物品和銀子之間出現差價,厲害一些的商家單單是看銀子的成色和掂量銀子的重量,就可以知曉銀子的價值,然後按照商品的價值從銀塊上裁剪合適的體積,剩下的自然是歸還給顧客,這也就造成了市面上碎銀子的出現。 人們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把銀子融化,鑄造成需要的大小。

接下來再順便說一說銀子和銅錢的兌換,往往會成為貪官汙吏斂財的手段。因為這個兌換比例在官方和民間是不一樣的,中間就產生差價。

按照清朝定的官價,一兩銀子可兌換兩千制錢,但是市面上流通的價格卻是一兩兌換八百制錢。而百姓上交國稅需要拿著兩千制錢來兌換銀子,可在官僚中其實這兩千制錢能被他們兌換成二兩銀子,一兩上繳國庫,剩下的歸為所有。

其實有句話說的沒錯,國家的衰敗和新朝的建立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不單單是修葺宮殿,就連自己的勞動力在那個年代都要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壓榨,最後真正到達自己手中的財務,其實寥寥無幾。


小鎮月明


先說古代的銀子分官方和民間的,官方出產的銀子是一整塊,便於大量購物和攜帶,而民間百姓購物能力低,並不是適合帶一整塊官銀。因此小說裡面郭靖請黃蓉吃飯花了二十兩銀子,作為屌絲的我,確實大開眼界,殊不知明朝的七品縣令,一年的工資大約在45兩左右,他們兩個一頓飯就吃了縣令的半年工資。

白銀流通溯源

如果不是瞭解過古代銀子的價格,我還真就相信靖哥哥的手筆了,作為當時一樣是屌絲的郭靖,按正常社會購買力,他的身上帶的也應該是碎銀子。並且古人在買賣的時候,為了便於找零的方便,發明了一種叫:戥(deng)子的稱重儀器,它可以讓人們稱重時精確到“釐”,所以他們兩個吃了飯不找零,酒家銀子不稱重,我又不相信了。

白銀最早從漢朝時就開始作為貨幣流通了,但那個時候的白銀不多,主要還是用銅錢買賣。而白銀大肆流通市場反而是歐洲人帶起來的,歐洲人進入大航海時代後,他們熱衷於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等高端物品,而聽說白銀可以購物中國這些物品後,歐洲人就大肆開採白銀來購買。就是從那時起,中國的白銀就多了起來,市場上就慢慢的開始大量流通白銀了。

但白銀流通後並不像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出手就是一整塊,反而大多數百姓用的還是銅錢和碎銀子。

碎銀子由來

白銀分官銀和民間碎銀,之所以會出現用碎銀子購物主要還是官銀的等值太大,百姓不好用。民間的銀子在購買了商品後,商家為了找零,便會把整塊砸碎或銀子剪下來,再稱重後找零給顧客,這便是碎銀子的由來。

因為碎銀子散亂的聚在一起,平常人為了更好的把銀子花出去,他們在購物時通常會把商品湊夠銀子的等價後再購買,如果價格湊不夠還要把銀子再剪一次,這樣會讓銀子又造成損耗一次,一般人都不願意這麼做。

古人如何知道手上的銀子又多重,如何購買等值的商品?

這裡再次說下上面提到的精密儀器戥子,把整塊銀子剪下來後再經過戥子的稱重,在主顧雙方都滿意的情況下才能達成這比買賣。一些有錢的大戶,甚至自己還帶戥子出去購物,以便於找零,於是就這樣,一整塊銀子剪了又剪,最後變的零零碎碎的,到後面實在不好用了,可以集中這些碎銀子拿到官府那邊兌換一整塊,官府有專門負責回收碎銀子的地方,而民間是不允許把銀子熔塊的;有的人喜歡把碎銀子熔化後打造成首飾掛在身上,這個是允許的。

為何古人要用碎銀子購物而不是一整塊銀子,下面來大概的換算下一兩銀子對應現在的價值

  • 唐朝時期:換算約為2000-4000元(包括盛唐、中唐、晚唐)。

  • 北宋中期:換算約為600-1300。

  • 明朝中期:換算約為600-800。

  • 清朝中期:換算約為150-200。

綜上對比,古代的普通家庭日常購物,我們按明清的算,官銀一錠有50兩的,在按明朝600元一兩來算,哪個百姓出去買幾斤米身上帶著幾萬出去的?古代物價那麼低,就算身上帶幾兩出去也夠揮霍一天了。你以為誰都是郭靖那個敗家子,看上人家黃姑娘,吃頓飯就花了幾萬塊錢,還送了匹汗血寶馬,那匹馬可以換現在一部阿斯頓馬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