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塔山石榴为何在明清时就能成为贡品

淮北塔山石榴为何在明清时就能成为贡品

淮北塔山石榴为何在明清时就能成为贡品

淮北塔山石榴为何在明清时就能成为贡品

淮北塔山石榴为何在明清时就能成为贡品

赵汗青

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公元前二世纪时传入中国。“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边,因依汉使搓。”据晋·张华《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中国人向来喜欢红色,满枝的石榴花象征了繁荣、美好、红红火火的日子,所以很多中国人都喜欢在自家庭院里种植一两颗石榴,以祈求生活如石榴花般红红火火。千百年来为民间所喜爱。

石榴有许多美丽的名字:沃丹、安石榴、若榴、丹若、金罂、金庞、涂林 、天浆等。丹是红色的意思,石榴花有大红、桃红、橙黄、粉红、白色等颜色,火红色的最多,所以留给人们的颜色是火红的,农历的五月,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五月因此又雅称“榴月”。石榴与中国的服饰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许是因人有人说石榴花像舞女的裙裾,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填词,“石榴裙”的典故,缘此而来。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而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久而久之, “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 人们形容男子被女人的美丽所征服,就称其“拜倒在石榴裙下”。

塔山石榴,是安徽省淮北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塔山石榴种植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在塔山万亩石榴园内,至今仍有明清时期的古石榴树千余亩。早在明清时代为盛,当地居民聚居于此种植石榴,并把石榴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塔山位于淮北市烈山区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地貌,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塔山山势层峦叠嶂,三山错落,中夹小山,延绵迂回,造就了塔山石榴种植地域天然的环境小气候,使塔山石榴冬季免受寒潮影响,夏季免受台风暴雨侵袭,优良品质保持较高的成活率。由于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具有一定的海拔落差,使塔山及周边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塔山石榴种植区山丘主要为石灰岩,覆盖一层沉积物,土质以紫色页岩和沙壤土为主,土壤pH值在7.0~7.8,属于偏碱性土壤。土壤中富含有效磷、全氮、速效钾,特别是有效铁含量较高。塔山石榴种植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处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带,兼有北方和南方过渡类型的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春秋季明显短于冬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无霜期202天,日照时数2315.8小时,日照率62.2%,适合石榴生产。

近年来,淮北市烈山区努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壮大石榴产业,被评为全国六大石榴基地之一。其中,“塔仙”牌软籽石榴荣获2007年北京国际林产品博览会金奖,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获“安徽省优质农产品”称号。

据了解,淮北市烈山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仅使过去“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塔仙石榴畅销京、沪、苏、豫、鲁等10多个省市,而且使石榴的销售价格也比过去翻了几番。群众尝到了发展石榴产业的甜头,种植石榴的积极性日渐高涨。截至目前,石榴产业成为烈山区富民支柱产业。

塔山石榴多栽植在海拔50米至150米的山坡上。明朝嘉靖年间,大夫吴梦春所著《随年》一书,记载塔山石榴“颜色鲜羌气味芬芳,粒大籽软,汁甘而浓”。民国年间,即远销南京、上海等地。塔山石榴品种繁多,特点鲜明,主要是青皮软籽果皮青黄色,阳面红色或淡红色,皮薄;籽粒马齿状,籽粒大,红白色,核小而软;果汁多,甜味浓,品质上等。还有玛瑶籽、软籽、青皮糙、满园香、笨石榴等。其中品质最好的有一种是软籽石榴,又叫冰糖石榴,果圆形,皮极薄,单果重150克,最大300克,粒数350至400个,呈冰糖色,粒大汁多,籽实绵软,味极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