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七世同居不分家,道光皇帝降旨建牌坊,後因一事家境落敗


到了新鄉聽說這裡有個七世石牌坊,就去探了究竟。原來這個石牌坊在飲馬口附近,北鄰平原大道,屹立在牌坊街正中,牌坊街的路在它兩邊繞過,牌坊的南北是兩個小的花壇,花壇的最北有兩個小方形的石碑,一個是1986年11月河南省政府公佈的《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七世同居坊》,一個是2018年2月新鄉趙氏宗親歷史文化研究會立的《天下趙姓一家親》。(牌坊從南往北看)

七世石牌坊,全稱是七世同居坊,當地人又叫趙家牌坊,牌坊建於1824年。相傳,趙家治家有方,七代同堂不分家,時任六品官員的趙珂又在平息白蓮教中立功,道光皇帝特降旨准予趙珂修建石牌坊一座,立坊明志,以昭示後人。

這個說法,在牌坊中可以見證。牌坊兩面的頂部正中那個小石塊上刻有“聖旨”二字,下面兩個方框內分別刻著“候選布政司經歷趙珂七世同居坊”和“旌表例授承德郎軍功加正六品銜”的碑文。

據資料介紹,趙珂先人明朝時從洪洞縣遷來,到趙珂時已至第10代。趙珂為人仗義,樂善好施,深得鄉人愛戴,經營鐵貨生意後發家,逐漸成為當地首富,有“轄地千頃,門人二百”之說。

到了趙家第15代,趙浚在河北保定縣任知縣,當時保定是個窮縣,每到完不成向朝廷完糧納稅任務時,趙浚便回家賣地向朝廷納稅,如此下來,趙家逐漸陷入困境,只好搬出飲馬口,到現在的周村趙家親戚家艱難度日。趙家家境雖然自此敗落,趙家卻深受百姓愛戴,尊稱趙浚為“趙青天”。

據文史資料記載:“石牌坊高10米,寬8.5米,3孔門,4立柱,3重頂。坊趺雕臥獅8只,分置南北護柱。坊柱、坊頂刻有多件龍、獅、花、鳥等圖案。坊脊中央置站式瑞獸1只,首東尾西,兩側各置龍首鴟吻1只,均首裡尾外。”

縱觀石牌坊,整體為青石砌築的仿木建築,高大宏偉,80多幅雕刻以人物故事和花草樹木、瑞禽瑞獸、獅子等為圖案,通過浮雕、立體雕、鏤雕、線刻等手法,雕刻精美,展現了清代石刻的傑出水平。

石牌坊經歷過上世紀50年代前後的地震、文化大革命中“破四舊”的衝擊、車禍的撞擊,早已是滿身斑駁,遍體鱗傷,但石牌坊在人們的保護下,依然穩坐街心。

當地的人說,石牌坊不僅是趙家近200的歷史見證,記錄了趙家的家史,更是中國家族文化的縮影。如今,趙家人依然保持著為人仗義,樂施好善,家庭和睦等優良的家風。 《海鷹視線》圖為均為原創,歡迎關注、點評、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